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篇 金的提取技术,1,1,概述,1.1,金的性质,(,1,)金的物理性质,金化学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B,族元素,原子序数,79,,相对原子质量,196.967,。纯金为金黄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密度为,19.32g/cm,3,。,2,(,2,)金的化学性质,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仅与碲生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在低温或高温时均不被氧直接氧化,,而以自然金的形态存在。,3,1.2,金的用途,A.,作为货币,B.,宇航工业、电气、电子工业,C.,光学仪器,D.,合金原料,E.,装饰品,F.,医疗及其他,4,1.3,金矿物,在原生条件下,金矿物常与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矿物共,生。与金共生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辉锑,矿和黄铜矿等,有时还含方铅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矿及有色,金属氧化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5,金矿床分,脉金,(又称矿金、原生金)矿床和,砂金,(次生金)矿床。砂金矿床根据沉积方式又可分为河,床型、阶地型及海滨砂金矿等类型。,砂金矿主要采用,重选法和混汞法,,,脉金矿主要采用重选、浮选、混汞,和氰化等方法处理,。,脉金矿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含金石英脉矿石,(,2,)含少量硫化物的金矿石,(,3,)含多量硫化物的金矿石,(,4,)多金属含金矿石,(,5,)复杂难选含金矿石,(,6,)含金铜矿石,6,1.4,选金流程,主要取决于含金矿物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金粒大小及对产品的要求。主要的选金方法有,混汞法和氰化法,,有工业前景的有硫脲法、液氯法、多硫化氨法及氯化挥发法等。,7,1.5,提金的一般原则,(,1,)金的粒度及赋存形态;,(,2,)矿石的物质组成;,(,3,)与金的结合矿物(一般是石英和硫化物)特征,如,氧化程度、泥质等;,(,4,)矿石的其它有价组分;,(,5,)使处理工艺复杂化的组成(如炭、砷、锑等)。,金的粒度是最重要的工艺性质之一。根据在工艺操作中,的金的行为,把金的粒度分为三类:粗粒金(,0.070mm,),,细粒金(,0.070,0.01mm,)和微粒金(,0.001mm,)。硫化,矿中金通常是微粒金。,8,1.6,我国的金资源及生产概况,我国黄金总储量次于南非、前苏联、美国,占世界第四,位(,1983,年资料,下同,,2010,年仅次于南非、俄罗斯,排第,3,),但仅占世界总储量的,3.3,。但是工业储量低于加拿大、加纳、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和菲律宾,居第九位。,在我国探明的地质储量中,脉金占,43.5,,伴生金,45.6,,砂金,10.9,。脉金主要集中在胶东、东秦岭、黑龙江,及吉林。矿石平均含金,6.15-15.7g/t,。大型砂金矿全部集中,在黑龙江省。伴生金以江西德兴斑铜矿床最大,其他也主,要与铜矿伴生,分布较广。,9,贵州省金矿以分布于黔西南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为主,分布于东部黎平、锦屏、天柱和梵净山的变碎屑岩型(工业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次之。黔西南氧化型金矿资源几乎枯竭,原生金矿的开采冶炼难度大。贵州东部已探明的金矿规模较小,以民采为主。,10,2,金提取技术,2.1,概述,11,矿石准备作业,磨矿,破碎,物理分选,化学分选,浮选,重选,硫脲法,混汞法,氰化法,其它方法,金提取工艺,熔炼,12,2.2,混汞法提金,概述,混汞提金是基于矿浆中的单体金粒表面和其他矿粒表面被,汞润湿性的差异,金粒表面,亲汞疏水,,其他矿粒表面疏汞亲,水,金粒表面被汞润湿后,汞继续向金粒内部扩散生成金汞,合金,从而汞能捕捉金粒,使金粒与其他矿物及脉石分离。