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9975098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470 大小:15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0页
2022-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800题) 1、噪声评价中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的噪声级。 A.近期 B.中期 C.远期 D.不同时期 【答案】 D 2、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  )的评价范围一致。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工程实际建设文件 C.工程设计文件 D.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文件 【答案】 A 3、(2016年)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 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 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 【答案】 A 4、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二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错误的是()。 A.SO B.PM C.PM D.NO 【答案】 B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 【答案】 B 6、(2019年)按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的分类,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国家环境管理规范类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类标准 B.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管理规范类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类标准 C.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环境标准样品 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答案】 A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不包括() A.影响类型 B.气象条件 C.工作等级 D.防渗水平 【答案】 D 8、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污染源分析要特别注意考虑(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阶段性的特点。 A.入区项目类型与布局 B.入区项目类型与投资规模 C.规划的发展目标 D.规划的发展规模 【答案】 A 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的保护措施。 A.居住区 B.水环境 C.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 D.水土流失防治 【答案】 C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化工企业向Ⅲ类水域排放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污口下游有一个城市取水口,则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处的安全余量至少是() A.20 B.10 C.2 D.1.6 【答案】 C 11、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用地中,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属于Ⅱ类的是(  )。 A.林地 B.果园 C.矿产附近的稻田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答案】 B 12、(2012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考虑()。 A.气候单元 B.水文单元 C.地理单元 D.行政单元 【答案】 D 13、当采用数值解模型时,宜采用()核定模型参数。 A.类比法 B.模型率定法 C.经验公式 D.现场实测 【答案】 B 14、(2016年)下列废物中,其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 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 【答案】 D 15、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A.小于30% B.大于等于30% C.大于30% D.等于30% 【答案】 B 16、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某类污水中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8,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 B 17、在对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 )解决。 A.现场调研 B.数学分析 C.群众参与 D.搜集现有资料 【答案】 D 18、某无指向性球形生源半径r=2m,距声源外表面lm处的A声级为LA,声源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声源源强表达量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A>LAW B.LA<LAW C.LA=LAW D.LA与LAW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 B 19、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 B.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 C.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D.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场界应位于居民区10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 【答案】 D 20、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一般划分为几个阶段,但不包括()。 A.施工期 B.建设期 C.运行期 D.服务期满后 【答案】 A 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功能区质量评价量的是(  )。 A.昼间等效声级 B.夜间等效声级 C.昼夜等效声级 D.最大A声级 【答案】 C 2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要()国家排放标准,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A.优于 B.严于 C.低于 D.较低于 【答案】 B 23、下面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规定内容的是(  )。 A.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 B.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量 C.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 D.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 【答案】 B 24、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 A.医疗废物 B.生活垃圾 C.火电厂脱硫石膏 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 C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答案】 B 2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事故源强设定可采用计算法和()。 A.经验估算法 B.类比法 C.指数法 D.矩阵法 【答案】 A 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  )作为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A.0.2km B.0.3km C.0.5km D.0.8km 【答案】 A 28、某三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海湾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A.大潮期和中潮期 B.大潮期和小潮期 C.中潮期和小潮期 D.小潮期 【答案】 B 29、生态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 A.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B.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依法评价 【答案】 D 30、按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的分类,环境标准可分为(  )。 A.地方与行业 B.海洋与陆域 C.国家级与地方级 D.国家、省(市)、区县级 【答案】 C 31、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B 32、(2013年)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恶臭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 A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 A.声功率级 B.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A计权声功率级 【答案】 C 34、某企业污水主要污染物为TP和TN,污水排入一中型水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应采取数学模型() A.零维数学模型 B.狄龙模型 C.平面二维模型 D.拉格朗日余流模型 【答案】 B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减缓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中,应优先选择的是(  )。 A.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 B.生物量损失最小的方案 C.生态保护经济成本最小的方案 D.生态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易于实施的方案 【答案】 A 36、 在下述区域附近拟建环城高速公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必须采取现场调查和测量法的是(  )。 A.工业园区 B.保税区 C.商业区 D.别墅区 【答案】 D 37、(2018年)《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 A.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运行 B.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 C.危险废物贮存的污染控制 D.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监督管理 【答案】 C 38、(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 A.75% B.90% C.95% D.98% 【答案】 B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数据 B.二级评价应给出物种多样性实测数据 C.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原有资料进行说明 D.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做专题调查 【答案】 B 40、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交通线路中,需在其两侧一定距离内划定4a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  )。 A.三级公路 B.城市支路 C.内河航道 D.铁路干线 【答案】 C 41、区域水污染源调查:以收集利用已建项目的排污许可登记数据、环评及环保验收数据及既有实测数据为主,并辅以现场调查及现场监测的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水污染影响型三级A评价 D.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评价 【答案】 A 4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 )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A.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 B.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特征 C.地下水环境的性质 D.