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80675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管理程序 第一篇: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使本公司生产、生活的废水得到更有效的控制,防止和减少 废水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管 理。 3 职责 3.1 综合办公室负责委托环保部门对本公司的废水污染物排放进行 测量。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产生的废水的管理。 4 程序 4.1 总体的要 求 a.公司内废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水污染物排放进行 测量。 b.在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和排放的浓度。 c. 对本公司不能处理的废水、废液必须送到环保要求的公司处理。 4.2 污 水控制 4.2.1 生产废水控制 生产废水包括锅炉及喷胶排放的废水,要加强采用循环水的利用, 以减少废水排放量。 4.2.2 其他废水控制 a.不得在生活水龙头处清洗油桶,清理出来的设备泄漏的机油, 不得倒入水沟里。 b.厕所要由专门的清洁工人进行处理,保持厕所的清洁,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并由专门人员每半年对化粪池进行清理,确保化粪池、 下水道畅通,无阻塞、满溢现象。 c.洗澡间要由专门的环卫工人进行处理,保持洗澡间的清洁,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d.食堂里的淘米水和残菜饭汤要倒入指定的泔水桶里, 供给饲养牲畜户再利用。 4.3 监测与监控 4.3.1 综合办公室应定期与县环保局联系,对本厂废水污染物排放 指标进行监测,详见《监测与测量程序》。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 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程序》处理并记录。 4.3.2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 的废水排放进行控制,发现不符合应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4.4 记录 各部门应对各项定期清理和检查的活动及出现不符合整改的情况 进行记录。 5 .相关文件 5.1 《信息交流程序》 5.2 《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 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 施程序》 1 目的 控制和预防本公司产生的废气,明确各类废气的处理方法,减少 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适用范围 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控制。 3 职责 3.1 综合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废气排放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联系当地环 保部门定期进行废气监测。 3.2 各部门对废气产生部位进行控制,尽可 能减少废气的产生。负责维护本部门废气处理设备。 3.3 技术质量科负 责维修废气处理设备。 4 程序 4.1 控制内容: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4.2 废气来源 4.2.1 锅炉燃烧时所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4.2.2 各类型的车辆产生的残余含油性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及异常时产生的大量黑烟和废气。 4.2.3 各工序在使用胶水以及胶水合 成车间大量挥发的醋酸丁酯气体。 4.2.4 食堂炒菜时所产生的油烟。 4.3 源头控制:在满足使用要求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购一 些产生废气污染物量或浓度低的设备、原辅材料、燃料。 4.4 废气排放 源的控制 4.4.1 司炉工应严格按《锅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煤炭选择合理 的用量,使用符合要求的煤( II 类烟煤,其含硫量≤1%;灰份量 ≤25%),采取其它的一些措施,如设置废气净化等装置,以减少废 气的排放量。 4.4.2 各机台的相关操作人员在机器运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防止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4.4.3 胶水合成车间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车间应保持密封,防止 醋酸丁酯气体随意散发。 4.4.4 煤气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关闭阀门,并 在使用前、中、后要时常进行检查,发现有异常气味产生,应及时找 出原因并控制漏气,漏气严重或阀门失控,应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且 做好有关记录。 4.4.5 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 4.5 废气污染物的监测与监督管理 4.5.1 综合办公室负责委托××环保部门进行大气污染排放监测, 按《监测与测量程序》进行,若出现不符合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 措施程序》进行处理。 4.5.2 各部门对废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合 应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4.5.3 当目测发现锅炉烟气异常时,按《应急 准备响应程序》执行。 5. 相关文件 5.1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5.2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5.3 《预防火灾操作规程》 目的 对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管理,明确各种废弃物的收集,处理方法, 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条件下,以实现各类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无 害化、减量化处理,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 2 适 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置。 