,混汞后刮去工业汞膏,经洗涤、压滤和蒸汞等作业,使汞挥,发而获得海绵金,海绵金经熔铸得金锭。蒸汞时挥发的汞蒸,气经冷凝后回收后,可返回混汞作业使用。,13,混汞法的基本原理,混汞过程,实质上包括汞对金的润湿过程和汞齐化过程。,润湿过程,图 金粒被汞润湿示意图,14,汞齐化过程,汞膏的组成:,汞金合金,、,中心残存的未汞齐化的金,和,游离汞(过剩汞),15,混汞提金的主要因素,(,1,)金粒大小与金粒解离度,(,2,)自然金的成色,(,3,)金粒的表面状态,(,4,)汞的化学组成,(,5,)汞的表面状态,(,6,)矿浆的温度与浓度,(,7,)矿浆的酸碱度,16,混汞方法和混汞设备,(,1,)外混汞法,所谓外混汞法,是先磨矿后混汞,混汞作业在磨矿设备之,外进行。磨矿设备和混汞设备无结构上的联系,各为互可分,离的两部分。外混汞法适用于处理含金的多金属矿,用以捕,集其中的粗粒金。在选金厂中很少单独采用,往往与浮选、,重选和氰化法联合使用。常用设备如图。,17,图 固定混汞板,1.,支架;,2.,床面;,3.,汞板(镀银铜板);,4.,矿浆分配器;,5.,侧帮,18,图 带有中间捕集沟的固定混汞板,1.,汞板;,2.,床面;,3.,支架;,4.,矿浆分配器;,5.,捕集沟;,6.,侧帮,19,图 振动混汞板,1.,矿浆分配器;,2.,支柱(弹簧);,3.,偏心机构;,4.,汞板,20,影响混汞效果的主要操作因素:,给矿粒度,给矿浓度,矿浆流速,矿浆酸碱度,汞的补加时间及补加量,刮汞膏时间,汞板故障,21,汞板故障,:,汞板干涸、汞膏坚硬,汞微粒化,汞的粉化,机油污染,22,(,2,)内混汞法,所谓内混汞法,是指混汞作业在磨矿设备内进行,,即磨矿与混汞同时进行。,内混汞法只宜处理铜、铅、锌含量甚微,不含使汞粉,化粉化的硫化物,金的嵌布粒度较粗及以混汞法为主要,提金方法时。也用于处理重选粗金矿和其它含金中间产,物,在内混汞设备内变磨矿边混汞以回收金粒。,内混汞设备有捣矿机、碾盘机、球磨机、棒磨机和混,汞筒等。,23,汞膏的处理,汞膏分离与洗涤,汞膏压滤,汞膏蒸馏,24,汞毒防护,(,1,)汞毒,(,2,)汞毒防护,含汞气体和废水的净化,(,1,)含汞气体的净化,充氯活性炭吸附法,软锰矿吸附法,(,2,)含汞废水的净化,滤布过滤、锌粉置换法,硫化钠与硫酸亚铁共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25,2.3,氰化法提金,氰化提金的基本原理,图,氰,化,溶,金,示,意,图,提金综合反应,26,氰化法提金是从金矿石中提取金的主要方法之一。氰化物对金溶解作用机理的解释目前尚不一致,多数认为金在氰化溶中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一种金的络合而溶解其基本反应式见上页。,氰化溶金速度,氰化溶金速度主要取决于溶液中氰化物及氧的浓度。,通过理论计算氰化浸出剂中氰根浓度与溶解氧浓度的,比值为,6,时,金的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实验证实当氰根浓度与溶解氧浓度的比值为,4.6,7.4,时,金的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27,题:常压室温下,为空气所饱和的氰化液中含氧,8.2,毫克,/,升,计算相应的适宜氰化物浓度为多少?,解:氧的浓度:,8.2,毫克,/,升,0.26,10,-3,mol/L,相应的适宜氰化物浓度为,:,6,0.26,10,-3,1.56,10,-3,摩,/,升,,即,相当于,0.01,浓度的氰化钠溶液,此时金银的溶解度可达最大值,。,28,伴生组分在氰化过程中的行为,1.,铁及铁矿物,2.,铜矿物,3.,锌矿物,4.,砷、锑矿物,怎样消除砷锑矿物对氰化提金的影响?,5.,汞、铅矿物,6.,含碳矿物,怎样消除碳物质对氰化提金的影响?,29,氰化物的选用,氰化法提金工艺最主要的药剂就是氰化物。常用的氰化,物有,NaCN,、,KCN,、,NH,4,CN,、和,Ca(CN),2,、,氰熔物,。,氰化物浸出金的能力顺序为:,NH,4,CN,Ca(CN),2,NaCN,KCN,氰熔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中的化学稳定性的顺序为,KCN,NaCN,NH,4,CN,Ca(CN),2,氰熔物。