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2份文
【范文稿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发布,为我国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这份文件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以“点石成金”之笔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坚守三农“基本点”,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方向的“指南针”。文件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粮食稳产丰产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 坚守耕地红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党员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落实好各项粮食生产政策,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巩固三农“关键点”,是筑牢乡村全面振兴根基的“压舱石”。文件指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脱贫群众的需求,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 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握三农“增长点”,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文件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我们要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 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党员干部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着力点”,是提升乡村全面振兴品质的“助推器”。文件明确,要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加强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推动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化三农“核心点”,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定盘星”。文件强调,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农村稳定安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 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引领文明乡风,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激活三农“活力点”,是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潜能的“催化剂”。文件指出,要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统筹推进林业、农垦和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关乎乡村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我们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党员干部要积极推动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描绘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推动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研讨发言材料1820字例文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件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新阶段,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 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要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 把准工作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严格耕地保护,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统筹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创新发展数字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协同治理。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整治人情比、 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责任。
要发挥好各级党委“一把手”抓“三农”工作的关键作用,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要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担当作为。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深化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效能。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税制。要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
四是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实干实效。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情、 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工作,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强化执行情况监督评估。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评价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各类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要创新工作方法,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能。
五是坚持廉洁从政,树立良好形象。
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接受监督。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开展对村巡察。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涉农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严防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基层“微腐败”整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工作韧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