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套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 )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3、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4、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5、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
A.能生长 B.能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6、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7、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8、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 )
A.蛋白质 B.维生素C C.铁 D.钙
9、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杠杆、支点、动力 B.杠杆、动力、支点
C.动力、杠杆、支点 D.支点、杠杆、动力
10、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11、小刚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 )
A.天气太热 B.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C.上课想睡觉 D.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1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13、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14、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16、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17、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18、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A. 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19、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
A.光 B.湿度 C.温度 D.空气
20、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2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 )
A.能量输出 B.能量流动 C.能量交换 D.能量输入
2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23、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24、“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5、下列关于小肠特征的叙述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及其内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和_______规律的科学.
2、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一般由树皮、________、木质部和________四部分构成。
3、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方。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_透镜矫正。
4、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5、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繁多,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七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在蒙山森林公园迷路时可依据苔藓植物判断方向,生长葫芦藓的一面朝_________。
(2)白果止咳定喘,可降低胆固醇。它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呢?_____。
(3)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4)孔雀开屏﹣自作多情,育蛙恋爱﹣吵闹不休,这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行为。开屏的孔雀和鸣叫的青蛙都是_____性。(填“雌”或“雄”)
(5)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胡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_______________。
A.仙鹤 B,鹫鹰 C.大雁 D.乌龟
(6)细菌和青霉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_____。
2、男孩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请据图回答:
(1)男孩听见大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 ]________;发出指令使男孩做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奔跑过程中,促使男孩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
(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 ]________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___,因为与________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3、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餐厅。同学们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同学们由明亮的室外进入相对较暗的餐厅,瞳孔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以便进入更多的光线。
(2)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____的折射,在[ ]____上成像,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了视觉。
(3)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_____的振动,刺激了[ ]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听觉。
(4)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度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2)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
(5)本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组对照实验。
2、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______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和_____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a.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b.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5)结论: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请问: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b.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资料分析: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蔗以颜色分,有青皮、紫皮二大类,俗称红甘蔗、白甘蔗或青甘蔗、黑甘蔗。甘蔗味道清甜,兼有清热利尿、益血补肝功效等独特优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甘蔗适合栽种于降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种植甘蔗时,选择大田生长较好,没有病虫危害(尤其是绵蚜虫)的新植蔗梢作种。
(1)甘蔗适合栽种于降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这说明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___和阳光对甘蔗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2)甘蔗味道清甜,构成甘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甘甜可口的甘蔗汁主要存在于_______结构中。
(3)吃甘蔗要先把甘蔗“皮”削去,削去的“皮”属于____组织,它与人体的________组织具有相似的功能;吃蔗肉时会吃到许多纤维状的结构,它们主要属于_________组织。
(4)如果甘蔗田里杂草多,会荫蔽甘蔗,抑制幼苗的生长,甘蔗和杂草是________关系;地下的虫害喜欢咬食蔗芽、蔗根,害虫和甘蔗是_______关系。
(5)甘蔗以颜色分,有青皮、紫皮二大类,俗称红甘蔗、白甘蔗或青甘蔗、黑甘蔗。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属于_____多样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B
4、C
5、C
6、D
7、C
8、D
9、A
10、A
11、B
12、D
13、C
14、A
15、D
16、C
17、B
18、B
19、A
20、D
21、B
22、A
23、B
24、C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命现象 生命活动规律
2、形成层 髓
3、前 凹
4、反射 反射弧
5、细胞 结构 功能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北面 种子 鳃和鳍 先天性 雄 D 形成的细胞核
2、反射弧 耳蜗 大脑(大脑皮层) 肾上腺素 5晶状体 条件反射 语言文字(语言中枢)
3、变大 4晶状体 7视网膜 8鼓膜 10耳蜗 大脑皮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丙 温度 胚 避免出现偶然性 3
2、光 光影响 明亮 黑暗 相等 光 黑暗 光 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水 温度 细胞 液泡 保护 上皮 输导 竞争 捕食 遗传(基因)
6 /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