3 职责 3.1 各部门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其性质分类、收集、堆放到指定 的场所。 3.2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全公司分类的废弃物进行收集、清理,对无 回收价值的固废的处置。 3.2 技术质量科负责对全公司可回收的固废的 处置。 4 程序 4.1 公司内固体废物分类:公司内的固体废物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 废物(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情况如下: 4.1.1 一般废弃物的分类: a.塑料类 b.金属类 c.棉线类 d.纸箱类 e.生活类 f.筒管类 g.其它类 4.1.2 有危险性废弃物的分类: a.液体类 b.固体类 c.容器类 d.其它类 4.2 综合办公室应在办公楼、每个车间各放置适量的固体废物收集 桶,各固废收集桶应按危险废物(红色标识)、可回收废物(绿色标 识)和一般废物做好标识。固状的危险废物可用原料桶或其它容器收 集(化学染料包装物集中堆放并有标识),液体及挥发性危险废物应 用原包装桶收集,并紧闭桶盖。固废收集桶的放置要求如下: a、垂 直放置,禁止倒卧; b、有防雨水措施,远离下水道入口; c、盖好容器盖; d、禁止 露天放置。 4.3 各部门对产生的固废应按《固体废物分类表》分类收集,并存 放在相应的固废收集桶内。 4.4 综合办公室派人每天对固废收集桶的固废收集情况进行检查, 以确保及时将桶内的固废转移到厂部内的固废堆放场。 4.5 可回收固废由设备部负责处置,可回收废物由相应的废品回收 部门回收处理;不可回收废物由综合办公室联系环卫部门统一填埋处 理。其中危险废物处置应委托有资源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应确保对方 不将回收的危险废物再转移。除不可回收的一般废物外,其余固废的 处置均应做好记录。 4.6 综合办公室每季对固体废物的处置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执行《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出现不符合按《纠正和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7 处置废弃物过程中,遇油类或其它粉状、液体类危险固废泄漏 地面时,应立即用抹布等擦拭或吸干净,抹布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 5 相关文件 5.1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5.2 《环境监测与测量控 制程序》 5.3 《食堂废物管理规程》 6 记录 6.1 《固体废物处置登记表》 6.2 《固体废物分类表》( EP10- EP02 ) 第二篇:废气、废水、废渣、噪音控制方案 **污染源 安 全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施工单位:编制日期: 2012 年控 制 措 施 及 方 案 日 月 目录 一、管理目标 2 二、组织管理 2 三、工作制度 2 四、管理规定 2 五、防止对大气污染 3 六、防止对水污染 3 七、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4 八、废弃物管理 4 九、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 4 十、其它管理 5 一、管理目标 我们将依照公司的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 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 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现场。 本工程中,我们将重点控制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 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 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 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二、组织管理 (1)在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 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 应的培训。 (2)因工程地处市区内,根据现场情况, 项目经理部成立 8 人的场容 清洁队,每天负责清扫施工现场以内以及场外交通道路向外延伸 50 米 区域内的清洁卫生,并洒水降尘。 三、工作制度 (1)每半月召开一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 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管理工作。 (2)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每半月组织一次 由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根据检 查情况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 ,对检查中所 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 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 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管理规定 1)制定施工现场管理、检查、评比考核制度。现场设有施工区域 平面图,落实卫生责任包干。现场职工进行文明施工和标准化管理的 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必须做到文明施工、文明操作、团结互爱、互 相帮助、制止不良风气。 2)现场标准化管理必须严格遵守部颁标准来进行管理,定期对照 考核。 3)材料堆放必须按场地布图要求进行堆放,严禁乱堆、乱放、 混放。 4)制定“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使施工现场做到整洁、卫生。 5)施工现场设男女水冲式厕所,污水排入化粪池。保持清洁,排 水畅通,有专人管理。 