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建兴国至泉州铁路宁泉段XQNQ—4标 大坪山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目录
1、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1
1.1编制范围 1
1.2编制依据 1
1.2.1安全生产法及管理条例 1
1.2.2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
1.2.3业主文件、规定 2
1.3编制原则 2
2、工程概况 2
3、地质概况 3
4、石寨2#隧道风险因素 4
4.1石寨2#隧道风险明细表 4
4.2风险分析辨识 5
5、隧道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运行 8
5.1安全目标 8
5.2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8
5.2.1成立隧道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8
5.2.2项目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9
5.2.3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14
5.2.4分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26
5.2.5架子队(隧道作业工班)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35
5.3安全制度保证措施 39
5.3.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9
5.3.2安全交底制度 39
5.3.3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 40
5.3.4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1
5.3.5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制度 41
5.3.6安全检查制度 42
5.3.7领导包保施工带班制度 42
5.3.8隐患排查制度 43
5.3.9门禁管理制度 44
5.4技术保证措施 46
5.4.1超前地质预报 46
5.4.2监控量测 46
5.4.3逃生管道的设置要求 46
6、不良地质处理专项安全方案 48
6.1隧道坍塌预防及处理 48
6.1.1围岩监控量测及洞内观察预防 48
6.1.2隧道坍塌施工控制措施 48
6.1.3隧道坍塌应急措施 49
6.1.4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49
6.2洞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措施 49
6.3软质岩变形段施工措施 50
6.4构造破碎带及构造裂隙水段施工措施 50
6.5边仰坡滑塌预防及处理 51
6.5.1边仰坡滑塌预防 51
6.5.2边仰坡滑塌处理 51
7、初期支护安全专项方案 52
7.1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支持 52
7.2初支作业安全措施 52
7.2.1支护作业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52
7.2.2初支作业一般安全要求 52
7.2.3超前支护安全措施 53
7.2.4型钢(格栅)钢架施工安全措施 54
7.2.5钢筋网片施工安全措施 54
7.2.6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 55
7.2.7锚杆施工安全措施 56
8、二次衬砌安全专项方案 56
8.1隧道二衬施工工艺技术 56
8.2防排水施工技术支持 57
8.3二衬施工安全措施 58
8.3.1挂设钢筋施工安全措施 58
8.3.2捡、铺底施工安全措施 58
8.3.3衬砌施工安全措施 58
8.3.4脱模施工安全措施 59
8.3.5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59
9、爆破开挖安全专项方案 60
9.1爆破开挖技术支持 60
9.1.1明洞开挖 60
9.1.2暗洞开挖 60
9.2出渣安全措施 61
9.3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61
10、施工用电、电焊等安全措施 62
10.1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62
10.2电焊作业安全措施 63
10.3气割作业安全措施 64
11、消防措施 65
12、弃渣场防护措施 65
12.1质量保证措施 65
12.2安全技术措施 65
13、第三方损失风险控制措施 66
14、应急救援方案 66
14.1成立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66
14.2灾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 66
14.3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实施演练 67
14.4应急响应 68
- 3 -
石寨2#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1.1编制范围
新建兴国至泉州铁路宁泉段工程XQNQ-4标段,石寨2#隧道(起讫里程:D1K276+715~D1K277+765)全部工程项目。
1.2编制依据
1.2.1安全生产法及管理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3);
(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003);
(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
(10)《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
(12)《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7);
(1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
(14) 其它国家和地方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等。
1.2.2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2009);
(4)《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5)《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6)《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9)《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2)设计文件、地质报告;
(13)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从事铁路施工经验等;
(14)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相关文件。
1.2.3业主文件、规定
(1)新建兴国至泉州铁路宁泉段工程XQNQ-4标段业主发布的招标施工文件、图纸、会议纪要等文件,工程施工图,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等。
(2)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以及有关安全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当地有关规定。
(3)工程实施前有关的函件(含业主、与施工单位的有关会议纪要、下发的指导性文件)等。
1.3编制原则
1.3.1按技术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认真阅读、研究图纸和规范文件,结合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及工程实际编制。
