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单选题(共800题)
1、蒙特威尔第的( )是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作品。
A.《尤丽迪茜》
B.《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C.《奥菲欧》
D.《达夫尼》
【答案】 C
2、下列不属于同声合唱类型的是( )。
A.童声
B.混声
C.女声
D.男声
【答案】 B
3、康复,中医学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复。中医学在康复医疗方面,不仅有较为完整、独特的康复理论,而且还有用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康复常用的疗法是
A.药物康复法
B.自然康复法
C.体育娱乐康复法
D.针灸推拿康复法
E.气功康复法
【答案】 A
4、 在学习《沁园春?雪》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体会人文内涵.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特点,以及《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张老师的教授幽默风趣,讲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同学们一下子就理解这首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当张老师播放音频时,同学们被伟大领袖的胸襟所感染。教师为学生介绍历史文化创作背景体现了新课标中音乐课程哪一性质?(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人文性
D.实践性
【答案】 C
5、两组学生跟随二声部音乐进行体态律动。一声部单独出现时,另一声部律动停止;声部之间是模仿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也是模仿;声部之间是交织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相互协调配合。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体现的关系是( )
A.元素—能量—语言
B.时间—空间—能量
C.时间—语言—声势
D.空间—声势—才能
【答案】 C
6、下列作品属于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歌剧的是( )
A.《伊凡·苏萨宁》
B.《向彼得堡告别》
C.《不要诱惑》
D.《卡玛林斯卡娅》
【答案】 A
7、在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时,陈老师发现后排的一个女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当播放《千手观音》视频时,她却很专注地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动作很到位,但是影响了周围同学安心听课。于是陈老师将她叫到前面来,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她在前排空位处坐下听课直至下课。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哪一基本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
【答案】 C
8、不能与含氰苷的中药合用的西药有
A.喷托维林(咳必清)
B.强心药、降压药
C.多酶片、胃蛋白酶
D.磺胺类
E.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答案】 A
9、“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
B.学生互评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B
10、( )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 A
11、以下对于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中音乐课程不需要关注情感,只注重知识
B.高中音乐课程三维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可以通过体验、探究、比较、合作等方式方法体现
D.高中音乐课要求学生能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答案】 A
12、“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时,除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王老师更关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乐曲旋律、音响所表现的意境、氛围与形象。”这一教学形式体现哪一种音乐美学观点?
A.形式主义
B.所指主义
C.表现主义
D.自然主义
【答案】 B
13、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布兰诗歌》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其中第一首《命运之轮》经常出现在影视和广告配乐中,为人熟知,这首作品的体裁是
A.康塔塔
B.歌剧
C.交响诗
D.音乐剧
【答案】 A
14、在广州方言歌曲《行花街》的教学时,老师强调学生用粤语演唱,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B.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C.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D.体验并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答案】 D
15、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
A.哨嘴
B.簧管
C.拉管
D.闭管
【答案】 B
16、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是( )
A.《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B.《弄臣》
C.《费加罗的婚礼》
D.《费德里奥》
【答案】 D
17、“音乐课上,黄老师引导学生分组为《小鸟、小鸟》创编 4 小节二声部节奏型,利用筷子、笔盒、水杯、自制沙铃乐器等物品敲击自编的伴奏节奏,体验其音响效果。”这一活动属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那个领域?( )
A.表现
B.创造
C.音乐与相关文化
D.感受与欣赏
【答案】 D
18、《夜半歌声》是( )为同名电影创作的主题歌曲。
A.聂耳
B.冼星海
C.江文也
D.黄自
【答案】 B
19、音乐欣赏教学时,“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该陈述体现的教学理论是()
