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B.类囊体膜上的四种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有差异,但都可用于①
C.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②储存的能量等于④释放的能量
D.②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③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大庆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
5
.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两端,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缩短一截,随着端粒缩短、消
失,细胞将失去分裂能力而衰老。人的端粒酶结构及其催化修复端粒 DNA 的过程如图所示,端粒
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酶通过修复端粒 DNA 从而维持端粒长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含溶酶体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
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真核生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⑤ D. ②⑤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
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
2
)
A. 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
B. 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
C. 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D. 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A.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减小,细胞体积增大
B. 端粒酶可以连接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 端粒酶、核糖体和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成分相同
D. 端粒 DNA 序列被“截”短,不影响正常基因的 DNA 序列
3、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进入小叶脉的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下图是蔗糖进
入 SE-CC 的一种方式。SE-CC 细胞膜上有“蔗糖-H+共运输载体”(SU 载体)。胞内的 H+通过 H+泵运输
至细胞外,形成较高的 H+浓度,SU 载体再将 H+和蔗糖共转运入 SE-CC。据此判断,蔗糖由细胞外进
6
. 20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考里科和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
方面的发现,该发现为 mRNA 疫苗的成功研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原理是未经过修饰的外源 mRNA
进入机体会引发炎症反应,利用该成果使尿嘧啶转化为假尿嘧啶,可使合成的 mRNA 进入机体后
引起的免疫反应强度降低,同时能增加其翻译效率,从而开发出有效的 mRNA 疫苗。下列说法错
入 SE-CC 的方式是(
)
误的是(
)
A. 未经碱基修饰的 mRNA 疫苗进入机体后可能会被当作异物被机体处理
B. 经碱基修饰的 mRNA 疫苗进入机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C. 与常规疫苗相比,mRNA 疫苗可刺激机体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D. 接种 mRNA 疫苗可能诱导机体产生记忆 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胞吞作用
4、下图所示为菠菜叶肉细胞内的部分能量转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及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大脑皮层有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和听觉、视觉、痛觉等中枢
B. 运动员走平衡木时主要受脑干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控制
C. 某人大脑皮层的 H 区受损,则对别人的谈话无法理解
A.①②都发生在叶绿体,③④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下丘脑能感受血糖的变化,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胰岛分级调节血糖浓度
第1页 共10页
第2页 共10页
{
#{QQABBQAEggCIABAAAQhCUQFSCgIQkhCCAQgOxFAIIAAAiAFABAA=}#}
-
8
、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发生了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
A.吸烟者精子中的 DNA 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说明吸烟可导致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
B.DNA 甲基化可在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的前提下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C.基因型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D.发生了甲基化的 DNA 不一定会传递给后代
1
2. 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
C.③⑥
D.④⑤
A. 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波动往往同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B. 密度制约因素可以调节非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效果
C. 病原体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D. 使用杀虫剂使蝗虫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9
. 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及比例为 YY:Yy=1:1 的玉米种
子,种植后随机交配产生 F1。某同学准备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进行上述玉米植株随机交配产生 F1
的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3.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
浓度过高则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
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
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A. 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 30 个、白球 30 个
B. 该装置不能用来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C. 甲、乙各取一球,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为 5/8
D. 甲、乙容器中黄球和白球总数必须相同
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1
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
B.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
1
0、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 A/a 和 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 控制花粉育性,含 A 的花
粉可育;含 a 的花粉 50%可育、50%不育。B/b 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 AaBb 的
C.无论生物体内还是生物体外,传递每一种信息都必须依赖具体的信息分子
D.人体产生的能促进细胞代谢的甲状腺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 3 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 3 倍
1
5.利用菠萝蜜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 6 天后,再接入
活化的醋酸菌,发酵 5 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
B.酵母菌和醋酸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C.酵母菌和醋酸菌发酵过程中控制通气的情况不同
D.接入醋酸菌后,应适当升高发酵温度
)
D.亲本产生的含 B 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 b 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1
1、表观遗传是指 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
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 DNA 的甲基化,甲基化的 Leyc 基因不能与 RNA 聚合酶结合,故无法
进行转录产生 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 Leyc 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
第3页 共10页
第4页 共10页
{
#{QQABBQAEggCIABAAAQhCUQFSCgIQkhCCAQgOxFAIIAAAiAFABAA=}#}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 0 分。
1
8. 果蝇的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