地下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 【答案】 A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答案】 A 44、以下不属于土壤理化特性调查内容的是(  )。 A.阳离子交换量 B.氧化还原电位 C.土壤含水率 D.孔隙度 【答案】 C 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评价内容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评价内容的是(  )。 A.分析和评价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B.分析和评价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 C.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 D.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生态系统面临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 【答案】 A 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有()。 A.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及的水污染物应作为评价因子 B.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放的第一类污染物应作为评价因子 C.水温可以不作为评价因子 D.建设项目附近的拟建项目排放的,且为建设项目所在控制单元的水质超标因子,应作为评价因子 【答案】 C 47、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设定为(  )。 A.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 B.线源中心两侧各100m C.面源中心两侧各200m D.点源中心两侧各200m 【答案】 A 4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  )。 A.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运行 B.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 C.危险废物贮存的污染控制 D.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监督管理 【答案】 C 49、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6年建成的硝酸生产企业,其排放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  )mg/m3。 A.240 B.420 C.1400 D.1700 【答案】 D 50、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焚烧厂生活垃圾渗滤液和车辆清洗废水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有(  )。 A.车辆清洗废水可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处理 B.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处理 C.车辆清洗废水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 D.生活垃圾渗滤液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 【答案】 B 5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拟议规划的概述不应包括( )。 A.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B.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系和一致性分析 C.规划目标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关系和协调性分析 D.规划期限、范围及实施保障 【答案】 D 52、某项目场地下游紧邻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确定为( )。 A.极敏感 B.敏感 C.较敏感 D.不敏感 【答案】 C 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评价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 A.生态学特征 B.结构 C.变化趋势 D.功能 【答案】 A 54、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 A.生产方式 B.生产规模 C.规划布局 D.规划目标 【答案】 C 55、以下不属于国家已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B 56、(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背景调查内容的是()。 A.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状况 B.影响区域内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貌等) C.影响区域内受保护的地方特有种,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D.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答案】 A 57、某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 3096规定的1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则该项目的噪声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答案】 B 58、掺加生活垃圾的工业窑炉,其污染控制参照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前提条件是(  )。 A.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10% B.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20% C.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30% D.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50% 【答案】 C 59、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 B.位于一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 C.位于二类区的新建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D.位于二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 【答案】 D 6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分()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A.年限 B.月限 C.期限 D.时长 【答案】 A 6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答案】 A 62、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教学楼外1.0m,距地面高度1.2m处 B.教学楼室内距窗1.0m,距地面高度1.2m处 C.教学楼窗外1.5m,距离地面高度1.0m处 D.教学楼室内距窗1.5m,距地面高度1.6m处 【答案】 A 63、当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时,应该采取(  )。 A.严格管控措施 B.可以忽略 C.安全利用措施 D.严禁使用该土壤 【答案】 A 64、通过基本6项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其中PM10的评价指标正确的是()。 A.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 B.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8百分位数 C.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0百分位数 D.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6百分位数 【答案】 A 65、(2019年真题)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关于该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各种容量的使用油页岩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B.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的煤粉发电锅炉、煤粉供热锅炉执行本标准 C.65t/小时及以下造纸工业碱回收炉参照本标准中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D.单台出力65t/h以上燃气供热锅炉(无发电功能)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答案】 B 6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夏季、冬季)监测 B.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秋季)监测 C.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监测 D.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答案】 B 6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 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补充监测 【答案】 A 68、现状监测布点数量:有关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范围内的每个土类型应至少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涉及入渗途径影响的,主要产污装置区应设置柱状样监测点 C.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可在最大落地浓度点增设柱状样监测点 D.涉及地面漫流途径影响的,应在占地范围外的上、下游各设置一个表层样监测点 【答案】 C 69、不属于各环境要素专项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建设项目工程时间 B.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D.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 A 70、下列不是用来判断大气稳定度的是()。 A.风速 B.风向 C.低云量 D.总云量 【答案】 B 71、某城市拟建地铁高架线路,位于GB3096中规定的0类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噪声评价工作等级是(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A 72、 在下述区域附近拟建环城高速公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必须采取现场调查和测量法的是(  )。 A.工业园区 B.保税区 C.商业区 D.别墅区 【答案】 D 73、某建设项目装修阶段使用升降机,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建筑噪声限值应为(  )。 A.昼间60dB(A),夜间50dB(A) B.昼间65dB(A),夜间55dB(A) C.昼间70dB(A),夜间55dB(A) D.昼间75dB(A),夜间55dB(A) 【答案】 C 7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为(  )。 A.现有数据与现场监测相结合 B.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 C.上、下风向对照原则 D.近多远少原则 【答案】 B 7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 D 76、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关于地下水质量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Ⅱ类地下水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B.Ⅱ类地下水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C.Ⅱ类地下水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D.Ⅱ类地下水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答案】 B 77、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的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 )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A.敏感目标 B.评价对象 C.评价方法 D.