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设备“五防”安全管理规定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设备“五防”安全管理规定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A2312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 目的
为了规范xxxx项目对于设备防护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的现象,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xxxx项目管理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防护要求。承包商及分包商在从事本项目作业时,应按照其要求执行。
3. 术语
设备 五防 :指的是 防火、防水、防尘、防碰、防盗 ,设备上组块后,必须按要求做好 五防 措施。
4. 设备 五防 要求
4.1 防火措施
设备上平台组块后,无论什么类型的设备都必须立即在外层包裹一层防火布以防止设备受到火灾损坏。如无非常必要,严禁在设备周围1米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
设备上平台组块后,应马上在周围配置符合标准的、相对应的消防器材;
在设备周围动火时,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应配置专职的看火员;
无论什么类型的动火作业,严禁火星直接飞溅到设备上;
在设备正上方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除采用防火布包裹外,还须在设备顶部临时加装铁皮,以阻止火星直接接触设备及防火布。
4.2 防水措施
设备所在空间的顶甲板或周围的墙皮没安装好时,该设备需要进行防水保护,防护原则如下:首先包裹一层防火布,第二层包裹三防布,最后再包裹一层防火布。三防布的拖地长度不得超过各层防火布;
用于包扎各层防火布的铁丝须留有足够长度的收紧口(不得剪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的拆除包扎物;
各施工班组在平台组块上使用三防布前,必须先向建造项目组申请填写《三防布使用申请表》,等候批准后方可使用;
一些精密设备内的原件如果需要防潮保护还必须放置干燥剂等;
因电气施工作业需要拆除的防护层,在完成作业后须及时将防护包扎进行复原。
4.3 防尘措施
在组块建造期间,设备周边其他类型的作业较多,产生的粉尘、飞沫也多,因此在设备吊上平台进行安装后,要做好防尘措施(特别是电气设备和精密仪表设备);
防尘保护最少要在设备外围包裹一层三防布;
如无必要,尽量少在设备周边进行打磨、气割、焊接等易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
精密设备检查、电气设备校线、开箱等作业时,周围严禁进行打磨、气割、焊接等易产生大量粉尘的作业;
任何时候都必须防止杂质,譬如打砂尘、金属铁屑、喷漆飞沫、锈灰等污染设备的内部;
施工单位必须每日定时或随时对设备区域进行卫生清洁,确保甲板干净整洁。
4.4 防碰措施
设备吊装上平台组块后,应确保设备附件已经正确的安装和连接,确认设备底座已经完成焊接,确认所有设备的螺栓和螺母已经紧固;
设备上易损坏的部件,如:仪表面、玻璃罩或液位计等,在外层包裹防火布的同时,还必须覆盖铁皮或其他措施以防止意外损坏;
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施工作业人员踩塌在设备上进行其他类型的作业,如有必要,则应先在设备上方搭设脚手架平台并在设备上铺设铁皮保护;
对于处于通道附近的关键设备,或其他施工作业频繁的关键设备附近,要求使用脚手架在设备周边搭设防撞框架并加装防撞板。
4.5 防盗措施
一些易拆易拿的精密、贵重设备元件或配件,在陆地建造期间原则上先不安装,由建造项目组或移交生产方保管,如必须安装进行调试等作业的,建造项目组要制定相关防盗措施;
组块立片以后,及时在左右两侧设置云梯,并拆除一切可以从底层进入组块的临时楼梯,只允许从云梯上下组块,并在下班后锁闭上下云梯的门锁;
建造项目组应加强平台组块上的安全巡检,如有必要,还应该在平台组块的进出口安排专职保卫,以防止偷盗现象的出现。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144B3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及施工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现场。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公司安全部
(一)负责本规定的编制、修订、管理和解释。
(二)负责对本规定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工程部
负责本公司所有机械的管理。
第三章机操人员规定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起重机械、起吊指挥、挂钩作业人员、电梯驾驶等)必须按国家和市劳动局的要求培训和考试,取得市经委劳动监察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分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要取得当地的资格证书,并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期限进行复审。
第六条实习机操人员,必须持有实习证,在师傅的指导下,才能操作机械设备。
第七条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设备。
第八条机管和操作人员队伍应相对稳定。
第四章机械管理
第九条新购或改装的机械设备应由公司鉴定验收,方可投入运行。
第十条经过大修理的设备,应经主管部门验收发给使用证后方可使用。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拆装(塔吊、升降机等大型设备)须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拆装队伍拆装。应编制拆装方案,经公司审核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十二条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的制度,建立机长制的专业机组(塔吊及升降机)。
第十三条大型设备的基础隐蔽必须组织专人进行验收,并应有项目部工程师和监理方验收、审批。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第一条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
第二条二米以上的高处作业,无安全措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钩。
第三条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往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第四条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开关,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第五条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第六条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把杆垂直下方严禁站人。
第二章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条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
第二条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第三条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第四条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管局的规定,电器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
第五条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设置电闸装置。
第六条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第七条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第八条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必须有防护设施。
第九条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第十条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地区应有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规定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5C70G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备
1.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在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或进行技术改造时,应按标准规定的“三同时”原则,配备必要的除尘、通风、隔热、降温、降噪、减振、消防以及防护栏、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2.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安全保卫主管部门在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重大隐患整改计划时,应根据需要增设、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3.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在确定、配置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时,应考虑安全技术方案,考虑本公司的财务、运行和生产经营的需要,以及员工和相关方的意见,确保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的作用,以及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效果。
4.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在采购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时,应选择有相应资格的供货单位,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产品应有供货厂家的合格证书。
5.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监督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置、安装过程,确保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符合相关验收准则的要求,避免或减少安装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6.安装单位对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安装、调试、正常运转后,应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7.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需要,在危险作业、设备维修等特殊情况下,临时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常用的安全防护设施有:
a)防护屏(网):设置在距离危险源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根据需要可以移动,主要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砂轮机、电焊机、电气维修等处,可防止物体打击、机构伤害、触电、灼烫、其他伤害等,制造尺寸、放置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b)围栏、栏杆:固定在距离危险源一定距离的地面、扶梯、走台、工作台上,必要时临时设置在设备维修、高处作业等处,主要用于防止物体打击、机构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其他伤害等,制造尺寸、放置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c)安全网:架设在高处作业的脚手架上,主要用于防止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其他伤害等,安全网的强度、尺寸、架设距离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安全装置的配备
1.设备应根据其危险源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与设备同时购置、安装、验收、投入使用。
2.隔离防护装置
设备上的运动部分应配备隔离防护装置,以保护人身安全。隔离防护装置有的装在机械设备上,如防护罩、隔离档板等,防止相关人员接触机械运动部分;有的置于机械设备周围一定距离,如防护屏、防护栅栏等,防止相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a)罩、隔离档板等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布置合理,并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除了检修等情况外,一般不得随意拆下。
b)罩、隔离档板等与机械运动部分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防止相互接触、干扰机械运动、碰坏机械零件。
c)罩、隔离档板等的形状、位置应适当,不能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防护罩应表面光滑,不得有毛刺或尖锐棱角。
d)罩、隔离档板等的设置不应影响操作者的视线和正常工作,并便于设备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联锁防护安全装置
a)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应配备联锁防护安全装置,防止操作者的误操作引发事故、事件。
b)防护安全装置应使设备的控制部位、操纵部位等能够可靠、有效地联锁,真正起到关联、制约、协调、安全控制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