1.3.2 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1.3.3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格要求。
1.3.4 坚持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的原则,隧道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3.5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解决施工难题,加强科技开发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努力降低施工成本。
2、工程概况
石寨二号隧道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境内,隧道进口里程D1K276+715,出口里程D1K277+765,全长1050m,全部为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22m;
线路纵坡为11.7‰/1050m的单面坡,隧道进口端44.53m位于直线上,其余洞身1005.47m位于R=2000m的左偏曲线上。
隧道进口采用偏压式洞门,出口采用耳墙式洞门。采用的开挖方法:明挖法,台阶法。全隧共设1个弃碴场,共弃碴9万方(松方)。
3、地质概况
(一)岩性
区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al+pl)软土、卵石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兜岭群园盘组(Jy)凝灰质砂岩、二叠系上统翠屏组(Pcp)砂岩夹煤层。地层分述如下:
〈3-1〉软土(Q4al+pl):黄褐色,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土质不均,含约10-20%的砾石,粒径10~40m,手捻具粘带感,手搓可成条。分布于沟槽底部,厚约0~3m,属Ⅱ级普通土。为E组填料。
〈3-11〉卵石土(Q4al+pl):黄褐色,稍密,饱和,成分以弱分化砂岩为主,砾石含量约占65%,粒径60~100mm,分布于沟槽底部,厚0~4m,属Ⅲ级硬土, B组填料。
〈9-2〉粉质黏土(Q4dl+el):黄褐色,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土质不均,含约10-20%的砾石,粒径10~40m,手捻具粘带感,手搓可成条。广泛分布于缓坡,厚约0~3m,属Ⅱ级普通土。为D组填料。
〈27-3〉凝灰质砂岩(Jy):青灰色、褐黄色,粉砂岩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质较硬,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切面可见铁锰质侵染。全风化带(w4)原岩结构不清晰,取芯呈砂土状,短柱状,厚度0~2m,属Ⅲ级硬土,D组填料;强风化带(W3)岩体破碎,厚约5~15m,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属Ⅳ级软石,C组填料。弱风化带(W2)岩质新鲜,多呈钙质胶结,属Ⅳ级软石,B组填料。
〈33-2〉砂岩(Pcp):局部夹煤层。灰黄色、黑灰色,粉砂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质较硬,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切面可见铁锰质侵染。全风化带(w4)原岩结构不清晰,取芯呈砂土状,短柱状,厚度2~5m,属Ⅲ级硬土;强风化带(w3)岩石风化剧烈,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厚度10~30m,属属Ⅳ级软石。弱风化带(w2)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岩质较硬,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少量长柱状,属Ⅳ级软石。该地层局部含煤层,煤层不宜填料。
(二)地质构造
隧址内岩层单斜,岩性简单。
(三)水文地质
本隧道所属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冷暖多变,常有春涝;夏季高温,前期易涝后期易旱;秋季天气宜人;冬季雨水适宜且寒冷干燥。由于受冷暖气流的交替影响,沿线四季分明,最热月为七、八月份,平均气温27.1℃~28.9℃;最冷月份为1月份,平均气温10.2℃~12.4℃;历年极端最高温度26.05℃~41.1℃,历年极端最低温度-1.7℃~2℃。全年无霜期340天。每年二月至四月中旬末为春雨季节,阴雨天数较多,偶有冰雹或飓线造成狂风。五月上旬至十月中下旬进入雨季,暴雨较多,年平均降水量1183.4mm~1503.0mm,年最大降水量1905.3mm~2296.4mm,年最小降水量1006mm~1633.8mm,日最大降水量170.9mm~347.2mm。历年平均雾日6.5~27天,最高达6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7%~88%。年平均风速2.5m/s~3.8m/s,最大风速40m/s(风向东北偏东),年最多风向为东南,每年6-11月受台风影响,7-9月台风危险最大,年平均5.4次,受台风影响平均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达12级,风向北东。除台风外,雷雨和冰雹飓线等灾害引起的最大风速可达40m/s,极大风速60m/s。
4、石寨2#隧道风险因素
4.1石寨2#隧道风险明细表
序号
分段里程
风险事件
成因
起始里程
终止里程
1
D1K276+715
D1K276+720
边仰坡坍塌
基岩为砂岩夹煤层,进口土层及全风化层较厚。
2
D1K276+720
D1K276+748
塌方、瓦斯
3
D1K276+748
D1K277+590
塌方
基岩为凝灰质砂岩;隧道出口全风化层较厚,施工阶段自稳能力较差;地表D1K277+618线路左侧8m高压铁塔基础,埋深86m。
4
D1K277+590
D1K277+640
塌方、第三方损失
5
D1K277+640
D1K277+765
塌方
4.2风险分析辨识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报告,隧道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风险有塌方、危岩落石等。坍塌对隧道施工会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对工程安全、施工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受到极大的危害。另外其他的风险还有:火灾与爆炸、触电、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作业坠落等。
结合本标段隧道施工特点和地质情况,对风险进行辨识,具体见表1。
表1 石寨2#隧道风险因素与控制措施表
序号
作业活动
存在的风险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1
隧 道 洞 口 开 挖
洞口仰坡未能及时处理造成坍塌
坍塌
及时对洞口仰坡进行防护
洞门边坡有裂缝未能及时处理造成坍塌
坍塌
对裂缝处喷锚防护
洞口重叠作业没有防护措施砸伤施工人员
物体打击
安设防护设施,加强个人防护
在洞口高处作业时没有按规定防护人员坠落
高处坠落
按规定施作防护设施,加强个人防护
洞门开挖时没有按规定从上往下挖造成坍塌
坍塌
开挖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作业
施工人员没有戴安全帽被落石砸伤
物体打击
加强检查及个人防护,班前教育
洞顶危土、石坍塌
坍塌
每天清理边坡松散物、加强检查
洞顶没有及时支护,雨后造成坍塌
坍塌
及时支护,加强检查
2
隧 道 开 挖 时
危险部位未警示牌,施工人员误入受伤
物体打击
设警示牌,拉栏杆
隧道爆破后无专人对危石进行处理,造成危石坍塌伤人
坍塌
设专人及时处理危石
非施工人员没有防护进入工作面被机械撞伤
机械伤害
警示牌提示,专人盯控
支护不牢、不及时支护
坍塌
加强检查
钻眼前没检查滚石伤人
坍塌
加强检查
风钻操作不当伤人
机械伤害
加强检查
作业人员打干风枪,粉尘危害身体健康
职业病
佩戴防护口罩
作业台车固定不牢造成作业人员坠落受伤
高处坠落