A.重视音乐体现的同一性
B.重视音乐的实践
C.重视音乐的技能训练
D.重视音乐体验的独特性
【答案】 D
20、“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 )教学法。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答案】 A
21、新型的课堂评价强调创造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这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 )
A.创造性、主体性
B.审美性、体验性
C.创造性、审美性
D.主体性、体验性
【答案】 A
22、京剧行当中,青衣主要扮演( )。
A.老年妇人角色
B.性格活泼的女性角色
C.贤妻良母角色
D.以武功见长的女性角色
【答案】 C
23、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 A
24、在歌唱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 )
A.前奏
B.间奏
C.引子
D.尾奏
【答案】 B
25、下列关于柴科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中《十一月·雪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
B.第二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雪橇疾驰和赶车人的形象
C.第三部分高音区的音型好似雪橇上小铃铛的清脆音响
D.第四部分力度逐渐地减弱,表现了雪橇队渐行渐远的场景
【答案】 D
26、最早的意大利喜歌剧是幕间剧《女仆作夫人》,该作品是正歌剧( )的幕间剧。
A.《阿尔米德》
B.《高傲的囚徒》
C.《费德里奥》
D.《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答案】 B
27、属于主调音乐体裁作品的是( )
A.巴赫《b小调弥撒曲》
B.冼星海《怒吼吧!黄河》
C.拉索《回声》
D.黄自《山在虚无缥缈间》
【答案】 C
28、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 )
A.全部经验
B.部分经验
C.一定经验
D.学习经验
【答案】 A
29、我国最早论述声乐的著作是( )
A.《唱赚》
B.《唱论》
C.《声无哀乐论》
D.《乐书》
【答案】 B
30、“在欣赏巴赫的《小步舞曲》的音乐课上,教师准备教3/4拍的节奏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以《小步舞曲》为背景音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跳起了简单的舞步,并走出各种队形,一场别开生面的“宫廷舞会”开始了。跳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刚才跳舞时对于节奏的感受,教师将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随后介绍3/4拍节奏特点,介绍《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体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 )。
A.学科综合
B.知识转化
C.愉悦气氛
D.协调整合
【答案】 A
31、按结构形式可将音乐体裁分为奏鸣曲、回旋曲、交响曲、卡农、( )、变奏曲、协奏曲等
A.赋格曲
B.进行曲
C.革命歌曲
D.圆舞曲
【答案】 A
32、在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提倡运用富有节奏的语言、歌词和打击乐器通过教学的是()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答案】 B
33、( )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
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
D.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
【答案】 A
34、“同学们,刚才听了大家的演唱,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个地方发音不太标准。接下来同学们看着我手打的节拍,跟着我一起巩固下。好,预备,开始……”以上对话属于音乐教学过程中的( )。
A.初听歌曲
B.新课导入
C.学唱歌曲
D.分段欣赏
【答案】 C
35、常规交响乐队中弦乐组由几个声部组成(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答案】 A
36、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是
A.液
B.津
C.精
D.气
E.血
【答案】 A
37、()是亨德尔除歌剧之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
A.协奏曲
B.受难乐
C.交响曲
D.清唱剧
【答案】 D
38、西方音乐史上享有“钢琴诗人”美称的音乐家是()。
A.李斯特
B.肖邦
C.奥芬巴赫
D.斯美塔那
【答案】 B
39、药历的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包括
A.基本情况
B.病历摘要
C.用药记录
D.特殊人群
E.用药评价
【答案】 A
40、“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 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答案】 D
41、上课了,教师以演唱的形式给学生表演了《阿里郎》这首朝鲜歌曲,学生欣赏之后,教师顺势将主题引入到今天要学的朝鲜童谣《小白船》,从而导入新课。案例中的教师所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式呢?( )
A.创境导入
B.表演导入
C.游戏导入
D.设疑导入
【答案】 B
42、下列作曲家与作品名称对应错误的是( )。
A.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B.海顿——《时钟》
C.舒伯特——《睡美人》
D.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答案】 C
43、下列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A.《茶花女》
B.《纽伦堡的名歌手》
C.《塞维利亚理发师》
D.《费加罗的婚礼》
【答案】 B
44、弗拉门戈起源于( ),是一种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A.西班牙
B.葡萄牙
C.墨西哥
D.阿根廷
【答案】 A
45、下列哪个速度术语适用于葬礼进行曲( )
A.Andante
B.Allegretto
C.Allegro
D.Presto
【答案】 A
46、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 )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A.鼓
