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村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督查的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督查的实施方案
各小学: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各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要 求,深入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 推动中小学规范化办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常规管 理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二、组织领导
长塘中心小学成立教学常规管理督查领导小组,校长孙递华任组 长,其他班子成员及各村小校长为成员。由分管的副校长牵头,中心小 学班子成员及各村小校长参与,组织开展全镇督查工作。
三、督查内容
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吉安市村级小学(教学 点)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吉教办字〔2014〕 162 号)、区教育 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吉州区中
— 1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吉区教字〔2014〕 24 号)以及《关 于进一步深度推进全区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区教字
〔2015〕 20 号)等文件精神。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是否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实施省颁义务教育 新课程方案。
2.是否严格执行省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总量和各学科课时量安排教学,不随 意增减课程、调整课时,特别是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等课程,是否切实保证课程实施与课表一致。
3.是否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加强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和管理, 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4.是否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的制订、备课、课 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复习与考试、听评课、教 研与科研、学生笔记(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要求考试科目分学科用笔 记本摘录读书、学习笔记,养成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学工作各 环节落实情况。
5.期中、期末迎考工作情况。
6.学校教师任课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检查情况,学校对教 师的评价情况。
四、督查形式
1.督查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提前告知督 查的时间和对象。
— 2 —
2.定期督查每学期集中时间进行,一学期两次,采取个别访谈, 向家长调查,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调阅有关资料(如作息时间表、 课程表、教师上课安排表,教研组活动记录和教案、学生笔记等), 课堂观察或听课,发放调查表等形式进行。督查的重点主要在学校和 课堂,必要时进行校外调查。不定期抽查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抽查一 两项内容,一个月一次。
五、督查结果运用
1.一般性问题与学校直接交换意见,提出建议。突出的问题发给 《长塘中小学教学及管理督查问题整改通知书》,责成学校限期整改。 被责令整改的学校要及时形成书面整改报告报中心小学办公室。
2.凡是重大问题被全镇通报批评的学校,当年不得参评镇级以上 (含镇级)与教学及管理内容有关的先进集体;相关责任人当年不得 参评镇级以上(含镇级)与教学及管理有关的先进个人。
3.被全镇通报通报批评的相关责任人,各校要根据相关制度予以 严肃处理。
六、工作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宣传到位,明确职责,确保学校 教学常规工作正常开展。
2.督查前,由中心小学教导处对备课、教案、作业、学习笔记、 功能室使用情况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督查后督查组 要形成小结报办公室汇总。
— 3 —
3.督查组要注重过程督查,抓好环节落实,督查时由督查领导小 组对督查学校和督查人员进行随机抽取。
附件: 1.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要求
2.中心小学教师任教情况统计表
3.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情况记录表一
4.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记录表一评价标准
5.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情况记录表二
6.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记录表二评价标准
7.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情况记录表三
中心小学
2019.10 — 4 —
附件 1: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要求
1.畅游书海读书活动要求:
是否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是否制定读书实施方案;是否有读 书笔记;是否举办师生征文等相关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督查组查看资料,访谈师生等。