,就价格而言,氰化钾最贵,氰化钙和氰熔物最便,宜,氰化钠价格居中。,结论,:目前多数选金厂都选用,氰化钠,作为氰化试剂。,30,氰熔物,是,Ca(CN),2,、食盐和焦炭的混合物在电炉熔融,后制得的。氰熔物的成分为,45,Ca(CN),2,,其他均为杂,质。这些杂质有硫化物、碳和不溶的杂质等。使用氰熔,物前要清除这些杂质,即强力搅拌氰化物溶液,往溶液,中添加铅盐使硫化物成硫化铅沉淀,澄清后的溶液用于,氰化浸出作业。,31,氰化提金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1,)氰化物及氧浓度,图,氰,化,物,浓,度,影,响,在实践中,常用低浓度氰化物溶液处理含金矿石。,32,(,2,)氰化的消耗,氰化物的自行分解,氰化物的水解,伴生组分消耗氰化物,氰化矿浆中应保持一定的氰根剩余浓度,浸出金所消耗的氰化物,机械损失,理论上溶解,1,克纯金,0.49gNaCN,,但实际生产中氰化钠的,耗量均为理论数的,20-200,倍。处理含金原矿时,氰化物的,消耗量一般为,250-1000g/t,矿石,常为,250-500g/t,。处理含,金黄铁矿精矿及氧化焙烧后的焙砂时,氰化物的消耗达,2-,6kg/t,。,33,为了保持氰化物的稳定性,减少氰化物的化学损失,在氰化物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碱,使其维持一定的碱度,该碱称为,保护碱,。,在生产厂矿,通常把,pH,值控制在,9,12,的范围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用石灰(,CaO,)作保护碱。选金厂的氰化工段,常配制成浓度为,0.03,0.05,的石灰乳加入氰化溶液中。,选金厂的实践证明,金的溶解速度是在氰化物浓度为,0.05,0.1,的范围内。处理浮选精矿的氰化作业比原矿石全泥氰化作业要用较高的氰化物浓度。,(,3,)矿浆的,pH,值,34,(,4,)矿浆温度,生产实践中,除在寒冷地区为了使矿浆不冻结而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外,一般选厂均在大于,15,20,的常温条件下进行氰化浸出。,图 金浸出速度与矿浆温度的关系,35,(,5,)金粒大小和形状,金粒在磨矿时暴露多,与氰化物接触时面积大,则金的,浸出速度快。所以,国内的精矿氰化厂磨矿细度大多要求,-325,目占,80,95,,而全泥氰化厂多数控制在,-325,目占,60,80,。,36,(,5,)金粒的大小及其表面状态,金的氰化浸出速度与金粒的表面状态密切相关。纯金表,面最易溶解,但氰化过程中金粒表面与氰化矿浆接触,金,粒表面可能生成诸如硫化物膜、过氧化物膜(如过氧化钙,膜)、氧化物膜、不溶氰化物膜(如氰化铅膜)、黄酸盐,膜等表面膜,它们可显著地降低金粒的氰化浸出速度。,37,(,6,)矿泥含量与矿浆浓度,一般条件下,处理泥质含量少的粒状矿物原料时搅拌氰,化矿浆中的固体含量宜小于,30,33,,处理泥质含量较高,的矿物原料时,矿浆浓度宜小于,20,25,。,38,(,6,)浸出时间,一般搅拌氰化浸出时间常大于,24h,,有时长达,40h,以上,,碲化金的氰化浸出时间需,72h,左右。渗滤氰化浸出时间一,般为,5d,以上。,39,氰化提金方法,2.3.1.,氰化,-,置,换法,40,图 三层浓缩机连续逆流洗涤原理图,41,图 氰化炭浆法原则工艺流程图,2.3.,2.,氰化炭浆法,42,图 某氰化炭浆厂工艺流程设备联系图,43,从载金炭上解吸金的原理,尽可能地破坏活性炭吸附金的平衡,使过程向着不利,于金的吸附方向进行。,(,1,)向体系中添加,CN,-,或,OH,-,;,(,2,)提高体系的温度;,(,3,)加大体系的压力。,44,影响从载金炭上解吸金的因素,温度和压力;,氰化物浓度;,碱的浓度;,添加甲醇或乙醇。,45,从载金炭解吸贵液中电积金的原理,金在氰化物溶液中以金氰络合物,Au(CN),2,-,存在,在电,积过程中在阴极析出金、银,同时还由于水的还原而析,出氢,在阳极析出氧,并发生氰离子氧化而析出,CO,2,和,N,2,。,46,目前工业上常用的从载金炭上解析金的方法,苛性氰化钠长时间解吸法;,低浓度苛性氰化钠加醇类解吸法;,加温加压解吸;,高浓度苛性氰化钠解吸法。,47,脱金炭再生活化,酸洗 用,3-5,浓度的盐酸溶液泡,3,4,小时,使其,中碳酸钙减少到,10,以下。,烘干 在炭与酸分离后,用清水淋洗至中性。在,100,以下温度烘干。