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内部资料.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907322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内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内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内部资料 资料仅供参考 社会工作实务一览表 社会工作内容 需要 问题 主要内容 主要方法 备注 儿童社会工作 1.基本生活 2.健康照顾 3.良好的家庭生活 4.学习 5休闲与娱乐 6.社会生活能力 7.良好的心理发展 8.免于被剥削伤害 1.贫穷 2.环境污染 3.营养 4.童工 5.学习压力与智力发展问题 6.代际冲突 7.与同伴交往中的困惑 8.儿童道德发展中的问题 9.未成年人犯罪 10.特殊情况:家庭暴力侵害、流浪和黑恶团伙、吸毒和艾滋病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8.提供儿童的信息和咨询 9.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 10.对孤儿.弃儿的救助 11.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 12.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13.对青春前期儿童的辅导 1.个别谈话 2.咨询服务 3.儿童活动小组 4.社区儿童场馆建设 5.社区儿童教育服务 6.社区急需.紧急时间救助 7.组织社区综合力量 8.社区宣传 9.发动社会政府资源 10.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 11.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 12.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特殊整合 特殊整合 特殊整合 青少年社会工作 1.自身被社会接纳,符合角色定位 2.与同伴发展人际关系 3.情绪自主 4.经济独立 5.生涯准备 6. 发展技能 7. 负责任,有抱负 8.为未来的婚姻家庭准备 9.建立个体价值体系 1.心理和情绪问题 2.网络成瘾问题 3.青少年犯罪问题 4.家庭矛盾 5.失学失业 6.其它:品德、社交、弱势 1.思想品德辅导 2.心理及认知辅导 3.生涯发展辅导 4.就学就业辅导 5.生活方式辅导 6.人及交往辅导 7.行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 8.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1.提升青少年能力 2.改进支持关系 3.优化同辈群体 4.整合社区资源,为青少年提高服务 5.优化社会环境 6.活动小组 7.组织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的老人增加 3.生活环境的恶化 4.代沟问题 5.医疗费用负担 6.闲暇的增多与社交的减少 1.身体健康服务 2.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5.特殊问题:虐待、丧亲 1.缅怀往事疗法 2.人生回顾疗法 3.验证疗法 4.现实辨识小组 5.动机激发小组 6.爱登选择模式 7.住房与服务模式 8.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模式 9.老年社区医疗性照顾 10.老年社区社会性照顾 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 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 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 妇女社会工作 1.男女平等 2.女性特殊保护 1.经济 2.贫困 3.参与决策与管理 4.教育 5.健康 1.失业 2.单亲 3.家庭暴力 4.打工妹服务 5.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 6.扫盲、文化教育 7.学习实用技术,提高文化素质 8.健康保健、优生优育 9.婚姻家庭咨询 10.维权 1.协助理清思路 2.从优势视角帮助寻找资源 3.发展性小组 4.支持性小组 5.预防性小组 6.妇女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 7.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 8.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 残疾人社会工作 1.治疗康复 2.基本生存 3.接受教育 4.职业发展 5.家庭生活 6.社会交往 7.价值实现 1.父母不接受、不知道如何对待或过度保护残疾孩子 2.缺乏社会接触,沟通障碍 3.难以接受身体形象 4.学校适应困难,受教育障碍 5.恋爱婚姻障碍 6.就业压力 生活困难 1.致残预防 2.医疗康复 3.教育康复 4.职业康复 5.社会康复 1.建立信任关系 2.参与残疾评定 3.个人与社区状况分析 4.介入模式:危机介入、增能模式、倡导模式、自助小组、社区工作模式、个案管理模式 矫正社会工作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 3.再社会化的需要 1.难取得社会民众同情 2.功能恢复与重建困难 3.难以得到社会资源 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1.司法判决前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攥写 2.服刑罪犯的个案辅导 3.科学执行社会服务计划 4.帮助再监服刑罪犯建立与社会的联系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1.基本生活保障 2.医疗康复 3.社会尊重 1.老龄化问题 2.生活困难 3.权益保障 1.军休所社会工作 2.疗养院社会工作 1.个案工作 2.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1.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2.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 1.就业难 2.隐形失业 3.延迟上岗 1.协助适应矫正工作新生活 2.协助发掘利用自身和外界资源 3.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4.为祈求的安置对象提供信息 1.协助适应生活与环境 2.增强安置对象的自我能力 3.协助实现角色转变 4.为安置对象代言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1.贫困救助 1.