B.号
C.琴
D.锣
【答案】 A
47、不能与含麻黄碱的中药合用的西药有
A.喷托维林(咳必清)
B.强心药、降压药
C.多酶片、胃蛋白酶
D.磺胺类
E.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答案】 B
48、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根据多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媒体设备越先高级、越先进,音乐教学效果越好
B.教学媒体不但要选择合适,而且要使用得当,才能发挥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C.网络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无关
D.没有多媒体,音乐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
【答案】 B
49、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笔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素质和相关数据,这属于下列哪种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个案研究
D.历史研究
【答案】 C
50、()是西班牙的一种融合舞蹈、器乐、歌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整个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
A.法多
B.松
C.约德尔
D.弗拉明戈
【答案】 D
51、卡巴列夫斯基认为,( )的一致性在孩子与艺术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得最充分。
A.道德伦理与美
B.素质与能力
C.智力与能力
D.修养与技能
【答案】 A
52、在《桑塔·露琪亚》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听了两遍歌曲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歌曲中有几个声部在歌唱。这个问题的提出应该出现在( )环节比较合适。
A.导入
B.总结归纳
C.初步感知
D.拓展延伸
【答案】 C
53、构成交响乐团的基本乐器组是( )
A.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
B.弦乐组、管乐组、弹拨组、打击乐组
C.弦乐组、木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
D.弦乐组、铜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
【答案】 A
54、创作了《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的作曲家是( )。
A.勋伯格
B.舒伯特
C.斯特拉文斯基
D.肖斯塔科维奇
【答案】 C
55、湖北民歌《龙船调》是一首( )歌曲。
A.齐唱
B.对唱
C.重唱
D.独唱
【答案】 B
56、20世纪20—30年代,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是( )。
A.黄自
B.丰子恺
C.王光祈
D.青主
【答案】 C
57、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A.罗西尼
B.威尔第
C.普契尼
D.小约翰?施特劳斯
【答案】 B
58、提出“大音希声”这一音乐美学思想的是( )。
A.墨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答案】 D
59、“(领)哈腰挂来!(合)嘿!呦号嘿呀,嘿!蹲腿哈腰,嘿!漏钩挂好,嘿!腰挺起来,推位个‘把门’,嘿!……”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创造发展了一类特殊音乐类型,这类民歌音乐的体裁是( )。
A.花儿
B.信天游
C.进行曲
D.号子
【答案】 D
60、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前所奏之琴曲为( )。
A.《酒狂》
B.《碣石调·幽兰》
C.《广陵散》
D.《声无哀乐论》
【答案】 C
61、李斯特的音乐创作集中在( )两方面。
A.艺术歌曲和钢琴音乐
B.清唱剧和钢琴音乐
C.钢琴和小提琴音乐
D.交响乐和钢琴音乐
【答案】 D
62、20世纪50年代.根据其鸟类生态观察笔记,谱写了涵盖l7种欧洲鸟类的钢琴独奏曲的作曲家是( )。
A.勋伯格
B.布列兹
C.蒂皮特
D.梅西安
【答案】 D
6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是音乐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两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概念,只有通过良好的音乐实践,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表现和创造音乐。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以上观点?()
A.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立刻给予批评指正
B.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技巧去理解音乐、探索音乐
C.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D.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答案】 A
64、下列有关交响乐队的正确说法是()。
A.弦乐组处于乐队的从属地位
B.铜管乐组富于色彩变化,木管乐组具有明亮的音响
C.铜管乐组具有明亮的音响,木管乐组富于色彩变化
D.打击乐组处于乐队的核心地位
【答案】 C
65、主张“音乐教学应该透过实际的音乐经验,唤起学生的音乐知觉和情感,发展学生的美感知觉与回应能力”的音乐教育学者是( )。
A.戴维·埃里奥特
B.哈里·布劳迪
C.贝内特·雷默
D.詹姆斯·默赛尔
【答案】 A
66、评剧的雏形是( )。
A.乐亭大鼓
B.落地唱书
C.木板大鼓
D.落子戏
【答案】 D
67、秦腔的领奏乐器是()。
A.京胡
B.高胡
C.板胡
D.坠胡
【答案】 C
68、《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教学内容的表现领域包括( )内容。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 A
6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标准性评价
D.导向性评价
【答案】 A
70、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 )的音乐思想。
A.阮籍
B.嵇康
C.李延年
D.京房
【答案】 B
