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石油录井工程》思考题
1.什么是石油录井?
答: 石油录井一般是指在石油钻井过程中, 经过人工或仪器对钻井施工参数、 地下岩性、 地层流体性质等进行地面实时连续记录和进行分析评价; 石油录井是一门专业技术, 也是石油工程实施中的一个生产过程( 阶段) , 它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程中的信息集成者和服务者。
2.石油录井的作用有哪些?
答: 作用有三: ( 1) 建立随钻地质剖面; ( 2) 发现、 评价油气层( 藏) ;
( 3) 实时指导钻井工程的实施
3.石油录井技术有几类?
答: 四类: ( 1) 常规地质录井技术; ( 2) 综合录井技术;
( 3) 地化录井技术; ( 4) 工程录井技术。
4. 什么是石油录井工程?
答: 石油录井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一门井筒技术, 是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石油工程技术的一个专业分支。石油录井工程技术是一门多学科渗透、 多项技术综合、 传统录井技术与现代录井技术相结合的井筒技术。
从专业学科的角度讲, 石油录井工程是以规模化石油录井工业生产和石油录井工程经济系统为基础, 以优化生产系统、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为追求目标, 在石油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 信息科学、 电子工程等学科和相关技术、 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多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油气井工程边缘学科。
从工业生产角度讲, 石油录井工程的概念应该是: 根据合同的要求, 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依据石油钻井地质设计、 石油录井工程设计的要求, 石油录井施工人员采用相关的石油录井技术, 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 以合理的施工成本, 完成石油录井施工的过程。
5.石油录井工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基本任务有四:
( 1) 准确并及时获取地下信息; ( 2) 建立地质剖面、 评价地层;
( 3) 发现并评价地下油气水层; ( 4) 为安全、 高效钻井和钻井监控提供服务。
6.石油录井施工前、 石油录井队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 在石油录井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石油录井队的准备工作有三:
( 1)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的准备;
( 2) ”工作人员的数量要求”的准备;
( 3) ”工作人员的持证上岗要求”的准备;
7.”钻时”的概念。
答: 钻时是指在钻井过程中, 每钻进单位厚度的岩层所用的纯钻进时间( 换句话说, 钻时是指钻头钻进单位进尺所需的纯钻进时间) , 单位为min/m、 或h/m, 保留整数。
8.钻时录井的概念。
答: 钻时录井就是指系统地记录钻时并收集与其有关的各项数据、 资料的全部工作过程。简单地说, 钻时录井是指从开钻到完钻、 连续不断地记录( 连续测量) 每单位进尺所需的时间。这里所说的连续测量是指: 一般每米为一个记录单位, 特殊情况按需要加密。
9.钻时录井的技术规范中, 要求录取的数据有那些?
答: 钻时录井施工时录取的数据有: 井深、 钻时、 放空( 起止时间、 井段、 钻压、 层位、 大钩负荷) 。
10.影响钻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 因素有六: ( 1) 岩石性质; ( 2) 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 ( 3) 钻井方式;
( 4) 钻井参数; ( 5) 钻井液性能与排量; ( 6) 人为因素的影响。
11.一般( 一般) 情况下, 钻时曲线的应用有哪些?
答: 应用在六个方面:
( 1) 判断岩性、 划分地层; ( 2) 预告目的层、 确定取芯位置;
( 3) 确定割芯位置、 判断是否堵芯; ( 4) 分析井下钻进状况;
( 5) 发现、 确定油、 气、 水层; ( 6) 判断裂缝、 孔洞发育的井段。
12.岩芯录井的概念?
答: 所谓”岩芯录井”, 就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利用取芯工具, 将井( 地) 下岩石取上来( 这种岩石就叫岩芯) 并对其进行整理、 描述、 分析化验, 获取地层的各项地质资料、 恢复原始地层剖面、 并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3.取芯层位的对比和确定工作中, 常见的地层对比喻法有哪些?