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 2.改进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 3.评估救助对象的需求 4.帮助申请低保 5.推动服务对象的就业和经济自主 6.有组织、制度化推进反贫困计划的实施 7.提高救助对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8.为救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1.开发潜能,增强自己解决问题能力 2.充分利用救助对象自然资源 3.相互支持、分享、协作、共同成长的小组工作方法 4.争取外力协助 5.减少社会冲突,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 6.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亲朋、专业团体等) 7.做贫困者需要和诉求的代言者、呼吁者、促进社会政策制定和修改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 2.自然灾害 1.组织受灾群众转移 2.安排灾民基本生活 3.社会秩序维护 4.心理疏导 5.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能力、恢复社会生活秩序、恢复经济秩序 6.社区减灾:协助灾害风险分析、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教育 1.组织受灾群众转移 2.安排灾民基本生活 3.社会秩序维护 4.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 5.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6.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用专业方法 用专业方法 用专业方法 用专业方法 用专业方法 用专业方法 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1.街头救助 2.全天候救助 3.(救助站、中心)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4.引导和矫正服务 5.类家庭服务 6.家庭寄养 7.教育技术培训 8.跟踪回访 1.外展服务 2.思想和行为矫正 3.教育和技能培训 4.跟踪回访 家庭社会工作 1.不良婚姻问题 2.婚姻冲突、家庭暴力 3.亲子代际的隔阂与冲突 4.家庭养老问题 1.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 2.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3.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 4.家庭救助 5.城乡贫困家庭的救济与辅助 6.家庭生活服务 7.家庭心理辅导 8.婚姻调解 9.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 10.家庭生活教育 11.家庭能力建设 1.心理咨询 2专题小组(婚姻成长小组、亲子互动小组). 3.联合专业机构 4.政府机构 5.家庭治疗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行政方法 学校社会工作 1.协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偏差行为、特殊群体(继父母、单亲、残疾、服刑、转学、特长生) 2.全体学生的生活,学业和职业辅导 3.协助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1.情感支持、发展支持系统、挖掘社会资源、开发学生潜能 2.接纳尊重、唤醒自尊 3.真诚信任、良性互动 4.维护自决、灌注希望 5.学校小组 6.学校社区 1.针对特殊群体 2.个案工作 3.个案工作 4.个案工作 5.小组工作 6.社区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1.社区服务 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解居民的问题和需求 2.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3.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为有需要居民提供专业辅导服务 2.社区社会救助 1.为救助对象寻求社会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2.为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信息咨询 3.就业辅导 3.社区卫生 1.为居民提供就医帮助 2.居民树立新健康理念 3.协助居民维护环境卫生 4.社区治安 1.运用联合会谈方法调解纠纷 2.以小组工作的手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制与安全知识,提升法制及安全意识 3.创伤辅导 5.社区教育 1.社区居民领袖教育:提供策划及决策机会,创造与外界接触联系机会,增强领袖行为的满足感,开设训练课程 2.社区积极分子教育:设计活动,提供参与机会,组织小组,提供更广泛生活领域,开设课程 3.社区旁观者的教育:设计活动,提供参与机会,吸纳为志愿者和联络人,联络人际关系资源,设计培训课程 4.社区冷漠居民教育:提供开放式参与方式、邀请参与、吸引注意力,提供详细的活动资料,令其明白她们的兴趣和需要、留下联络方式。 医务社会工作 1.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2.推广健康社会方式 3.预防暴力 4.青少年健康教育 5.参与初级健康照顾 6.参与急诊性短期健康教育 7.参与康复和长期照顾 8.为照顾者提供服务 医院社会工作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1.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 2.危机介入 3.心理社会评估和介入 4.简短辅导 5.哀伤辅导 6.出院计划 7.出院后服务和外展 8.长期照顾社会工作服务 9.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 10.艾滋病社会工作服务 1.医疗适应:协助了解病情和治疗,鼓励接受病情和治疗 2.情绪及行为:情绪支持,行为矫正 3.费用:澄清收费问题,协助申请救助,费用减免,组织募捐 4.家庭问题:家庭辅导与治疗 5.住院适应:协调关系,促进沟通 6.伤残康复:伤残咨询,协助利用有关设备和资源 7.出院:共同制定出院计划,联络社区资源 8.医务小组:经验分享,帮助恢复信心,解决面临问题和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9.医务社区:提供病人及家属的关怀和协助,促进医患沟通,对社区宣传教育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