71、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
A.燕乐
B.清商乐
C.西凉乐
D.龟兹乐
【答案】 A
7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G角七声调式同宫系统调的是( )。
A.bB徵七声调式
B.E宫七声调式
C.F商七声调式
D.C羽七声调式
【答案】 B
73、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翟小松((Mong Dong))
B.刘谖《土楼回响》
C.朱践耳《纳西一奇》
D.郭文景《御风万里》
【答案】 C
74、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 )体裁。
A.声乐
B.器乐
C.诗歌
D.舞蹈
【答案】 A
75、下列选项中,属于D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
A.小调
B.g小调
C.b小调
D.f小调
【答案】 C
76、《智斗》选自( )。
A.传统京剧《沙家浜》
B.传统京剧《红灯记》
C.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D.现代京剧《沙家浜》
【答案】 D
77、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著名琴曲叫( )。
A.《平湖秋月》
B.《广陵散》
C.《高山流水》
D.《十面埋伏》
【答案】 C
78、柏辽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 )。
A.钢琴曲
B.声乐曲
C.组曲
D.标题交响曲
【答案】 D
79、贝多芬在完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他将德国诗人( )的诗《欢乐颂》谱写进作品,创造了交响音乐与合唱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也体现了贝多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追求。
A.拜伦
B.普希金
C.歌德
D.席勒
【答案】 D
80、以#F为下方音向上构成大七度音程,其上方音是( )
A.#E
B.#D
C.E
D.D
【答案】 A
81、将曲调的某一部分重复,另一部分重新发展,这种手法叫( )
A.局部重复
B.严格重复
C.对比
D.贯穿
【答案】 A
82、对教师音乐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对其()等的评价。
A.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学校的艺术氛围、音乐课的开设、音乐教师和音乐教学设备、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
B.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
C.教学思想观念、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方法、效果、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
D.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
【答案】 C
83、音乐家( )的作品被舒曼评价为“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A.舒伯特
B.勃拉姆斯
C.肖邦
D.德彪西
【答案】 C
84、下列不属于藏族民间歌舞的是( )
A.木卡姆
B.锅庄
C.堆谐
D.囊玛
【答案】 A
85、下列不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组的是( )。
A.弓弦乐器组
B.拉弦乐器组
C.吹管乐器组
D.打击乐器组
【答案】 A
86、音乐课上,教师关掉灯用投影仪播放黄河汹涌奔腾的视频,听黄河咆哮的声音,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黄河边的情景,并问学生“此时你们想到了什么歌曲?”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首在抗战时期起到鼓舞性作用的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在开始导入时运用了( )。
A.语言创设情境
B.多媒体创设情境
C.环境创设情境
D.绘画创设情境
【答案】 B
87、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
A.(老)约翰·施特劳斯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 C
88、下列有关变奏曲式的叙述有误的是( )。
A.主题不宜过大,一般为二段式结构
B.主题不宜太复杂,但需要有鲜明的性格
C.变奏与变奏之间一般相对独立,次序可以颠倒
D.以变奏手法为基础,但也常与其他各种手法和结构原则一起结合使用
【答案】 C
89、在音乐教学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得、音乐风格的掌握、文化内涵的理解,其实都离不开学生的( )
A.主动配合
B.集体探究
C.分组互动
D.自然吸收
【答案】 D
90、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布兰诗歌》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其中第一首《命运之轮》经常出现在影视和广告配乐中,为人熟知,这首作品的体裁是
A.康塔塔
B.歌剧
C.交响诗
D.音乐剧
【答案】 A
91、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怀来”辙的是( )
A.家、巴、蛙、花、瓜
B.刀、飘、高、条
C.爹、爷、歇、铁、月
D.该、哀、灾、歪、柴
【答案】 D
92、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黄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反复欣赏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速度等基本要素。进而让学生模仿船夫拉纤的动作以体会歌曲的律动感。黄老师引导学生模仿纤夫动作的教学行为体现了( )教学原则。
A.愉悦性
B.实践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答案】 B
93、“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20世纪80年代,著名作曲家解承强创作的那首《信天游》在全国刮起一股强劲的“西北风”。以下属于信天游的是()。
A.《上去高山望平川》
B.《沂蒙山小调》
C.《对鸟》
D.《赶牲灵》
【答案】 D
94、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京剧大师梅兰芳》中,学生欣赏完规定唱段后,教师为学生讲解京剧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梅兰芳先生在国家动荡之时不为日本人演出而“蓄须明志”的故事,感染和鼓舞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哪条课程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D
