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77682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一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1. 医疗器械购进、销售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 原则。 首营企业应按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 度”的规定办理有关审核手续。 凡经质量管理部门检查或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通知的不合格、 过期失效、变质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开票销售,已销售的应及时通知 收回。需报损的医疗器械,应按公司的规定进行。 销售医疗器械应开具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做到票、 帐、货相符。销售票据和记录应按规定妥善保管。 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征求或函询顾客意见,认真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处 理顾客投诉和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质量改进。 2. 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品种质量审核管理制度 ①“首营企业”指及本企业首次发生医疗器械供需关系的医疗器 械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②首营品种是指公司向医疗器械生产 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 审批首营企业和品种的必备资料:① 首营企业的审核要求必须提 供加盖首营企业原印章的合法证照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或 《医 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医疗器械销售人员须提 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并标明 1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授权范围及授权时限;医疗器械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质量保证协议 及售后服务书。 购进品种时,应提供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 械产品登记表。 3.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部的质量验收员负责。质量验收员应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岗位培训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考 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 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 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 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验收时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分类,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 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① 验收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应包括: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 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标准编号、 产品生产日期或者批(编)号,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 依据产品特性应当标注的图形、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等。 ② 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③ 销后退回的医疗器械产品,应开箱检查,核对生产厂商、品名、 规格、产品注册证号、产品批号、有效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入 2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库验收手续。 验收医疗器械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常温、阴凉储存的医疗器械 须在该工作日内验收完毕;冷藏储存的医疗器械随到随验。 应做好“医疗器械验收记录”,记录要求内容完整,不缺项,字迹 清晰,结论明确,每笔验收均应由验收员签字。效期产品验收记录必须 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两年,无效期产品必须保存三年以上。植入 性医疗器械的验收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4. 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 成立医疗器械养护组,配备至少1名专职养护人员、一定数量的兼 职养护人员。专职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上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长 沙市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考试合格, 获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养护人员应坚持按医疗器械养护管理程序,定期对在库医疗器械根 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及检查(三三四制), 做好养护记录。 发现质量问题, 及时及质量管理部联系,对有问题的医疗器械设置明显的黄色标志并暂 停发货。 配合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医疗器械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 待验医疗器械区、退货医疗器械库(区) ——黄色; ★ 合格品库(区)、待发医疗器械库(区) ——绿色; ★ 不合格品库—— 红色。 按照医疗器械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要求,设置适应温湿度条件的仓 库。常温库在0— 30℃之间,阴凉库温度≤20℃,冷库温度在2— 10℃之 间,正常相对湿度在45%— 75%之间。 3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5.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 情况下,出现及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并可能或者已经导致患 者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 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一般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记录、收 集、分析、评价和控制、处理的全过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实质 就是通过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报告、 分析和评价,最终对医疗器械采取有效地控制,防止医疗器械严重不良 事件的重复发生和蔓延。 报告原则: 1.报告原则 ①基本原则 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 且可能及所使用医疗器械有关的,需要报告。 ②濒临事件原则 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 经验认为同类事件再发生时会造成患者、使用者死亡或严重伤害,则也 需要报告。 ③不清楚即报告原则 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需要报告。 4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2.必须报告的事件 ①引起或造成死亡、严重伤害的概率较大; ②对医疗器械性能的影响性质严重,很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严重 伤害; ③器械不能发挥其必要的正常作用,影响医疗器械的治疗、检查、 诊断,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严重伤害; ④属于长期植入物或生命支持器械,对维持生命十分必要的医疗器 械; 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认为需要或被要求采取行动来减少产品对公 众健康造成损害的产品事件; ⑥类似事件再以往已造成或引起死亡、严重伤害。 3.免除报告原则 ①使用者在使用前发现医疗器械有缺陷; ②完全是患者因素导致了不良事件; ③事件发生仅仅是因为器械超过有效期; ④事件发生时,器械安全保护措施正常工作,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伤 害。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程序、时限 1.