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设计设备55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 移动网络DTCQC测评建设优化专项工程(遵义地区)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遵义分公司监理单位:贵州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遵义分公司编 制:袁 静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遵义分公司 4月22日目 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32、工程概述43、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方法64、施工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85、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106、施工现场布置及工程管理组织107、冬、雨季施工措施128、质量保证措施149、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2710、新工艺的应用及降低成本措施 3911、环境保
2、护措施4212、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措施4513、突发事件处理预案49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54附图二:设备安装施工步骤图55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及工信部(原信息产业部)现行的与工程施工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建设单位有关施工管理的规定;我单位”三标一体化”有关管理措施;我单位的施工经验及综合施工能力。1.2编制原则认真贯彻落实质量方针、政策,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履行及承诺,保证本工程所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通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
3、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专职安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定,遵守安全承诺,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强化责任成本管理,推行先进成熟的施工方法,加强工、料、机定额管理,将责任成本指标分解至每一道工序,落实到每一位职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立职工健康医疗保障系统及传染性疾病预防监控体系,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和医疗保障,保证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1.3遵循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YD1029 YD1047 YD 5067- YD 1059- 设备厂家的设备安装规范要求通信施工工程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本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建设单位
4、有关技术管理办法和相关管理文件。二、工程概况2.1项目名称: 中国电信移动网络建设(一期)贵州省遵义无线网主设备工程(天翼)(C网) 2.2工程施工内容:2.2.1无线设备安装工程中基站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电池组、室内走线架安装等。2.3 工程建设地点:遵义地区境内2.4工程期限: 4月22日- 12月31日三、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方法3.1、施工方案3.1.1施工安排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确保本工程任务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我单位总体施工规划如下:拟安排3个设备安装施工队平行施工,施工队施工任务有基站设备安装、电源配套设备安装等工作。施工期间根据分项分部的工程量需要合理
5、调配各阶段的施工人员数量。3.1.2.1施工作业方式我单位根据建设方规定的工期要求,结合本专业的施工特点和工程施工实际工作量,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施工作业:施工队为综合型施工队伍,施工班组之间以集中作业、小组作业相结合,采用流水、交叉及平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施工。施工队先期集中进行施工,然后分散为主设备安装组、电源配套安装组、天馈线安装组等小组,合理安排施工劳力,提高作业效率,确保施工进度。3.1.2.2重难点控制及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项目部成立后,优先安排人员、测试仪表及施工机具,将设备安装施工计划安排在总工期的前半期完成,为其它单项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总工期计划的顺利完成。施工准备中重点
6、做好设备站点的复测工作,经过复测,准确地计算出材料用量,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并派专人对货源进行跟踪,安排专用运输车辆和搬运人员,随时准备设备材料的运输工作。设备材料到货后,立即由材料主管、技术主管带领作业队,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测试及签收。施工队进驻各施工点后,首先把人员重点安排在设备、电源配套施工中,将施工队分为设备安装组、电源配套组、测试组,按顺序施工,设备安装、电源配套、测试等施工工序一条龙流水作业,并作好相关记录,确保施工质量。设备调测工作,由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技术人员负责设备通电前、通电后及全程测试工作(简称”三测试”),保证设备的电气特性满足技
7、术要求。施工中由监理工程师全程跟踪监督,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签证。项目部安排专职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全程监控和测试,在机架、机柜安装、天馈线安装、电源电池安装、身边安装、线缆布放、测试等分项分部施工过程中,保证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2、施工工艺和方法3.2.1机架设备安装工艺和方法机架垂直度误差为机架高度0.1%,可用吊线锤测量;各机架之间缝隙前后偏差3 mm,几个机架排列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同一直线上。设备子架的安装:子架框安装时,将子架框先置于机架上,小心导入机架,到位后用螺钉、垫圈固定在机架上。后背需要安装插座时应对照图纸正确安装。机盘的安装:机盘有
