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学基础教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898128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学基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学基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案 学 期: 2012-2013-1 院 系: 医学院 教 研 室: 康复治疗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姓 名: 运动学基础课程组 班 级: 12康疗 鄂州大学医学院 教学授课计划 (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 课程 运动学基础 班级 12康疗 课 程 目 标 (一)能力标准 1. 具备规范应用运动学基本知识判断病人功能障碍部位、程度,预估恢复情况的能力; 2. 具有正确指导患者运动训练的能力; 3. 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4. 具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能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 5. 具备探讨专业知识的意识,自主学习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6. 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知识标准 1. 掌握骨骼肌运动、 运动控制、关节运动、运动障碍及代偿等基本知识; 2. 熟悉运动学概论、运动力学基础、运动能量代谢、运动氧供应、制动对机体影响等知识; 3. 了解运动训练基础的基本知识。 (三)素质标准 1.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有关制度和法规; 2.具备良好的康复治疗工作习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 3. 对集体和同事有敬业乐群精神。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姓名 教研室主任 教 学 进 度 表 填表时间:2012年8月28日 课程代码 24108 课程 名称 运动学基础 开课 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 使用教材(出版社.版本) 人民卫生2010.12第1版 授课 教师 运动学基础课程组 进 度 安 排(周学时4节,总学时56节。含理论40节、实践16节) 周次 课次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方式 作 业 7 1 运动学概论 一体化 P7:1、2、3 7 2 运动力学基础 一体化 P25:1~6 8 3 运动力学基础 一体化 P25:1~6 8 4 运动氧供应 一体化 P37:1~4 8 5 运动氧供应 实训 实训报告 8 6 运动能量代谢 一体化 P51:1~4 9 7 运动能量代谢 一体化 P51:1~4 9 8 骨骼肌运动 一体化 P64:1~4 9 9 骨骼肌运动 一体化 P64:1~4 9 10 骨骼肌运动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10 11 骨骼肌运动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10 12 运动控制 一体化 P82:1~5 11 13 运动控制 一体化 P82:1~5 11 14 运动控制 一体化 P82:1~5 12 15 运动控制 实训 实训报告 12 16 关节运动 一体化 P122:1~4 13 17 关节运动 一体化 P122:5~7 13 18 关节运动 一体化 P122:8~10 14 19 关节运动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14 20 关节运动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15 21 运动分析 一体化 P137:1~4 15 22 制动的影响 一体化 P143:1~3 16 23 运动训练基础 一体化 P156:1~5 16 24 运动分析、运动训练基础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17 25 运动障碍及代偿 一体化 P177:1~3 17 26 运动障碍及代偿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18 27 运动障碍及代偿 一体化 P122:4~7 18 28 运动障碍及代偿 实训 实训报告、操作练习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8日 课次 1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学概论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1.能熟练演示人体的各种运动 2.能正确评定运动强度 3.具备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指导患者运动的能力 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运动形式、运动类型、运动强度等基本知识 2.熟悉运动学研究对象 3.了解运动学研究方法、发展史及学习意义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讨论法、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图书馆资料初步认识运动学基础 任务导入 设计 联系专业教育内容,请学生回答:康复治疗技术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学生回答:运动疗法技术。 提出任务:1.运动疗法技术的最基础学科是什么? 2.该学科涵盖了哪些内容?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 教师说课程 二、 学习项目一 认识运动学基础 1. 运动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2. 运动学研究方法 3. 运动学发展史 4. 学习运动学的意义和观点 5. 基本运动形式和分类 1. 教师先说课: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和作用、课程的目标、课程教学方法和学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参考资料等。 2. 教师讲授运动学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3.学生自学讨论运动学的发展史、学习的意义和观点 4.教师讲授并示范运动形式与分类 5.学生模拟运动形式与分类 6.教师按学习小组为单位抽查学生模拟训练情况 7.小结(回答任务导入的问题)、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7 : 1、2、3 2.查找牛顿定律的资料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2日 课次 2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力学基础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1.能在运动中正确运用牛顿定律 2.能在运动训练中控制好平衡和稳定性 3.能正确分析骨关节生物力学情况 知识目标:1.掌握力、合力距的作用,影响平衡及稳定的因素 2.熟悉牛顿定律在运动中的运用,骨、关节等生物力学特性 3.了解人体运动中受力分析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通过查阅网络资料、比较牛顿三大定律 任务导入 设计 播放两段教学视频,一段关于木工钉木钉的,另一段为奥运会体操比赛。 提出任务:1.第一段视频工匠钉钉工作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2.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从器械上落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1. 运动中的力与力矩 2. 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3. 平衡与稳定 1.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准备情况,教师予以评价 2. 教师讲授运动中的力与力矩、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3. 教师讲授并示范平衡与稳定 4. 学生模拟训练 5.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抽查训练情况 6. 小结(分析任务导入的问题)、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25 1-4 2.