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报告时限:①死亡:发生重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 性质恶劣、 影响很坏的, 所在部门必须在1小时内报公司总经理、 质量管 理部, 由质量管理部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在5小时内报当 5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 ②严重伤害事件: 应在8小时内由企 业及时向当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汇报, 查清原因后, 再作书面汇报, 一般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内。 2.发生不良事件后,发生部门或个人要抓紧通知各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 制止、补救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3.质量管理部接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坚持“三不 放过”原则,即: ①不良事件原因不清不放过; ②不良事件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③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各有 关部门做好不良事件的善后工作。 4. 以不良事件调查为根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 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填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 件/事件报告表,按规定向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报告。 6. 医疗器械技术培训、维修等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在采购时,必要时及供货商取得联系,由供货商派遣技术 人员对公司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对所购 进的医疗器械能够正确使用、维修。 医疗器械的销售后,根据客户的要求,派遣技术人员对客户的相关 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使之对所购进的医疗器械能够正 确使用、维修。 6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对售出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售后服务,当售出的产品出现故障时, 无论是保修期内还是保修期外,客户不能维修的,应及时派遣技术人员 进行维修,一时不能维修的,应当及时进行解释说明并及时及供应商联 系处理方法。 公司医疗器械技术人员必须对公司所经营的医疗器械的知识进行 学习,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二、质量职责 1. 购销人员质量职责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湖 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按需进货, 择优采购的原则,把好进货质量第一关; 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配 合质量管理部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确保购进渠道的 合法性; 负责建立合格供货方及合格经营品种目录,建立完善的供货企业管 理档案; 签订购货合同时必须按规定明确必要的质量条款; 对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初审报批承担直接责任,负责向供货单位 索取合法证照、生产批文、产品质量标准和首营样品等审核资料; 了解供货单位的生产状况、质量状况,及时反馈信息,为质量管理 部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7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负责审核销售客户的合法资质,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档案,确保销 售行为的合法性; 做好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的具体工作,负责客户对医疗器械质量和服 务质量意见的调查、征询、收集,并做好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 2. 质量管理员质量职责 依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制定本部门的质量工作计划,并协助部门 领导组织实施; 负责质量管理文件在本部门的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并做 好记录; 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医疗器械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监督,定期对公司 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考核, 在企业内部有效行使否决权; 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本公司的质量培训、教育工作; 负责对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复查、确认、处理、追踪; 负责对医疗器械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负责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查询。对客户反映的质量问题填写质量查询 登记表,及时查出原因,迅速予以答复解决; 负责质量信息和管理工作。经常收集各种医疗器械信息和各种有关 质量的意见建议,组织传递反馈; 负责不合格医疗器械报损前的审核及报废医疗器械处理的监督工 作,做好不合格医疗器械相关记录; 收集、 保管好本部门的质量资料、 档案, 督促各岗位做好各类台帐、 记录、保证本部门各项质量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8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协助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的质量分析会,做好记录,及时填报质量 统计报表和各类信息处理单; 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处理及报告工作。 3.质量验收员质量职责 负责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医疗器械、销售退回 医疗器械逐批进行验收,有效行使否决权; 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不得入库; 验收医疗器械应在符合规定的场所进行; 应按照规定,保证验收抽取的样品具有质量代表性; 验收时应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 件进行检查,整件医疗器械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验收进口医疗器械,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医疗器械的名称、 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并有合法有效的《医疗器械 注册证》和《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文件; 销后退回的医疗器械,应按进货验收的规定验收; 验收完毕,应将抽样医疗器械包装复原,并有抽样标记; 验收不合格医疗器械应报质量管理部确认; 规范填写验收记录,做到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注册证 号、批号、数量准确、结论明确、签章规范; 效期产品购销记录和有效证件必须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两 年,无效期产品必须保存三年以上。植入性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销 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9 / 10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及职责培训 4.销售部职责 销售部含营销部、市场部、产品拓展部。 将医疗器械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单位。 销售医疗器械时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账、物相符。 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并保管。 对质量查询、投诉、抽查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协助质量 管理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并做好记录。 注意收集本公司售出医疗器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报送质量管理 部,质量管理部按规定要求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心。 负责医疗器械的售后服务工作。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