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 ________
车间消防器材管理规定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年_____月_____ 日
第 1 页 共 9 页
车间消防器材管理规定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保证扑救初期火灾所必需的消防器 材的使用完好率,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依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车间 和重点要害部位的负责人要思想重视,切实搞好消防器材的日常维护、 检查、管理。
二、消防器材必须设专人负责保管。要保证消防器材不丢失,不损 坏,并整洁好用。
三、各车间、各部位配备的消防器材,要摆放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 部位或明显、通风、便于取用的位置。
四、各车间的负责人要每周组织员工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擦拭、 保养。发现灭火器压力不够、失效、破损等问题,要立即报告消防安全 负责人,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
五、各类消防器材配置以后, 任何部门、 车间和个人除扑救火灾外, 一律不得私自动用,不准用于与消防工作无关的方面。
六、爱护消防器材是全厂员工的义务, 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 损坏。
七、灭火器一年维修一次。
八、违反上述规定者,将视情节给予处罚,直至追究部门、车间、 主管领导的责任。
(一)对因过失造成消防器材损坏的,由当事人负责照价赔偿。
(二) 对擅自挪用消防器材的个人, 按如下规定进行罚款处理: (每 次给以 200 元的经济处罚) 1、对当事人处以 80%的罚款。
第 2 页 共 9 页
2、对消防器材的车间管理责任人处以 20%的罚款。
(三)公司消防安全负责人每周对全车间的消防器材维护、检查、 擦拭情况进行检查,对消防器材不按照要求维护、擦拭、保养的直接给 予车间管理人员 100 元的处罚。
车间消防安全生产
车间消防安全生产“十不准”
1 、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2 、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3 、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4 、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
5 、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6 、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
7 、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
8 、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9 、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打架或擅离职守。
10 、不准赤膀赤脚进车间,不准带小孩进车间。 四懂四会
1 、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
2 、懂预付火灾措施,会使用灭火器。
3 、懂灭火方法,会灭初期火灾。
第 3 页 共 9 页
4 、懂逃生方法,会疏散物资。 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好。 施工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 不得随地乱放,工作后应将工具清点检查并擦干净,按要求放入工具车 或工具箱内。
2 、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 不得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 得随地堆放。
3 、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沟内, 防止废油污染。
4 、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 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车间内不准吸烟。
5、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角木 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 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在车底作业。
6、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 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7、修竣发动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各部件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按规 定加足润滑油、冷却水,置变速器于空档,轻点起动马达试运转。严禁 车底有人时发动车辆。
8 、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谨防沸水烫伤。
9、地面指挥车辆行驶,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方与后方,并 注意周围障碍物。
员工安全职责
第 4 页 共 9 页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 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作程度、工艺纪律、操作规范,做好各 项记录,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3 、保持作业现场整治,搞好文明生产。
4、上岗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 材。
5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
6 、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生产技术部安全职责
1 、全面负责生产技术现场的消防、技安和卫生工作。
2、 组织实施各工段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操作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
3、针对新员工(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生产现场安全教育和 班组安全教育; 对员工进行经常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 开展岗位技术练兵;组织安全技术考核,组织并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及 时处理员工提出的意见。
4、每天组织一次各工段安全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 备,安全装备、消防设备、防护器材等处于完好,教育员工加强维护, 正确使用。
5、组织安全生产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表彰先进班组和 个人。
6、对生产技术现场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要坚持“三不放 过”的原则,注意保护现场。查清原因,分清责任,采取防范措施,对 事故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 5 页 共 9 页
7 、指导技安人员的工作,充分发挥班组安全人员的作用。
8、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做到安全、实用、规范。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的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各机电设 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生产 部门和班组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教育和检 查职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 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4、维修车辆前,应将车辆停、架牢固后方可作业。举升设备应由 专人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车下,举车时不准检修举升设备。
5、路试车辆必须由具有驾驶证及技术数量的试车员进行,并在规 定的路段上进行。
6 、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物品,粉尘、腐蚀剂、污染物、 压力容器等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核设施, 压力容器及仪表等严格按有关部 门要求定期校验。
7 、根据季节变化切实做好防火、防涝、防冻、防腐及防盗工作, 并制定相关措施,配备消防器材。配电设施线路确保完好,性能可靠, 使用移动电锯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8、发生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保护好现场,查明原因 妥善处理。
电、气焊防火制度
第 6 页 共 9 页
1 、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割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 方准独立操作。
2 、焊割作业要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上下左右情况, 周围的可燃物必须清除,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 措施加以保护。
3、盛过或盛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易爆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 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4 、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 上下交互作业。
5 、电焊机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金属道、 金属架上,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得借路。
6、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接工具。电焊的导线不要与装有气体的气 瓶接触。
7、焊割工作点火前要遵守操作规程,焊割结束或离开现场时,必 须切断电源、气源,并仔细查现场,清除火灾隐患;在闷顶,隔墙等隐 蔽场所焊接,在操作完毕半小时内反复检查,以防暗燃发生。
8 、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 、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 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 严禁超负荷用。 电气线路、 设备安装应由电工负责。
3、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 人提出处分。
4 、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第 7 页 共 9 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 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2 、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3、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 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
4、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 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5、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 门、各阶段、各自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6 、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管理,定期检查检测消 防设施器材。
2 、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建立档案管理。
3、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 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4、对全公司职工进行教育,要求员工爱护消防设施器材,对刻意 破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将要求赔偿,并提出惩处。
5、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要求, 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等消防那轧器 材、设施、并保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第 8 页 共 9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