,活化 将炭装入回转窑,加热到,600,以上,在通,入蒸汽,10,15,分钟,后排入冷却筒。冷却后的炭经筛,分分级,大于,16,目的返回吸附作业循环使用。,48,2.3.,3.,氰化堆浸法,图 金矿石堆浸生产典型工艺流程图,49,图 堆浸示意图,1.,不透水底垫;,2.,矿堆;,3.,喷头;,4.,贵液池;,5.,活性炭吸附柱;,6.,贫液池,50,图 我国某金矿的堆浸生产现场,51,图 国外某金矿堆浸场的喷淋系统,52,图 小梁山金矿的堆浸贵液活性炭吸附柱,53,2.3.,4.,氰化树脂矿浆法,定义,树脂矿浆法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回收金的方法。,用途,树脂矿浆法和炭浆法一样属于无过滤提金工艺,目前主,要用于传统氰化工艺难于处理的含有粘土、石墨、沥青页,岩、氧化铁等天然吸附剂的矿石和砷金矿石等复杂金矿,石。,54,树脂矿浆法的方式,氰化浸出后将交换树脂加入浸出矿浆中吸附金,(,RIP,);,是交换树脂与氰化物一起加入浸出吸附槽中,边,浸出边吸附提金(,RIL,),应用尚存许多困难。,55,图 东溪金矿树脂矿浆法提金工艺原则流程,56,树脂矿浆工艺的优缺点,1.,优点,(1,)交换树脂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及机械强度均比活,性炭高。,(,2,)载金饱和树脂可在室温下解吸,而载金炭需在高温,条件下解吸。,(,3,)为了除去吸附的有机物,活性炭须定期进行热再生,才能返回使用,而交换树脂解吸经转型即可直接返回吸附,作业使用。,(,4,)交换树脂对碳酸钙的吸附少,可省去酸洗作业,而,活性炭吸附碳酸钙多,须酸洗再生。,(,5,)有机物(如浮选药剂、机油、润滑油、溶剂等)不,会使交换树脂中毒,但它们却会强烈降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57,2.,缺点,(,1,),交换树脂从氰化矿浆中吸附金、银选择性较差,较,大量地吸附贱金属氰络合物,而活性炭吸附金的选择性较,高;,(,2,)交换树脂的密度比活性炭小,交换树脂易浮于矿,浆面上造成接触不良。,总结:,树脂矿浆工艺所用树脂的反应速度快、饱和容量较高、,操作简便、淋洗费用低等特点,该工艺特别适用于小型选,金厂使用。,58,2.4,难处理含金矿石提金,难处理金矿,,又称难选冶金矿或难浸金矿,一般是指常规,氰化浸金浸出率低于,80%,的金矿石叫做难处理金矿,,金矿难处理程度划分为四级:即采用常规氰化法时,金的,浸出率小于,50%,的称为,极难处理矿石,;,50%-80%,之间的称为一,般,难处理矿石,;,80%-90%,的之间的称为,较易处理金矿,,,90%,以,上的称为,易处理矿石,。,59,造成金矿石难以浸出的矿物学因素,(,1,)氰化难溶含金矿石及化合物的存在;,(,2,)包裹金的存在;,(,3,)炭质物的存在;,(,4,)表面膜的生存;,(,5,)伴生矿物的溶解;,(,6,)金的阳极溶解钝化。,60,在预处理的研究和生产中,主要涉及三类,(,1,)含硫、砷微细浸染型金矿,(,2,)含铜金矿,(,3,)含碳质物的金矿。,61,难浸金矿石提金方法基本可分为三类,(,1,)在氰化浸出前对难浸金矿石进行预处理,如氧化,焙烧、生物氧化、化学氧化等;,(,2,)强化氰化,如加压氰化、吸附氰化、多段浸出、,搅拌强化等;,(,3,)非氰化浸出,如硫脲浸出、氯化浸出、硫代硫酸,盐浸出等。,62,目前应用及研究最普遍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法、加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63,2.4.1.,焙烧氧化法,(,1,)定义,焙烧氧化法是在高温下,借助空气或人工加入的氧气使,包裹金的矿物氧化为多孔的氧化物,暴露出包裹的金。,64,(,2,)焙烧作用,使硫化物分解以暴露金粒;,使砷、锑的硫化物以氧化态挥发掉;,使含碳物质失去活性;,使呈显微细粒状的金富集在一起,为氰化浸出创,造良好的动力条件。,65,(,3,)氧化培烧的特点,简单、可靠,但培烧产生的含硫、砷、锑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对不能实现自动培烧的矿石或精矿进行培烧成本会,较高。,66,(,4,)特点,焙烧氧化法是最为传统且有效的一种氧化预处理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适应性强、技术可靠、操作简,便、副产品可回收利用的优点;缺点是对操作参数和给,料成分变化比较敏感,容易造成过烧或欠烧,综合回收,不利时,会严重污染大气与环境。