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993904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16【优质】(可编辑)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文 本 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 二○○三年十二月 课题组名单 组 长: 骆静珊 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所长、教授 段森华 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 成 员: 陈仁远 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教授 杨 敏 昆明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 蒋素梅 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硕士、讲师 邓永红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程师 戴俊宏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程师 姜 华 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经济师 万 曦 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一、规划范围与时限 1 二、规划依据 1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 四、规划原则与开发模式 2 第二章 旅游区资源评价 2 一、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2 二、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3 第三章 旅游市场现状与预测 3 一、客源市场现状 3 二、客源市场预测 3 第四章 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4 一、发展优势 4 二、制约因素 4 第五章 旅游区性质与总体布局 5 一、旅游区性质 5 二、旅游形象 5 三、旅游区结构 6 四、总体布局 6 五、旅游功能分区 6 六、土地利用规划 7 第六章 近期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7 一、旅游建设项目策划 7 二、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10 三、游览组织规划 11 第七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1 一、旅游服务体系 11 二、片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2 第八章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2 一、道路系统规划 12 二、给水工程规划 13 三、排水工程规划 13 四、电力工程规划 14 五、电信工程规划 14 第九章 专项规划 15 一、景观系统与绿地规划 15 二、社区规划 15 三、建筑风格与形式构思 16 四、防灾和安全系统规划 16 第十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17 一、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 17 二、旅游容量 17 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17 四、旅游区环卫系统规划 18 第十一章 分期建设规划 19 一、近期建设规划 19 二、中远期发展规划 20 三、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20 第十二章 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20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20 二、建立健全旅游资金支撑体系 20 三、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21 四、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21 五、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的科技水平 21 图 件 一、旅游区位置示意图 二、旅游区综合现状图 三、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图 四、土地利用规划图 五、功能分区图 六、总体规划图 七、游览交通规划图 八、近期建设规划图 九、道路工程规划图 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 十一、给排水规划图 十二、电力电讯规划图 十三、绿化规划图 十四、环境保护规划图 附 件 附件一: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 附件二: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附件三:专家评审意见  附件四:专家组成员名单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范围与时限 范围界定: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的潞江乡、芒宽乡和腾冲县的曲石乡、界头乡境内。规划用地北起芒宽乡与怒江州的交界处,南达潞江乡与龙陵县的交界处,东起怒江,西到龙川江(野猪箐古桥)。