答: 常见的地层对比喻法有四:
( 1) 地震反射波组追踪对比法; ( 2) 标志层对比法;
( 3) 沉积旋回对比法; ( 4) 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法。
14.取芯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 取芯前的准备工作有三:
( 1) 加强地层对比, 卡准标志层, 落实取芯层位
( 2) 准备取芯、 出芯、 整理及观察岩芯所需的器材和分析实验用品、 试剂
( 3) 了解取芯工具的性能, 丈量取芯工具的长度
15.取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 注意事项有五; ( 1) 准确丈量方入; ( 2) 正常录井、 加密钻时;
( 3) 不能随意上提下放钻具, 应杜绝长时间磨芯;
( 4) 合理选择割芯层位; ( 5) 注意观察、 防止意外。
16.岩芯丈量时, 如何正确衔接岩芯碎块?
答: 出筒岩芯( 块) 丈量时, 岩芯越完整、 丈量越简单, 岩芯破碎越严重、 岩芯丈量越复杂。在出筒岩芯( 块) 顺序不乱的前提下, 要正确将岩芯( 块) 归位后再丈量其长度( 图2-7) 。
17.岩芯整理工作中, 岩芯分块的块号如何表示?
答: 岩芯块号用带分数表示, 即
18.岩芯含水观察时, 直观岩芯剖开新鲜面潮湿程度 如何判断?
答: ①明显含水, 可见外渗( 水) -----湿润;
②含水不明显, 手触有潮感-----有潮感;
③不见含水, 手无潮感-----干燥。
19.岩芯含水观察时, 如何进行滴水实验?
答: 滴水试验是粗略鉴定含油岩, 特别是砂岩类含油岩的含水程度的有效方法。试验要及时在剖开的新鲜面上进行。在含油不外渗部分滴水珠似黄豆粒、 不要晃动( 图2-14) , 以其在一分钟之内的变化为准、 共分四级。
①珠状: 水滴不渗、 呈圆珠, 与岩石接触面极小, 浸润角大于90°, 判断其为好油层, 不含水。
②半珠状: 水滴似椭圆球形, 与岩石有较大接触面, 浸润角小于90°, 大于60°, 不见渗水, 判断其为含水油层。
③缓渗: 水滴扁平, 与岩石接触面最大浸润角小于60°, 扩散渗入慢, 判断其为油水层。
④渗: 水滴保不住, 滴水即渗, 判断其为含油水层。
20.如何进行”岩芯荧光直照”?
答: 岩芯荧光直照共包括三项内容:
( 1) 直照要求
荧光直照工作, 主要是观察记录荧光发光程度、 产状与岩性关系、 和发光面积。因此, 要及时对岩芯剖开新鲜面直照、 滴照, 取样做系列对比。
( 2) 滴照
滴照是取1~2g无人为污染的小块岩芯, 研碎, 置于标准滤纸上, 滴上1~2滴氯仿, 干后观察其荧光颜色、 产状、 定级。
( 3) 系列对比
系列对比是选1g新鲜岩芯研碎入试管, 加5mm氯仿密封浸泡, 与本区标准系列进行对比, 观察记录1小时及24小时的系列级别。
21.如何进行岩芯油气水观察?
答: 岩芯油气水观察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 1) 岩芯含水观察; ( 2) 岩芯荧光直照;
( 3) 油—酸反应
取岩芯剖开面中心部位约0.5~2mm直径的岩样2g, 浸没在装有1~2ml稀HCl试管中, 观察岩块上下浮动程度、 气泡大小及有无彩虹色等。
( 4) 丙酮—水试验
对怀疑含油或凝析油的岩芯, 取样1克, 研碎入试管, 加2ml丙酮, 用力摇动后, 过滤到另一个试管, 再加入3ml水, 观察是否有乳白色分散体系存在。
22.碎屑岩含油情况的描述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 碎屑岩含油情况的描述包括五项内容:
( 1) 颜色; ( 2) 气味; ( 3) 产状; ( 4) 饱满程度; ( 5) 含油级别。
23.如何进行碎屑岩含油饱满程度的描述?
