资源描述
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管理制度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管理制度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40F52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二章热力机械工作票制度及相关制度,健全和完善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管理机制,防止重要设备、安全措施在操作中发生误操作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对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工作操作方式、管理内容与要求,规定的实施与监督检查。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措施制定、管理与处理。是检查与考核其工作的依据。
第四条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国家电力公司颁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设备技术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贯彻实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代表公司行使监督、考核职能。
第六条 各专业负责人、工作票/工单签发人审核技术措施和签发工作票/工单时,应检查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和加装的堵板措施是否必要和正确。
第七条 运行人员审查工作票/工单安全措施时,对检修设备应加锁或加装堵板的安全隔离措施不全进行补充,并向工作负责人正确说明哪些设备有压力、高温和有爆炸危险等。
第八条 工作票/工单策划人对所检修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负责,措施中要求加锁的截门或隔离堵板,运行、检修人员必须正确地执行。
第九条 运行人员负责实施技术措施和工作票/工单中的设备检修安全隔离、加锁措施。检修人员负责检修设备安全隔离加装堵板。
第三章 管理内容与方法
第十条 在进行检修或安装工作时,为了能够保证有安全的工作条件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各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工单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工作前制定技术措施和填写工作票/工单时,安全措施必须写明《安规》规定应加锁的截门或隔离堵板。在做措施时,运行、检修人员必须正确地逐条逐项执行,运行许可人和检修负责人必须到现场进行确认。
第十二条 在许可开始检修前,运行值班人员必须作好一切必要的切换工作,保证检修的一段管道可靠地与其他部分隔断,放去内部的汽、水、油或易燃易爆气体。各有关阀门应上锁,并挂警告牌,对电动阀门还应切断电源并将这些操作以及发出许可工作的通知,详细地记录在值班日志中。
第十三条 检修人员只有在接到运行值班人员关于许可工作的通知以后,方可进行工作,开始工作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必须会同值班人员共同检查,需检修的一段管道确已可靠地与运行中的管道隔断,没有汽、水、油或易燃易爆气体流入的可能。
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8CC82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确保检修顺利进行,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21)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设备检修指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设施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检测和修理。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设备大、中、小修与抢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 检修前的安全要求
第四条 本公司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确保设备设施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㈠ 日常检维修:由各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装置中出现的影响安全生产的设备故障、隐患,及时进行检维修。
㈡ 定期检维修:苯胺生产装置再生周期,确定为公司生产系统停车定期检维修周期,即:每四十个工作日左右进行一次1—2个工作日的全厂生产系统停车定期检维修。
㈢ 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均应对具体检修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危害分析,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申请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经逐级审批后实施;
第五条 由设备处制定公司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安全设施检修计划,并将安全设施检修项目详细单列。日常计划性检维修,由各单位制定计划,报设备处、生技处审批。检维修计划必须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第六条 外来检修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在其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检修施工业务。在签订设备检修合同时,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具体按本公司《外业协作、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条 根据设备检修项目的要求,检修施工单位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检修方案应经设备使用单位审核。检修方案中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检修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具体安全工作。
第八条 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㈠ 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㈡ 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㈢ 检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㈣ 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第九条 检修现场应根据GB 2894的规定设立相应的安全标志。
第十条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检修作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检修方案交底。
第十一条 检修前施工单位要做到检修组织落实、检修人员落实和检修安全措施落实。
第十二条 当设备检修涉及高处、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受限空间等作业时,须按相关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并按规定安装和架设。
第十四条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隔绝、清洗、置换,合格后交出。
第十五条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与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设备、工艺处理等满足检修安全要求。
第十六条 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各种工器具进行检查;手持式、移动式电气工器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第十七条 对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或加锁。
第十八条 对检修作业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应安排专人检查,并保证完好。
第十九条 对检修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盖板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第二十条 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应备有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和相应防护用品。
第二十一条 对检修现场存在的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设置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第二十二条 应将检修现场影响检修安全的物品清理干净。
第二十三条 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
第二十四条 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第二十五条 检修场所涉及的放射源,应事先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设备设施保养及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9G5A2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 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设备设施。、
3 职责
3.1 操作人员
1)培训后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操作运行。
2)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维护保养工作。
4)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设备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3.2 维修人员
1)定时定点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3)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3 车间领导、设备管理人员
1)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总结操作和维修工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3.4 生技部为公司设备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设施申购审核、台帐、特种设备、检维修审核、拆除与报废管理;参与新改扩工程验收;检查、监督生产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3.5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办公室负责保安监视设备设施管理。
4 主要内容
4.1 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培训上岗的规定。
A、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原则,由车间提出设备操作人员名单,经生技部同意执行。
B、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专人专机负责,并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C、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才可上岗工作。
D、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要遵守《设备管理制度》。
E、特种设备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操作人员要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
4.2 设备的三级维护保养
1)三级维护保养的内容:
a.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及时消除各种泄漏现象,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运行记录。
b.二级维护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零件,疏通管路,更换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件。
c.三级维护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配合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磨零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技术状况达到设备完好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