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分班试卷(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六年级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
róu lìn xiāng qiàn yíng rào yùn niàng
( ) ( ) ( ) ()
lǐn liè sù mù jǐn náng wèi jiè
( ) ( ) ()( )
2、下面的词语哪组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 )(2分)
A口是心非 伶牙俐齿 声名狼藉 炮火连天
B如梦初醒 草木皆兵 何患无辞 骄阳似火
C百花争艳 杯水车薪 刀山火海 星星之火
D无孔不入 只手遮天 一字千金 天翻地覆
3、猜一猜。(2分)
(1)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____
(2)旧屋(填一现代作家)_____
(3)欧洲见闻录(填一中国古书名)_____
(4)最差的座位(填一成语)______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小心注意叫( ) 任凭自己叫( ) 沾沾自喜叫( )
任意妄为叫() 心情爽快叫( ) 心术不正叫( )
5、下列选项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是( )(1分)
A云傍马头生 B 千树落花红 C 山高月上迟 D春到鸟能言
6、填空题(9分)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的作家( ), 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 )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 )。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这幅对联中的“父子三词客”指的是( )( )( )。
(3)、写出下面各居士的姓名。
青莲居士( ) 东坡居士( ) 易安居士( )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不是一个坏学生。(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写句子。(4分)
(1)、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 ),秋天的树是( ),冬天的树是( )
(2)、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9、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4分)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4)、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二、综合性学习。(16分)
1、我会修改某同学的作文片段。(3分)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人生呢?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6)、_____
2、人的器官常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事理,你知道下列比喻所指什么器官吗?(5分)
1、比喻暗中所做的不正当的行为( ) 2、比喻手段( )
3、比喻关系接近、利害一致的双方( ) 4、比喻首领( )
5、比喻助手( ) 6、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
7、比喻亲信的人( ) 8、比喻气量( )
9、比喻最亲切、心爱的人( ) 10、比喻弟兄( )
3、下面两首古诗李商隐《乐游原》和白居易《南浦别》已经打乱顺序,请给他们复原。(8分)
西风袅袅秋驱车登古原向晚意不适一看肠一断
夕阳无限好好去莫回头只是近黄昏南浦凄凄别
李商隐《乐游原》 白居易《南浦别》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三、阅读题(17分)
(一)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 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吾欲之楚( ) ②、将奚为北面?( )
③、吾马良( ) ④、此数者愈善( )
(2)翻译句子。(2分)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3)成语( )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 ̄ ̄ ̄ ̄ ̄ ̄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母亲的教育很有成效。
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在他的成绩单上还写了些评语:“迈克是个优秀的孩子,但他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他虽然比别的孩子更高更壮,但别的孩子就是敢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母亲惊讶之后是伤心,怎么会是这种结果呢?
父亲则是问孩子挨打的感觉,孩子流着泪说:“我感觉非常不好,我非常讨厌他们叫我‘傻瓜’,讨厌被他们推来推去,更讨厌他们叫我胆小鬼。”停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
父亲静静地聆听着迈克的诉说,然后静静地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迈克擦着眼泪,点了点头。
有一天,迈克的父母被老师叫去学校。母亲着急地问老师,是不是迈克在学校打了架。老师笑着说,没有。原来迈克与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打球,那几个经常欺负他的孩子便设法戏弄他,但迈克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忍受,而是叫他们停止,但他们不听,迈克只好把其中两个紧紧摁在篮球场上,但没有打他俩。后来,迈克和那两个孩子都各自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握手言和。从此,迈克班上也再没有发生过那种恃强凌弱的事件,迈克也成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迈克不仅再也没有被人推来推去过,而且还成为了无数球迷崇拜的英雄———迈克·乔丹。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类似迈克·乔丹小时候的遭遇,此时有人会建议我们忍让,也有人会叫我们还击。而事实上,生活的内容远非如此简单。因为,就人与人之间来说,重要的不是忍让,不是争斗,而是相处。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也应该学会维护尊严和权利。要做到二者兼顾,就需要把握好分寸,这才能使自己充满力量,而这种力量将会是我们走向成功人生的开始。
1、认真阅读短文,想一个贴切的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2、父亲听了迈克的诉说,会对迈克说些什么?请根据短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父亲的话。(2分)
3、结合上下文理解“恃强凌弱”(2分)
“恃”的意思是( ),“凌”的意思是( )
4、请给短文分为两部分,在文中标出来,并写好段意。(3分)
(1)、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5、“生活的内容远非如此简单”,其“简单”在文中指( ),而“很不简单”的是指( )(2分)
四、习作。(共30分)
题目:生活因____更精彩
自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如音乐、读书、挫折……)填到横线上,然后作文,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试卷
(卷首语:新征程,新起点!亲爱的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在试卷上留下你美观的字迹,反复推敲的答案,同时还有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满希望的期待。加油!)