,67,2.4.2.,细菌氧化法,细菌氧化法是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耐热细菌和硫化裂,片菌等微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将包裹金的黄铁矿、砷黄铁,矿等有害成分氧化成硫酸盐、碱式硫酸盐或砷酸盐,达到,暴露金的目的。,68,难浸金矿生物预氧化技术的优点,对环境友好、安全、投资小、操作简单,适合在有矿山,的金矿建规模较小的工厂。,缺点,矿浆浓度低、易腐蚀铁器、细菌对温度要求苛刻、处理,速度慢等。对不需要氧化深度很高就可以大幅度提高金浸,出率的含砷硫化物难浸金矿,适合采用细菌氧化技术。,69,2.4.,3.,加压氧化法,(,1,)定义,加压氧化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的水溶液中氧,化分解含金硫化矿物,使金暴露出来,以便下一步浸出操,作。,(,2,)分类,根据介质的不同,分为酸性加压氧化法、硝酸加压氧化,法、碱性加压氧化法、氯化加压氧化法等多种方法。,70,(,3,)特点,目前认为加压氧化随后在浸金是目前为止从难浸金矿,石或精矿中提取金的最有效的方法。对有害元素(如,铅、锑)不敏感,各种矿石和精矿都可以使用,金回收,率较高,不向空气中排放,SO,2,或砷。其主要问题是投资,大和生产成本高,设备的设计和材质要求很高;由于压,力操作及设备的防腐问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危险;与生,物氧化法相比,操作和维护水平要求更高。,71,常压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72,表 三种主要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评价,序号,项 目,细菌氧化法,加压氧化法,焙烧氧化法,1,氧化速度,慢,快,较快,2,操作温度,30-80,180-220,550-880,3,操作介质,酸性,酸性或碱性,固体,4,基建费用,较低,高,高,5,生产能耗,低,中,高,6,工艺成熟度,未成熟,完全成熟,完全成熟,7,工业应用比例,20%,40%,40%,8,操作要求,低,高,中,9,金的回收率,高,高,较高,10,工艺副产品,无,无,硫酸、白砒,11,环境污染,无,无,大气污染,73,序号,预处理方法,实际投资费用,/,万美元,实际生产费用,/,美元,/t,1,细菌氧化法,377.8,43.09,2,焙烧氧化法,488.9,55.90,3,加压氧化法,748.1,42.79,表 三种主要预处理方法的实际投资费用和生产费用比较,(100t/d),74,2.4.,4.,难浸金矿的其他预处理方法,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超细磨处理,75,2.4.5.,难浸金矿的强化浸出,强化氰化,非氰化浸出,76,2.5,难处理含金矿石提金,2.5.1.,硫脲法,(,1,)定义,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用酸性硫脲溶液直接溶解,金的方法称为硫脲法提金。,77,(,2,)溶金原理,硫脲又称硫代尿素,结构式为,NH,2,S=C,NH,2,分子量为,76.12,,白色具光泽菱形六面体,味苦,密度为,1.405,克,/,厘米,3,。熔点为,180,182,,温度更高时分解。易溶于水,,20,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10,。,78,水溶性呈中性。在酸性或碱性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液中分解为硫化物和氨基氰,反应式为:,分解生成的氨基氰可转变为尿素:,因此,硫脲在碱性介质中可与金属阳离子(如,Ag,+,、,Cu,2+,、,Cd,2+,、,Hg,2+,、,Pb,2+,、,Bi,2+,、,Fe,2+,),等生成硫化物沉淀。,79,硫脲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还原性质,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生,成多种产物。