加强检查,按要求将台车固定
漏电保护失灵,电钻漏电伤人
触电
加强电路检查
台车进出洞无人指挥伤人
机械伤害
专人指挥
3
爆 破 作 业
作业人员没完全撤离时、撤离距离近起爆,炸伤人员
爆炸
按规定将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后方能起爆
发生岩爆伤人
爆炸
在掌子面及其附近岩爆地带加挂铁丝帷幕,加强个人防护
爆破作业后哑炮未排除,工人开始作业
爆炸
爆破作业后在规定时间由爆破员检查完工人方能作业
装药时带有火源,发生爆炸
爆炸
装药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检查,没收火源
使用电雷管或毫秒雷管时作业场所有静电
爆炸
使用防静电雷管,规范作业场所用电
钻眼与装药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发生爆炸
爆炸
制定钻眼和装药作业安全措施并实施
炮工穿化纤衣物引起爆炸
爆炸
禁止穿化纤衣物,必须穿防静电衣物
用铁钎装药发生爆炸
爆炸
使用木质炮棍装药
瞎炮用铁器违规处理时发生爆炸伤人
爆炸
按规定对瞎炮进行处理
在间距小于50米坑道从事爆破作业时,相临坑道受振动发生坍塌,造成作业人员受伤
爆炸
采用弱爆破进行作业
在隧道接近15m时没有按规定将一头停下来,两头同时作业发生事故
爆炸
在隧道接近15米时停止一方作业
围岩破碎,没支护好从事爆破时伤人
爆炸
对破碎围岩按要求进行支护后作业
未按规定设置警戒,飞石伤人
爆炸
设置警戒区及防护措施
4
隧 道 爆 破 装 药 作 业
在施工人员没有撤离时爆破工开始装药
爆炸
施工人员撤离后爆破工方能装药
用明火起爆伤人
爆炸
禁止明火起爆
热炮眼装药爆炸
爆炸
待炮眼冷却后方能再次装药
爆破危石未排除开始作业砸伤人员
坍塌
将危石排除后方能开始作业
装药前有松动石块未处理砸伤人员
坍塌
对现场进行检查,将松动石块清理
残炮眼上继续打眼,发生爆炸伤人
爆炸
禁止残炮掩上继续打眼
爆破工无手电光线不足伤害
爆炸
爆破工配备具有安全电压的手电
钻孔与装药距离近或与装药人员不分区爆炸伤人
爆炸
钻眼和装药分区作业
洞内的炸药、雷管无人看守发生爆炸
爆炸
安排专人对炸药、雷管等进行看守
库房内有火种没有得到杜绝
爆炸
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火工品库房
无警示牌无关人员误入爆破区被炸伤
爆炸
按要求设置警示牌,杜绝无关人员进入
无专人运输爆破器材,途中发生爆炸
爆炸
专人专车负责运输爆破器材
雷管和炸药同在一起运输发生爆炸
爆炸
雷管和炸药分开运输
电雷管不用绝缘箱储存和运输发生爆炸
爆炸
电雷管在存储和运输时必须用绝缘箱
5
出 渣 运 输 作 业
机械移动区有人员被挤伤害
机械伤害
人员必须按规定行走在人行道上
机车司机信号不明伤人
机械伤害
安排专人负责信号管理
维修保养设备时不按规定停机伤人
机械伤害
按规程要求操作
出碴车辆无专人指挥,进出混乱伤人
车辆伤害
安排 专人负责车辆指挥
机械设备的各种管线没有按规定收放被压坏,导致漏电伤人
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更换防电设施
装碴前未检查拱顶是否有松动石块或对松动石块没有进行处理就作业,造成石块坠落伤人
坍塌
装渣前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处理
装碴机械回转半径内有人,造成人员伤害
机械伤害
装渣机械回转半径内禁止有人
装碴机供电线路破损害漏电伤人
触电
定期检查,更换防电设施
碴堆中残留炸药未能发现或发现后没有及时处理伤人
爆炸
由专业人员及时对碴堆中残留炸药进行处理
装碴超高度坠落伤人
物体打击
装渣高度不得超高,加强检查
在洞内超速行驶,压伤作业人员
车辆伤害
设限速标志,不得超速行驶
危险地段无指示灯或安全警示牌造成翻车或撞伤人员
车辆伤害
危险地段设置指示灯或安全警示牌
洞内倒车无专人指挥伤人
车辆伤害
设专人指挥
6
洞 身 作
业
构件支撑立柱置于虚碴上倾倒
坍塌事故
构件支撑立柱必须置于平整夯实地面上
施工人员在梯子上作业时倾翻伤人
高处坠落
设专人防护,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钢架未完全支稳时,取消支撑造成坍塌
坍塌事故
架未完全支稳时,禁止取消支撑
钢筋网挂网时固定不牢,造成坍塌
坍塌事故
钢筋网挂设时必须牢固,施工过程加强检查
超前锚杆支护时无防护坍塌伤人
坍塌事故
超前锚杆作业前做好临时防护措施
衬砌平台无栏杆坠落伤人
高处坠落
衬砌平台按要求搭设栏杆等防护
跳板无防滑措施坠落伤人
高处坠落
跳板必须装设防滑措施
脚手架超重坍塌
坍塌事故
对脚手架承重检算,预压,不得超载
平台上运输物料时坠落伤人
高处坠落
做好高处作业防护
拆除模型板时倾倒伤人
高处坠落
制定防倾倒措施并实施
5、隧道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运行
项目分部在认真分析石寨2#隧道地质情况和施工各工序、关键点作业风险的前提下,牢固树立全员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定该隧道安全生产目标,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施工工艺、技术管理、监控量测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的隧道结构的安全。
针对隧道施工各个环节:超前地质预报、爆破开挖、出蹅运输、初期支护、监控量测、二次衬砌、不良地质处理等及施工用电、通风系统、应急逃生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保障设施,严格执行国家及铁路总公司发布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及业主保障施工安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风险因素和危险源点进行安全管理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保证体系如何运行:1、落实安全责任2、落实安全措施3、常敲安全警钟4、健全监督机制5、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活动,并规定安全技术逐级交底制度,使现场每个员工都能够明确本部门、本岗位在实施中应做些什么工作,使现场作业人员清楚相关作业危险源,同时建立相应的安全记录和信息档案6、安全生产做到全员、全过程管理,并进行安全日常检查、月度检查7、经常开展“反违章”“保安全”活动8、提高执行力,保障体系有效运行9、安全事故汇报和安全事故处理不放过,本工程在发生工伤事故,由负伤人或最先发现人直接向上级报告。
5.1安全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等级生产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等级火灾爆炸事故。
遏制一般性生产安全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3‰以下,年非因工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4‰以下。
不出现重大设备和交通事故,不出现万元以上的施工事故,不出现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5.2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5.2.1成立隧道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熊玉成
常务副组长:李惠
副组长:喻永杰 江林军 郝宋桥
组 员:余辉 韩旭 杨烈 宋伟东 万彦舟 杨利君 胡东升 秦小东 闫志刚 朱伟 罗治国 李奇峰
现场施工由各分部现场副经理统一组织协调,处理好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系,开展全面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避免窝工。
石寨2#隧道领导责任包保人:朱伟
5.2.2项目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5.2.2.1项目部安全生产小组职责
(1)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程等。