6)施工现场设茶水供应点,茶具的消毒设施,确保冬天有热开水, 夏天有凉开水。 五、防止对大气污染 1)土方施工阶段,主要采取淋水降尘措施。 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 ,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 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 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4)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全部混凝土硬化路面。 5)确定车辆出场专用大门,其它大门不准车辆出行,车辆经清洗 和苫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遗撒。 6)现场内的烧水茶炉采用液化石油气。 7)禁止在现场采用热溶沥青等施工中对大气产生污染的防水材料。 8)加强对现场的烟尘监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现场 烟尘程度按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观测,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烟 尘排放度达到林格曼 I 级以下。 六、防止对水污染 1)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 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 2)现场内基础降水的清洁水,在合理利用后,经导向管排入市政 污水管线。 3)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 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 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4)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 库房进行防渗漏处 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 污染水体。 七、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现场混凝土振捣不得振动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 22 时至次日早 6 时,严格控制强噪声 作业,对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或隔音罩封闭、 遮挡,实现降噪。 3)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 左右有人传递。 4)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 5)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6)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上注油或 水。 7)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 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8)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 22 时,早晨不早于 6 时, 特殊情况连续作业,需提前向环保部门报批。 9)成品、半成品尽量在工厂区加工,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 生的噪声。 八、废弃物管理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地场应砖砌成池, 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 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 所进行处理。 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九、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专职协调小组,负责制定、执行各环 境协调的措施。 2)专职小组应首先对周边单位进行情况了解,以取得 支持的理解。 3)建立融洽的睦邻关系,理解与互谅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从公司到项目部要要着重宣传关系融洽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措施,减 轻扰民噪声、保持周边的环境卫生。 4)认真听取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以便于项目部调整作业时间和施 工顺序。 5)认真听取意见,对于确实是项目部中问题,立即整改,并 上门道歉,融洽关系。 6)施工时在各种机械选择中,优先选用具有环 保装置的无噪音的机械。在挖土及浇 捣砼期间,项目部及时张贴安全告示牌。 7)土方开挖车辆轮胎所沾的泥土会污染工地口附近的道路,因此 车辆必须将轮胎所沾的泥土清除干净,在大门口设冲洗车辆轮胎水龙 头,干净后方可出门。派专人值班,及时清理车辆洒落的泥土。 8)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宜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将进行 沉淀后分别处理,水重复利用,废物处置,绝不污染环境。 十、其它管理 1)对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发放和使 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并设置专人管理。 2)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 好状态,避免噪音、泄漏和废油、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杜绝重大安全 隐患的存在。 3)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组织清运。 4)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围墙以外逗留、休息,人员用餐 必须在施工现场围墙以内。 5)对水资源应合理再利用,如将降水时抽出的浅层水用于冲洗车 辆、降尘和冲洗地面。 6)项目经理部可请环保部门定期对各项环保指标进行测试。