评价形式 【答案】 A 78、以下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适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煤粉发电锅炉 B.单台出力为24MW的燃油发电锅炉 C.单台出力为100MW的燃油发电锅炉 D.单台出力为100MW的燃煤发电锅炉 【答案】 B 79、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 B 80、(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内容的是() A.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所覆盖的面积 B.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声源分布状况 C.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数 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主要建筑物类型、名称和数量 【答案】 B 81、某城市拟建主干道总长1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适用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推荐模式是(  )。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 C 82、某企业北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20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6m高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B.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C.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1.2m以上 D.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答案】 B 83、某商住楼1~2层为大型超市,3层以上为住宅。超市内大型货梯运行时对3层以上住宅室内产生噪声污染。关于该商住楼住宅室内噪声污染执行标准和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B.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C.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D.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答案】 D 84、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 A.生产方式 B.生产规模 C.规划布局 D.规划目标 【答案】 C 8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重点方面包括(  )。 A.环境制约因素 B.环境保护投资 C.污染治理措施 D.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 A 86、某化工园区预计SO2年排放量为150t/a,NOx年排放量为450t/a,VOCs年排放量为1150t/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评价因子的二次污染物的是() A.PM10 B.O3 C.PM2.5 D.VOCs 【答案】 C 87、某电厂高压蒸汽管路排放高频噪声,该噪声的下列测量值中(测点位置和测量时间均相同),大小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倍频带声压级≥倍频带A声级 B.最大声压级≥最大A声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D.声压级≥A声级 【答案】 C 88、(2013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轻柴油锅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 A.8m B.15m C.25m D.35m 【答案】 A 8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时,在(),应做专题调查。 A.项目投资额较大时 B.项目评价范围较大时 C.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 D.项目评价等级大于二级以上时 【答案】 C 90、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地质公园的地理位置 B.项目的职工生活区位置 C.鱼虾产卵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 D.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 【答案】 B 9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以上。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 B 9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 C 9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现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须分析评价受影响区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 B.须分析评价受影响区内所有物种的生态学特征 C.须分析评价受影响的重要生态敏感区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D.须分析评价受影响的特殊生态敏感区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答案】 B 94、烟囱周围200m半径距离内存在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至少高出这一区域内最高建筑物(  )m以上。 A.3 B.5 C.8 D.10 【答案】 A 95、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 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 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界围墙0.5m以上位置 【答案】 C 96、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不属于生活垃圾j埋场选址的内容。 A.区域性环境规划 B.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 C.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 D.当地的城市规划 【答案】 C 97、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热水 D.pH≤5的水 【答案】 B 98、(2019年)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监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 B.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燃料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测定 C.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 D.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2m处任意点 【答案】 D 99、(2012年)38.某企业位于2类声功能区,距离厂界200m的敏感目标处昼间为60dB(A).夜间为5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范围应为() A.厂界外200m范围内 B.距企业声源外200m范围内扩大至满足 C.2类声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 D.扩大至满足3类声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 【答案】 C 100、 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中,机场飞机噪声的评价量为(  )。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 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C.最大线性声级及A声功率级 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及A声级 【答案】 B 101、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A.Ⅴ类和Ⅱ类 B.Ⅳ类和Ⅱ类 C.Ⅴ类和Ⅲ类 D.Ⅳ和Ⅲ类 【答案】 C 102、下列固体废物的处置,适用《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 A.危险废物的暂存 B.石化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 C.生活垃圾填埋 D.医疗废物填埋 【答案】 D 103、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30m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答案】 C 104、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A),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 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 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 【答案】 A 10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兼具定性和半定量特点的评价方法是(  )。 A.列表清单法 B.类比分析法 C.景观生态学法 D.单因子指数法 【答案】 B 10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主要工作的是( )。 A.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 B.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 C.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D.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书 【答案】 D 10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 A.关心点概率分析 B.有毒有害气体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分析 C.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D.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分析 【答案】 A 108、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简单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多于7 B.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 C.只有一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多于7 D.含有两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 【答案】 B 109、(2018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适用于进一步模拟岸边熏烟的预测模式为( )。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LPUFP模式 【答案】 D 110、(2017年)某建设项目位于规划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答案】 A 111、适用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是()。 A.钢材物流中心 B.海滨浴场 C.鞭炮贮运仓库 D.核电站 【答案】 C 112、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关于此标准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有(  )。 A.可以根据本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B.可以根据本标准对只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进行固体废物鉴别 C.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 D.液态废物的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答案】 C 113、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炼铁高炉 B.炼焦炉 C.生活垃圾焚烧炉 D.燃气导热油炉 【答案】 A 114、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 B.电镀工艺排放的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