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龚自珍的诗文创作及其影响,一,.,青年时期(,1792,1818,),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生在三世京官的官宦世家庭和书香门第。父丽正,曾署江苏按察使,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自珍年十二,外公授许氏部目;年十四,考古今官制;十五,岁,诗集编年;十九岁,开始参加科考。,一,.,青年时期(,1792,1818,),主要著作:,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尊隐,、,平均篇,等。,在这些文章中,龚自珍对腐朽黑暗的现实政治和社会,进行了深刻
2、的揭露和批判,并向往、期待和呼唤社会的变革。,一,.,青年时期(,1792,1818,),明良论,(,1813,)是龚自珍写的一组有代表性的政治论文,深刻地揭露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朝廷风气,以及吏治、用人方面的种种弊端,对于吏治许多方面提出了很多改革性的思想主张。,四论皆古方也,而中今病,岂必别制一新方哉?耄矣!犹见此才而死,吾不恨矣。,段玉裁,一,.,青年时期(,1792,1818,),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盖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
3、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尽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明良论二,一,.,青年时期(,1792,1818,),尊隐,尖锐地指出封建社会已经到了,“,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的,“,昏,时,”,,清王朝的统治到了崩溃的边缘。通,过对,“,京师,”,(代指朝庭)和,“,山中,”,两,种力量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作者热情赞,扬了,“,山中,”,的勃勃生机,认为,“,山中之,民,”,正是消除当时社会和政治的种种弊,端、挽救封建王朝的末世命运的力量。,少年尊隐有高文,,猿鹤真堪张一
4、军。,难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处到红裙。,己亥杂诗,第,241,首,一,.,青年时期(,1792,1818,),乙丙之际箸议,(,1815,1816,)二十多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术、个性解放等方面,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龚自珍深沉的忧患意识、彻底的社会批判精神和改良社会的美好理想。,一,.,青年时期(,1792,1818,),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乙丙之际著议第七,文格渐卑庸福近,,不知庸福究何如。,常州庄四能怜我,,劝我狂删乙丙书。,龚自珍,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之二,二,.,京居时期(,1819,1839,),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
5、月,应会试,落第。,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月,应会试,落第。,道光二年(,1822,)三月,应会试,落第。,道光六年(,1826,)三月,应会试,落第。,道光九年(,1829,年;,38,岁)三月,应会试,中第,95,1819,年从刘逢禄受,公羊春秋,;识宋翔凤。,认识魏源、包世臣等;,与王念孙相过从;,花之寺雅聚。,二,.,京居时期(,1819,1839,),龚自珍幼承家学,治古文经学。认识刘逢禄后,从刘逢禄学习,接受今文经学,春秋,公羊学派的影响,对今文经学经世致用、托古改制精神多有颖悟。,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投宋于庭,昨日相逢刘
6、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虫鱼学。,甘做东京卖饼家。,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之六,二,.,京居时期(,1819,1839,),经书确立以后,解释和研究经书的学问逐步兴起幷日益发展,这就是经学。经学本身衍生出很多学派,而贯串二千多年经学史的学派之争,只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二者主要区别:,1,、文字与版本不同:今文经就是西汉初年用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记录的,由秦亡后幸存的儒生们口授的经书;古文经就是东汉初年据说在秘府图书中发现的和据说在孔府夹壁中发现的,用秦以前古代的籀文书写的经书。,2,、治学方法不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不仅仅是所依据经书的不同,在学风上也不一样。今文经
7、学派喜欢谈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而古文经学派则以训诂名物、考镜典章为主,西汉是今文经学的天下,东汉以后古文经学占据统治地位,直到清末今文经学才再度兴起。,二,.,京居时期(,1819,1839,),重要著作:,散文,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古史钩沉论,、,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等。,诗歌,能令公少年行,、,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西郊落花歌,等。,二,.,京居时期(,1819,1839,),受今文经学的影响,龚自珍更自觉地使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社会问题密切联系起来,研究的课题更为广泛,对现实政治社会问题也提出了更加积极的建议。其,西域置行省议,和,东南罢番舶议,
8、主张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巩固西北边疆。,古史钩沉论,等则在深入探讨天地万物以及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把经史、百家、小学、舆地以及当代典章制度的研,究统一起来,显示出进步的历史观。,1838,年,林则徐奉命到广东查禁鸦片,龚自珍多次致函林则徐,并请求随其南下参加禁烟行动,因“事势有难言者”而未成。后作,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主张严禁鸦片,坚决抵抗英国侵略者;主张和外国作有益的通商,严格禁止奢侈品的输入;并驳斥了僚吏、幕客、游客、商贾、绅士等等各式投降派的有害论调。,三,.,归隐时期(,1839,1841,),道光十九年(,1839,),,48,岁,辞官南归。,道光二十一年(,