项目 经理部对环保指标超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部 第三篇:污水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程序 推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实用案例:案例 7 污水废气 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污水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减少对地域环境及 人员健康的不利影响。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污水废气排放管理及噪声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环境管理者代表的职责 3.1.1 要确认公司产生污水、废气、噪声的工段及设备,了解其中 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序与环境标准的符合度逐 项建立档案。 3.1.2 要识别各项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序,有效组织监督、管理、安 排监测任务,分析监测结果,如有不符合 采取相应措施,并下达《纠 正及预防措施指示单》,监督纠正直到符合措施。 3.2 相关部门的职责 3.2.1 有排放污水、废水、噪声的部门负责人应按环保要求编制或 修改作业指导书,作业者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使污染物排放最 小化。 3.2.2 如出现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改正,并做 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2.3 部门主管应分析不符合原因,确定是否需修改作业指导书, 或提出进一步改善目标,如有必要报知管理者代表,并填写《纠正及 预防措施报告单》报环境管理者代表。 4 污水排放管理 4.1 具体管理措 施 (1)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严格分开,禁止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2)废油、化学品等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物品禁止倒入下水道, 应妥善存放在专门容器中,由指定协作单位回收。 (3)禁止将废渣冲入下水道,如各种废弃物、泥土、垃圾等。 (4)污水雨水管道要定期清理。 (5)食堂隔油池要定期清洁,含油量较多的废水禁止不经分离直接 倒入下水道。 (6)食堂污水排放口必须设置过滤网,滤出的垃圾按生活废弃物处 理; (7)垃圾必须到指定地点,不得露天摆放,以防雨天污水流入雨水 管道; (8)禁止在公司内冲洗汽车,以免将油污冲入雨水或污染管道。 (9)滴在地上的油及化学品要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放入指定的地方, 禁止用水冲洗流入下水道。 4.2 每年一次由政府批准的有关法定资格单位对污水排放的各项指 标进行监督。如出现不符合时,经整改后,增加监测次数以证明绩效。 5 废气排放管理 5.1 排出的废气量较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设备须设有排气处理装 置,以确保废气排放达到法规要求。 5.2 公司所有的汽车应每年定期年 审,确保废气排放达到法规要求。 5.3 每年一次对废气排放的各项指标 进行检测。 6 噪声控制管理 6.1 排放噪声大的设备进行隔声防震,以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6.2 车间噪声超出劳动保护有关要求时,管理部门应对员工提供必 要的听觉保护措施,并负责监督实施。 6.3 定期对噪声状况进行监测。 7 监测和测量管理 7.1 环境管理者代表应根据《监测和测量项目清单》组织,安排监 测和测量,承担监测和测量的部门可以是本公司,也可经由资质部门 承担。 7.2 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措施,减少污染并负责监督实施。 7.3 监测和测量结果应根据《监测和监测项目清单》上所示的报告 频度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报告,包括委托外部单位的测量数据。 7.3.1 环境管理代表应对监测和测量结果分析、判定符合或不符合, 并告知有关部门及总经理。 7.3.2 监测和测量结果如有不符合,相关部门应找出原因,提出纠 正措施,并报环境管理者代表,落实纠正措施,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 管理程序执行。 7.3.3 采取措施后,应再安排监测和测量以证明其绩效。 8 污水、 废气及噪声应遵守以下标准 8.1 污水 公司污水排放应遵守国家标准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及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26-89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8.2 废气 公司废气排放应遵守国家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27-89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8.3 噪声 公司噪声排放应遵守国家标准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标准》,Ⅲ类区域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8.4 汽车尾气排放应遵守 GB14761.5-1993 《汽油车怠速污染排放标准》,适用于装有汽车发 动机,最大总质量大于 400kg ,最大设计车速等于或大于 50km/m 的 汽车排放标准。 9 相关文件 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10 附录 《纠正及预防措施指示单》 《纠正及预防措施实施报告单》 《监测、测量结果报表》 第四篇:公司环保管理制度(固体废物、噪声、废气) 公司环保管理制度大全(固体废物、噪声、废气)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目的为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科学地分类、收集、贮存、处理,从而 达到合理利用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 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固体废弃物收集、贮存和处理的全过程控制与 管理。 