预习骨、关节生物力学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5日 课次 3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力学基础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1.能在运动中正确运用牛顿定律 2.能在运动训练中控制好平衡和稳定性 3.能正确分析骨关节生物力学情况 知识目标:1.掌握力、合力距的作用,影响平衡及稳定的因素 2.熟悉牛顿定律在运动中的运用,骨、关节等生物力学特性 3.了解人体运动中受力分析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讨论法、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预习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 任务导入 设计 展示不同体位与负重下腰椎间盘压力图片,联系现实生活中腰痛的病例 任务:骨、关节、肌腱与韧带有哪些生物力学特性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 骨的生物力学性质 二、 关节生物力学 三、 肌腱和韧带生物力学 1. 教师用人体长骨标本讲解骨的生物力学相关内容 2. 教师用人体脊柱关节标本讲解关节生物力学相关内容 3. 学生体会不同姿势下腰椎紧张度情况 4. 小组自学讨论肌腱和韧带生物力学 布置作业 1.P25:1~6 2.预习运动氧供应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6日 课次 4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氧供应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分析运动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各种反应 2.能正确指导患者运动 知识目标: 1.掌握运动时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变化 2.熟悉运动时心血管和呼吸的调节 3.了解运动与氧耗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预习 任务导入 设计 观看一段短跑运动视频,提出任务: 1.以你的生活阅历谈谈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有哪些与安静时不同的表现?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 运动与心血管功能 1. 运动与心脏活动 2. 运动与器官血流变化 3. 运动与心血管活动调节 二、 运动与呼吸功能 1. 运动中的肺通气与肺换气 2. 运动与呼吸调节 3. 运动与氧耗 1. 看视频,学习小组派代表谈谈小组总结的运动员会出现哪些与安静是不同的表现,教师进行点评 2. 教师分析讲解运动与心血管功能 3. 教师示范呼吸运动,学生模拟,体会不同形式呼吸时肌肉的运动情况 4. 教师讲解运动与氧耗相关知识 5. 学生自学运动与呼吸调节 布置作业 1.P37:1~4 2.上网查找测血压、心率的方法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9日 课次 5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实训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1.会测血压、心率 2.能分析出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的机理 知识目标:掌握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上网查找测血压、心率的方法 任务导入 设计 校运会赛场上,短跑运动员小王第一个冲过终点,很多朋友围过来包围住了小王,可就在此时小网突然晕倒在地。 任务:1.小王这是怎么了? 2.需要做哪些相关体格检查?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 测安静时血压、心率 二、 测剧烈运动后血压、心率 1. 老师布置本次课任务 2. 学生分组练习 1)测安静时血压、心率 2)到操场进行400米跑,测剧烈运动后血压、心率 3.比较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 4.小组派代表演示血压、心率的测量方法 5.评价 布置作业 1.书写实验报告 2.上网查有关人体营养物质的资料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22日 课次 6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能量代谢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不通运动时期和运动形式下人体的各种反应 2.可以解释三大营养成分代谢特点从而指导运动中的能量补充 知识目标: 1.掌握三大供能系统供能过程及与运动的关系 2.熟悉能量来源与转化、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途径 3.了解运动时能量消化规律和特点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上网查有关人体营养物质的资料 任务导入 设计 张同学欲增强体制,早晨外出晨练,回来后小腿十分酸胀。 任务:1.他这是怎么啦? 2.你准备怎样对他进行指导?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物质能量代谢 1.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2.能量来源与氧化 二、功能系统与运动 1.三大供能系统 2.运动与能量补充 1.学习小组派代表陈述课前准备情况,教师点评 2.教师讲授物质能量代谢 3.教师讲授并演示功能系统与运动、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感觉 4.教师抽代表分析情景案例并做点评 5.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51:1~4 2.预习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23日 课次 7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能量代谢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不通运动时期和运动形式下人体的各种反应 2.可以解释三大营养成分代谢特点从而指导运动中的能量补充 知识目标: 1.掌握三大供能系统供能过程及与运动的关系 2.熟悉能量来源与转化、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途径 3.了解运动时能量消化规律和特点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预习 任务导入 设计 李同学欲通过运动减重。 任务:1.运动减重的原理? 2.你准备怎样对他进行指导?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运动能量消耗的规律和特点 1.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能量代谢的测定 1.讲解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影响因素 2.教授能量代谢的计算方法,举例计算 3.设计合理运动形式,知道运动训练,让学生体会各种日常生活运动的强度,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 4.案例解析,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51:1~4 2.预习骨骼肌运动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0 月26 日 课次 8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骨骼肌运动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别骨骼肌的各种运动形式 2.能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运动形式 知识目标: 1.掌握骨骼肌运动形式、运动协同关系、力学特征 2.熟悉骨骼肌类型及代谢特性、横桥理论 3.了解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预习 任务导入 设计 看两个运动员(短跑、举重)图片,提出任务: 1.两者体型有何特点? 2.分析形成不同体型的机制?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骨骼肌的结构特性 1.骨骼肌的结构 2.骨骼肌纤维类型 3.骨骼肌的特性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1.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 2.运动单位募集 3.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1. 看图片,小组派代表回答任务一 2. 