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3/15,#,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和判断坡度的陡缓。,图文结合 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一:海拔与相对高度,思考:,你知道世界最高峰它有多高?,可是住在青藏高原的人说它高,4000,多米,这是为什么呢?,思考并合作完成学案:,海拔,相对高度,定义,不同点,相同点,一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垂直距离,起点是海平面,起点是另一地点,读课本,P31,正文
2、部分及图,2-2-1,,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海拔,,乙地海拔,;,(,2,)甲地与乙地相对高度,.,1500,米,1000,米,500,米,学以致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计算,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约,-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9259,米,学习活动二:五种基本地形,读课本,P32,图,2-2-2,,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异同,完成学案,丘陵,山地,高原,平原,盆地,海拔,特征,识别地形,学习活动三:等高线地形图,1,、读课本,P32-P33,文字部分及图,2-2-3,,完成学案下列问题:,(,1,)等高线是,。,(,2
3、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是,。,(,3,),等高线地形图:,。,2,、结合屏幕图捏山顶模型,【温馨提示】:山体海拔为,300,米,选取三根橡皮泥,揉在一起,捏成一圆饼状;,接着选取两根橡皮泥,揉在一起,捏成和第一个厚度一样的圆饼状,放在第一个上面;,最后选取一根橡皮泥,捏成一圆饼状,放在最上边。,动手实践,动手绘制,3,、【绘制步骤】:,取出最大块圆饼状橡皮泥放在绘图处,在其周围选取几个点,连接成线;,同样方法,把第二和第三块放在绘图处,画出等高线;,注意标上海拔高度。,找几位学生展示绘制成果,思考,(,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是否相等?,(,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否相等?
4、读课本图,2-2-4,完成学案表格左侧特征一栏,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定不同部位并说明理由。,部位特征,等高线特征,山峰,四周,、,中部,。,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变,。,鞍部,两山峰之间,。,山谷线最高处,。,山脊,中部,、,两边,。,等高线弯曲部分向,凸,山谷,中部,、,两边,。,等高线弯曲部分向,凸,陡崖,山体陡峭处,。,等高线,。,动画演示二:,思考:,(,1,),A,坡度,(陡缓),等高线,(疏密),(,2,),B,坡度,(陡缓);等高线,(疏密),A,B,(,3,),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A,、,B,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B,;等高线稀疏,坡度
5、较缓,完成学案表格右侧一栏,部位特征,等高线特征,山峰,四周,、,中部,。,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变,。,鞍部,两山峰之间,。,山谷线最高处,。,山脊,中部,、,两边,。,等高线弯曲部分向,凸,山谷,中部,、,两边,。,等高线弯曲部分向,凸,陡崖,山体陡峭处,。,等高线,。,1,、判断,A,、,B,两点山体部位的名称,B,A,练一练,山脊,山谷,2,、写出甲乙名称:,3,、,图中的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盆地,山顶,盆地,山顶,山脊,山谷,互谈收获,课堂小结,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五种基本地形,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关系,2,、知识拓展:,不妨一试,:,请
6、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当堂达标,查缺补漏,选择题,1,、黄山比泰山高出的垂直距离为,349,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A,、绝对高度,B,、相对高度,C,、海拔高度,D,、一般高度,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是(),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C,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A,、洼地,B,、谷地,C,、鞍部,D,、脊部,5,、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综合题,四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1),王村地处,;余村地处,;李村地处,。,(,2,)大王山与丁山的相对高度是,米。,(,3,)图中甲河流的流向是,。,山脊,鞍部,山谷,75,米,甲,自西北向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