9、1841,),,50,岁,暴卒于丹阳书院。,主要作品:,己亥杂诗,病梅馆记,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己亥杂诗,1839,(己亥)年被迫辞官南下,前后八个月,行程九千里,途中诗人回顾平生,以组诗形式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可以视作以诗写就的,“,自传,”,。,315,首。,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诗戒,每作诗一首,以逆旅鸡毛笔书于帐簿纸,投一破簏中;往返九千里,至腊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别墅,发簏数之,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中有留别京国之诗,有关津乞食之诗,有忆虹生之诗,有过袁浦纪奇遇之诗,刻无抄胥,然必欲抄一全份寄君读之,则别来十阅月之心迹,乃至一坐卧、一饮食,历历如绘。,与吴虹生书(十二),己亥
10、杂诗,第一类是反映社会危机,揭露政治弊端。诗人以思想家的深刻和诗人的敏锐,清醒地看到,“,盛世,”,下面潜伏着的严重危机,并为这个病入膏肓的腐败时代感到愤怒,于是诗人怀着慷慨悲愤的情怀,把清王朝的腐朽本质及其没落形式,清晰地揭示给人们,特别具有警世、醒世和惊世的力量。,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第,123,首,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第,83,首,己亥杂诗,第二类是呼唤社会变革,追求朦胧理想。诗人深切地认识到要打破封建衰世令人窒息的政治局面,社会变革势在必行;要推动社会变革,就急需各类经世致用之士。为
11、了寻求这些不世之才,他常在诗中歌颂义士豪杰、理想人物。,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第,5,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25,首,己亥杂诗,第三类是诗人的身世之感。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抒发回顾自身遭际的复杂感受。诗人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立独行的精神与封建专制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其诗作也表现出难容于世人的时代先觉者的孤独感、忧郁感。,促柱危弦太觉孤,,琴边倦眼眄平芜。,香兰自判前因误,,生不当门也被除。,第,120,首,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龁,(,yihe,忌恨,倾轧,),,
12、但开风气不为师。,第,104,首,己亥杂诗,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第,29,首,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第,44,首,己亥杂诗,第四类是情诗。,己亥杂诗,中有三十余首,,“,是四十八岁北上途经袁浦时作,皆花月冶游纪事,”,。,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第,135,首,艳词可作,唯不可作儇,(,xuan,轻薄),薄语。,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归隐时期(,1839,1841,),病梅馆记,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
13、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和对人才的压制、摧残,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己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四,.,龚自珍创作的精神内涵,“,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忧患意识,社会参与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今文学之健者,必推龚魏。龚魏之时,清政府既渐陵夷衰微矣。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辈
14、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五,.,龚自珍创作的表达方式,气质精神及其创作风格的亢奋激昂与低沉哀婉:,“,剑气,”,与,“,箫心,”,。,歌哭无端的名士做派,五,.,龚自珍创作的表达方式,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己亥杂诗,第,96,首,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龚自珍,湘月,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龚自珍,又忏心一首,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龚自珍,秋心三首,五,.,龚自珍创作的表达
15、方式,名士作派,傲岸不群,任性使气,嬉笑怒骂,不依恒格,舆皂稗贩之徒暨士大夫,并谓为龚呆子。,张祖廉,定庵先生年谱外纪,集中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此大不可也。,甚至上关朝廷,下及冠盖,口不择言,动与时忤,足下将持是安归乎?足下病一世人乐为乡愿,夫乡愿不可为,怪魁亦不可为也。乡愿犹足以自存,怪魁将何所自处?,王芑孙,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己亥杂诗,第,170,首,六,.,龚自珍创作的影响,龚自珍自谓,“,但开风气不为师,”,,他所开启的,是嘉道之际议论军国、臧否政治、慷慨论天下事的文学精神,是倡言变革、呼唤风雷之风,是冲破藩篱、追求个性解
16、放之风。其后我们将看到:,“,剑气箫心,”,所包涵的独立不移的人格理想、不屈不挠的救世意志、亦狂亦怨的审美追求,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新的一代志士仁人身上重放异彩,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看到:龚自珍对晚清文学家影响之广泛、之巨大、之深远,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位大家、名家。维新时期如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南社主要作家如柳亚子、高旭、陈去病、苏曼殊、宁调元、黄人等,无不是龚自珍的崇拜者。他们的诗文大量化用龚自珍的诗句文意。南社诗人集龚成风。连鲁迅也,“,少时喜学定庵诗,”,。可以说,,20,世纪初,龚自珍成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言人,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面影。,第二讲,龚自珍的诗文创作及其影响,思考题:,龚自珍为近代提供了什么有价值的思想?,以,己亥杂诗,为例,分析龚诗的艺术特色。,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龚自珍散文创作的文体意义。,龚自珍对近代文学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