答: 碎屑岩含油饱满程度分为饱满、 较饱满和不饱满。该项指标反映油质浸染程度。
( 1) 含油饱满: 颗粒孔隙全部被原油充满, 达到饱和状态, 岩芯呈棕褐色或黑褐色( 视原油颜色而不同) , 新鲜面上油汪汪的, 出筒时原油外渗, 染手, 油脂感强。
( 2) 含油较饱满: 颗粒孔隙被原油均匀充填, 但末达到饱和状态, 颜色稍浅, 新鲜面上原油均匀分布, 没有外渗现象, 捻碎后可染手, 油脂感较强。
( 3) 不饱满: 颗粒孔隙的一部分或不同程度被原油充填, 远未达到饱和状态, 颜色更浅, 呈浅棕褐色或浅棕色, 新鲜面上发干或有含水迹象, 油脂感弱。
24.碎屑岩孔隙性含油岩芯的含油级别分为那几级?
答: 碎屑岩孔隙性含油岩芯的含油级别一般划分为六级:
( 1) 饱含油; ( 2) 富含油; ( 3) 油浸; ( 4) 油斑; ( 5) 油迹; ( 6) 荧光。
25. 碎屑岩缝洞性含油岩芯的含油级别分为那几级?
答: 碎屑岩缝洞性含油岩芯的含油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
( 1) 富含油; ( 2) 油斑; ( 3) 油迹; ( 4) 荧光。
26.碎屑岩稠油含油岩芯的含油级别分为那几级?
答: 碎屑岩稠油含油岩芯的含油级别一般划分为三级:
( 1) 富含稠油; ( 2) 稠油浸; ( 3) 稠油斑。
27.碳酸盐岩含油气水描述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注意事项有四:
( 1) 裂缝性碳酸盐岩含油岩芯刚出筒时可能见不到油显示, 出筒后8-24h见油渗出, 及时对含油情况进行复查。
( 2) 描述岩芯时要打开新鲜断面和裂缝面, 观察附着在缝洞壁上的油膜, 闻气味。未见油斑显示的岩心, 应进行湿照、 干照、 点滴分析及荧光系列对比分析( 6级以上定为荧光级别) 。
( 3) 观察和描述缝洞中的原油分布状态。
( 4) 无油气显示, 对缝洞有盐晶析出等观察判断含水情况应具体描述。
28.可燃有机岩的岩芯如何描述?
答: 可燃有机岩主要指煤、 沥青、 油页岩等几种类型
( 1) 煤层
主要描述颜色、 纯度、 质地、 光泽、 硬度、 脆性、 断口、 裂隙、 燃烧时气味、 燃烧程度、 含有物和化石的数量及分布状况等。
( 2) 油页岩、 碳质页岩、 沥青质页岩
描述颜色、 岩石成分、 质地、 页理发育情况、 层面构造、 燃烧情况, 含有物及化石情况、 硬度及气味等内容。
29.试述岩芯录井草图编制的步骤。
答: 编制碎屑岩岩芯录井草图的步骤如下:
( 1) 绘图框;
( 2) 填写数据;
( 3) 标注比例尺;
( 4) 特殊收获率的处理;
( 5) 化石及含有物标绘;
( 6) 样品、 磨损面、 破碎带的位置表示;
( 7) 突出特征描述。
30.试述岩屑录井的概念。
答: 钻井过程中, 录井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岩屑迟到时间在振动筛处连续捞取岩屑( 又常称之为”砂样”) , 经过清洗、 晾晒等处理后, 经过对岩屑进行观察、 描述或分析, 确定出具体岩性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称为岩屑录井。
31.岩屑录井时录取的资料项目有哪些?
答: 岩屑录井时, 录取资料项目包括: 井深、 钻达时间、 迟到时间、 捞砂时间、 层位、 岩性、 描述内容、 岩屑样品。
32.什么是岩屑迟到时间?
答: 岩屑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取样位置所需的时间。
33.求取岩屑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几种?
答: 求取岩屑迟到时间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 1) 理论计算法; ( 2) 实测法; ( 3) 特殊岩性法。
34.试述岩屑录井时实测迟到时间的工作步骤。
答: 实测迟到时间的工作步骤如下( 三步骤) :
第一步、 实测钻井液循环周时间和岩屑滞后时间;
第二步, 计算钻井液下行时间;
第三步, 计算迟到时间。
35.岩屑录井实测迟到时间时, 如何进行迟到时间的计算?