95、课堂当中,教师请同学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运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分别代表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来进行节奏创编并展示。该名教师运用了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哪种音乐教学法中的教学内容()
A.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B.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C.铃木镇—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 D
96、“在结束《祖国歌》学习后,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这首歌曲,编创一段舞蹈,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上述案例中,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哪一个教学模块?( )
A.演奏
B.歌唱
C.音乐编创
D.音乐与舞蹈
【答案】 D
97、柯达伊教学法主要内容有( )。
A.首调唱名法
B.固定调唱名法
C.柯尔文手势法
D.节奏读法
【答案】 A
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折的能力。”这句话体现的是音乐新课程的( )
A.加强人文教育
B.培养创新精神
C.注重学生体验
D.实现民主管理
【答案】 B
99、下列对义务教育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关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B.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评价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C.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D.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
【答案】 D
100、合唱排练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制定排练计划、排练作品和( )。
A.艺术处理
B.发声练习
C.熟悉乐谱
D.演唱设想
【答案】 A
101、下列关于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拉丁文演唱
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
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
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
【答案】 A
102、下列有关变奏曲式的叙述有误的是( )。
A.主题不宜过大,一般为二段式结构
B.主题不宜太复杂,但需要有鲜明的性格
C.变奏与变奏之间一般相对独立,次序可以颠倒
D.以变奏手法为基础,但也常与其他各种手法和结构原则一起结合使用
【答案】 C
103、铃木镇一创立了( )教学法。
A.体态律动
B.才能教育
C.声势活动
D.综合音乐
【答案】 B
104、“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其中,( )是小组的发起人以及核心。
A.巴拉基列夫
B.鲍罗丁
C.穆索尔斯基
D.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
【答案】 A
105、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打严嵩》
D.《群英会》
【答案】 B
106、适宜阴凉干燥的是
A.荆芥
B.白芍
C.莱菔子
D.熟地黄
E.薏苡仁
【答案】 A
107、下列属于格里高利圣咏演唱形式的是( )(易混)
A.女生合唱
B.重唱
C.混声合唱
D.应答歌唱
【答案】 D
108、“演奏家在舞台的钢琴前安静地坐了4分33秒,台下观众在这段时间内发出的杂音和环境音,就是这部作品的演奏内容。”这是20世纪中叶的一首音乐作品,其创作者是( )
A.约翰·凯奇
B.克拉姆
C.科普兰
D.格什温
【答案】 A
109、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教育口号,主要必须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的音乐教育。
A.音乐能改变灵魂的品质
B.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
C.音乐教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
D.美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
【答案】 D
110、( )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A.呆板
B.传统
C.生成
D.创新
【答案】 C
111、( )是日本一种融舞蹈、对白、歌唱、器乐于一体的民族表演艺术。
A.歌舞伎
B.甘美兰
C.盘索里
D.伦巴
【答案】 A
112、罂粟壳的使用注意
A.不宜常服
B.孕妇禁用
C.儿童禁用
D.运动员慎用
E.老年人禁用
【答案】 A
113、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渲染情境,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由此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音乐内涵,继而,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积累的情感很快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探究动力。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
A.温故导入
B.机变导入
C.故事导入
D.创境导入
【答案】 D
114、《胡桃夹子》中的《俄罗斯舞曲——特列帕克》,这一作品属于()。
A.歌剧
B.芭蕾舞剧
C.音乐剧
D.清唱剧
【答案】 B
115、两句结构乐段,上下呼应,不同材料,称为( )。
A.平行式结构
B.连环式结构
C.合尾式结构
D.对比式结构
【答案】 D
116、在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提倡运用富有节奏的语言、歌词和打击乐器通过教学的是()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答案】 B