(2)建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检查、考核项目,各级领导、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3)研究审定本项目各项安全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保证措施等,并督促贯彻执行。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管理不到位、制度措施不落实、存在“三违”行为的分部加强管理、限期整顿。对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调查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并上报处理结果。
(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本工程项目的安全形势,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自我评价,及时提出强化管理的措施,并协调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6)审查论证项目总体施工方案和重点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分析评估方案的安全性,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安全。
(7)组织编报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按要求及时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积极配合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
5.2.2.2党工委安全职责
(1)党支部在本标段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监督指导安全管理。
(2)监督指导本项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行业、各级政府部门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督促落实本企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安全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
(3)与项目部行政领导一起建立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党政共管的安全管理体制,负责安全生产宣传、鼓动、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5.2.2.3安全质量部职责
(1)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组织和推动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及本企业的规章制度。
(2)与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和安全生产信息内部传达,做到上传下达,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
(3)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定期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本项目安全生产情况。
(4)组织安全活动和安全检查,协助各级领导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指导现场安全人员工作,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5)按规定及时向业主及监理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项目安全情况、日常统计报表,做到上传下达。
(6)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会同工程管理部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识别项目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组织项目部进行有针对性演练。
(7)现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有权向项目部领导建议停工整改或返工返修。现场发现安全生产有“三违”行为现象,有权现场制止和按规定处置,必要时报上级领导处理。
(8)负责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满足客户要求。
(9)对经常发生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部门和个人,有权按相应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对安全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有权按相应规定给予经济奖励。处罚及奖励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10)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按期实现。
5.2.2.4工程管理部安全职责
(1)贯彻执行“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原则,在编制项目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年、季、月计划时,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综合平衡各生产要素,保证安全施工与生产任务协调一致,在检查生产计划实施情况的同时,检查安全措施项目的执行情况,对本项目的安全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
(2)针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难题,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负责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负责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编制特殊、专业安全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3)参加项目安全设备、设施的安全验收,从安全技术角度进行把关。
(4)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的同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发现险情危及人身安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将人员撤离现场,会同领导及有关人员对险情进行处理。对施工中涉及的安全技术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5)对技术难度较大或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在施工工艺设计中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随工进行技术交底并检查执行情况。
(6)参加安全检查、安全情况分析和事故调查处理,对事故原因提出技术分析,对事故隐患和预防事故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7)会同安全质量部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技术创新活动,会同安全质量部组织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8)对于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项目,要视同生产项目优先安排;对于施工中重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施工要纳入正式工序,予以时间保证。