答: 迟到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C1-----钻杆内容积, m3;
C2-----钻铤内容积, m3;
Q-----钻井泵排量, m3/min。
式中: T迟-----岩屑或钻井液迟到时间, min;
T一周-----实际测量一周的时间, min;
T下行-----测量物质下行的时间, min;
岩屑迟到时间T1( min) 的计算公式为:
钻井液迟到时间T1’( min)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 T重-T0) 、 ( T轻-T0) 计算结果的单位为min。
36.如何判别真假岩屑?
答: 真假岩屑的特征如下:
( 1) 真岩屑的特征
真岩屑是在钻井中, 钻头刚刚从某一深度的岩层破碎下来的岩屑, 也叫新岩屑。一般地讲, 真岩屑具有下列特点:
①色调比较新鲜。
②个体较小, 一般碎块直径2~5mm, 依钻头牙齿形状大小长短而异, 极疏松砂岩的岩屑多呈散砂状。
③碎块棱角较分明。
④如果钻井液携带岩屑的性能特别好, 迟到时间又短, 岩屑能及时上返到地面的情况下, 较大块的、 带棱角的、 色调新鲜的岩屑也是真岩屑。
⑤高钻时、 致密坚硬的岩类, 其岩屑往往较小, 棱角特别分明, 多呈碎片或碎块状。
⑥成岩性好的泥质岩多呈扁平碎片状, 页岩呈薄片状。疏松砂岩及成岩性差的泥质岩屑棱角不分明, 多呈豆粒状。具造浆性的泥质岩等多呈泥团状。
( 2) 假岩屑的特征
假岩屑是指真岩屑上返过程中混进去的掉块及不能按迟到时间及时返到地面而滞后的岩屑, 也叫老岩屑。假岩屑一般有下列特点:
①色调欠新鲜, 比较而言, 显得模糊陈旧, 表现出岩屑在井内停滞时间过长的特征。
②碎块过大或过小, 毫无钻头切削特征, 形态失常。
③棱角欠分明, 有的呈混圆状。
④形成时间不长的掉块, 往往棱角明显, 块体较大;
⑤岩性并非松软, 而破碎较细, 毫无棱角, 呈小米粒状岩屑, 是在井内经过长时间上下往复冲刷研磨成的老岩屑。
37.岩屑描述时, 如何进行”岩屑细描”?
答: 岩屑细描要做到以下7点:
( 1) 仔细认真, 专人负责; ( 2) 大段摊开, 宏观细找;
( 3) 远看颜色, 近查岩性; ( 4) 干湿结合, 挑分岩性;
( 5) 逐袋定名, 分层描述; ( 6) 含油岩性, 重点描述;
( 7) 特殊岩性, 必须鉴定。
38.岩屑描述的内容有哪些?
答: 岩屑描述的内容包括:
( 1) 分层深度; ( 2) 岩性定名; ( 3) 岩屑形状;
( 4) 含油情况; ( 5) 岩性复查。
39. 试述岩屑录井草图编制的步骤。
答: 编制碎屑岩岩屑录井草图的步骤如下:
( 1) 按标准绘制图框。
( 2) 填写数据。
( 3) 标注比例尺。
( 4) 绘制钻时曲线( 及气测曲线) 。
( 5) 颜色、 岩性按井深用规定的图例、 符号逐层绘制。
( 6) 化石及含有物、 油气显示的标绘。
( 7) 有钻井取芯时, 应将取芯数据对应取芯井段绘在相应的栏上。
( 8) 有地化录井时, 将地化录井的数据画在相应的深度上
( 9) 完钻后, 将测井曲线( 一般为自然电位曲线或自然伽马曲线和电阻率曲线) 透在岩屑草图上, 以便于复查岩性。
( 10) 岩屑含油情况除按规定图例表示外, 若有突出特征时, 应在”备注”栏内描述。钻进中的槽面显示和有关的工程情况也应简略写出, 或用符号表示。
40.影响岩屑录井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岩屑代表性的因素如下:
( 1) 钻头类型和岩石性质的影响;
( 2) 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 3) 钻井参数的影响;
( 4) 井眼大小的影响;
( 5) 下钻、 划眼的影响;
( 6) 人为因素的影响。
41.钻井液录井的概念?