所围合的范围包括白花岭至林家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芒宽乡和潞江乡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边界线以东至怒江地区,曲石乡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边界线以西至龙川江、丹阳寺以北、辛家寨以南地区,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其中包含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实验区35.5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 规划期限: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为2003~2021年,中期为2021~2021年,远期为2021~2021年。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保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高黎贡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方案》、《高黎贡山怒江大峡谷生态旅游示范区百花岭-江苴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集镇核心区北部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高黎贡山-怒江峡谷(中段)风景区建设项目建议书》、《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保山高黎贡山-潞江坝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根据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特点、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旅游市场发展走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加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目标:逐步把本旅游区建设成为云南省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的一个样板,世界生态旅游的一个典范。 到2005年,游客总数达到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400万元;到2021年,游客总数达到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00万元;到2021年游客总数达到1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000万元。 四、规划原则与开发模式 规划原则:保护与发展并举;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建设与环境和谐;社区参与共建。 开发模式:“保护是前提,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动力”发展导向;“资源投入,知识投入,资金投入”多渠道营力;“循序开发,滚动发展”运作。 第二章 旅游区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丰富:本旅游区由高黎贡山和潞江坝两个特色不同的区域组成,是“一山”(高黎贡山)、“两江”(怒江、龙川江)、“一坝”(潞江坝)的特色组合。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在类型结构上包括8个主类,13个亚类,26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多达100余处(个)。高黎贡山风光旖旎,潞江坝美丽富饶,保存有南方丝绸古道、古战场遗址、滇西抗日战场遗址、名刹古寺等众多历史古迹,傣、彝、德昂等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域特色鲜明。 旅游资源品位高: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自然遗产,因享有“世界动植物南北交汇走廊”、“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的美誉而名扬世界,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经过定量评价,百花岭-江苴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区,潞江和芒宽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38个(处)。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本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丰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生相伴,尤其是南方丝绸古道象一条金线将它们串在一起。众多的人文景观依附于自然山水而显得有生气,自然山水景观也因有人文景观的映衬而更有内涵。 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高黎贡山的旅游资源大量集中在百花岭至江苴一线,怒江热谷的旅游资源分别相对集中于小平田与芒宽街附近,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选择开发,最终形成规模效益。 二、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与周边著名旅游区相比较,本旅游区以名山(高黎贡山)、胜水(怒江)、绿宝石(潞江坝)、黄金道(南方丝绸古道)的珠联璧合而凸显极品旅游资源的个性特色,可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的样板、世界生态旅游的典范,从而有别于腾冲的火山、热海和湿地,龙陵的地热温泉,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纳西名城和东巴文化,迪庆的雪域高原,德宏的傣族、景颇族风情和边境旅游,也有别于怒江州的怒江高山峡谷。 