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一.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906870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一 资料仅供参考 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学语文(一) 网络教育专科升本科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及答案(一) (满分150分,共计六大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D A.莫泊桑                        B.杰克·伦敦 C.屠格涅夫                      D.欧.亨利 2.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她”的是[   ]B A.诗曰:“孝子不匾,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公赐之食,食舍肉。 C.广之将兵……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D.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3.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    ]A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北方》 4.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A A.沈雁冰                  B.闻一多 C.郭沫若                    D.郁达夫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示,错误的一项是B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 间      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 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巴金,原名李芾甘,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灭亡》《家》      《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她的代表作。        D高尔基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剧本、散文等。小说《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她的自传体三部曲。    6.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D A. 莫泊桑        B. 杰克·伦敦   C. 屠格涅夫      D. 欧.亨利 7.《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A A.《史记》       B.《汉书》    C. 《后汉书》    D.《战国策》     8.ХХ市安全局拟行文请求该市人事局批准录用ХХХ等5人为国家公务员,应该使用的文种是[    ]。 C.函 A.通报                       B.报告 C.函                         D.请示报告 9.公务文书对某一问题进行说明时,十分强调[    ]。A A.说明的客观性               B.说明的形象性 C.论证的正确性               D.语言的生动性 10.下列文章类型中不是新闻体裁的是[    ]。B A.通讯                       B.报告 C.消息                       D.专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报告与请示都能够在事前、事中、事后         。行文 2.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         。报道 3.“三吏”、“三别”是唐代著名诗人          的作品。杜甫 4.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             》。爱情三部曲 5.庄子《秋水》中体现了她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相对 6.《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         体散文集。语录 7.钱钟书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是         。《围城》 8.公文的秘密等级分           、           、           。秘密、机密、绝密 9.新闻的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            标准,二是新闻政策标准。新闻价值 10.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白居易 三、解释题。(共计2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什么是婉约词? 婉约词是婉约词派作家写的词。婉约词派是与豪放词派相正确一个词家流派。自从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提出词有婉约、豪放后,后人就把宋代一些词人分成 婉约、豪放两派。婉约词派形成于豪放词派之前,以温庭筠为鼻祖的唐五代“花间派”开其端,北宋婉约词人主要有柳永、秦观、周邦彦,南宋婉约词人有姜夔、吴 文英等人。婉约词题材较窄,多抒儿女之情、离别之思,风格婉约绮丽,与豪放词题材广泛,风格恢宏昂扬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 2.唐宋八大家 答: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和宋代在散文创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八位著名文学家。她们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黄庭坚、曾巩。 (二)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休:完了,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2.望故乡渺邈。 渺邈:遥远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生:活 4.弃城而逆遁。 遁:逃跑 5.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之:到,往     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灭亡     7.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战事,战争     8.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负:凭借,依靠     9.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为友,意动用法。 10.(贺兰)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延:邀请 四、分析简答题。(20分) 1.阅读下面的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予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在这段话中,孔子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孔子的观点是:季氏攻伐颛臾是错误的。 (2)孔子反对攻打颛臾的论据是什么?(4分) 答:孔子反对伐颛臾的理论依据是:治国以礼。事实论据有三:第一,从历史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p颛臾是先王任命的东蒙山的主祭者。伐先王 所封属臣,非礼;第二,从地理位置看,“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在鲁国境内,对鲁国构不成任何威胁,没有理由伐;第三,从等级制与现实表现看,“是社稷 之臣也”,颛臾是安分守己的附属国,伐之非礼。 (3)这里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3分) 答:属于演绎论证法。如“是社稷之臣也”,暗含大前提:伐社稷之臣非礼;小前提:颛臾为社稷之臣;结论:伐颛臾非礼。 2.阅读下面一段文古,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知其然,从 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它则又何说? (1)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段话集中回击了“说者”对许远的怀疑和指责,指出城被攻陷总有一个地方先被攻陷,这并不能说明那个地方的防守者没尽到职责。而那些小人以此来指责许远,却暴露了她们“不乐成人之美”的丑恶本质。 (2)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答: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来论证,即以人死和绳断总会从一个地方开始来比喻城陷的情形,从而说明了城从许远所守的地方先被攻破,根本不能说明许远没有尽力。 五、理解阐述题(15分) 1.阅读小说片段,并回答下列问题。(7分) 说明:沙子龙是老舍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断魂枪》的主人公。沙子龙是个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她的经历及悲剧性的命运是对近代中国动荡变化的时局和混乱 的现实的一种折射和反映。沙子龙曾是以独创“五虎断魂枪”而威震西北20年的武林拳师,有“神枪沙子龙”的英名。她以走镖为业。但因时代的变迁和时局动荡 的冲击,走镖的职业逐渐为别的行业所排挤,国术因敌不过外国的快枪和洋炮,更不为革命党所利用,而逐渐趋于衰落。出于生计的考虑,她被迫顺应潮流,将镖局 改成客栈,白天从不与人谈论武艺,但内心深处十分珍视自己的枪法,视之为至宝,对武艺仍执著追求。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捧,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她身上放了肉。……只是在夜间,她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她的“五虎断魂 枪”。…。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她不大谈武艺与往事;她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1)这里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形象的?(2分) 答: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 (2)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2分) 答:体现了沙子龙视武艺为至宝,在内心深处和感情上仍留恋往昔拳师生活和旧日的声名及武艺。 (3)文中最后一句话反映了沙子龙什么心态?(3分) 答:主要表现了沙子龙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昨日显赫一时的声名已随时代变迁而成为了过去。往事不堪回首。沙子龙感到了时代的变化却又无可奈何,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哀戚感。 2.阅读小说《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这一故事的片段,分析并回答问题。(8分)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二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她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能够就好 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她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里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她,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向脸上细细一认,只 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 虽说太阳落了下来,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几趟又要受了暑。……”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 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连忙立起 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 …… (1)文中刻画人物所采用的是什么手法?(3分) 答:文中刻画人物主要经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并采用了对比手法。 (2)根据这段文字的描写,你认能够看出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有什么不同?(5分) 答:这段文字突出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林黛玉探伤的情景。从薛宝钗送药丸、叮嘱袭人照料宝玉、安慰和劝说宝玉等一系列的动作与语言的描写上能够看出宝 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这反映了宝钗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 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而与薛宝钗形成对比的是,林黛玉来探伤,一不托药,二没有叮嘱袭人照料宝玉,只是表示自己内心的悲伤和对宝玉挨打的同 情。黛玉哭肿的双眼和悲戚的神情以及从后院退出,这些描写突出了林黛玉心地真诚、痴情含蓄和不喜张扬的性格。 六、作文。(65分) 提示: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你想把一件事做成功,就要事先做一定的准备。准备,不是内心慌乱,而是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的思考;准备,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成功的一个过程。 要求: 请以“小议准备”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引自: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专升本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