在室温下的酸性液中,硫脲易被氧化为二硫甲,脒:,结论:,硫脲提金时只能采用硫脲的酸性溶液作浸出剂,而且,,从硫脲的稳定性考虑,宜采用较稀的硫脲酸性液作金银的,浸出剂。,80,溶金原理是: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酸性稀硫脲溶液中,,金被氧化并与硫脲络合生成阳离子络合物进入溶液。金被,氧化和络合的反应为:,同时硫脲将继续被氧化,形成一些其它产物,其第一个氧化产品是二硫甲脒。,二硫甲脒是活性很高的氧化剂,人们认为,它对于实际的金的溶解是必要的。二硫甲脒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氨基氰和元素硫,这些反应会引起硫脲的损失。,81,(,3,)从硫脲浸出液中回收金的方法,金属置换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电积法,82,(,4,)硫脲浸金的主要影响因素,pH,硫脲浓度,氧化剂浓度,温度,83,(,5,)硫脲法和氰化法相比的优缺点,优点,:,(,1,)无毒;,(,2,)硫脲再生与净化工艺简单;,(,3,)金和银的溶解速度快;,(,4,)对原料中的某些杂质,如铜、砷、锑等,不象氰,化法那样敏感。,缺点,:,(,1,)硫脲易氧化,造成硫脲消耗量过大,,(,2,)硫脲价格较高,经济上目前竞争不过氰化法。,84,2.5.,2.,液氯法提金,(,1,)定义,液氯法提金是在酸性溶液中,采用氯气、电解碱金属,盐(,NaCl,)溶液析出氯气或漂白粉加硫酸反应生成的氯气,作氧化剂,使金氧化溶解的方法称为液氯法提金,又称为,水溶液氯化法提金。,(,2,)氯化原理,氯化原理是在氧化剂氯气的作用下,金氧化并与氯离,子络合而生成,AuCl,4,-,络阴离子进入溶液中,其反应可表,示:,85,液氯浸出的另一种形式是电氯化浸出,采用电解碱金,属氯化物水溶液的方法产生氯气,总的反应式可表示,为:,86,(,3,)液氯浸金后溶液中的金可用还原剂将其还原析出,常用的还原剂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二氧化碳、硫,化钠、硫化氢、草酸、木炭或离子交换树脂等。其中二氧化,硫具有价廉、使用方便、反应稳定、沉积物纯净及金回收率,高等优点。采用氯化亚铁还原金可获得很高的金回收率。硫,酸亚铁价廉易得,其还原反应为:,还原反应可在渗滤槽(桶)或搅拌槽中进行。,87,(,4,)液氯法特点,金的浸出速度快,金的浸出率比较高,氯气制取既方便又,便宜,氯气的消耗液较少,并且不污染环境,因此液氯法是,有前途的提金方法。但液氯化物的腐蚀性很强,对设备的防,腐蚀要求较高。,88,(,5,)适合处理的矿石类型,最适宜处理含金氧化矿石。若用于处理含金硫化矿(硫含,量大于,1,)时,为避免硫化物和氯气反应消耗大量浸出剂,,可预先将金矿石进行氧化焙烧,以除去硫化矿物然后再氯,化浸出,这样可使金的浸出率达,92.2%,99.3%,;若用于处理,金铜矿石时,为了减少浸矿剂与贱金属氯化造成的不必要,的消耗,也需要对金矿石进行预处理,采用焙烧或用硫酸浸,出,除去铜、锌、铁等贱金属,然后氯化浸出。,89,(,6,)高温氯化挥发法提金,在高温高压容器中,在有氯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利用氯,气使金氯化生成氯化铁金络合物(,AuFeCl,6,)气体的方法称,为高温氯化法提金。,回收的方法:,金可用湿法冶金的方法从盐中回收。,90,2.5.3.,硫代硫酸盐法提金,2.5.4.,溴化法,91,在贵州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内探明的这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属于低品位、难选冶的特殊类型金矿(卡林型金,矿),这种金矿因最早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发现而得,名。中国目前已在贵州、四川、辽宁等,19,个省区发现了这,种金矿,远景储量达,1000,多吨。其中贵州的储量超过,1/4,。,黔西南的普安泥堡金矿属微细粒金矿,也叫卡林型金矿已,初步探明该金矿黄金储量在,100,吨左右。贵州万年水一带,发现大型金矿,初步估算金远景资源量在,120,吨左右。,9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