上述两种性状的纯合雌雄果蝇杂交得到 F ,F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 出现黄色长翅:黄色残翅:
1
1
2
黑色长翅:黑色残翅=5:3:3:1 的特殊分离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果蝇的 A/a、B/b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16.研究小组从某动物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其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结果如图甲所示,
乙图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B. F2 出现特殊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 AaBB 和 AABb 基因型的个体死亡
C. F2 出现特殊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AB 的雌、雄配子致死
D. 若上述特殊分离比为某种配子致死所致,可选用 F1 果蝇测交进行验证
1
9.科研人员利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将小鼠多能干细胞(PSC)诱导形成精子,并使其成功与卵细胞
受精,得到正常后代,这项研究给男性无精症导致的不孕不育带来了福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 B 组
B.B 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B 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 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A.PSC 诱导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B.步骤④只能加入一个分化出的精子,以避免多个精子和卵细胞融合
C.步骤⑤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需提供 95%空气和 5%CO2 的混合气体环境
D.上述流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17. 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
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
2
0.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A、B、C 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 Na+提供通道
B. 戒烟前,POMC 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
C. 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
D. 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特定的细胞
A.图中生产者和 B、C 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①②⑥⑦为 CO2 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该生态系统平衡时,⑥⑦的总量等于①的总量
D.经③流向 B 的碳全部储存于 B 体内的有机物中
第5页 共10页
第6页 共10页
{
#{QQABBQAEggCIABAAAQhCUQFSCgIQkhCCAQgOxFAIIAAAiAFABA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II.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
2
1. 海南是我国黄皮的主要种植区。黄皮果实发育经历从绿色到黄色,最后变成褐色,此过程中光
(ADH)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合色素、类黄酮、多酚类物质等含量出现了不同变化,下图为光合色素含量变化的示意图。请回答
下列问题:
(
(
2)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__________。
3)抗利尿激素由_________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细
胞外液渗透压____(填“升高”或“降低”)。
4)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是: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
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
(
1)光反应时,光合色素在叶绿体
上高效地吸收光能,并产生相应的产物,为
(
暗反应提供
(填物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经韧皮部运输到植物各处的是_____(填
“
(
葡萄糖”或“蔗糖”或“淀粉”)。
2)测定果实中色素含量时,若只使用红光可以测定___
_
2
_______________。
__的含量。分离叶绿体中色素
3.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系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随后其数量快速增
的原理是 __
3)低温处理黄皮果实时,主要通过降低酶的活性,抑制_____,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进一步研究
发现,低温时果肉内的类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升高,能清除细胞内的_____,延缓果实衰老。
_
。
长。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投资低、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如图为
某市人工湿地结构和污水处理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2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协调机体各种生命活动:
1)I.哺乳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
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
胞
激素
作用途径
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反应
(1)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______平衡和______平衡的特征。
(
2)为防止污水浓度过高,造成微生物过度失水死亡,在将污水排入处理系统前,一般要先对流
人的污水进行______,同时还要控制单位时间污水的输入量,原因是
3)若某种药物 A 由于处理不当随污水进入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则水体可能出现______现象,
从而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进而导致鱼虾类大量死亡。
(4)同时沿海湿地是巨大的“碳库”,对于碳循环的稳定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
性的______价值。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特点是
肾上腺
肾上腺素
(2)____
心率加快
。
(
胰岛 A 细胞
(3)____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
(1)____
(
5)____,促进甲状腺
垂体
(4)____
甲状腺
发育
。
第7页 共10页
第8页 共10页
{
#{QQABBQAEggCIABAAAQhCUQFSCgIQkhCCAQgOxFAIIAAAiAFABAA=}#}
-
2
4. 水稻稻米颜色有黑色、褐色、白色 3 种类型,由 3 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B/b、D/d 表示)。
25.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提高其 PUFAs
含量对居民健康具重要意义。为解决猪肉中 PUFAs 含量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从线虫中获得控制
PUFAs 合成的必需酶基因 fat-1,培育转 fat-1 基因猪,操作过程如图,图中 GFP 基因表达出绿色荧
光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纯合黑色水稻品系甲与纯合白色水稻品系乙,将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获得 F ,F 稻米颜色全
1
1
为黑色。将 F 和品系乙杂交,获得 F ,F 稻米颜色及比例为:黑色:白色:褐色=1:4:3。请回
1
2
2
答下列问题:
1)A/a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在示意图中的染色体上
(
定律,将 F1 的 3 对等位基因(A/a、B/b、D/d 表示)标注
。
(2)已知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稻米颜色的机制如下:
(
1)利用 PCR 技术扩增 fat-1 基因时,为了将目的基因与质粒定向连接,应在引物的_____(填“5’
端”或“3’端”)分别加上限制酶 识别与切割的序列;
(
(
2)图中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的作用是
3)图中的连接产物需要导入大肠杆菌中,在导入前一般先用 Ca²+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一种
_
__
__的生理状态,进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连接产物导入其中。
结合该机制,从 F2 的表型及比例分析,导致稻米呈现褐色的色素是
代中褐色水稻所占比例为
3)一个水稻品系往往只有一种基因型,褐色水稻的纯合品系应有_____种。在日常生产中,我们
可以考虑利用 F1,通过 _育种方式(答出两种)来获取纯合褐色水稻品系。还可以
。F1 自交后
(
4)将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猪成纤维细胞作为 实验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48 小时后于荧光显微镜
。
下观察到_
构建克隆胚胎,最终获得转 fat-1 基因猪。
,说明转染成功。然后以__
细胞为核供体
(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相关水稻的基因组成,最终筛选出相应的纯合植株。下列编号①~⑥
的水稻电泳结果中,可以作为褐色水稻纯合品系的有_____(多选)。
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
{
#{QQABBQAEggCIABAAAQhCUQFSCgIQkhCCAQgOxFAIIAAAiAFABA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