第三章 旅游市场现状与预测 一、客源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本旅游区1998年接待国内游客8.2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50万元,接待海外游客2055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7.9万美元。游人规模持续增长,人均旅游消费逐年增多,到2002年,接待国内游客11.7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00万元,接待海外游客2435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0.0万美元。 客源结构:本旅游区呈现“以省内市场为主,省外市场具有一定规模,海外市场规模较小”的客源市场格局。 二、客源市场预测 目标市场定位:国内市场:以昆明市、保山市和玉溪、曲靖等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为一级市场;省内其他地区、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二级市场,国内其他地区为机会市场;海外市场:欧美和港澳台地区为一级市场,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为二级市场,海外其他地区为机会市场。 客源市场开发:海内外市场并举,重点开拓生态旅游者细分市场。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远期在巩固、发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海外市场。 市场规模预测:2005年,游客总数33.3~3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12.9~7839.1万元;2021年,游客总数66.5~7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864.4~18639.6万元;2021年,游客总数114~1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310.4~44553.6万元。 第四章 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极其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本旅游区东距保山机场60公里,南距芒市机场90余公里,西至腾冲县城90余公里,北至怒江州府六库40余公里,六东公路纵贯南北,保腾公路横贯东西,320国道穿境而过,形成了旅游区的内外部便捷空、陆交通主干网络。腾冲支线机场的修建、320国道和六东公路的改造,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区的通达性和交通舒适性。该旅游区位于滇西旅游区和滇西北旅游区以及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和隆阳的结合部,腾冲火山、热海、湿地精品旅游线和怒江大峡谷精品旅游线的交汇处,旅游区位极其优越。 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区的开发:在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已把高黎贡山列为省级生态旅游区,正在争取成为国家“三区”建设项目和申报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已完成了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一期建设计划,正在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二期建设项目;保山市政府把该旅游区的开发作为全市旅游开发的两大核心重点之一,隆阳区、腾冲县政府把该旅游区的发展作为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芒宽乡和潞江乡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曲石乡和界头乡也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地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滇西地区拥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放口岸,其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为发展入境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作为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两条国际河流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 建设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具有世界意义:国际生态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中国真正开展生态旅游的并不多,而高黎贡山百花岭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一个样板;“高黎贡山是世界性的财富,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一定要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进行规划设计,把高黎贡山建成世界生态旅游的典范”。 