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800题)
1、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 B
2、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这种酶是( )。
A.DNA连接酶
B.解链酶
C.引物酶
D.DNA聚合酶
【答案】 D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 D
4、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B.无丝分裂
C.合成蛋白质
D.ATP合成
【答案】 D
5、下列基因的传递,不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D.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答案】 C
6、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 )。多选
A.必须在同一感觉通道里进行信息加
B.必须在不同感觉通道里进行信息加工
C.其中必须有相当熟练的
D.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答案】 B
7、使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重要的技术是( )。
A.人工授精
B.细胞培养
C.胚胎分割移植
D.显微注射技术
【答案】 C
8、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 C
9、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Ⅲ染液
【答案】 B
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与DNA中的基因表达有关
B.纤维类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的二氧化碳和水的产生有关
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与靶细胞的裂解、死亡有关
【答案】 B
11、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
D.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
【答案】 A
12、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
A.LDH
B.ALP
C.ALT
D.CK
E.ACP
【答案】 B
13、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包括( )。多选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答案】 A
14、与小球藻(单细胞)同类的生物是( )。
A.硝化细菌、硫细菌、蓝细菌
B.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大肠杆菌
C.红色硫细菌、绿色硫细菌、酵母菌
D.乳酸菌、硫细菌、克丝子
【答案】 A
1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答案】 B
16、按照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期的游戏主要包括( )。多选
A.模仿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假装游戏
D.规则性游戏
【答案】 B
17、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这种酶是( )。
A.DNA连接酶
B.解链酶
C.引物酶
D.DNA聚合酶
【答案】 D
18、各类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同一条DNA链中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问通过氢键连接
【答案】 A
19、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 A
20、下列是生物体内的有关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RNA的合成
C.二氧化碳的固定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答案】 A
21、同伴交往中受忽视的儿童的特点包括()。多选
A.热情
B.好斗
C.退缩
D.安静
【答案】 C
22、白居易诗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 B
2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
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答案】 B
24、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 )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理论联系实际
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答案】 D
25、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地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 )
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O2
D.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答案】 D
26、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处理后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其细胞核大部分呈( )。
A.红色
B.蓝紫色
C.绿色
D.蓝色
【答案】 C
27、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D.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
【答案】 C
28、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D
29、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
A.M—N+Z
B.M—N—Z
C.M+N—Z
D.M+N+Z
【答案】 C
30、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取某种B淋巴细胞之前,无需给实验动物注射相应的抗原
B.只要将动物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放在同一培养基中培养,就能得到杂交瘤细胞
C.只要将杂交瘤细胞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就能够得到产生单一抗体的细胞群
D.与常规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答案】 D
31、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3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子叶的颜色和种皮的颜色
B.马的长毛和短毛
C.猫的蓝眼和果蝇的红眼
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答案】 B
33、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34、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答案】 B
3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 D
3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λt
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
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
【答案】 B
37、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
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
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答案】 D
38、中年期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多选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C.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D.心理防御机制用得越来越少
【答案】 A
39、PNH的确诊试验是
A.异丙醇沉淀试验
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D.蔗糖溶血试验
E.抗人球蛋白试验
【答案】 B
40、神经元的组成包括( )多选
A.感受器
B.轴突
C.细胞体
D.胶质细胞
【答案】 B
4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 A
42、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金指标是.
A.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
B.菊粉清除率
C.CystatinC
D.Urea
E.β
【答案】 B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
D.遗传病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
【答案】 C
44、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细胞,b细胞不提供基因
B.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B
45、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王老师想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以展示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加的都是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
B.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
C.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
D.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
【答案】 C
46、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讲授教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
A.探究性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伴随教授实验
D.模仿式实验
【答案】 C
47、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 )的思想。
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C.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
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48、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的稀释
B.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茵落
【答案】 D
49、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D
50、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
【答案】 D
51、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 )。
A.顶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促进生长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C.顶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促进生长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答案】 B
52、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PCR反应体系中( )是非必需的。
A.DNA引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脱氧核糖核苷酸
D.DNA模板
【答案】 B
53、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M和N
B.2M和2N
C.2M和4N
D.4M和2N
【答案】 B
54、教师在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出发,下列哪一条应该是优先考虑的原则?( )
A.设计与日常活动关系密切的真实任务
B.激励并给予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C.强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针对性
D.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验自己的观点
【答案】 B
5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病虫害
【答案】 C
5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
B.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C.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
D.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
【答案】 C
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
D.遗传病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
【答案】 C
58、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答案】 D
59、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8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 D
60、叶肉细胞的下列生理过程中,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O2的产生
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答案】 A
61、可用于筛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是
A.异丙醇沉淀试验
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D.蔗糖溶血试验
E.抗人球蛋白试验
【答案】 A
62、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
A.随机交配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答案】 A
63、个体发展的两个叛逆的共同点包括( )多选
A.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
B.都要求独立人格
C.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
D.都要求精神自主
【答案】 A
64、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
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
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