答: 由于钻井液在钻遇油、 气、 水层和特殊岩性地层时, 其性能将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因此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 来判断井下是否钻遇油、 气、 水层和特殊岩性的方法称为钻井液录井。
42.钻井液录井时, 如何进行油气水显示的分级?
答: 按钻井液中油气水显示的情况, 依次分为四级:
( 1) 油花气泡: 油花或气泡占槽面面积30%以下。
( 2) 油气侵: 油花或气泡占槽面面积30%以上, 钻井液性能变化明显。
( 3) 井涌: 钻井液涌出至转盘面以上不超过1m。
( 4) 井喷: 钻井液喷出转盘面1m以上。喷高超过二层平台称强烈井喷。
43.钻井中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是比较复杂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 1) 高压油、 气、 水层; ( 2) 盐侵; ( 3) 钙侵;
( 4) 砂侵; ( 5) 粘土层; ( 6) 漏失层。
44.荧光录井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 现场荧光录井的设备比较简单, 主要有:
( 1) 紫外光仪; ( 2) 标准定性滤纸; ( 3) 有机溶剂;
( 4) 其它设备, 如: 试管、 放大镜、 双目显微镜、 滴瓶等。
45.荧光录井时, 一般钻井液条件下的荧光录井工作方法有哪些?
答: 现场常见的荧光录井工作方法有: 岩屑湿照、 干照、 滴照和系列对比。
46.荧光录井时, 岩屑湿照、 干照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答: 其操作程序为:
( 1) 湿照; ( 2) 干照; ( 3) 观察荧光的颜色和产状; ( 4) 排出成品油干扰;
( 5) 挑样、 标识; ( 6) 观察、 排除掉块的假显示; ( 7) 分析。
47.试述后效录井的概念。
答: 油气层被钻穿后, 油气层中的油气由于扩散及渗滤的原因进入钻井液; 起下钻时, 钻井液已停止了循环, 减小了对油气层的压力, 油气更容易进入钻井液, 在钻井液静止时, 地层中的油气进入钻井液并沿井跟上窜的现象叫做后效。
48.试述跳钻、 蹩钻的区别。
答: 钻进中钻头钻遇硬地层时( 如灰岩、 白云岩或胶结致密的砾岩) , 常不易钻进, 而且使钻具跳动。这种钻具跳动的现象就是跳钻。跳钻易损坏钻具, 也容易造成井斜。
在钻进中, 因钻头接触面受力及反作用力不均匀, 使钻头转动时产生蹩跳现象, 造就是蹩钻。刮刀钻头钻遇硬地层或软硬间互的地层时常产生蹩钻现象。
49.试述综合录井的概念。
答: 综合录井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及分析技术, 借助分析仪器进行各种石油地质、 钻井工程及其它随钻信息的采集( 收集) 、 分析处理, 进而达到发现油气层、 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石油勘探技术。
应用综合录井技术能够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齐全、 准确的第一性资料, 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技术在国外一般称泥浆录井( Mud logging) 。
50.综合录井仪的录井项目有哪些?
答: 综合录井测量项目按测量方式不同可分为:
( 1) 直接测量项目; ( 2) 基本计算项目;
( 3) 分析化验项目; ( 4) 其它录井项目。
51.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写时, 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的原则有哪些?
答: 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的原则有6条:
( 1) 综合应用各项资料; ( 2) 必须对所有显示层逐层进行解释;
( 3) 要重视含油级别的高低; ( 4) 槽面显示资料要认真分析, 合理应用;
( 5) 正确应用测井解释成果; ( 6) 对复杂的储集层要做具体分析。
52.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写的内容有哪些?
答: 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写的内容有7项:
( 1) 前言; ( 2) 地层; ( 3) 构造概况; ( 4) 油气水层评价;
( 5) 生、 储、 盖层评价; ( 6) 油气藏分析描述; ( 7) 结论与建议。
-----END, -5-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