8、面板、拔板器、印制板组成。印制板装有插头应与架后背上插座相对应。面板上有板名、固定螺钉、接口、指示灯。安装时必须先带上防静电手环,再检查机盘有无机械性损伤,在插入光接口板时,要特别注意不损伤光纤接口,要一一对应插入。插入机盘时注意后插座与机盘的插头配套。不能强行插入,以免损伤插头和造成信号的不通。 配线架安装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如果有垫高防静电地板,需安装支架垫高机柜使底部与地板平行,支架要有地脚螺丝卯定,打膨胀螺栓与水泥地固定;如果无垫高地板,则会有上走线导轨,机架可直接站立于水泥地上,机柜应与上走线导轨机械连接;机架、列架需按施工图抗震要求加固,为了使
9、机柜站立牢固,上方应安装吊顶,在机柜上空加横梁或导轨与机柜进行机械连接。3.2.2天馈线的安装工艺和方法天线垂直度、倾斜角、方位角,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指标;检查天线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并检查天线安装后应处于避雷针下450角的保护范围内;且接地电阻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到收发信机各个连接处的安装工艺,天馈线在吊装过程中是否有损伤,天线共用器、收发信机、馈线是否匹配;馈线的规格、型号、路由走向、接地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馈线进入机房前要有防雨水措施;馈线拐弯应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大于等于馈线外径的15倍;软馈线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馈线外径的10倍;同一平面安装T/R两付天线水平距离应大于10倍波长,垂
10、直安装的间距应大于4倍波长。3.2.3蓄电池的安装工艺和方法电池架排列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偏差不大于10mm;电池架排列平整稳固,水平偏差每米不大于3mm,全长不大于15mm;电池铁架安装后,各个组装螺栓、螺母及漆面脱落处补喷防腐漆,铁架与地面加固处的膨胀螺栓要事先进行防腐处理;电池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极板不得受潮、氧化、发霉,滤气帽通气性能良好;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符合设计图纸,每列外侧应在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3mm,电池应保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如不平整应用油毡垫实;电池间距均匀、高低一致、平直整齐,偏差不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磨平,连接螺栓、螺母
11、拧紧,并涂一层防氧化物或加装塑料盒盖;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电池标志、比重计、温度计排在外侧(维护侧)各组电池应根据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四、施工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4.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为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我单位承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及时上场;如需调整,须经建设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更换。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见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年份制造商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自有主要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1工程车辆陆风1 江铃116良好2工程车辆皮卡2 江铃120良好
12、3驻波比测试仪S331D2 日本安立良好4数字万用表F123 日本良好5GPS卫星定位器2 美国良好6地阻测试仪CR-AR012 陕西柯南良好7汽油发电机2.0-A2 宗申2良好8笔记本电脑D6302 戴尔良好9绝缘人字梯25米10 福建良好10电锤BOSCH BH4DFE5 德国良好11电钻BOSCH GN5005 德国良好12设备安装工具12 国产良好五、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5.1工程材料的供应原则根据本工程对施工工期的要求,对工程物资按施工工期要求及时分批或一批到货,到货后保证材料在安装使用前经过建设单位指定部门的检测,拒绝接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原材料采购实行”按需采购”的原则,采购计划按
13、施工技术组根据施工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编制,物资设备组负责实施,物资供应严格按合同办事。5.2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根据工期计划的安排,制定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按进度计划,分批进场。不需要检测的设备和材料提前12天到达料库,需要检测的设备材料提前23天到达料库。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测和分检。六、施工现场布置及工程管理组织6.1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6.1.1.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组织机构针对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我单位建立独立项目部,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见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组安检组材料室办公室财务室施工一队施工