(9)对项目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制定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负责工人的安全技术教育。
5.2.2.5设备物资部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规程、标准及各项管理制度。
(2)负责对特种设备、特殊材料(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协同安全质量部会审并一同监督执行本项目各类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鉴定等管理工作,对不合格品及时报废、更新,确保使用安全。
(3)按规定执行劳动保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和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建立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发放登记台帐。
(4)负责要求供方提供物资、设备的安全性能说明书等安全技术资料。特种设备要供应到现场,并提供安装指导。
(5)会同公安部门做好物资仓库的防火、防爆、防盗工作。
(6)制定所有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的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负责改进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设计,并通知安全质量部门提出意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考核。
(7)安装机具等各种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经有关部门验收方可使用,迁移或改装机械设备,应将原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原样装好。机械大修时,应将缺少的安全防护装置配齐。
(8)定期检修各种设备,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使之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认真填写维修保养记录)经常检查动力机械、垂直运输设备及其他电气设备,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5.2.2.6计划合同部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审查并落实本单位所签订合同条款内涉及安全管理相关管理规定的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有关合同(含劳务分包合同)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条款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类合同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条款,实行动态管理工作。
(3)合同当中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明确执行“三同时”原则,同时安排防治尘毒、噪音及安全设施项目一并下达执行,并由安全质量部予以监督检查。
(4)负责对项目预算合同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合同当中应明确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参与程序的运行、实施。
(5)负责项目内部承包和工程分包管理,对安全技术措施费的验工、结算和管理负有管理责任。
5.2.2.7中心试验室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量试验工作的法规,严格按规范、规程操作,确保计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公正性。
(2)按规定负责组织周期检定和维修保养好计量、试验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精度符合要求。
(3)组织对计量试验业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责任心和计量试验业务水平。
(4)如实记录和计算计量、试验结果,做到资料清楚、齐全、手续完备。
(5)试验部门应安全使用、操作和管理试验仪器设备,尤其是加强对核子密度仪的安全使用、管理与重点防护。
5.2.2.8财务部安全职责
(1)会同安全质量部编制并上报本项目安全资金投入计划。施工过程中,按上报批复和安全资金投入计划,确保并监督本项目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合理使用。
(2)负责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隐患或事故罚款的按时收缴。
(3)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和实际需要,负责从工程总成本中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和其他劳保用品费,专款专用。
(4)在定期工资发放工作中,对执行劳务合同中相关安全条款规定情况进行监督。
5.2.2.9综合办公室安全职责
(1)组织召开有关安全的各种会议及全体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2)负责对各部门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值日情况管理。
(3)收集与分部安全生产相关的安全信息,及时向领导、部门、作业队上级或其他部门传递。
(4)在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按职责提供相应保障。
(5)负责项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车辆、驾驶员管理台帐,掌握长途车辆的派遣情况,及时通报管内道路安全状态,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驾驶员教育等相关资料,负责对食堂饮食安全卫生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防止食物中毒。
5.2.2.10精密测量队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严格按规范、规程操作,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编制操作性较强的现场测量安全作业细则,以指导和规范测量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测量人员要严格按安全作业细则进行作业,以防发生意外,坚决执行不安全不测量的原则。
(3)积极参与项目部或者公司组织的安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自身安全管理意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严格遵照测量原则进行测量放样,根据相应工程测量规范控制工程质量。
(5)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统计排查,加强对现场施工危险源辨识的意识。
(6)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
(7)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5.2.2.11分部安全职责
(1)项目部分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载体,具体组织和实施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对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部责任。
