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房检测记录表格V正式版
机房验收检测
记 录 表
工程名称: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三楼机房
设计单位:上海鑫融网络系统工程
施工单位:上海鑫融网络系统工程
检验单位:
2021年 3 月 29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顶棚装饰工程
检
测
点
外
观
允许偏差 ≤(mm)
备
注
表
面
平
整
(2.0)
接
缝
平
直
(1.5)
压
条
平
直
(3.0)
接
缝
高
低
(1.0)
压
条
间
距
(2.0)
A
B
C
D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墙柱面装饰工程
检
测
点
外
观
允许偏差 ≤(mm)
备
注
竖
面
垂
直
表
面
平
整
阳
(阴)
角
方
正
接
缝
平
直
接
缝
高
低
接
缝
宽
度
(2.0)
(3.0)
(3.0)
(1.0)
(2.0)
(0.0)
A
B
C
D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地面装饰工程
检
测
点
外
观
支
架
牢
固
允许偏差 ≤(mm)
备
注
板
面
平
整
度
板
面
拼
缝
平
直
板
面
拼
缝
宽
度
相
邻
高
差
(2.0)
(3.0)
(1.0)
(1.0)
A
B
C
D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温湿度(空调开启3个小时后)
检测点
温度(干℃)
温度(湿℃)
相对湿度(%)
测试区域
备 注
A点
B点
C点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照度
测试区域
灯下照度(lx)
灯间照度(lx)
灯间照度(lx)
最高照度(lx)
最低照度(lx)
平均照度(lx)
备 注
A区域
B区域
C区域
D区域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风量
检测点
总送风量(m3/h)
测试区域
备 注
空调1
空调2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规格记录
种类、规格及单位
室 外
室 内
扁钢截面(mm)
钢管管壁截面(mm)
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
名 称
铜(m㎡)
铝(m㎡)
明敷的裸导线
绝缘导线
电缆的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保护外壳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
测
试
取
样
示
意
图
主铜牌:
机柜1: 机柜2:
机柜3: 机柜4:
机柜5: 机柜6:
测试结果: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供电电源
检测点
电压(V)
频率(Hz)
波形畸变率(%)
零地电压
相 序
备 注
机柜1
机柜2
机柜3
机柜4
机柜5
机柜6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计算机机房验收单:环境监控系统
检测点
温度检测
湿度检测
漏水检测
空调检测
UPS检测
备 注
A
B
C
D
整体评价:
检验人: 年 月 日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或单位)工程
隐蔽工程内
容
序
工程分项及部位
单位
数量
检查结果
1
强电插座管、线
2
开关插座管、线
3
4
验收意见:
检验人: 年 月 日
UPS切换测试
检测点
测试场景
测试结果
备 注
A
模拟市电断情况下的,电池供电。手动切换UPS模式
B
C
D
综合测试结论表
数据场所
项目
测试项目
实测值
结 论
指 标
实测值
结 论
指 标
实测值
结 论
温 度(℃)
相对湿度(%)
照
度
平均照度(lx)
最低照度(lx)
均 匀 度
噪 声(dB)
接地电阻
(Ω)
(Ω)
(Ω)
供电电源
电 压(V)
频 率(Hz)
波形畸变率(%)
风
量
总送风量(m3/h)
总回风量(m3/h)
新 风 量(m3/h)
注: 场所项目和接地电阻只列了三栏, 根据实际需要可扩充。
工程验收结论表
序号
验收项目
验收结论
备注
1
竣 工 图
2
设备和主要器材合格证、说明书
3
关键自制件、外协件检验单
4
装修工程
5
电气工程
6
空调工程
7
消防工程
8
环境监控系统
9
综合测度
10
其 它
工
程
结
论
遗
留
问
题
建
议
检验人: 年 月 日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 □平行检验 编号: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结构层次
建筑面积(M2)
形象进度
检测方法
□无损法 □局部破损法
检测仪器
钢筋扫描仪型号:
构件名称
层次
轴线部位
目测有无露筋
实测值
是否平行检验
结论:
实测梁个构件点,合格点,最大偏差值;
实测板个构件点,合格点,最大偏差值;
共个构件点,合格点,合格率为 % ;
处理意见 :所抽测构件钢筋保护层抽测结果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需_____________ 。
抽测人:
年 月 日
质 检 员:
监理工程师:
说明:
1、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自检为每层梁、板不少于10个构件,其中悬挑构件等主要受力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监理平行检验为每层不少于2个构件,其中一个构件为复核施工单位的自检。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应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漏筋和锈斑的构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抽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梁底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4、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 -5mm。对于超过允许偏差的点应在实测值中“О”出;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5、当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时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检验,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合格率为90%以上时,仍判为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应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6、施工单位自检的,监理人员可不签字,监理平行检验的,施工单位人员也不用签字,但平行检验应由监理独立完成。
7、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和条件
板、墙
梁
柱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室内正常环境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室内潮湿或
最大环境
-
20
20
-
30
30
-
30
30
基础
有垫层
40
-
无垫层
70
-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加载记录表(快速法)
工程名称
桩号
桩径(mm)
桩长(m)
成桩日期
加
载
级
油压(MPa)
荷载(kN)
观测时间(min)
位移计(百分表)读数(mm)
本次沉降(mm)
本级沉降(mm)
累计沉降(mm)
持荷时间
测读时间
表1
表2
表3
表4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检测员: 复核: 检测日期: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卸载记录表(快速法)
工程名称
桩号
桩径(mm)
桩长(m)
成桩
日期
卸
载
级
油压(MPa)
荷载(kN)
观测时间(min)
位移计(百分表)读数(mm)
本次沉降(mm)
本级沉降(mm)
累计沉降(mm)
持荷时间
测读时间
表1
表2
表3
表4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5
10
5
10
5
10
5
10
5
10
15
30
30
30
检测员: 复核: 检测日期: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加载记录表(慢速法)
工程名称
桩号
桩径(mm)
桩长(m)
成桩日期
加
载
级
油压(MPa)
荷载(kN)
观测时间(min)
位移计(百分表)读数(mm)
本次沉降(mm)
本级沉降(mm)
累计沉降(mm)
持荷时间
测读时间
表1
表2
表3
表4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检测员: 复核: 检测日期: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卸载记录表(慢速法)
工程名称
桩号
桩径(mm)
桩长(m)
成桩
日期
卸
载
级
油压(MPa)
荷载(kN)
观测时间(min)
位移计(百分表)读数(mm)
本次沉降(mm)
本级沉降(mm)
累计沉降(mm)
持荷时间
测读时间
表1
表2
表3
表4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15
15
30
15
15
30
15
15
30
15
15
30
15
15
30
30
30
30
30
检测员: 复核: 检测日期:
桥梁静载试验挠度记录表(百分表)
记录编号: 第 页共 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测标准
仪器设备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委托单号
检测环境
温度: ℃ 相对湿度: %
荷载
工况
时刻:
时刻:
时刻:
时刻:
工况:
工况:
工况:
工况:
测点编号
读数
挠度
读数
挠度
读数
挠度
读数
挠度
测点
示意图
校核: 记录: 计算: 测量
桥梁静载试验应变记录表(应变片)
记录编号: 第 页共 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检测标准
仪器设备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委托单号
检测环境
温度: ℃ 相对湿度: %
荷载
工况
时刻:
时刻:
时刻:
时刻:
工况:
工况:
工况:
工况:
测点编号
读数
应变
读数
应变
读数
应变
读数
应变
测点
示意图
校核: 记录: 计算: 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