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
【答案】 C
65、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C.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
D.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
【答案】 B
66、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
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
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
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
【答案】 A
67、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 是怎么出现的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 ( )
A.俗语导入
B.故事导入
C.悬念导入
D.情境导入
【答案】 C
68、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不可用于( )。
A.菌种分离
B.细菌鉴定
C.细菌计数
D.菌种的保藏
【答案】 C
69、下列有关DNA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
【答案】 A
70、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 )。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C
71、在玻璃片标本上写上9>6,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是( )。
A.6<9
B.6>9
C.9<6
D.9>6
【答案】 C
72、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
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答案】 A
7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答案】 C
7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 C
75、在生物教学中,评价是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生物教学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评价应遵循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B.评价时关注学生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C.评价应指向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D.评价方式应从生物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来进行
【答案】 D
76、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 )。
A.观察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探究性实验
D.设计和制作实验
【答案】 B
7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答案】 C
78、“认同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B.该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
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 D
79、躯体神经支配的器官包括( )。多选
A.内脏器官
B.腺体器官
C.感觉器官
D.运动器官
【答案】 C
80、在自然状态下,不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
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个体迁入迁出
【答案】 C
81、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答案】 C
82、《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
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
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 C
8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8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 D
84、教师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解答,先错后纠,教学技能( )。
A.演示
B.组织
C.强化
D.讲解
【答案】 C
85、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 C
86、荔枝椿象食用果树的嫩芽,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樁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樁象的卵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幼虫可以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C.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D.荔枝椿象种群数量会影响平腹小蜂的种群数量
【答案】 B
87、下列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 )。
A.维生素
B.胆固醇
C.磷脂
D.维生素
【答案】 B
88、资料表明人参皂苷的某些成分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此研究需进行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外培养此动物细胞一般需加动物血清
B.添加饲养层细胞可避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C.人参皂苷成分不能促进细胞核内的DNA复制
D.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
【答案】 C
89、狼体内含有a种蛋白质,兔子体内含有b种蛋白质,狼捕食了兔子之后,狼体内的蛋白质种类最可能是( )。
A.a
B.a+b
C.少于a
D.多于a
【答案】 A
90、有些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发育方式叫作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又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下列生物中,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蚊
B.蝗虫
C.菜粉蝶
D.豆天蛾
【答案】 B
91、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答案】 D
92、下列关于“小鼠走迷宫”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B.实验目的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D.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答案】 D
93、关于少年逆反期的表现,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
A.为独立自主受阻而抗争
B.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抗争
C.反抗的对象具有迁移性
D.逆反期表明少年心理发展受阻
【答案】 A
94、高中生物课分为选修和必修课,属于选修的是( )。
A.分子与细胞
B.稳态与环境
C.遗传与进化
D.生物科学与社会
【答案】 D
95、下列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A.吞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骨髓瘤细胞
【答案】 D
96、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 )。
A.淀粉酶——肽键
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C.限制酶——氢键
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
【答案】 B
9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分化
C.基因重组
D.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D
98、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存的地点
B.生物周围的非生物因素
C.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相同
D.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答案】 D
99、对于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Km时
A.反应速度最大
B.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
C.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受影响
D.增加底物可使反应速度降低
E.只能增加酶量来提高反应速度
【答案】 B
10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
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
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
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
【答案】 A
10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10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生物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
C.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其中的氧来自羧基
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 D
10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子叶的颜色和种皮的颜色
B.马的长毛和短毛
C.猫的蓝眼和果蝇的红眼
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答案】 B
104、可用于筛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是
A.异丙醇沉淀试验
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D.蔗糖溶血试验
E.抗人球蛋白试验
【答案】 A
10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B.丙酮酸彻底分解
C.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
D.浆细胞合成抗体
【答案】 A
106、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答案】 B
107、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D.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答案】 D
108、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答案】 D
109、水稻根细胞中一般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叶绿体
【答案】 D
110、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答案】 B
111、下面关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B.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
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
【答案】 D
112、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
【答案】 A
113、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依次是( )。
A.①②
B.④②
C.②④
D.③⑤
【答案】 C
114、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答案】 C
115、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
A.淀粉酶——肽键
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C.限制酶——氢键
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
【答案】 B
116、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 )。
A.观察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探究性实验
D.设计和制作实验
【答案】 B
117、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
A.提纲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综合式板书
D.计算式和方程式板书
【答案】 B
118、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答案】 A
119、教师就自己设计的一个教案在生物学教师论坛上征求同行的意见,其利用的资源属于( )。
A.社区资源
B.网络资源
C.学生资源
D.教师资源
【答案】 B
120、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的是( )。
A.水葫芦在滇池大量滋生
B.捕捞产卵后的大马哈鱼
C.在河中电鱼
D.向河流排污
【答案】 B
12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细胞自身结构
B.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心体
C.内质网合成的细胞分泌物都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的形态
【答案】 D
122、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等
B.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
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成分有差别
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
【答案】 B
123、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需有氧条件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
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生物
【答案】 C
124、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答案】 D
125、下面关于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