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与”的用法.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9987637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与”的用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与”的用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与 (一)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二)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四)"与"文言句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