14、三队施工二队项目部下设3个通信施工队,施工队队长由技师担任,施工队由施工技术室派出通信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工作,系统调试由测试主管工程师主持,并由四名通信工程师负责测试工作。6.1.2项目部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按照项目管理要求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信守承诺,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责任。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报监理单位审定后组织实施。按期向建设单位报送年、季度施工计划及用款计划,年、季、月工程情况统计表,质量、安全事故表。按合同约定的分工范围,做好材料和设备采购、检验、加工和管理。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工和交付使用。坚持文明施工,狠抓安全生产
15、减少对既有线行车干扰,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及地下管线、周围构筑物、已完工程保护工作。按规定提交竣工文件,参加竣工验收,按要求报送工程技术总结和工程经济总结。及时提报验工计价资料、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结算,参加工程项目移交、工程总结和工程项目后期评价工作。对已完工程和设备,在验交前负责保管,保证其状态完好。在全部工程完工后,按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对本工程实行保修。6.2施工人员配备及任务划分我单位接到施工任务立即抽调身体健康、专业水平高的干部职工,组建适应于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本工程拟安排3个专业施工队,施工队总人数15人,上场人员根据各施工阶
16、段的实际要求进行调配。七、冬、雨季施工措施因为冬、雨季施工对工作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施工顺序,严格按照施实性施工组织设计部署生产要素,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有预见性地安排施工计划,避开不利天气影响或有事先的周密防范措施。为此特采取如下保证工期的措施:7.1雨季施工措施1、在雨季来临之前,积极做好防洪、防水及排水工作。2、配齐各种防雨、防洪、防汛用具和设施,加强巡视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3、增加材料储备数量,防止因下雨发生停工待料的情况。4、作好材料库、设备库的防雨工作,对破损之处及时修补。5、现场中、小型机电设备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闸箱防
17、雨漏电接地保护装置灵敏有效,每天检查一次线路绝缘情况。6、高处作业时,应先对作业面检查、清理,做好防滑措施,并加强对安全带、安全网的检查,彻底杜绝事故隐患,确保人身安全。7、加强同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预先获取气象信息,超前布署施工计划。7.2冬季施工的措施1、冬季来临前,作好施工设备的换季保养工作(如作业车辆更换冬季机油、防冻液等)。路面有积雪浮冰时车辆加挂防滑链。2、冬季施工作业人员配齐防寒用品,高空作业时轮流作业。3、开挖工程施工时,遇有冻土层采用风镐、爆破等方法。4、冬季进行线缆敷设及线缆接续制作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5、不宜在冬期施工的工序,尽量调整施工程序,待气温回升后再施工。八
18、质量保证措施8.1质量目标全部工程达到现行的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98%以上;杜绝施工重大质量事故;竣工资料按设计要求完整、及时移交;全段确保优良工程。82创优规划我单位在施工中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确保本工程达到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我单位在本次施工中的具体创优目标是:确保优良,全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8.3创优措施8.3.1加强创优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优规划的落实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施工队队长及质检工程师为成员的工程创优领导小组,按照”
19、三标一体化”要求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工程创优活动;全面负责项目创优工作,集中决策、检查及督促创优规划的实施。项目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配备专职质检员,加强创优工作的落实、检查和监督。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每一个职工牢固树立”质量品牌是企业生命”的思想意识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8.3.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包保制度,层层把好工程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建立各级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质量管理目标,把质量目标、创优规划、质量保证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各部室、施工队、班组及个人,做到工程质量层层有落实,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实现施工生产全过程
20、的质量管理。 认真执行我单位,开展创优活动,使每一个职工真正树立”非优即耻”的品牌意识,实行内部质量承包,把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奖优罚劣”,层层把好工程质量关。8.3.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每道工序优质高效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工序监控,实施信息化管理,认真执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实行工序间质量检查控制,施工中实行责任卡、挂牌制。认真领会设计意图,优化设计方案,科学规划施工组织,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工艺程序施工。认真做好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熟知施工技术标准、操作工艺流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未经审核不开工,未做技术交底不开工。