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负责各部门和办公区、生产的危险废弃物管理工作。 3.2 各部门负责一切生产活动产生的一般废物的处置管理工作。 工作程序 4.1 废弃物分类 产生的废弃物分为两大类:危险废物和普通废物;普通废物又分 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废物。 4.2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处理 4.2.1 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设置收集容器,进行回收。 4.2.2 各部门均须设置危险废物的存放点和收集容器,并按照危险废物 的类型分别以不同的标识,以利于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 4.2.3 危险废物收集容器的配备要考虑危险废物特性与盛装容器的化学 相容性 4.2.4 安全环保部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处置。 4.2.5 化验室、试验室产生的废化学试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处理, 严禁随意排放。 4.3 普通废物的收集和处理 各生产车间设置固定的普通废物存放点。不可回收废物可直接投 入市政指定垃圾场;可回收废物由安全环保部联系单位进行回收,并 保留相关记录资料。 4.4 废物的管理 4.4.1 产生的废物特别是危险固体废物存放点应设有防雨、防泄漏、防 飞扬等防护设施。 4.4.2 对危险废物收集容器进行标识。 4.3.3 办公楼区应配备固废回收装置,按规定对废电池等办公垃圾进行 回收处理。 4.3.4 公司通过更改工艺、制定规章制度以尽量减少各类废弃物的产生 量,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噪声排放管理制度 目的本制度规定了噪声排放的监测、控制和防护要求,以控制噪 声污染,防止和改善噪声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员工的 身心健康。 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产生的各类噪声的控制。 引用文件 3.1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3.2 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定方法》 3.3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4 《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 职责 4.1 安全环保部是本制度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厂区和厂界噪 声进行监测。 4.2 各生产作业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噪声的控制,并监督其作业人员在 需要时正确佩带相应的噪声防护用具,免受噪声损害。 4.3 产生噪声污染的部门负责对其作业场所的噪声污染源进行控制和 改善,并对其噪声超标的设备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噪声污染。 4.4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作业现场的噪声进行监督检查、检测,并对噪 声超标的责任部门提出改善意见。 术语 工作要求 6.1 噪声的来源 6.1.1 生产设备所产生的噪声。 6.1.2 空调机、排气扇等产生的噪声。 6.1.3 企业内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 6.1.4 蒸汽、真空、压缩空气减压阀泄压时所产生的噪声。 6.2 噪声的标准工作地点噪声级的卫生限制 6.3 噪声的控制 6.3.1 各生产作业部门应对其使用设备、电机、风机、对空排汽、安全 阀等重点设备加强管理,坚持维保,适时润滑,减振降噪。必要时采 取隔音、消音、吸音等措施,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6.3.2 各生产作业部门在生产停歇期间,应停止其主要设备的运行,以 免产生噪声。 6.3.3 生产作业场所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经采取措施后仍无法达到 卫生限值时,必须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6.3.4 设备部在更新、改造设备时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及消音措施 齐全的低噪声设备。 6.3.5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厂内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实施控制,进 入厂区的机动车辆行使速度小于 5Km/H ,不得鸣笛,停车时要熄火。 6.3.6 各生产作业部门的各类设备应有消音降噪措施。 6.3.7 生产作业场所及部位的隔音门、隔音窗和降噪设施不得随意打开 和拆除。 6.4 噪声的检测 6.4.1 内部监测:安全环保部定期对厂区、厂界噪声监测。 6.4.2 外部监测:由安全环保部沟通、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对厂界噪声的 监督性监测。 6.4.3 当厂界噪声测定超过标准时,针对主要噪声源,噪声源部门必须 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达到规定限值。 6.5 改造治理 6.5.1 安全环保部根据《噪声监测报告》中不符合项对责任部门提出整 改意见,由噪声源及相关部门落实整改。 6.5.2 对不符合噪声标准和卫生限制的设备和设施,由使用设施、设备 的部门提出技术改造治理意见,由设备部配合安全环保部汇总意见, 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6.6 意识培养 各部门加强员工环境、健康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员工在生产活 动中形成良好习惯,做到轻搬轻放,杜绝野蛮操作,减少噪声的产生。 6.7 沟通 厂内员工及周边居民有关噪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填写《综合信 息交流记录表》,按《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执行。 废气与粉尘排放管理制度 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本厂对废气、粉尘的控制、监测及管理。保护 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防止废气、粉尘的污 染。