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引起高血压原因及措施
1、 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 患高血压
的比例较男性略低, 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 甚至高于男性。
2、 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 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多的钠盐、 大量饮酒、 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 均可使血压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 甚至发生中风, 而生活井然有序, 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3、 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随之, 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其中, 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 血压的升高, 心脏负荷加重。
4、 性格
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 性格、 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 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 急躁时分泌旺盛, 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长期如此, 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 遗传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 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 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 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 父母血压正常, 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 超重或肥胖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 超重、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 吸烟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血压升高。据测: 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而使心跳加快,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 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8、 饮酒
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 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 约1两白酒) , 女性应不超过20mg。 [2]
预防措施
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 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 平均高压上升2mmHg, 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每天30克, 结果高血压、 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 则无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 这里的6克不但指食盐, 还包括味精、 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能够经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 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 我们能够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 还能够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 BMI) 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 公斤) /身高( 米) 2
BMI≥25 为超重, BMI≥27为肥胖。
身高( 厘米)
超重( 公斤)
肥胖( 公斤)
150
>54
>63
155
>57.7
>67.3
160
>61.4
>71.7
165
>65.3
>76.2
170
>69.4
>80.9
175
>73.5
>85.8
180
>77.8
>90.7
( 表) 不同身高时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忌口
摄入食品的”宜”与”忌”
1) 碳水化合物
适宜——米饭、 粥、 面食类、 芋类、 软豆类
应忌——番薯( 产生腹气的食品) 、 干豆类、 味浓的饼干类
2) 蛋白质
适宜——脂肪少的食品( 嫩牛肉、 猪瘦肉、 鱼) 、 蛋、 牛奶和牛奶制品( 鲜奶油、 酵母乳、 冰淇淋、 乳酪) 、 大豆制品( 豆腐、 黄豆粉、 豆腐丝等) 。
应忌——脂肪多的食品( 牛、 猪的五花肉、 排骨肉、 无鳞鱼等) 、 肉类加工品( 香肠等) 。
3) 脂肪类
适宜——植物油、 少量奶油、 沙拉酱。
应忌——动物油、 生猪油、 熏肉、 油渍沙丁鱼
维生素、 矿物质
适宜——蔬菜类( 菠菜、 白菜、 胡萝卜、 番茄、 百合根、 南瓜、 茄子、 黄瓜等) , 水果类( 苹果、 桃、 橘子、 梨、 葡萄、 西瓜等) , 海藻类、 菌类。
应忌——纤维硬的蔬菜(竹笋、 玉米)、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 如芥菜、 葱、 香菜类)。
4) 其它食品
适宜——淡红茶、 酵母乳饮料。
应忌——香辛料(辣椒、 芥末、 咖喱粉)、 酒类饮料、 咖啡、 浓红茶、 碳酸饮料、 盐渍食品(咸菜类、 咸鱼子、 腥鱼子、 糖酱油煮的菜、 酱菜类)。[3]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 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 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 烟碱) 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 使心率加快, 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 使小动脉收缩, 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 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 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 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 使动脉内膜缺氧, 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 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 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 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 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 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 有的说有害, 但能够肯定的一点是, 大量饮酒肯定有害, 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 加重高血压。[4]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 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 并可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是步行。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 有句话说: ”年轻时, 用健康换取金钱, 年老时, 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 并能增强肌肉、 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 促进肠胃蠕动、 预防便秘、 改进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 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 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能够降低血压, 如散步、 慢跑、 太极拳、 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3]
有氧代谢运动( aerobics) 是通向全面心身健康( Total Wellbeing) 的桥梁。竞争性或使用爆发力的运动, 如举重, 会使血压升高, 而轻、 中度以锻炼耐力为目标的有氧代谢运动不但不会升血压, 反而有利于血压下降。这些运动首推快步走路, 也可选择慢跑、 游泳、 骑自行车、 扭秧歌、 跳健身舞、 跳绳、 爬山等。
坚持三、 五、 七。三指3公里, 30分钟以上, 一次走完最好, 两三次走完也能够; 五指每周运动五次左右, 如能每天都运动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 最为理想; 七指运动剂量达到中等量运动, 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的心率达到( 170-年龄) 次/分。比如, 65岁运动时的心率=170-65=105次/分。运动前做准备活动, 运动结束后用10分钟放松。运动刚结束时计数的脉率( 等于心率) 比运动中的心率慢10%。运动结束即刻计数15秒内的脉搏跳动数乘以4为每分钟的脉率或心率, 加上该数的10%即为运动中的心率。例如, 运动结束即刻15秒内脉率为30, 30×4=120,120+120×10%=120+12=132次/分。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 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 夏天: 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 要注意保暖, 防中风。
③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 选棉质衣料, 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 选择安全场所: 如公园、 学校, 勿在巷道、 马路边。
⑤ 进行运动时, 切勿空腹, 以免发生低血糖, 应在饭后2小时。
运动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 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 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 应即停止
自身预防
①定期测量血压, 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②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 即信心、 决心、 恒心, 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③定时服用降压药, 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 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 防止血压反跳
④4条件允许, 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⑤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 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饮食、 适当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 睡眠充分。
⑥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 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 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⑦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5]
中医养生
自我保健首先能够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 消除紧张因素, 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 养鸟养鱼、 听音乐、 学书法、 绘画、 钓鱼等, 均可陶冶情操, 宁心怡神。
降压枕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膏亦称细理石, 又名寒水石, 其性大寒, 主治中风寒热, 有解肌发汗, 除口干舌焦, 头痛牙疼等功能, 及袪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 高血压属热症, 膏性大寒, 用膏头, 以寒克热, 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 使脑血管正常工作, 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 长期坚持使用, 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洗脚敷药
晚上临睡前, 用温水洗脚泡脚, 洗泡过程中能够揉按脚心涌泉穴, 揉搓脚趾, 洗后用药粉(牛膝30g、 吴茱萸5g, 其为细末, 分10次外用), 醋调后以胶布外敷于足心, 第二天早晨除去。洗脚敷药具有补肝肾、 平肝阳、 引火归原的作用, 对顽固性高血压有效。
倒捏脊俯卧位
请家属或助手从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用两手食指和拇指沿脊柱两旁, 用捏法把皮肤捏起来, 边捏边向前推进, 由大椎起向尾骶腰部进行, 重复3-5遍。倒捏脊法能够舒通肾脉, 降低血压。
揉肚腹
病人仰卧, 用两手重叠加压, 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 每次3--5分钟。揉肚腹能够疏通腹气, 健脾和胃, 调节升降, 有降压的作用。另外, 还能够进行日光浴、 森林浴、 泉水浴等自我保健。
编辑本段防治意义
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脑卒中、 冠心病、 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由于慢病的很多危险因素都是相同的, 如吸烟、 饮食不合理、 缺乏体力劳动、 精神过度紧张等, 因此干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同时降低糖尿病、 肿瘤等其它慢性病的危险。研究发现, 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 脑卒中的危险将下降32%, 冠心病的危险将下降19%。另外, 各国的实践也证实高血压的人群干预是有效的。芬兰、 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西欧等国都成功地开展了高血压人群干预, 美国 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35%, 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48%。而中国7城市的干预成果是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50%, 死亡率下降了4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据报道, 美国每年在高血压一项疾病上的损失为2900万个劳动日和20亿美元。而中国的有关调查表明若使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 每年就可减少48.7万的脑卒中和14.4万的冠心病病例, 按每一例溶栓治疗花费7000~8000元计算, 仅一年就可为国家节约几十乃至上百亿的医疗费用, 这样不但节约了医疗资源, 而且也减轻了社会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