严格执行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及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2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班组自检、工序互检、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专检”的质量检查程序,特别是对隐蔽工程有质量预检和复检,按要求认真做好检查并做好记录。充分汲取既有的施工经验,根据本标段的具体技术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施工工艺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各级质检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逐件检查各分项、分部工程,发现质量问题立即下发”存在问题通知书”,责令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对不合格项目,坚决返工,决不迁就。工程申报竣工验收前,项目部要严格自检,确认工程感观质量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力争超过国家、铁道部验收标准规定和合同要求;竣工资料详实、准确、完整。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
22、存档工作,健全各种技术档案、资料。认真做好竣工资料的编制和整理工作。8.3.4.实行”首件、首道样板”制,坚持”样板引路,以点带面”的施工原则,实现全面创优坚持”以点带面,样板引路”的施工原则,确保施工质量。以同类设备的第一套安装或相同工序的第一次施工为”施工样板”,在该项”样板”达标后,请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确认,保证所有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低于”首件、首道样板”工程。严格”三检”和”三自”制度,采取定期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上道工序没达到质量标准,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积极同建设、设计、监理单位配合,做到工程质量”一次达标、一次成优”。8.4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首先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
23、部门进行现场控制桩交接,专业工程师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施工过程中由本单位主管技术人员向施工队队长及技术员进行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施工队技术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到每道工序、每项工艺及每个施工地点都有技术交底记录,使全体作业人员充分了解施工对象及施工要求后,投入施工。8.5设备及系统安全方面的质量要点 设备安装除按照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通用质量监督要点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 机房应采取防静电措施;设备安装在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设备应加固在钢质底座上,底座与楼板应加固牢靠。 2、线缆布放 电缆、信号线、控制线的布放,射频同轴电缆与电缆头的连接,设备电源引入线的布放,移动通
24、信机房接地线敷设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8.6系统性能及使用功能方面的主要质量指标 1、基站(BS)子系统设备 基站发射机、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基站控制器(BSC)的主要功能;基站设备的主要功能等各项指标应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2、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 (1)交换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建立功能、系统信号方式、基本业务处理、补充业务功能、短消息及语音信箱、移动性管理功能(位置更新、切换功能)、计费功能、系统网络管理等。(2)系统设备性能,主要包括接通率(局内和局间、移动局和本地局)指标、局间中继呼叫性能、同步性能。 8.7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质量控制点 1、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
25、设计要求。 2、电缆走道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走道扁钢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 (2)组装好的电缆走道应平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贴走道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走道扁钢相互垂直,横铁卡子螺钉紧固。 (3)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当横铁影响下电缆时,可作适当调整。 3、安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条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3)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 (4)电缆走道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允许垂
26、直偏差为1.5。同一方向的立柱应在同一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适当移动位置。 (5)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 (6)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 (7)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孔洞处应加装保护框,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盖板均匀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 4、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5、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禁固后余留5mm左右)。 6、机房内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或补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 8.8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 1、设备安装