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产生废气、粉尘的管理。 引用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6297-1996) 3.2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748-1985 ) 3.3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职责 4.1 安全环保部负责协调环保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并负责废气、 粉尘治理设备的运行监督。 4.2 动力车间负责锅炉烟气排放和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的控制,负责 中央除尘系统的维护管理。 4.3 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所管车辆的尾气排放管理。 4.4 行政管理部负责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 4.5 各工段负责生产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 术语 工作程序 6.1 废气、粉尘排放管理原则 减少废气、粉尘的产生,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a) 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个人 依法进行检举、监督。 b) 购置新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用资源和利用率高、污染物 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 c) 防治废气、粉尘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 除或闲置的须经安全环保部同意。 d) 部门防治废气、粉尘污染的设备要做到定人管理,定期维修,定 期清扫。 e) 环境卫生责任区要做到定人管理,定人清扫,不留死角。 f) 严格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保证设备运行良好,减少废气与粉尘的 污染。 6.2 废气、粉尘的来源 6.2.1 废气的来源 ——工段除尘器排放、净气; ——锅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 中央空调除尘器排放、净气; ——机动车辆产生的尾气; ——工段产生工艺尾气。 6.2.2 粉尘的来源 ——锅炉燃烧排放的粉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6.3 废气、粉尘的控制 6.3.1 废气排放控制 ——各工段做好各类除尘器的日保、周保和定期维修,严格按操 作规程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除尘效率; ——各工段所有工艺尾气应进入管道排放; ——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车辆司机在发现车辆 尾气排放异常时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减少废气的污染; ——厂区内不得焚烧树叶、树枝、垃圾、废纸和残漆等; ——任何使用易挥发油类及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应先检查油桶及 化学品包装(或盛载物)是否完好,若发生打翻、泄漏油类及易挥发 性化学品,应参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防止大量油类 及化学气体挥发,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供应商等相关方应提供和保证油类或化学品的商品质量和良 好包装,以上物资入库时,验收和仓管人员应仔细检查,防止泄漏挥 发; ——对有易挥发气体、油类贮存区应保持避光低温(室温以下) 通风等措施。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排放或泄漏有毒有 害气体污染物质,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6.3.2 粉尘的控制 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通过负压收尘系统进入中央除尘器处理; 锅炉燃烧产生的粉尘,经除尘器处理后,由烟囱排出。 6.4 废气、粉尘的监测 安全环保部委托区环保局对工段进行监测,每年一次。若检测废 气、粉尘结果超标,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各除尘设备使用部门对除 尘等设备进行检修,使废气、粉尘检测结果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 第五篇: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办法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9 号线给排水管线改迁及恢复工程 9603-2 标 段 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管理办法 1 目的 明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的管理要求,以 减少环境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承接工程的施工现场。 3 职责 3.1 本规程由工程管理部主管,各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 3.2 各施工班组负责其工作场地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噪声、 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粉尘 4.1.1 产生粉尘的作业 a)沥青拌和作业 b)土方外运、填方的产生粉尘 c)切割金属、木材、石材及瓷片等; d)室内场地扬尘; e)露天场地风沙、扬尘等; f)电焊产生的烟尘。 g )隧道工程钻眼产生的粉尘。 4.1.2 个人防护 在有粉尘的环境中作业,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工作服、 眼镜、工作帽、安全帽等,直接与水泥、石灰等粉质材料接触时还应 戴手套。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 4.1.3 环境保护 a)搬运粉质材料,如水泥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撒,水泥等存 放时应保持包装完整。