2.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是否制定总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是否建立的健全教学常规 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省颁普通高中、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课 程、开足课时;是否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加强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指 导和管理,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教师的课时量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完成课时量。
督查组查看学校课程表、制度、方案、资料、访谈师生等。
3.听课、评课要求:
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科研主任、 2013 年 9 月以 来招聘新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 20 节,其他行政人员每学期不少于 15 节,其他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 10 节。听课、评课有详细记录, 并有听课反思。
学校是否每学期检查教师听评课记录本。在听课录或工作记录本 上写上查阅日期和评价建议。
督查组检查每位教师听课记录本。
— 5 —
4. 教案(导学案)要求:
教师不以课本、作业、试卷、资料代替教案。教师教案(导学案) 中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作业、教 学反思等环节是否设计合理。是否突出学科特点的个性化、差异化; 是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可以集体备课编印电子教案,但应该在笔 记上记录课后反思。手写教案(导学案)的四十五周岁以上教师每学 期教后反思不少于 15 篇,四十五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教后反思不少于 20 篇。电子教案(导学案)的教师不分年龄,凡新授课都要有反思。
学校是否按常规要求检查教师教案,每月检查后在教案旁写上查 阅日期和评价建议。电子教案检查后在工作记录本上写上查阅日期和 评价建议。
督查组检查每位教师教案。
5. 业务学习笔记要求:
教师每月有一篇业务学习笔记。学校是否每学期检查教师学习笔 记,是否有检查记录。
督查组检查每位教师学习笔记。
6.学生笔记要求:
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要求考试科目分学科用笔记本摘录笔记,建 立“纠错集”。学校是否每学期检查学生笔记,是否有检查记录。
督查组抽查每个年级每班至少 5 本笔记或者“纠错集”。
7.作业批改要求:
— 6 —
教师作业批改是否认真,是否存在学生代替批改现象。对学生出 现的普遍问题,是否进行集体讲评,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否进 行个别指导。批改是否有分析和批语。
学校每学期检查教师是否批改作业后,是否在工作记录本上写上 查阅日期和评价建议。
督查组检查全校的学生作业本和学校的检查记录。
8.教研活动要求:
学校是否建立健全了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网络,是否制定教研 组、校本教研计划。每周交替开展教研活动并有活动记录,学期末的 工作总结;学校是否有教研组、备课组学期评估和奖惩制度;校本培 训是否扎实,有特色; 35 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教学课, 35 岁以上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公开教学课。督查组检查活动记录、 资料等。
9. 音、体、美及实验室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是否强化音体美教学,开展“1+1”素质教育活动,每个学生至 少掌握一门体育和一门艺术特长;是否坚持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达到 1 小时,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健康档案齐全、规范、数据准确,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 85% 以上;开展好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各功能室做到干净整 洁、摆放合理,要建立借(使)用记录本。
督查组检查学校课表、各功能室的使用记录和仪器设备的入账、 借用记录、开展活动的方案、资料等。
— 7 —
附件 2:
中心小学教师任教情况统计表
— 8 —
附件 3: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导记录表一
督查单位:督查时间: _______年_____月_____ 日
— 9 —
— 10 —
附件 4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查记录表一
评价标准
1.畅游书海读书活动(10 分):
是否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2 分) ;是否制定读书实施方案(2 分); 是否有读书笔记(4 分) ;是否举办师生征文等相关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2 分)。
2.教育教学常规管理(10 分):
是否制定总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是否建立的健全教学常规 管理制度(2 分) ;是否严格执行省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 足课时(2 分) ;是否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加强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 和管理,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3 分);教师的课时量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完成课时量(3 分)。
3. 教案(导学案)\教学反思检查落实情况(15 分):
学校是否按常规要求检查教师教案,每月检查后在教案 \反思旁写 上查阅日期和评价建议(5 分);每月检查情况是否有在检查记录表上记录 (5 分);每月检查情况是否有公示或在教师会上反馈(5 分).
4.作业批改检查落实情况(15 分):
学校是否按常规要求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5 分);每月检查情况是 否有在检查记录表上记录(5 分);每月检查情况是否有公示或在教师会上 反馈(5 分).
5. 业务学习笔记检查落实情况(10 分)
— 11 —
学校是否每月检查教师学习笔记 ,是否有检查记录(5 分);每月检查 情况是否有公示或在教师会上反馈(5 分).