27、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2、安装设备机架应垂直,允许垂直偏差小于等于1.0。 3、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4、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YD -92和工程设计要求。 5、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6、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的安装机房应采取防静电措施,设备安装排放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7、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安装设备时,应有钢质底座,底座与楼板加固牢靠。设备装在底座上,加固平衡、可靠。8.9设备调测质量控制8.9.1天线系统性能检验(1)馈线衰耗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1.5。8.9.2基站(BS)发
28、射机主要性能指标复测。(1)射频发射频率偏差510-8。(2)相位衰减:峰值20,均方根值5。(3)射频载波发射功率电平容差见下表:射频载波发射功率电平容差表功率等级最大峰值功率W(dBm)容差(dB)功率等级最大峰值功率W(dBm)容差(dB)1320(55)-0,+3520(43)-0,+32160(52)-0,+3610(40)-0,+3380(49)-0,+375(37)-0,+3440(46)-0,+382.5(34)-0,+3 (4)发射机调制频谱应满足下表要求:发射机调制频谱容限表功率电平(dBm)各频偏处允许最大相对功率电平(dB)标称频率100kHz200kHz250kHz4
29、00kHz600kHz430+0.5-30-33-60-70410+0.5-30-33-60-68390+0.5-30-33-60-66370+0.5-30-33-60-64350+0.5-30-33-60-62330+0.5-30-33-60-60注:距载频200kHz以外处绝对功率电平小于等于-36dBm。 (5)杂散辐射功率电平0.05pW(-103dBm)(在890-915MHz频段内);杂散辐射功率电平250nW(-36dBm)(在9kHz-1GHz频段内); 杂散辐射功率电平1W(-30dBm)(在1-12.75GHz频段内)。8.9.3接收机主要性能指标复测: (1)接收机参考灵
30、敏度小于等于-104dBm(32dBV/m),这时接收机误码性能应满足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体制要求。 (2)同频干扰保护比C/Ic9dB。 (3)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c-9dB;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c-41dB。 (4)杂散辐射功率电平2nW(-57dBm)(在9kHz-1GHz频段内);杂散辐射功率电平20nW(-47dBm)(在1-12.75GHz频段内)。8.9.4基站(BS)子系统设备的主要功能检验: (1)人机语言符合ITU-T建议,可按功能分类显示和查阅,经过人机命令可在终端上设置BS的基本参数。 (2)设备应具备自动测试功能,经过人机命令来自动
31、启动和停止测试。 (3)经过OMC或BSC的本地终端显示和统计各设备的运行及状态。 (4)基站(BS)中的大部分设备应能经过人机命令闭塞和解闭,并显示打印。应具备诊断软件和硬件故障的记录和打印功能,硬件故障检测应有定位、隔离、自动倒换能力,软件故障应有一定的自纠能力和自动恢复功能。 (5)基站(BS)子系统设备应能提供告警信息接口,按工程设计项目进行检验。8.9.5基站控制器(BSC)主要功能检验: (1)信道模式修改; (2)越区切换检测; (3)加密启动; (4)移动台(MS)功率控制; (5)跳频管理; (6)改变广播信息。8.10数字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检验 8.10.1系统
32、建立功能: (1)系统初始化; (2)系统自动/人工再装入; (3)系统自动/人工再启动。 8.10.2系统信号方式: (1).7信号方式的检测; (2)随路信号方式的检测; (3).7信号与随路信号的配合。 8.10.3基本业务处理功能: (1)MSPSTN用户,本地及长途完成的呼叫与不能完成的呼叫。 (2)MS紧急呼叫及拨打各种特别业务:MS拨打110,119,120,122应就近接入紧急呼叫中心;MS拨打112呼叫应接至录音通知设备,移动用户应能听到提示音,告之如何拨叫紧急呼叫中心;MS应能拨打114,117,126,127,128,129等特别服务业务(带长途区号)。 (3)MSTAC
33、S用户。 (4)MSMS本地及非本地MS之间完成的呼叫与完不成的呼叫。 (5)MS进行国际呼叫。 (6)录音通知的检验。 8.10.4系统网络管理: (1)网络状态监视: 系统应能自动及时地监视各种信号设备、交换链路、中继电路、信令链路等的状态,单个电路利用率,对占用时间特长、特短或几乎没有话务负荷的电路能记录并输出其设备编号。 (2)VIR监测: 系统应能提供用户注册数,对事务处理接入率、排队长度、响应时间、时延分布等进行监测。 (3)HLR/AUC监测: 系统应能提供用户注册数,对事务处理接入率、排队长度、响应时间、时延分布,HLR/AUC信令链路的负荷与状态,HLR/AUC处理器负荷、硬
34、件设备、存储器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 (4)数据接口: 对每个MSC/VLR、HLR/AUC、EIR网络单元应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合要求的用于网络管理的数据接口。 (5)接受并执行指令: 各网络单元应能接受并执行来自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的指令,且将执行结果存储或报给相应中心。 (6)故障报告: 当MSC/VLR,HLR/AUC,EIR网络单元及相关传输、信令链路发生严重故障或过负荷时,应能向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发送告警信息,当告警消除时亦应有报告;各网络单元应能配合相应中心对故障进行诊断与定位,支持网管系统对各网络单元进行更新、升级、日期/时间修改等,按指令完成软件/硬件的重新配置。8.11移动
35、交换子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1、接通率: 在开局前应用模拟呼叫器和人工拨打进行大话务测试,包括对局内和局间(移动局和本地局)接通率的测试。 局内接通率应达到99.96%,局间接通率应达到98%。 2、局间中继测试: 正常通话、久叫不应、中继忙、呼叫空号等性能应良好,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同步检验: (1)时钟基本功能:工作状态监测与显示、控制功能、告警功能。 (2)同步设备倒换(自动或人工)功能:网同步接收频率基准的倒换、主/备时钟频率倒换。 4、2Mbit接口参数: (1)标称比特速率:2048kbit/s5010-4kbit/s。 (2)输入口回波衰减大于等于18dB。 (3)输入口脉冲波