117、下列有关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拉丁文演唱
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
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
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
【答案】 A
11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在贝多芬的()交响曲展开部的末尾,音乐描写“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里站起”。
A.第三
B.第五
C.第六
D.第九
【答案】 A
119、《广陵散》是()。
A.古琴曲
B.古筝曲
C.琵琶曲
D.二胡曲
【答案】 A
120、结构与交响曲类似,由三个或四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室内性的乐器套曲叫作()。
A.回旋曲
B.奏鸣曲
C.前奏曲
D.序曲
【答案】 B
1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特色乐器。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维吾尔族木卡姆
B.蒙古族马头琴
C.彝族月琴
D.苗族伽椰琴
【答案】 D
122、 印度音乐受外来文化影响,有着自己特殊的音律、调式、旋律、曲式、体裁、乐器和乐队、演唱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旋律中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
B.器乐中有很多持续音
C.歌声略带鼻音色彩
D.音乐中具有丰富、浑厚的和声
【答案】 D
123、王老师在讲授《沃尔塔瓦河》的过程中,在经过了欣赏作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后,播放王世光作品《长江之歌》进行对比鉴赏,最后得出两个作品都表现了作者对各自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 )的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B.突出音乐特点
C.关注学科综合
D.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D
124、《彼得与狼》的曲作者是( )
A.肖斯塔科维奇
B.普罗科菲耶夫
C.斯特拉文斯基
D.柴可夫斯基
【答案】 B
125、下面谱例中,为第6小节选配的和弦是( )
A.Ⅳ—Ⅰ
B.Ⅲ—Ⅰ
C.Ⅴ—Ⅰ
D.Ⅰ—Ⅴ
【答案】 A
126、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铃木音乐教育体系”把母语学习的原理应用于小提琴教学
B.“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节奏唱名法、字母记谱法
C.“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听觉训练
D.“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答案】 C
127、《幻想交响曲》是法国作曲家( )创作的。
A.勃拉姆斯
B.柏辽兹
C.罗西尼
D.圣一桑
【答案】 B
128、法曲这一音乐形式最早出现在( )时期。
A.梁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答案】 B
129、《雨打芭蕉》是一首( )的代表曲目。
A.江南丝竹
B.潮州音乐
C.广东音乐
D.福建南音
【答案】 C
130、“老师引导学生用5 1 2 3 5 6几个音填人4张节奏卡片,组成一条旋律”,这一教学活动体现的是()。
A.欣赏
B.演唱
C.创造
D.演奏
【答案】 C
131、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分别演奏《欢乐颂》的两个声部并合奏,然后分辨两声部间的音程关系,其教学重点是( )。
A.曲式
B.速度
C.织体
D.和声
【答案】 D
132、学校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这是( )的教育思想。
A.奥尔夫
B.达尔克罗兹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答案】 C
133、课堂当中,教师请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运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分别代表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来进行节奏创编并展示。该教师运用了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哪种音乐教学法?( )
A.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B.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C.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 D
134、江南丝竹一般不包含( )。
A.二胡
B.扬琴
C.唢呐
D.琵琶
【答案】 C
135、“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朗诵诗歌,配合各种声势活动,使用回声的方式让学生模仿,从而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和句式感。”上述“原本性”教学方法体现的关系是( )。
A.听赏——理解——创新
B.认知——符号——分析
C.语言——动作——舞蹈
D.欣赏——表述一一即兴
【答案】 C
136、下列属于木管组的乐器是( )
A.圆号
B.小号
C.长号
D.巴松
【答案】 D
137、能乐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其伴奏乐器不包括( )
A.能管
B.太鼓
C.三味线
D.伽倻琴
【答案】 D
138、在朝鲜半岛的传统乐器中,最有特色的乐器是()。
A.大筝
B.古筝
C.琵琶
D.玄琴
【答案】 D
139、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A.《天涯歌女》(贺绿汀)
B.《红豆词》(刘雪庵)
C.《山在虚无缥缈间》(黄自)
D.《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答案】 A
140、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下列不属于感受与欣赏的内容的是( )
A.音乐的体裁与形式
B.音乐与姊妹艺术
C.音乐的情绪与情感
D.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答案】 B
141、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