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引,言:,早期探索的时代特征,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一)时代变化:,(二)新问题、新任务:找寻国家出路,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 用
2、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改造社会。,2,官僚地主,买办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采取中体西用模式求强求富。,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政治改良道路救亡图存,。,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了解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教学重点与难点:,图示本章逻辑关系,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
3、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历程:,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省,动员百万农民大军。,金田起义(,1851),永安突围(1852),攻占武汉 建都南京(1853),北伐西征(18531856),天京事变(1856),席卷江南,保卫天京(1864)。,早期探索之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4、天地会,万大洪告示,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洪 秀 全,2,、洪秀全和金田起义的爆发,1843,年建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桂平县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事实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1856,年达到了军事全盛时期。,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视频:金田起义,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1851-1852,永安,金田村,中平,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1851,
5、年,9,月,攻占,永安,太平军整顿,建制,严肃军纪,,清除奸细,封王,,由东王节制诸王,,初建政权。,3.,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斗争,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于西征、东征,,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3,年春,顺江,东下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开始派林凤,祥、李开芳进行,北伐。因孤军深入、,给养不足,全部,壮烈牺牲。,1852,年春,,突围北上,,1852,年攻占,武汉三镇,队伍发展,到,50,万。,南王冯云山,牺牲,西王肖朝贵,牺牲,1853,年赖汉英率部
6、西征:,1855,年石达开,西征军潘阳湖口大捷后,,进入江西。,(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期出版的,资政新篇,太平军目,天朝田亩制度,等,明确规定了军队的编制、土地制度和 施政方针。,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目的在于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强烈愿望。,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7、局限性:,仍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质,未能付诸实施。,2,、,资政新篇,(,1859,),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干王洪仁玕手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思考,但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也缺乏必要的条件,不能真正实行。,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改革内政,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试结合主
8、要内容,评价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天王府,天王府内石舫,1.,天京事变(,1856,年),转折点,原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腐朽思想滋长,内部矛盾尖锐。,(,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阅读与思考:,贼情汇纂,载:,“,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李秀成自述,载:,“,(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北京城里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行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政治:,天王洪秀全,干王洪仁玕,
9、军事:,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影响,:,元气大伤,几乎是“朝中无将”,“,国中无人,”,;,洪秀全被迫起用年轻将领,重振朝纲,挽救危局。,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2.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视,频,:,太,平,天,国,的,失,败,(,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二、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
10、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起义农民的事业带来了危害。,太平天国也未能全面地对待儒学。,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而对,四书,、,五经,的删改,却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
11、反而把儒学中强调的封建等级思想和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实质。,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表明:,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早期探索之二:,买办化官僚的洋务运动,(一)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活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
12、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恭亲王奕: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视频:洋务运动,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洋务运动,”,:,历史学家把部分清朝官员,从十九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从事的,“,富强之计,”,,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称为洋务运动。,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95中日甲午战争失败。,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2.,洋务派,主
13、要成员:,奕訢,道光帝第六子,,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1860,年,10,月,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署大臣。,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央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3.,洋务运动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自强,抵御外侵;,求富,(,民用工业,),4.,发展过程:,求强(,19,世纪,60,70,年代)求富(,19,世纪,70,90,年代),5.,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早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4、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天津,天津机器局,(崇厚李鸿章),安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福州船政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早,最大,最大 船厂,北方,中心,(一)兴办近代企业,1.,建立军事工业,“,求强”,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A,资金,原料,燃料,运输,2.,建立民用工业,“,求富”,B,获利,稍分,洋人,之利,天津电报局,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新式海军,新式陆军,(二)建立新式海陆军,用洋枪洋炮训练装备军队,聘请国外教练。,70-90,年代,分别建成北洋水师,(,海军主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188
15、8,年北洋舰队成军(,25,艘军舰,在威海卫、旅顺有海军基地)。,(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1862,年兴办京师同文馆(外语,学堂),;,2.1863,年兴办上海广方言馆,;,3.1866,年兴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学堂);,4.1879,年兴办天津电报学堂(实业,学堂),5.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1881,年撤回。,6.1875,1894,派出,3,批留欧学生,学习造船、驾驶。,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洋务运动中出版的西方科技著作,(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
16、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翻译书籍,带来了新知识,开阔了眼界。,3,、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 观念开始变化。,(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失败。,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早期探索之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的
17、改革要求,从救亡图存到维新变法。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1895,年)(,1898,年),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二)纬新派与旧派的论战,(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兴起的历史条件,(,1,)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你知道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吗?七子分别是指什么?,澳门、香港、广州湾、旅顺大连、威海卫、九龙、台湾,江苏苏经缫丝厂,(周廷弼,1897,年创办),阜丰面粉公司,(1896,孙多森在上海创办,),(,2,)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3,
18、思想基础:西学的传播,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2,、,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康有为多次向皇帝上书,上陈变法思想。,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二)纬新派与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视频:康有为论变法,顽固派和洋务派结成同盟,向维新派发起攻击。康梁等维新派人士发表文章对守旧派进行了反驳。,影响,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
19、锋,,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捕杀改良派为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谭嗣同殉难图,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0、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原因和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原因和教训,1,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庞大守旧势力集合在慈禧太后周围,拼命维护既得利益。,2,主观原因:,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历史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小结: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半个世纪,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摸索国家出路,逐步前进。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启示。,学习与思考,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