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前导管注浆在富水区治理施工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92955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前导管注浆在富水区治理施工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前导管注浆在富水区治理施工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前导管注浆在富水区治理施工中的应用 张辉1 刘文2 (1. 广西百色市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结合小盘岭1#隧道富水段的综合治理,就隧道在渗水、淋水、突泥突水、涌水等病的治理中,对采用的超前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做总结。 关键词:涌水 治理 导管注浆 施工   隧道涌水是指在富水的岩体中开挖隧道,岩体裂隙互相贯通并且含有富水时,大量的地下水就涌入洞内,新开挖的隧道就成为排水的新通道。在粘性土及未胶凝的断层破碎带中,涌水的动水压力和冲刷作用,能够导致隧道围岩失去稳定性,从而形成突泥突水的隧道灾害。从目前的隧道施工技术角度,治理涌水的方法较多,大多分为两类:即排水法和止水法。实际施工中排水和止水常常是被结合应用的。所以“堵排结合”是经常被采用的治理方法。下面结合小盘岭1#隧道涌水工程实例,介绍超前导管注浆在涌水治理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1.1 位置 小盘岭1号隧道位于珲春市密江乡东阳村至甩弯子村之间,进口里程DK340+132.0,终止DK346+419.0 .隧道全长6287m,最大埋深250m。 1.2 气象特征 遂址区年平均气温6.8度,最冷月极端天气-32.5度,极端最高天气22.3度,年平均降水量为528.7mm,年最大降水量1065.6mm,年最小降水量365.4mm,年平均降水日数105天。 1.3 物探解析地质构造 GDK343+040—GDK343+540.0处为物探异常带,岩体较破碎,因地势较低,利于汇水形成富水区,对施工会产生较大影响。 GDK343+040—GDK343+540.0段作为设计变更试验段, 采取“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进行施作。 2 注浆导管施工工艺 2. 1 导管工艺流程( 图1) 图1 导管施工工艺流程 2. 1. 1 定位 测量人员准确放出隧道开挖轮廓线,在轮廓线注浆工艺流程外侧打设超前管孔位,布设范围在起拱线以上,孔位间距为40 cm,,每环共37 个孔。 2. 1. 2 钻孔 施工中采用TY28型凿岩机不少于8 台,进行钻孔作业,采用50 mm 钻头钻孔。每台钻机设2 名钻工,尽量减小钻孔横向偏位,控制钻孔深度误差在+ 5 cm 以内,并保证设计要求的30°外插角。 2. 1. 3 钢花管制作及安装 a.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0~20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构造见图2。 φ8mm加劲箍 小钢管普通焊 >30cm 15~20cm 图2 注浆小导管结构图 b.钢花管大样每个孔位打至设计深度后立即下管, 钢花管由人工辅助机械送入,钢管到位后。 采用锚固剂或水玻璃和水泥封口, 以防注浆时冒浆。 2. 1. 4 注浆 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机2 台,注浆时注浆压力控制为初压1. 0~2. 0 MPa,在注浆孔的注浆末期,泵压逐渐升高后增压至3 MPa。当注浆压力不低于3. 0 MPa,稳定5 s 时可作为注浆孔施工的结束标准。 2. 2 注浆材料与浆液配合比 压浆材料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胶凝作用,因此,多数情况下都采用以水玻璃为主体材料。设计中采用了水泥水玻璃类浆液,它是以水泥和水玻璃为主剂( 水泥浆要求: W ∶C= 1∶1;水玻璃要求: 模数m= 2. 4~3. 4,浓度B =35e′),两者按1∶1 的比例采用双液方式注入,加入2%缓凝剂( 磷酸氢二钠) 所形成的注浆材料。它具有以下优点: (1) 可以调节胶凝时间; (2) 结石体抗压强度高,可达到5~20 MPa; (3) 不会产生固化收缩而形成空隙, 有利于保持胶凝体与岩体的胶结和挤压作用; (4)浆液结石率为100%, 结石体渗透系数为10- 3 cm/ s, 抗渗性能好; (5) 浆液在流散过程中, 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水化热, 这些热量将促使岩体含水量降低, 岩体强度和自稳性则因此而提高。 2. 3  注浆设备 隧道所用的注浆设备见表1。 2. 4. 1 泄水孔施工 泄水孔施作的目的,一是减小裂隙水水压力,以预防掌子面突然涌水引起坍塌;二是集中引排,,减少掌子面渗漏水,改善施工条件, 减少材料浪费。目前根据现场实际围岩节理的发育情况和裂隙走向,对裂隙水分布及补给并对孔位做了及时调整,改在掌子面节理、裂隙发育的右上及左边偏下位置施打泄水孔, 单孔泄水量达到60 m3 / h,,使掌子面的淋水情况大为改观,泄水效果比较理想。泄水孔孔位见图3所示。 图3 泄水孔部分孔位示意 2. 4. 2 止浆措施 设计中指出小导管管尾0. 5 m 范围内不打注浆孔。GDK343+040 断面超前导管注浆过程中,孔口出现大量溢浆现象。分析原因: 施打泄水孔后, 实际涌水量为100~120 m3/ h,设计方案治理水量为60~80 m3 / h,这样实际水压力也会比设计大很多。经调整我部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止浆: 管尾0. 7 m 范围内不打注浆孔,送管施工完成后,先用止浆塞塞紧0. 7 m中的前0. 15~0. 20 m 范围,减小导管与孔壁之间的水量和流速,使渗漏水从导管中流出,便于封堵止浆。再用干水泥和水玻璃严密封。 2. 4. 3 预防堵管措施 在GDK343+040断面导管注浆过程中, 3 号、7 号、21 号等孔位出现堵管现象。分析认为: 双液浆凝结时间较短,施工中若采用一段或一段半注浆设备,在换孔过程中,如果时间过长,浆液就会在注浆管中胶凝而堵管。因此在换孔过程中, 首先要打开合流管部位的排浆阀,排出浆液,再用清水清洗注浆管,防止多次注浆的胶凝物累积堵管。 2. 4. 4 注浆顺序控制 GDK343+040断面导管顺序注浆施工后,个别孔周边仍存在渗漏现象。