(2)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3)建立完善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监督、控制架子队执行安全规定,履行安全职责。
(4)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教育,组织参与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和创优活动。
(5)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具体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下发的技术交底中要有详细的安全生产要求。
(6)发生伤亡事故及时上报,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认真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落实整改防范措施,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5.2.2.12架子队安全职责
(1)架子队是现场组织指导和管理本管段内工程施工的前沿,施工过程中直接管理本管段工程施工安全工作。
(2)在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本项目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结合工程特点,现场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并监督实施。
(3)负责编制的本架子队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具体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下发技术交底中要有详细的安全生产要求。
(4)在本架子队范围内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督促施工班组按要求限期整改安全隐患。
(5)认真贯彻落实项目部安全会议精神和管理决策。
(6)发挥本架子队安全专职人员的作用,保证其履行岗位职责。确保搞好本架子队各项安全工作。
(7)定期组织安全教育,组织参与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和创优活动。
(8)本架子队发生安全事故时,发生伤亡事故及时上报,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组织抢救人员,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5.2.3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5.2.3.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1)项目经理是本标段本管段工程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施工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项目部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项目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领导组”,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负责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结合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安全考核和奖惩办法。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3)组织制定本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负责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管理。积极组织参与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
(4)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布置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研究分析安全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肯定成绩的同时督促改进存在的问题。
(5)检查督促项目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组织落实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的相关规定。
(6)保证本项目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按规定要求的数量和素质配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防护用品(设施)、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所需的专项安全资金的及时投入;监督安全管理人员履职和专项安全资金、安全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
(7)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定时间、定责任、定措施、定资金、定预案闭合。
(8)正确处理安全、质量、进度之间关系,对因抢进度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组织制定并实施本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对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控制,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方案,保证本项目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组织制定综合或专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的现场演练,确保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接到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人员,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并按规定时限及时上报。对发生的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人员调查分析,事故情况及内部处理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
5.2.3.2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安全职责
(1)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党群组织在安全生产中的宣传、监督、保障作用,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为安全生产提供组织和思想保证。
(2)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组织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员工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提高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