二、制约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本旅游区处于高黎贡山与怒江峡谷和龙川江峡谷高山纵谷地带,山高谷深,由干线公路进入景区景点的道路普遍较差,通讯落后,电力不足,难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旅游开发投入不足:保山市和本旅游区所在的区、县、乡,财政收入水平较低,财政困难,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严重短缺;本旅游区中的社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投入旅游开发的资金有限。 旅游人才十分缺乏:本旅游区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缺乏旅游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尤其缺乏生态旅游知识;没有专业导游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亦偏低,旅游专业人员匮乏。 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对保护的影响:目前,旅游开发的经济需求、社区人群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希望开发旅游业的欲望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形成不小的压力。 周边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制约:在保山市旅游业起步的时候,东北部的大理州已是一个旅游亮点,西南部的德宏州和东部的临沧地区也正逐渐崛起,在旅游资源互为补充的同时,客源的竞争也不可避免。 第五章 旅游区性质与总体布局 一、旅游区性质 以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高黎贡山为支撑,怒江热谷——潞江坝为延展,集高山自然生态、怒江热谷生态、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精品生态旅游区。 二、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主题词:神奇峻秀高黎贡,富饶美丽潞江坝 旅游宣传口号:保山高黎贡山生态之旅—— 走丝绸古道,探原始森林,赏田园美景,品历史文化 旅游形象构思:本旅游区旅游形象的塑造,必须凸显高黎贡山的神奇俊秀和潞江坝的富饶美丽这两大特色。高黎贡山的神奇俊秀应突出表现立体气候、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奇峰怪石、叠水、瀑布、温泉、南方丝绸古道、古战场、滇西抗日战场遗址、双虹桥等活文物;潞江坝的富饶美丽应突出表现温馨的怒江河谷、迷人的四季风光、富饶的热区作物、浓郁的民族风情。 三、旅游区结构 根据本旅游区的地理情况、资源分布、景观构成、环境保护、旅游交通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以百花岭-江苴高黎贡山生态走廊与潞江坝为骨架,按“旅游区—旅游片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的四级体系规划,本旅游区结构框架体系划分为:百花岭-江苴、潞江和芒宽3个旅游片区,百花岭、江苴、丙闷、芒旦、芒宽街和三叠水6个旅游景区,双虹桥、摆乐塘变色温泉、芒宽沙滩等48个主要旅游景点。 四、总体布局 根据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吸引力的大小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状况,其旅游业的总体布局确定为:三个旅游片区,四个旅游接待中心,六大旅游产品,两大旅游干线,八大建设项目,即: 三个旅游片区: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潞江旅游片区、芒宽旅游片区 四个旅游接待中心:百花岭游客接待中心、江苴游客接待中心 小平田旅游接待中心、芒宽街旅游接待中心 六大旅游产品:生态回归游、古道文化游、农业生态观光购物游、 科考科普游、高山峡谷探险游、民族风情体验游 两大旅游干线:区内生态线、跨区域游线 八大建设项目:阴阳谷休闲、动植物观赏、古道景观、鸟类景观、 观光生态农园、芒宽沙滩、怒江漂流、三叠水公园 五、旅游功能分区 1、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 区域范围:以百花岭至江苴南方丝绸古道为轴线,涵盖其附近景点,总面积140.89平方公里。其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35.52平方公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外105.37平方公里,本次旅游规划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区,高黎贡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窗口,本旅游区的核心重点旅游片区。 开发方向:以南方丝绸古道为主线,重点开发以野生动植物观赏、自然风光游览、科普、科考、探险、历史文化考察、民族风情体验为内容的生态旅游产品。 建设标准:按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要求,达到世界一流生态旅游区水平。 2、潞江旅游片区 区域范围:以潞江乡小平田为中心的潞江坝地区,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本次旅游规划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潞江坝风光、热带经济作物现代产业、傣族风情旅游区。 开发方向:重点开发潞江坝风光览胜、热带经济作物现代产业游览、傣族风情体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建设标准:建设成为国家3A级旅游区。 