看肌肉局部解剖图谱,分析不同部位肌肉形态特点 3. 讲解肌肉的结构特性及收缩机制 4. 学习小组讨论骨骼肌收缩机制 5. 小组派代表回答任务二,教师点评 6. 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64:1~2 2.进行不同运动,体会运动的感觉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0 月29 日 课次 9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骨骼肌运动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别骨骼肌的各种运动形式 2.能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运动形式 知识目标: 1.掌握骨骼肌运动形式、运动协同关系、力学特征 2.熟悉骨骼肌类型及代谢特性、横桥理论 3.了解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任务导入 设计 展示几个奥运会期间运动员比赛图片,提出任务: 1.他们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有何不同? 2.不同人肌肉运动能力不同的原因?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骨骼肌运动形式 1.动力性运动 2.静力性运动 3.等速运动 4.肌运动的协同关系 二、骨骼肌运动的力学特征 1.肌收缩的长度与张力的关系 2.肌收缩的张力与速度的关系 3.肌的做功 三、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 1.自身形态结构 2.运动中枢功能状态 3.理化因素 4.运动形式 1.播放几段简短视频,让学生留意观察每段视频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 2.学习小组回答视频里运动员参与活动的名称,该项活动需要什么肌肉活动引发 3.讲解并示范肌肉运动形式,比较每种形式的特点 4.讲解骨骼肌运动力学特征 5.学习小组讨论自学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小组派代表作总结 6.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64:3 2.查找骨骼肌不同运动形式的例子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0 月30 日 课次 10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实训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骨骼肌运动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别骨骼肌的各种运动形式 2.能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运动形式 知识目标: 1.掌握骨骼肌运动形式、运动协同关系、力学特征 2.熟悉骨骼肌类型及代谢特性、横桥理论 3.了解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查找骨骼肌不同运动形式的例子 任务导入 设计 展示几个奥运会期间运动员比赛图片,提出任务: 1.他们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有何不同? 2.不同人肌肉运动能力不同的原因?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骨骼肌运动形式比较 二、模拟动力性运动形式 1.向心运动 2.离心运动 3.拉长-缩短周期 三、模拟静力性运动形式 四、模拟等速运动形式 1.教师布置本次课学习任务,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骨骼肌常见运动形式‚列表比较骨骼肌运动特点 2.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3.小组展示任务完成情况,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4.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书写实训报告 2.进行操作练习 3.预习书后附录实验二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1 月2 日 课次 11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实训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骨骼肌运动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别骨骼肌的各种运动形式 2.能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运动形式 知识目标: 1.掌握骨骼肌运动形式、运动协同关系、力学特征 2.熟悉骨骼肌类型及代谢特性、横桥理论 3.了解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预习书后附录实验二 任务导入 设计 教师做几个日常动作,提出任务: 1. 每个动作的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分别是什么? 2. 影响肌肉运动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在运动中找出肌运动的协同关系 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 二、探索肌收缩的长度与张力的关系 三、探索肌收缩的张力与速度的关系 四、制造影响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因素来进行肌运动 1.教师演示几个日常动作,布置本次课实习任务 2.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完成任务 3.小组报告实习结果,小组件互评 4.教师点评 5.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书写实训报告 2.通过网络查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运动情况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1 月5 日 课次 12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控制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解释各级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分析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 2.会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后病人内脏功能的变化 3.能指导患者做必要的运动训练 知识目标: 1.掌握脊休克、牵张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相关知识 2.熟悉腱反射、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等相关知识 3.了解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皮层运动区等相关知识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通过网络查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运动情况 任务导入 设计 通过PPT展示脊髓损伤患者的图片,布置任务: 1.这是什么病人? 2.他和正常人的运动情况有何不同?3.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一、低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1.脊髓神经元的活动 2.脊髓姿势反射 3.脊髓的其他反射 1.小组回答课前准备情况,教师点评 2.通过PPT讲解示范本次课内容 3.学生模拟深反射检查、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 4.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82:1~2 2.练习操作 3.预习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1 月 6 日 课次 13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控制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解释各级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分析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 2.会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后病人内脏功能的变化 3.