一、词句乐园(20)
1.根据拼音读句填词。8分
7月28日北京时间líng chén( )四点,jǔ shì zhǔ mù( )的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举行开幕yí shì( )。能够容纳8万观众的体育场内,zuò wú xū xí( ),激情欢腾,各国运动员qì yǔ xuān áng( )地走进会场,个个shén cǎi yì yì( ),挥手向大家zhì yì( )。中国体育代表团于第42位出场时,那一片红色的火焰,分外xuàn lì( )夺目!
2.根据拼音写同音字。(5分)
Xie 威( ) 和( ) 要( ) 齐心( )力
zhuang ( )态 ( )伤 粉( )玉砌 银( )素裹
读了这则qǐ shì( ),我受到了很大的qǐ shì( )。
3.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顾: A、前来购买东西的人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相顾一笑( ) 三顾茅庐( )顾客盈门( )奋不顾身( )
素: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银装素裹( ) 素质教育( )素不相识( )衣着素净( )
4.邮局规定:领取汇款必须凭汇款单、身份证件和图章,对照这个规定,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1分)
A 有汇款单的人,不一定能领到汇款。
B 没有汇款单的人,一定领不到汇款。
C 领不到汇款的人,一定没有汇款单。
D 领到了汇款的人,一定具有汇款单。
5.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2分)
例: 坐 小野菊坐在篱笆后面,歪着小脑袋。
听
唱
二、课文内外。(19
1.小明是班上有名的小书法家,许多同学让他写一幅书法作品留作纪念。有贪玩的A,自满的B,还有读书不爱思考的C。请你为他各选一句合适的名言警句吧。3
给A:
给B:
给C:
2.春天,细雨连绵,望着在斜风细雨中播种的农民,你会想起张志和的诗句“,,”;夏日,看到在烈日下除草的人们,你会感叹“,”;秋天,麦浪滚滚,瓜果飘香的景象,你会想到成语:、;冬天,大雪飘飘,寒风猎猎,你会想起学过的成语:、、、。8
3.想起刚刚告别的母校、老师和同学,我脑海中会浮现“海内存知己,_______ ________”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5
4.《西游记》是明代作家的作品,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 三 》《 》《 》等,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的唐僧,的孙悟空,的沙僧,的白骨精等。4
三、口语交际(5)
小华和同学约好在星期日到大街上卖报挣一元钱,可是爸爸说:“家里不缺这一元钱,还不如在家里看看书。”如果你是小华,你会怎样解释。
四、快乐阅读(26)
(一)节选自《孔子游春》 7分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1分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请仿写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1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也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要不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要不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 雅克里说 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3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2、给最后一节加上标点,雅克里说这句话时,怀着( )的心情。2
A.感激B.委屈C.后悔
3、“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3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2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 )。1
A.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善良大度,不能把父辈罪行记到孩子头上。
B.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
C.告诉我们人要善于去帮助别人。
(三)《论语》节选(7分)
文段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文段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段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文段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段五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段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请试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学而不厌: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根据文段一,说说孔子认为人生有哪些快乐。(2分)
(2)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孔子那一句名言也说明了这个道理?(1分)
3.请从以上文段中提取常用成语,不少于两个。(2分)
五、习作天地(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手是竞争的伙伴,要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有人说,我不和任何人争,我的对手就是我自己……读这段文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卷尾语: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这张试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骄傲,仔细检查哟!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答案
一、词句乐园
1、凌晨 举世瞩目 仪式 座无虚席 气宇轩昂 神采飞扬 致敬 绚丽
2、威胁 和谐 要挟 齐心协力
状态 撞伤 粉妆玉砌 银装素裹
启事 启示
3、顾 C B A D 素 B D A
4、C
5、略
二、
1、A 花有重开日,无再少年。
B满招损,谦受益。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不唯一)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硕果累累 丹桂飘香等
粉妆玉砌 银装素裹 冰天雪地 雪照云光 等(成语每空0.5分)
3、天涯若比邻 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下谁人不识君
4、吴承恩 三借芭蕉扇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等
慈悲为怀 神通广大 忠心耿耿 诡计多端
三、略
四、快乐阅读
(一)
1、停止 有的
2、水是生命之源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列举的省略 仿写略
4、善施教化
(二)
1、尽管 还是
2、“。”,。 A
3、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危如累卵 十万火急等
4..悲剧:是指悲惨不幸的遭遇。
一场悲剧:是指他的妻子不堪羞辱,上吊自尽。
另一场悲剧:是指那个两岁的小孩将要从窗口坠落。
5、恨孩子
没犯罪
就其他孩子一样
要收养他
爱他
6、A
(三)
1 温习 同“悦”,愉快 喜爱 满足
2、(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三十而立 , 四十不惑,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等。
五略
小升初语文试卷
(时间:90分钟)
同学们,进入六年级已经一个学期了,你在语文学习方面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是否能留下一串串扎实的脚印呢?试试看,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5.下面四组词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吉祥 抱偿 错施 详细
B.威胁 电钮 轻幽 琴健
C. 饼干 慰籍 会集 折除
D. 馋猫 停泊 出版 名誊
6.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 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B .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松树。
C .《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
D . 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
7.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鲁迅先生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不是花中偏爱菊 , 。
(3)但存 ,留与 。
(4)大漠 ,燕山 。
(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
二、阅读。(30分)
(一)《最后一头战象》(节选)(14分)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竟然 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喊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怒目圆睁),吼声激越(壮丽 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给这个片段加一个小标题 (2分)
3.站在卵石上,“久久凝望”,嘎羧仿佛看到了
“亲了又亲”礁石,它可能想起了 (4分)
4.这个片段对嘎羧、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深深感受到嘎羧
的情怀。(4分)
(二)永不贬值的财富(18分)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16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一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了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十元,他家八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子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生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收拾行李,准备起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的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跟竹竿,摸索着在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拿到镇子上去换点儿针头线脑,用以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的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婆婆对着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夸奖了我一通,又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我这个瞎老太婆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一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拿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贩,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家呀!