36、形符合模框图要求。 (4)抖动特性:输入口允许输入抖动容限符合下表:2048kbit/s输入口允许输入抖动容限表参数限值比特率抖动峰-峰幅值(UI)抖动测试频率点(kHz)测试信号序列A1A2f1f2f3f42048kbit/s1.50.20.022.418100215-1 (5)输出口允许最大输出抖动容限符合下表:2048kbit/s输出口允许输出抖动容限表参数限值比特率输出抖动峰值(UI)抖动测试频率点(kHz)低频截止频率高频截止频率B1(f1- f4)B2(f3 f4)f1f3f42048kbit/s1.50.20.0218100九、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9.1安全目标在施工过程中
37、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杜绝行车责任事故和重要施工机具损坏事故。具体做到”五无”目标,即:无一般以上责任事故;无因工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无机械设备大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重要器材、设备、危爆品被盗或爆炸事故。9.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确保施工安全,我单位拟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科室及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质量科配备专职安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责任制,对现场违章及时纠正,绝不姑息。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专职安全管理机构见图:图9.2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各 专 业 施 工 队安全质量科施工技术科安
38、全 工 程 师9.3安全作业基本规定 9.3.1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工具,必须列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3.2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施工安全负责。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防护用品,无安全保障措施者不得进行施工。 9.3.3电源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配备施工工具和安全劳保用品。 9.3.4特殊作业(铁塔登高)须持有劳动安全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9.4施工安全措施9.4.1工具使用安全: 1.电动工具:使用的电动工具如:电锤、切割机、塑料焊枪、曲线锯等必须性能良好、绝缘可靠,电源线无老化和破损,电器设备的插头必须完好,不得以其它任何方式
39、代替电插头,不得以电话线代替电源线,必须使用带有保护地线的电源。 2.五金工具:在通信设备扩容、割接工程中,五金工具(扳手、起子等)必须使用绝缘胶布缠绕作绝缘防护处理。 3.电源接线板:接线板必须完好无破损并有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双层绝缘电源线,外层无破损。 4.人字梯、凳高: 1、凳高的梯子需材质坚实,无断列,四脚平稳; 2、人字梯上不准堆放工具、材料;不准携带笨重物体上、下人字梯。 3、人字梯凳高,不准两人同时上下作业;一个人不准脚踩两只人字梯凳高作业。 4、作业人员不准在人字梯上移动梯子,必须下到地面后移动梯子。 5、通信施工作业禁止使用金属梯登高。 5.剖缆刀:剖电缆时,拿刀的手放在后边
40、另一个手放在前面,不可用力过猛,应避免刀滑伤手。 6.劳保用品须定期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及时更新。 9.4.2开箱操作安全 1.开箱工作场地应在设备安装处附近,应在无尘、无潮湿开阔的环境下进行开箱,遇风雨天气不得在室外开箱。 2.开箱时,注意包装箱上的标志,严禁倒置。 3.开箱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敲打,防止剧烈震动损坏箱内设备;严禁使用撬棍,以防损坏箱内设备。 4.随时清理工作场地,撤下的箱板、铁皮、钉子等杂物应放置妥当,避免砸伤、刮伤人员和设备。 5.设备搬运时应先清理搬运路线上的物品。 6.人工搬运时应选择青壮健康人员,每人负重男工40公斤、女工不得超过20公斤。 7.人工搬运时,要有
41、专人组织指挥,步调一致,按身高、体力合理安排位置,负重均匀,上楼梯及拐弯时要慢,前后相互照应。 8.手搬、肩扛设备时,应搬、扛设备的牢固部位,不得抓碰线把、零部件等不牢固、不能承重的部位。 9.搬运蓄电池等危险品时,应轻拿轻放,稳步前进,防止碰撞。 10.在机房楼台上吊装设备时,应知平台的承重量,应检查吊装设备及绳索是否牢固,确认无误方可作业。起吊后,应防止设备摆动而撞击墙壁或门窗。11.人工搬运油机发电机组,必须在油机房地面确实坚固后进行。搬运前应对所用工具进行全面检查。搬运时,应有专人组织指挥,明确分工,紧密配合。用倒链牵拉时应固定牢固,并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用滚筒法搬运时,应注意防止滚筒
42、压伤手、脚,上、下坡度不得大于30度,并注意下滑。 9.4.3立机架作业安全 1.进入机房应将机房地面孔洞用木板盖好,防止人员、工具、材料掉入孔洞。 2.在地面、墙壁上埋设螺栓,应注意避开钢筋、电力线暗管等隐蔽物,无法避免时,应通知建设单位采取措施。 3.立机架时,地面应铺木板或其它物品,防止划坏机房地面或机架滑倒而伤人或损坏设备;机架立起后,应立即固定,防止倾倒。 4.扩容工程在撤除机架侧板、盖板时应有防护措施,防止设备另件掉入机架内部。 5.扩容工程立架时,应轻起轻放,对原有设备机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碰撞。 9.4.4放线缆作业安全 1.放线缆拐弯、穿墙洞的地方应有专人把守,不得硬拽,伤及
43、电缆。 2.扩容工程新机架连接电源时,应将机架电源保险断开或将空气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并摆放”禁止合闸”警示牌。 3.机架顶部作业、接线、焊线应有防护措施,防止线头、工具掉入机架内部。 4.布放到运行设备机架内部的线缆时,应轻放轻拽,避免碰撞内部插头。 5.埋设地线挖沟、坑之前,必须了解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情况,特别要了解掌握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的埋设位置,做好安全保护。9.4.5作业安全1.作业时不得佩带钢笔、手表、首饰等金属物品和穿戴金属纽扣的衣服,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准吸烟,使用电焊时,应办理动火证,并采取妥善措施后方可动火。 2.不得使用易燃液体擦洗设备或地板。 3.严禁抛掷工具、器材和其它物品;不准在通道和设备之间放置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