能指导患者做必要的运动训练 知识目标: 1.掌握脊休克、牵张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相关知识 2.熟悉腱反射、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等相关知识 3.了解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皮层运动区等相关知识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预习 任务导入 设计 播放运动会体操比赛视频,提出任务: 1.运动员空中翻至落地有何特点? 2.怎样解释?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1.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控制 1. 脑干对肌紧张的控制 2. 脑干对姿势反射的控制 4. 播放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运动员动作 5. 讲解脑干对肌紧张及姿势反射的控制 6. 演示去大脑僵直、各种原始反射 7. 学生模拟训练 8. 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82:3 2.操作练习 3.网络查找脊髓损伤患者运动控制情况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1 月9 日 课次 14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控制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解释各级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分析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 2.会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后病人内脏功能的变化 3.能指导患者做必要的运动训练 知识目标: 1.掌握脊休克、牵张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相关知识 2.熟悉腱反射、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等相关知识 3.了解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皮层运动区等相关知识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网络查找脊髓损伤患者运动控制情况 任务导入 设计 展示桑兰、超人受伤后图片、偏瘫患者的图片,引入任务: 1.他们的运动控制有哪些问题? 2、有哪些功能障碍表现?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2. 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3. 大脑皮质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4. 基底神经节与小脑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5. 自主神经对括约肌的控制 1.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2.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3. 膀胱控制障碍 4. 直肠控制障碍 1.讲解桑兰、超人受伤故事以及康复治疗情况、他们的现状,激发学生专业责任感、荣誉感 2.讲授并演示高级中枢的控制 3.学生模拟偏瘫、帕金森病、舞蹈病患者的运动 4.讲解自主神经对括约肌的控制,自主神经损伤后康复训练的方法 5.讲解张海迪的故事,印证康复训练的意义 6.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82:4~5 2.操作练习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1 月12 日 课次 15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实训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运动控制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解释各级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分析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 2.会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后病人内脏功能的变化 3.能指导患者做必要的运动训练 知识目标: 1.掌握脊休克、牵张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相关知识 2.熟悉腱反射、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等相关知识 3.了解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皮层运动区等相关知识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操作练习 任务导入 设计 展示桑兰、超人受伤后图片、偏瘫患者的图片,引入任务: 1.他们的运动控制有哪些问题? 2、有哪些功能障碍表现?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1. 模拟脊髓姿势反射 1. 牵张反射 2.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2. 模拟联合反应与共同运动模式 3. 模拟去大脑强直 4. 模拟状态反射与翻正反射 5. 模拟大脑水平的反射 1.视觉翻正反射 2.平衡反应 3.降落伞反应 4.防御反应 5.倾斜反应 1.教师布置任务 2.小组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派代表演示训练情况,组间互评 4.教师点评 5.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书写实训报告 2.学习人体上肢关节构成的相关解剖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 11 月16 日 课次 16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关节运动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1.能正确说出各关节构成 2.能熟练演示各关节的运动情况 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各关节构成、运动形式 2.熟悉人体上下肢的运动模式 3.了解各关节运动正常值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扮演、现场咨询 教 学 设 计 课前任务 学习人体各关节构成的相关解剖 任务导入 设计 展示一偏瘫患者肢体痉挛模式,提出任务: 1.该患者的上肢关节运动和常人有何不同? 2.为什么?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相关内容 学习情境设计 1. 上肢关节运动 1. 肩关节 2. 肘关节 3. 手腕关节 1. 小组派代表回答上肢主要关节构造、决定关节活动的主动肌 2. 教师讲解并示范上肢的运动 3. 学生模拟练习上肢关节运动 4. 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P122:1~4 2.学习人体下肢关节构成的相关解剖 参考资料 (1)《人体运动学》 主编 戴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2)《运动生物力学》主编 罗建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3)《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教学反思 鄂州职业大学《运动学基础》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运动学基础 授课时间 2012年11 月19 日 课次 17 授课班级 12康疗 授课地点 一体化教室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学习任务 关节运动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1.能正确说出各关节构成 2.能熟练演示各关节的运动情况 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各关节构成、运动形式 2.熟悉人体上下肢的运动模式 3.了解各关节运动正常值 态度目标:1.具有专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同情病人疾苦。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