搬运土方、建筑垃圾时,应适当撒水,车辆应 遮盖。室内关闭风扇及迎风面窗户,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b)切割及打磨时,只要可能,应加水(或油)冷却,同时可减少 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批量的切割活动,只要可能应集中安排在一个固 定的房间进行,以减少粉尘的扩散源。 c)室内应经常撒些水,以保持一定湿度,同时,应经常清扫,保 持地面干净,减少地面扬尘。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9 号线给排水管线改迁及恢复工程 9603-2 标 段 d)室外堆放河沙、石料等可被风吹散的细颗粒材料时,应设挡风 墙,或放置在避风处。 e)施工现场内的道路,空地全部硬化,循环道路用 C20 混凝土浇 筑,局部予以绿化。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 尘。 f)、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 抛散。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 及时清运。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撒落。 g)、在混凝土输送泵前和混凝土车清处洗设置沉淀池。在混凝土 车出场前,由专人对车辆进行清洗,以防止车轮带泥出现场上路行驶。 h)、对水泥等易扬尘材料,实行轻卸慢放,用封闭式库存的办法, 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i)、施工现场的施工区、生活区内不得焚烧化学、 塑料、橡胶、油料等物品,以防产生有害、有毒的烟尘污染大气,造 成毒害 j)、对与沥青拌和作业时采用冷凝法降尘。 K)、隧道工程施工时采用湿式钻爆法,做好洞内排风。 4.2 噪声 4.2.1 产生噪声的作业 a)混凝土作业,特别是振捣混凝土时; b)土方外运、填方机械运 转时 c)空气压力机、打桩施工时; d)沥青拌和作业、电焊等。 C )隧 道工程施工爆破等。 4.2.2 个人防护 在重噪声区(如振捣混凝土、打桩、沥青拌和作业)的作业人员 应塞耳塞,无关人员应尽量撤离现场。 4.2.3 环境保护 a)沥青拌和楼尽量选择在远离居民区。 b)应根据周边环境安排合适的作业时间,学校区应避开上课时间; 医院区和居民区应避开休息时间;作业时间控制在晚间作业不得超过 22 时,早晨作业不得早于 6 时前。如有起重作业,只可使用对讲机, 不得用哨子指挥吊运作业。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晚间作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9 号线给排水管线改迁及恢复工程 9603-2 标 段 业)的,则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并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 同时报工地所在地环保局备案后再施工。 c)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减少设备噪声。 d)在施工现场以及宿舍,严禁大声喧哗吵闹、高声歌唱或敲击工 具、餐具等。 e)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物件而造 成噪声。 f)对施工现场内的强噪声机械实行封闭作业,即对空压机、切割机 等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械棚,挖机、混凝土车等进入现场后禁止大油门 轰转。 g)浇混凝土用的振捣棒,采用低频低噪型。由专业人员操作,不 得在振捣作业中撬动钢筋或模板,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 民。 h)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4)实施长期监测 ,专人监测 ,专人管理 ,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 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 的目的。 4.3 废水 4.3.1 产生废水的作业 a)混凝土作业及养护,桩基施工等; b)清洗场地、工具等; c)生 活用水。 4.3.2 环境保护 a)节约用水,混凝土作业应使用定量水表,养护应专人负责,不 可任意常流水;桩基施工的废水应选定排放方法;清洗场地时,应洒 水清扫,避免用水龙头冲水;以减少废水的产生。 b)施工产生的废水应保持一定距离的流水区,让废水自然沉淀之 后,注入下水道,避免注入雨水管。 c)生活废水应注入城市下水管道,以统一处理。生活废水不能注 入雨水管内。 d)在小型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混凝土运输车清 洗处,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废水先经过池内,二次沉淀后再排出, 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e)针对食堂就餐人员多的因素,设置食堂污水隔油池,食堂产生 的污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到下水管道,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掏 油(每周两次),以防止污染水体。 f)对现场存放的油料、油剂等,实行专库存放,专人管理,库内不 存放其他物料,库房地面和墙面均做防漏的特殊处理。在使用上实施 定人限额领用的办法。设立专项检查,以防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9 号线给排水管线改迁及恢复工程 9603-2 标 段 止跑、冒、滴、漏而产生污染。 g)禁止有毒、有害废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4.4 废气 4.4.1 产生废气的作业 a)油漆作业; b)沥青拌和作业: c)清洗作业等。 4.4.2 个人的防护 a)沥青拌和作业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眼罩,穿工作服; b)其他作 业人员应戴口罩; c)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 4.5 监督、检查及跟踪 项目部每周例行检查时,以及公司有关部门在工地巡查和安全检 查时,都应将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的管理作为一个检查项目,并 记录在质安大检查综合评定表中。发现不符合应通知项目部及施工班 组立即进行整改,必要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