3、芒宽旅游片区 区域范围:以芒宽乡芒宽街为中心的怒江沙滩、高黎贡山山麓地区,总面积约103平方公里,本次旅游规划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怒江热谷风光、民族风情旅游区。 开发方向:重点开发热谷风光览胜、民族风情体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建设标准:建设成为国家3A级旅游区。 六、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游赏用地:规划面积123.4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5.5%。 游览设施用地:规划面积19.4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4.0%。 交通与工程用地: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0.60%。 林地:规划面积172.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35.6%。 耕地:规划面积147.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30.5%。 居民及社区用地:面积9.7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0%。 其他用地:面积8.8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8%。 第六章 近期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一、旅游建设项目策划 (一)百花岭-江苴片区 1、入口区项目 建设于现百花岭管理站附近,在建筑造型上以及入口标志物设计上,富有地方特色,并起到点题的作用。主要建设项目为生态景墙,“高黎贡山”雕塑,游客中心,生态宾馆,生态停车场,星级旅游厕所,标示系统。 2、百花岭阴阳谷休闲项目 阴阳泉沐浴项目建设:利用此区域特殊的冷热泉交汇及瀑布、细沙等景观要素的组合,建设瀑布泉浴、沙泉浴、蒸气泉浴等另类温泉浴项目。所有沐浴项目建(构)筑物设施均以纯天然材料为主,并尽量就地取材。 森林氧吧建设:在负离子含量最高的点设立负离子呼吸区、静养场,在负离子含量较高的区域建设健身步道;设立儿童游乐区。 休息观景点建设:建设仙人石、瀑布、阴阳泉三处主要休息点兼观景点。 旅游标识建设:在仙人石景点处设置导游全景图、导览图,在步行道的两侧设置介绍各景点的指示性和说明性标牌。旅游标识应体现自然生态景区的特色,采用生态和当地的原始材料制作。 3、动植物生态观赏项目 本区由旧街子—大炉厂—金厂河一线及附近区域组成,以观赏高黎贡山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为主要旅游内容。 植物观赏区:开辟各类观赏植物相对集中的人行步道线路,囊括四季花卉、特色植物以及秃杉、桫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再加上木本、藤本、草本、寄生、附生等多种植物生态形成的奇特的立体生态景观——“空中花园”。 动物观赏区:在阴阳谷西部建水鹿观赏园,在大炉厂建野生动物收容中心,在金厂河海拔约2200米的一温泉处建羚牛观察哨。 配套设施:在阴阳谷、大炉厂、金厂河建游客休息室,配备垃圾箱、生态厕所等设施;整修百花岭至金厂河弹石路,在金厂河建小型停车场;全面系统建设景区内部游路。 旅游标识:制作各类引导标牌,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设置动物通道提醒标识。 4、古道景观项目 即双虹桥—百花岭—南斋公房—林家铺—江苴一线。 局部恢复古商道的商业繁华景象:以旧街子为中心进行建设,营造浓郁的马帮商道特色。 马帮旅游项目:开辟团队马帮旅游,体验马帮文化。本区域的工作人员以“马帮”形式,巡游于古道线上,提供导游、安全、卫生、护林防火以及方便食品的销售等服务工作。 整修古道上的景点:双虹桥,观音寺,黄竹河东坡古道与石拱桥,斋公房,江苴古镇。 建设沿途观景台、接待站和休息点:在大峰包、西坡岗房、黄心树、迎客杉、高脚岩建观景台,在南斋公房、林家铺建接待站,在二台坡、黄竹河古桥、高脚岩建休息点。 交通工具和救护设施:禁止普通汽车上山,游客或步行或坐轿或骑马或转乘环保汽车上山;配备消防、救护等设备,危险地段和特殊地段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专人看守及提供服务。 5、观鸟项目 即曲石—大坝—岗房—南斋公房—黄心树—汉龙—岗党一线。 建设鸟类知识展览室:在白花岭和江苴分别设立鸟类知识展览室。用图文并茂的图片静态展示和幻灯、录象等动态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向游客介绍自然保护区知识、生态知识、保护区概况等,重点宣讲鸟类资源及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配套设施:在观鸟路线的起点、途中和终点,为观鸟者提供良好的野外食宿休息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如帐篷、睡袋、海拔仪、罗盘、野外常用救护药箱等。修建曲石—江苴—林家铺柏油路,在曲石江苴修建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 (二)潞江旅游片区 建设观光农园:把望江楼现代咖啡园、省农科院热作所建设成为观光农园。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建设无土蔬菜园和无土栽培温室等。在望江楼现代咖啡园区内恢复重建望江楼。各园区配备必要的观光设施,如企业介绍展示中心、产品销售中心、旅游厕所、休息品茗处等。 建设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通过建设果蔬展示大棚、花卉展示大棚、植物组培中心、养殖场、垂钓池、网箱养殖、观光塔、娱乐中心等景点和配套设施,把大红坡生态农业园建设成为一个集三高农业、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公园。 建设教育农园: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建立蕨类、杜鹃、兰花等当地植物的专类小区,建设生态盆景园和四季花卉园,把赧亢植物园建设成为教育农园。 (三)芒宽旅游片区 1、芒宽沙滩 景观建设:主体景观——江边沙滩向岸边拓宽和延长,使其在水量大时也至少长约300米,宽30米;旅游旺季时在岸上设置帐篷、充气屋、儿童充气乐园、大型遮阳伞等设施;沙滩周边水浅处设置一个儿童游乐嬉水区。辅助景观——江边立一块巨石,上刻“怒江第一滩”字样;塑造表现当地特色的沙雕景观;在沙滩边沿山坡形成陡缓交错、造型别致的沙丘区,营造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感。 道路建设:整修、拓宽六东公路至沙滩的道路,同时修建一条从六东公路进入沙滩的道路,形成旅游环线;道路两旁种植各种热带果树,使沙滩成为一道在六东公路上即可看到的亮丽风景。 2、怒江漂流 配套设施:修建码头、漂流休息驿站,配置橡皮艇、救生衣、救生圈等漂流和安全设备;住宿设施建设主要定位于中青年自助旅游消费群体。 活动项目:以漂流体验、沿江高山峡谷风光观赏为主要活动,适当开展河边野营,滑翔、水上飞机、汽艇等水上趣味运动。 3、三叠水公园 景观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尤其要加强深潭飞瀑环境的保护,确保瀑布一年四季不断流。 道路建设:改造芒宽街至三叠水的柏油路;改造登山步道石径和环山公路。步道两旁应种植各类果树,尽量保证四季有花有果。 接待设施:选择山顶平坦处建小型避暑山庄,尽量选择木材、石竹等当地的建筑材料,以简朴为风格,营造地方特色。在山脚建设旅游商品、食品点。 二、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主题创意:突出民族特色,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雅俗共赏,适应大多数游客的需要,“庆”、“游”、“娱”、“购”、“赏”融为一体;旅游与经贸结合,开展经贸洽谈、以“节”促销活动。 ◇“火红攀枝花”节 举办时间:每年二至四月选择三天或一周时间举行。 活动内容:开展体育竞赛、水上游戏、民族音乐舞蹈、对歌等活动,并与傣族泼水节相结合,使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举办地点:怒江第一滩和独树成林一带。 ◇“热带水果狂欢”节 举办时间:每年5~8月水果成熟期内选择一周时间举行。 活动内容:热带水果观赏、品尝、购买以及一些大众娱乐活动;在请专家设计各类水果菜品的基础上,开设水果宴;开展果疗、果浴、水果美容等活动。 举办地点:热作所。 ◇“小粒咖啡畅想”节 举办时间:每年十至十二月咖啡成熟期内选择一周时间举行。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尽最大限度渲染、张扬咖啡文化,关照人们日益浓厚的咖啡情节。包括观赏咖啡园景观,了解咖啡树、咖啡一词的由来;参与咖啡制作、冲著流程;品尝、购买现磨咖啡;观看咖啡歌舞表演;了解泡咖啡的秘诀、喝咖啡的讲究;设计多种口味咖啡,使用不同的咖啡杯,设计不同星座的代表咖啡;享受美味咖啡鸡,体验魔幻咖啡减肥术等等。 举办地点:望江楼现代咖啡园。 三、游览组织规划 (一)游览项目组织 近期重点开发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生态回归游、古道文化游、民族风情参与游。本旅游区民族众多,但与周边区域相比,其民族特色不明显、无突出的主体少数民族。因此,应积极开发婚俗、日常生活、建筑、对歌、节庆等多民族风情体验旅游项目。中期重点开发农业生态观光购物游、保护区科考或科普游。远期重点开发高山峡谷探险游。 (二)游线组织 区内游线:本旅游区域的旅游线路组织都为专题游线,包括徒步翻越高黎贡山生态之旅、百花岭-阴阳谷康体休闲之旅、南方丝绸古道寻访之旅、高黎贡山观鸟之旅、森林氧吧之旅、溯溪和溪降运动之旅、潞江坝风情游。 跨区域游线:本旅游区——怒江州——大理州;本旅游区——腾冲县——德宏州——缅甸;昆明——保山——本旅游区——腾冲。 第七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服务体系 根据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的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需要,按设施的内容、规模、等级和配套程度,规划为三级服务体系,即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旅游接待服务次中心,旅游接待点。 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保健、邮电通讯、商业金融、餐饮娱乐、治安交通等),可为游人提供综合性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次中心基本具有接待中心的大多数设施和条件,仅规模和质量层次稍低。旅游接待点为了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配套设施较为简单,一般不设餐饮、住宿等大型公共设施,仅为了满足游人的休憩、卫生、通讯、问讯等简单服务。 二、片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 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百花岭旅游服务中心、江苴古镇服务中心。 旅游接待服务次中心:阴阳谷生态旅游区、林家铺服务区。 旅游接待点:双虹桥、芒岗傈僳族村、大炉厂野生动物收容中心、金厂河、南方丝绸古道、戳通天小区。 2、潞江坝旅游片区 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小平田集镇。 旅游接待服务次中心:省农科院热作所、赧亢珍稀植物园、芒旦民族风情园。 旅游接待点:摆乐塘变色温泉、望江楼现代咖啡园、白龙潭、亚洲第一大榕树、安抚司土司楼。 3、芒宽旅游片区 旅游接待服务中心:芒宽民族风情园。 旅游接待服务次中心:芒宽沙滩(怒江第一滩)。 旅游接待点:三叠水、独树成林、舞厅树。 第八章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道路系统规划 对外公路系统:本规划区域外部交通条件较完善,主要依托六东公路,串联三大旅游片区,规划建议促成潞江至六库(六东公路)二级公路的建设。 