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12/2,#,心理成长系列,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萨提亚模式,辅导员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评估与干预,王东升,2016,年,4,月,6,日,个人简介,王东升,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心理教师,专业资格与资质:,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太平洋萨提亚学院会员(临床心理治疗分会),萨提亚模式应用心理咨询师,第一届萨提亚模式专业高阶导师培训项目(,TTT,)学员,第二,届萨提亚模式专
2、业心理督导师培训项目学员,主讲课程:,情绪压力管理,、自我关爱、自杀危机的评估与干预,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训练,联络方式:,010-58808136,电子邮箱:,wangdongsheng,工作经验,在师大工作,12,年,,,咨询学生超过,500,人,总时间超过,2000,小时,,,有效干预自杀倾向同学,30,人以上;,;,协助院系辅导员处理抑郁、自杀倾向、学习困难、偷窃、抄袭、厌食、暴食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30,人以上,学习,目标,了解,自杀意念,是如何形成的;,可以,有效预测自杀风险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评估,大学生的,自杀风险,的水平,;,如何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评估,大学生的,自杀
3、风险;,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职责和定位;,大学生自杀干预的两个关键时刻;,大学生自杀干预要处理的责任与分工;,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伦理问题;,萨提亚模式,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评估,与干预,目 录,大学生自杀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一,案例演示,二,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责任与分工,四,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三大责任与四个方面,五,六,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法律与伦理,三,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两个关键时刻,一、大学生自杀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1,、自杀意识形成的过程,自杀是痛苦的累积,诱发事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长期抑郁导致的自杀和冲动型自杀都是如此!),(,1,),自杀者想要什么?,不是想
4、去,死,是,太痛了,,想结束痛苦!,(,2,)斥力:面对的痛苦;,引力:认为离去会解脱;,思念去世的亲人;,(,3,)情绪的压抑和思维的混乱是促发因素,一、大学生自杀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改变的历程:,LOGO,2,、,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自杀者的内在心理过程,自杀意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生的改变的历程(,Process of change,)。在这个过程中会包括案主观点的改变,期待的改变,以及观点和期待两个层面的互相促进,至少包含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因为无法忍受痛苦,,在观点层面形成自杀的意念,第二阶段:在期待层面,开始期待自己可以实施自杀,第三阶段,观点和期待的互相促进,在朝向自杀的
5、历程中,在这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被终止,案主的自杀危机都会解除。,二、案例演示,201,*年元旦,某三年级研究生,因为找工作不顺利,论文发不出来,可能无法按时毕业,同时面临女朋友可能与自己分手的压力。,宿舍同学给你打来电话,反映该同学开始出现失眠健忘,目光呆滞,自言自语、表达迟钝。,你下面将如何处理。,真实的自杀危机干预的过程,发现危机;,初步评估与干预;,专业评估与干预,针对自杀危机的心理咨询,-,化解危机;,持续咨询;,恢复健康,辅导员的任务,发现危机;,初步评估;,确定为危机或可能是危机,-,联络并转交给咨询中心做评估和干预!,-,自伤或伤人倾向可以直接联络保安或,110,,强制送到
6、精神科评估。,不是危机,-,辅导员加以教育和引导,三、在大学生自杀干预中辅导员的两个关键时刻,1,、第一个关键时刻:初步,评估,如何识别是否出现了自杀危机,2,、,第二个关键时刻:初步,干预,如何协助来访者,进入自杀干预流程,发现并留住,危机,学生,;,支持和鼓励,危机,学生寻求专业支持,;,让他们有意愿,暂时活下去,我们的经验:,进入危机干预流程后,个案很少自杀!,第一个关键时刻:初步,评估,如何识别是否出现了自杀危机,1,、,是否有了自杀的想法。,你是否认为自杀可以解除这些痛苦?,2,、,是否已经形成自杀的期待。,你想过自杀吗?你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吗?,3,、,是否形成了具体的计划。,你准
7、备使用何种方式,何时在那里进行?,4,、,是否做了进一步的准备。,你,购买药物(准备了绳子和刀子)了吗?,5,、,是否尝试过,你是否真的尝试走到楼上过,是否尝试撞向汽车等,。,第一个关键时刻:初步,评估,如何识别是否出现了自杀危机,1,、,已经有了自杀的想法;,(,转入咨询,),2,、,形成了具体计划:,想过,使用何种方式,何时进行;,(,高度关注同时启动危机干预,),3,、,做了进一步的准备:购买药物或计划购买药物,购买绳子或计划购买绳子,写遗书或者计划写遗书等;,(,24,小时不能离开人),4,、,尝试过,:曾经,走到楼上尝试跳下,,曾经,尝试撞向汽车等,(,24,小时不能离开人),绝望感