6.听课、评课检查落实情况(10 分):
学校是否每学期检查教师听评课记录本(2 分);是否有在听课录或检 查记录本上写上查阅日期和评价建议(5 分);是否人将检查情况公示或在 教师会上反馈(3 分)。
7.教研活动检查落实情况(10 分):
学校成立了语、数、英、综合科目教研组,有教研工作计划和工 作安排( 2 分),少一项扣 1 分;学校开展了教研活动,并有记录和图
片,一次 1 分( 8 分)。
8. 音、体、美等工作检查落实情况(10 分):
是否开展音体美教学( 2 分);是否开展“1+1”素质教育活动 (2 分);是否坚持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2 分);各功能室干净整 洁(2 分);各功能室有借(使用)用记录(2 分)。
9.学生笔记检查落实情况( 10 分):
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要求考试科目分学科用笔记本摘录笔记,建 立“纠错集”。( 5 分)学校是否每学期检查学生笔记,是否有检查记 录( 5 分)。
— 12 —
附件 4 :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导记录表二
检查单位:检查时间: _______年_____月_____ 日
— 13 —
附件 5: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督导记录表二
评价标准
1. 备课、反思( 30 分):
要求:教师不以课本、作业、试卷、资料代替教案。教师教案 (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练习设计、 作业、教学反思等环节是否设计合理。是否突出学科特点的个性化、 差异化;是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可以集体备课编印电子教案,但
应该在笔记上记录课后反思。手写教案(导学案)的四十五周岁以上 教师每学期教后反思不少于 15 篇,四十五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教后反 思不少于 20 篇。电子教案(导学案)的教师不分年龄,凡新授课都要 有反思。
评价标准:有提前备课(导学案)( 10 分),含兼任科目,少一 节扣 1 分;备课(导学案)过程详细,环节齐全(6 分);作文、试卷 有讲评(4 分),每少一次扣1 分;扣完为止;教后反思数量达标( 10 分),每少一节扣 1 分;以上各项分扣完为止。
2. 作业批改( 30 分):
要求:作业布置体现灵活性,综合运用性强,有自己独特的作业 设计。作业批改及时、细致,不能出现学生批改;老师有讲评、学生 有订正;批语有激励性。
语文:使用笔记本每课一练(可用一课一练代替),每单元有综 合练习,小字每课一练,作文每单元一篇(中高年级),周记每周一 篇(中高年级),练习册、单测全批全改,三—六年级
— 14 —
每天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
数学:使用算术本每节课有课堂作业(可用一课一练代替),每 个知识点有综合练习,练习册、单测全批全改,三—六年级每天布置 适量的家庭作业。
英语:使用英语抄每课一练,练习册、单测全批全改。经常布置 适量的家庭作业。
其它综合科目:适当布置多样性的作业。
评价标准:作业量达到要求( 5 分),作文、周记每少一篇扣 2 分, 其它作业每少一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作业批改及时、细致( 10 分),未及时批改或未批改一次扣 1 分,发现学生代替批改一次扣 2 分,扣完为止;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否进行集体讲评,对个别 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个别指导。错误要求学生更正并再次批改、 辅导( 10 分);批改是否有分析和批语(5 分)。
3.听课、评课( 10 分)
要求:
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科研主任、 2013 年 9 月以 来招聘新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 20 节,其他行政人员每学期不少于 15 节,其他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 10 节。听课、评课有详细记录, 并有听课反思。
评价标准:查看听课记录,有记录(5 分),少一节扣 1 分,有听 课反思、评价意见( 5 分)。
4.教研活动( 10 分)
要求: 能积极参加学校或上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提出建议。
— 15 —
38 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教学课, 38 岁以上教师每学 年至少上一节公开教学课。教师积极主动配合教研组的备课作业常规 检查
评价标准:积极参加学校或上级组织的教研活动(5 分),缺席一 次扣 1 分;按要求上好公开教学课。(5 分),
5. 业务学习笔记( 10 分)
要求:教师每月有一篇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 400 字)。
评价标准:一学期按 5 篇算,每篇 2 分。
6.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10 分)
要求:教师每学期开学有一篇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复习阶段有 一篇教学复习计划。每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详细的教学工作总结。
评价标准:一学期按 3 篇算,少一篇扣 3 分。
— 16 —
附件 5: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督导记录表三
督查单位:督查时间: _______年_____月_____ 日
— 17 —
— 18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