考虑到该段围岩裂隙发育,在裂隙分布及走向影响下,渗水、涌水分布、压力等存在不规律性的特点,在孔位注浆顺序上做了适当调整。 ( 1) 在裂隙发育程度相近、渗漏水、涌水情况基本相同的部位,采用间隔注浆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注浆材料,还可以使封闭更加严密,提高帷幕效果; ( 2) 在渗漏水、涌水情况不同且压力相差较大的部位,采用由弱到强,即由渗漏水部位向涌水部位注浆,保证每个孔在裂隙水压力差及注浆泵压力作用下注浆饱满、充分填满裂隙, 提高止水效果。 2. 4. 5 单孔注浆压力控制 因为渗水、涌水分布和压力等均不存在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孔位, 注浆压力控制也不尽相同。 ( 1) 在压力相对较小的孔位,先低压注浆,减小管尾附近围岩裂隙渗漏,再高压注浆,使浆液进一步充满裂隙,封堵裂隙水,最后降压持荷10 s,降低浆液流速,让导管及其周围浆液有充分的胶凝时间。 ( 2) 在压力较大的孔位,先高压,再低压,实行高低压反复的方法, 既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将浆液压入裂隙,又保证导管及裂隙中的浆液有足够的时间胶凝。 3 注浆效果 GDK343+040-- GDK343+055施工段完成后,堵止效果明显。 ( 1) 注浆前GDK343+040~+ GDK343+055段拱部渗漏、淋水严重,无法完成喷射作业,注浆后浆液通过裂隙反渗至该段封闭围岩。 ( 2) 注浆前部分导管及其周边有淋水或涌水现象,注浆后在原渗漏水部位绝大部分有浆液渗出,渗漏水明显减少。 ( 3) 经过超前导管注浆治理段落,开挖施工后,围岩裂隙水及孔隙水明显减少,爆破后的洞渣中含大量的浆液胶凝体,洞渣结块率高, 充填密实,胶结牢固。 ( 4) 从出水量方面看,自GDK343+040断面施打泄水孔后,最大水量达到120 m3/ h左右,注浆施工后水量降低至65 m3 / h 左右。 4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 1 注浆压力 根据GDK343+040 断面围岩情况推断以后一段为软弱岩体,围岩裂隙发育,节理逐渐清晰,强度也有提高,与软弱岩体存在一定差异。注浆过程中,在没有止浆墙的情况下,压力过大浆液会从裂隙中渗出,甚至喷射出来,压力难以增高,并使周边泥质岩和欠稳定的岩块掉落。长时间维持在0. 7~1. 5 MPa 左右。围岩整体性较好的孔位注浆2. 5 min 左右,压力会迅速增至3. 0 MPa,甚至更高, 注浆量则略低于设计值。 4. 2 注浆量 在围岩裂隙发育段,部分孔在注浆2~2. 5 min后,浆液会从裂隙中渗漏、喷射出来,但渗漏或喷射的浆液会逐渐胶凝逐渐堵住裂隙。为了达到止水目的,就要延长注浆时间,导致浆液大量流失。注浆开挖后发现,洞内渣石中存在大量双液浆胶凝体。这些都是注浆量加大的体现。 5 结语 在GDK343+040~+ GDK343+055 涌水段超前注浆导管施工试验段,我们坚持“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实践中总结一套简易高效的施工经验,虽然施工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但从注浆后效果来看,还是达到了封闭围岩、封堵裂隙水的效果,导管注浆方案的可行性为我部以后处理涌水提供宝贵的实践资料,我们将致力完善导管注浆,坚持“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为改善了施工作业条件,保证隧道安全掘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向兵,李立国. 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23) [2] 祁顺生. 以价值为基础的要素与企业 [J].. .中国教育期刊学会.2001(02) [3] 张振川. 现代企业风险价值管理问题探讨[J]. 会计研究. 2004(03) [4] 汤谷良,林长泉. 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J]. 会计研究. 2003(12) [5] 胡笑寒,万迪昉. 战略控制方法与管理控制方法的比较及发展研究[J]. 广东科技. 2003(04) [6] 何有缘,侯兰,任洪斌. 信息沟通中经理人应遵循的“531”策略[J]. 中国职教期刊学会. .2002(04) [7] 德国胜. 提高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途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6) [8] 刘萍.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J]. 中国科教期刊学会. 2002(12) [9] 王春美,闫彩英.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 生产力研究. 2001(06) [10] 袁改莲,芦震. 220kV小店变电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跳闸的事故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http://www.xtd- 2010(33) [11] 周雯,邢建武. 新经济时期以来美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J]. 特区经济. 2009(01) [12] 赵东安,杨春. 中国工业期刊学会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韩国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特区经济. 2009(01) [13] 戴靖波. Z形接地变压器在变电站的应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4] 侯晓音. 地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1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 中医药期刊学会. .2006(06) [16] 益瑞涵. 美国大学的品牌管理及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J]. 中国高教期刊学会. 2006(09) [18] 刘志彪.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