8、在自杀风险评估中的使用,绝望感在自杀评估中的意义,萨,提亚,模式,(,satir modle,),认为,:,“,抑郁会让人觉得绝望和无助,从而导致自杀。绝望的人比抑郁的人更可能自杀”,。,情绪,层面上是否有绝望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特别是对于评估中回答没有自杀的想法的来访者进行自杀风险评估的时候,这会是非常隐蔽、有效的一种评估,方法。,直接自杀,危机评估:,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或念头,?,(近期是否有过,以前有过吗,?,),隐蔽的间接自杀,危机评估:,是否有,绝望的情绪,?,如果,来访者回答有绝望感,。,就问“当你绝望的时候,你想做些什么?”,“你有,想过,自杀吗?”,直接进入
9、常用的自杀风险评估方法。,此时,,无论来访者的回答是什么,,你,必须,意识到此时来访者的自杀意念已经出现,!,第二个关键时刻:初步,干预,如何协助来访者,进入自杀干预流程,第二个关键时刻:初步,干预,如何协助来访者,进入自杀干预流程,1,、自杀干预信念部分,:,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自杀,的本质、起源、原因和目的,2,、自杀干预的总原则,3,、如何回应想要自杀的当事人,LOGO,1,、提亚模式,如何看待,自杀,的本质、起源、原因和目的,自杀的本质,1,、自杀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事件,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心理问题,2,、自杀本质上是由于,个体的渴望未得到满足,而导致的内在心理和情绪过程,。,自杀的起源
10、3,、每一起自杀事件都源于过度的心理伤痛,4,、心理上的痛苦来源于心理需求即萨提亚模式中,“,渴望,”,的部分未得到满足,从而遭受挫折、不安,1,、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自杀,的本质、起源、原因和目的,选择自杀的原因,5,、人是们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和处理自己的伤痛,6,、人们选择自杀是为了中止痛苦:,包括情感、心理和思想上的痛苦,7,、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8,、狭窄的思维模式让当事人只能得出一种选择,9,、自杀成为答案,它似乎是逃离痛苦的唯一答案,1,、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自杀,的本质、起源、原因和目的,自杀者的目的地,10,、自杀不是想去别的地方,而是不想呆在某个地方,11
11、自杀是从生命中退出,2,、自杀危机干预的总原则,扩大,和巩固想活下来的部分;,转化和疗愈痛苦、无助的,部分;,第二个,关键,时刻,:,回应有自杀意愿的当事人,当事人告诉你,自己想自杀,你如何回应?,1,、运用自己,我,觉得,你一定是因为,太,痛苦,,太,绝望,,实在,找不到出路,,才想,要,自杀的,。,但我,知道,在,你心里一定有一,个,声音,是,不同意你这么做的!,不管你怎么想,,我,很在乎你,,我,希望你活下来,!,请,你答应我,不要,自杀,!,让,我,陪着,你,一起,去找,解决的,方法,,一定有方法可以解决的!,2,、运用家人,和朋友,如果爸爸妈妈知道你不想活了,他们会对你说什么?,
12、如果你真的自杀,你的父母他们,会,发生什么?,你,知道你,对他们有,多,重要,吗?,通常这,些,话会,对,很多当事人都有帮助,很多想要自杀的人人都是因为不如忍心抛下父母、家人、朋友才活下来,的。,但,同时也要准备好,可能有的时候是没有效果的;,特,别是,对一些与父母关系恶劣的当事人,要小心的评估后,再决定是不是使用这些话!,四、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责任与分工,三大责任,四大分工,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中三大责任:,咨询和,治,疗责任,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监护义务,和责任,转移到,安全的,家长或监护人手里;,支持和监控的责任,家长、老师或其他监护人,全程监控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系,提供
13、支持,;,保证,来访者,在这个支持体系内;,在四大分工:,治疗上:听取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的意见,并大力支持;,学业上:与院系或导师及时沟通,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生活上:经济上的支持,饮食,睡眠和生活上的照顾,;,安全上:,家长或监护人,要全程密切关注和陪伴;,辅导员全程监控,五、大学生,自杀干预,中的法律和伦理,我国,2012,年出台的,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
14、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咨询师在自杀危机干预中的注意事项,不诊断,不治疗,只做咨询(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界限),鼓励来访者及时就医;,获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咨询建议;,最重要的是准备好自己,有效的协助来访者!,萨提亚模式认为:,自杀的普遍原因,1,极其严重的抑郁症,2,精神分裂、人格障碍,3,酗酒和药物滥用,4,疾病和身体残障,5,报复、愤怒、给所爱的人教训,6,为了,“,一项事业,”,、理想主义、抗议,7,突然丧失所爱的人、失去工作、健康出现问题,8,创伤,9,与性有关的问题:性歧视或性排斥,10,在公众面前受辱、遭受丑闻的困扰、蒙羞,11,来自外部的威胁、勒索、敲诈,12,工作机会减少,经济状况出现问题,13,为了不给家庭带来负担而牺牲自己,14,害怕面对后果,15,为了荣誉和尊严,自杀干预视频资料,谢谢大家!,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电话:,010-58808136,邮箱:,wangdo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