④“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早已夺眶而出。
⑤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它在我的眼里,已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也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 本文题目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 ,
而实际是指 。(3分)
2. 本文采用了 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 ,详写了 。这样安排是为了
。(5分)
3. 联系上下文和你的生活经验,展开你的联想和想象,在第②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字数不少于20字)(3分)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5. 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3分)
三、习作。(40分)
亲爱的同学,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写下自己对生活最美好的回忆吧。
题目:___________的感觉真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等。
2.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特别要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真情实感,恰如其分。不少于400字。
一、试卷命题的编写说明
1、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从而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评价方式等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2、命题原则
本试卷命题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新理念。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融汇“双基”的考查与语文思想及综合应用的考查,使学生学语文、做语文,感受到测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从重视基础教育开始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趋势。
3、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
本次试卷编排上主要分为基础知识考查、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考查两大块,突出基础知识,注重语文能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试题的编写上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内容,难、中、易比例恰当。
(一)立足教材,注重双基
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诊断,应关注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因此在本次试卷的编写中我安排的知识技能方面的题型占了将近60%左右,包括字词的理解与掌握、句子的语病、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等。
(二)凸现过程,培养能力
新课程十分关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本次试卷的编写中语文综合理解能力领域的试题安排30%左右,主要包括需借助知识、经验才能解决的问题和需通过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来解决的问题,如这两个阅读题,这些都要需要经过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和对测试题认真地思考、综合理解后进行解决的。
(三)观察生活,注重表达
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作文写学生的一次活动,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符合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
4、试卷题型设计分析
本套试卷共分三大板块,试卷在五种题型中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阅读题、写作题,层层递进。每道试题都有温馨的提示语言。这些提示语营造了一种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题号
知识点
考查要点
难度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选择,共6小题,全部是容易出错的多音字,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
2
读拼音写词语
考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
★★
3
将词语或句子补充完整
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和对运用能力。
★★★
4
选择词语的解释
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
5
辨别词语正误
考察学生的对词语的辨别能力
★★★
6
判断语病
考察句子的完整性
★★
7
补充名句
考察学生的积累
★★
第二部分 阅读(30分)
题号
知识点
考查要点
难度
1
选择词语、补充文章题目、想象、分析
词语的具体运用,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话语为文章补充标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总结文章的能力。想象能力等
★★
2
根据文意概括文章中心、文章的写法、运用表达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和暗含意思、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及详略、想象运用。
★★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题号
题目
考查要点
难度
1
将题目补充完整
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给学生选择。
★★
2
具体要求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特别要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真情实感,恰如其分。不少于400字。。
★★
这份试卷是根据本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难易适中,考查知识全面,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查缺补漏,改进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二、试卷方案的有效性论证
1、试卷命题从指导思想上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有机融汇“双基”的考查与语文思想及综合应用的考查。
2、试题的编写上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内容,特别是难、中、易比例恰当,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性思维的能力。尤其是对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结合,考查也更加科学、规范和深化。
三、本次试卷的命题使用了双向细目表工具。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学习水平
了解(识记)
理解
运用
综合运用
备注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数
题型
题号
分数
题型
题号
分数
题型
题号
分数
出处
分析
多音字
选择
1.1
3
词语
填空
1.2
8
成语
填空
1.3
6
词义
选择
1.4
3
字词
判断
1.5
2
语病
判断
1.6
2
名句积累
填空
1.7
8
词义
判断
2.1.1
2
概括能力
填空
2
想象
填空
2.1.3
4
阅读
填空
2.1.4
4
分析能力
填空
2.2.1
3
写法
填空
2.2.2
5
想象
写作
8
写作
写作
3
40
合计
18
9
12
61
百分比
18%
9%
12%
61%
1、本次试卷命题以双向细目表为依据。
2、双向细目表的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