内部公路系统:新建或改扩建三坝沟—三叠水、六东公路—芒宽沙滩、漫海桥—东风桥、芒柳—摆乐塘、江苴—林家铺—白龙潭、党岗—百花岭、曲石—江苴、百花岭—金厂河公路,共82公里。其中,漫海桥—东风桥沿江景观旅游公路的修建,对于形成怒江旅游风景线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景区游路系统:现各景区均有小路,除阴阳谷已有块石游路外,其余均为土路。规划新建或改扩建三叠水、怒江第一滩、双虹桥、土司楼、摆乐塘温泉、古道、百花岭、金厂河、阴阳谷景区游路,共30.7公里。 交通工具:景点外部加设公共交通车连接保山市和周边乡镇,景点内部尽量采用统一的游览车,如电瓶车等。 二、给水工程规划 用水量预测:用水量标准近、中、远期均采用300L/人.d,用水量预测含以下项目:生活及办公用水,种植区用水,道路绿化洒水用水,未预见用水量。消防用水量为储备水量,不计入水厂日产水量,但清水池应有预防水量被取作它用的措施。近期日均用水量预测为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800立方米,潞江旅游片区900立方米,芒宽旅游片区600立方米;中远期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1500立方米,潞江旅游片区2000立方米,芒宽旅游片区1400立方米。 水源质量:水源保护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之水源卫生防护规定执行,各景点水源就近采用。 给水设施:在各景区周边设小型供水站,控制蓄水池标高,尽量采用重力供水,必要时设泵站供水、水池蓄水。 给水管网:中心集镇及百花岭服务中心采用环状给水网,其余景区采用枝状供水,规划干管管径规格为DN180~DN100毫米,管道埋入地下。重点建设芒宽民族风情园、怒江第一滩、摆乐塘、丙闷、白塔、土司楼、林家铺、百花岭、野生动物收容中心、南斋公房供水管网共20公里。 三、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体制: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至化粪池中,出水浇灌农业区。 污水量预测:生活污水按给水量的80%计,近期日均生活污水量预测为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640立方米,潞江旅游片区720立方米,芒宽旅游片区480立方米;中远期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1200立方米,潞江旅游片区1600立方米,芒宽旅游片区1120立方米。 污水输送及处理规划: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管在现有管道的基础上,沿道路新建、改扩建现有管网,新建较大的化粪池,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出水浇灌农业区。重点建设芒宽民族风情园、三叠水、怒江第一滩、摆乐塘、白龙潭、望江楼现代咖啡园、赧亢植物园、热经所、白塔、土司楼、林家铺、百花岭、野生动物收容中心、南斋公房、阴阳谷、金厂河污水处理系统,共修建化粪池1080立方米。 管网规划:污水管材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可根据污水量大小采用,排水管道沿规划区道路依坡就势布置,污水经管网收集后,排入集中化粪池,处理后浇灌农业区。雨水使用道路边沟排放,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流入怒江。 四、电力工程规划 负荷估算:在以下地点设10/0.4KV变电室为其及周边景点供电,各配电室容量如下: ◇ 百花岭-江苴片区:百花岭旅游服务中心160 KVA,林家铺服务区80 KVA,阴阳谷生态旅游区100 KVA,金厂河:50 KVA,大炉厂野生动物收容中心:50 KVA。 ◇ 潞江旅游片区:芒旦民族风情园100 KVA,摆乐塘变色温泉100 KVA,白龙潭50 KVA。 ◇ 芒宽旅游片区:芒宽民族风情园100 KVA,芒宽沙滩(怒江第一滩)100 KVA,三叠水80 KVA。 其他景区由于电量不大,可由现状就近采用10KV杆上变压器供电。 10KV电网规划:为部分景区提供两路10KV出线回路,并在景点内设配电室供电,配电室距用电器距离一般不超过500米,并形成环网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维护森林自然景观,从配电室接出的内部线路采用应沿游览道、栈道埋地铺设。配电室设于景点建筑物之内,方便管理,也能有效防止由于电气设备短路引发森林火灾。投资根据各景区施工条件估算,10KV新增电网工程47公里。 规划区照明:规划区各景区照明照度标准取10lx,照明光源采用高压钠灯,灯具采用6米高单臂单火路灯。由就近的变电室提供电源,采用逐级串联控制方式,首端采用时控方式进行控制。 五、电信工程规划 容量预测及线路敷设:规划区新增景点 容量预计为150门,由现有电信模块局直接放线,较远景点处可采用光纤传输。电信线路采用电信电缆,进入保护区或景点内应沿游览道、栈道埋地敷设。新增程控 线路共51公里。 无线通讯:新增基站2个,分别为百花岭服务中心基站和小新寨后山基站,使无线通讯讯号覆盖重点景区,以满足游客及工作人员对外通讯的需要。 邮政:景区除潞江乡和芒宽乡乡政府驻地外,现尚无网点,需要在百花岭服务中心增加一个,才能满足生活及旅游的要求。 广播电视:项目区电视系统尚不够完善,除个别景区具有有线电视系统外,其余多用卫星地面接收站,但接收信息不稳定、效果差。由于景点较多且分散,有线电视网近期难以实施,近期可采用电视卫星接收器接电视信号。 第九章 专项规划 一、景观系统与绿地规划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必须凸显高黎贡山的神奇峻秀和潞江坝的富饶美丽这两大特色。 景观系统: ● 一条景观主轴。以六东公路为景观主轴,在该主轴上集中了项目区大部分的功能分区和旅游景点。 ● 三大片区。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潞江旅游片区、芒宽旅游片区。其中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是本旅游区的核心,潞江旅游片区为整个景区的门户。 ● 九类组团:旅游观光、民族风情、热带水果种植、科考探险、野生动物保护、温泉疗养、历史古迹、休闲度假、旅游服务组团。 绿地规划:结合本旅游区域的特点,景区绿化应少用草皮,多用树,除民族风情园、旅游服务中心等敞开的绿化场地用草坪外,其余区域宜采用冠大的乔木,绿化树种全部采用亚热带常绿树种。自然保护区内的场地绿化不引入外来植物,采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景点分草坪绿化区及面山造林绿化区重点建设,绿化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二、社区规划 社区发展战略: ● 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管理部门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 加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和旅游活动的了解,建立社区自豪感;同时对居民进行资源保护、导游、解说、后勤和救护等技能的培训,提高资源保护和旅游服务质量。 ● 结合当地的村规民约,建立明确详细的资源保护机制。 ● 建立严格的监测系统,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社区经济文化引导规划: ● 集中发展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加工业,既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又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鼓励开办家庭旅馆,鼓励制作食品、服饰等传统手工艺的复兴,有组织地开展民族节日庆典,保存并发扬民俗文化。 ●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种植业和旅游业人才。 三、建筑风格与形式构思 ● 任何新建建筑,应符合建设地点环境,不得破坏周围自然环境及景观。 ● 建筑风格应表现出当地优秀或传统建筑文化,各景点的建筑应体现傣族建筑文化,用典型的傣族民居建筑、佛寺、佛塔及现代建筑傣族宫廷化的建筑风格展示热带风情;芒宽旅游片区各景点的建筑应体现傈傈族建筑文化,展示傈傈族风情。 ● 涉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不能破坏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对保护区的干扰和破坏,场院绿化不引进外来植物。 ● 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当地原料。 ● 与环境不协调和对环境有破坏的建筑,应进行改造或拆除。 四、防灾和安全系统规划 消防规划: ● 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定期组织安全防火检查。 ● 加强景区消防安全监控,配备森林消防专职保安,并在主要景点设置消防栓、消防箱、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各景区规划一定范围的野外固定用火区,其他地区禁止游客吸烟和野外用火。禁止将火种带入保护区,尤其是规划中的特级保护区。 ●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隆阳管理所、腾冲管理所加强巡护,在森林与草坡分界砍设防火线,利用了望台严密监视森林火险。 旅游安全措施: ● 在景区内设置路牌标识,并标明危险地段和区域,避免游人出现意外事故。 ● 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置一定安全、隔离措施,避免游客人身伤害事故。 ● 在游人较集中的景区,设置医疗、救援、安全、咨询等设施和人员,帮助游人及时解决旅游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第十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一、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自然景观型旅游区和度假型旅游区的规划设计的国家相关标准,本旅游区绿地面积不少于50%;大气环境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GB-12941-1991A类标准,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GB12941-1991B类标准,生活用水水质达到GB5749的要求,其他水体达到GB3838的要求;环境噪声达到GB3096-1993O类标准;公共场所卫生达到GB9663-9673和GB16153的要求。 二、旅游容量 根据各主要景区景点的游览面积或游道长度,采用面积法和线路法测算各主要景区景点的空间环境容量,以及对旅游区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的分析,全区日均旅游容量为40767人次,其中白花岭-江苴、潞江、芒宽旅游片区日均旅游容量分别为15785、17132、7850人次。对于高黎贡山旅游景区,采取“景点卡口容量”、“规划出大众旅游区”、“对旅游者进行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流”等有效措施合理控制游客人数。 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一)旅游资源保护区划分标准 本旅游区的旅游环境保护区划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保护区。特级保护区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的景区景点,一、二、三级保护区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外的景区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景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