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学奇妙的护身术.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90092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奇妙的护身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学奇妙的护身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妙的护身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奇妙的护身术》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第二单元“生物和环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仙人掌的刺以及奇妙的护身术,这四课共同告诉了学生一个大自然总法则“适者生存”。奇妙的护身术这一课探究的主要问题是动物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防御方式。通过这一课的探究,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同时,为下一单元研究人和环境的关系奠定能力和知识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9—12岁之间,已经对外界事物和现象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再加上学了两年多的科学课程,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了总体的认识,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法,他们更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根据教师询问调查,发现学生对动物各种各样的防身术相当感兴趣。这些有利因素,教师要善于运用到课堂上。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通过什么方式隐藏自己的。 2.能归纳出保护色、拟态的概念。 3.能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找到问题的结论。 4.能通过观察发现人们是如何利用动物拟态或保护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分类、收集资料等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和拟态来保护自己的具体实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五、说教法和学法 1.引导发现法。 2.自主探究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壁虎被蛇咬住尾巴后,丢弃尾巴逃走,过一段时间尾巴又长出来了。)看了这段内容,你想说些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顺势导出课题。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它舍弃尾巴保全了性命,真是高呀!那自然界中其他的动物又是如何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奇妙的护身术。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么一个情境原因在于首先小壁虎用断尾巴的方式逃避敌害、保护自己和课题内容相吻合。其次这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去积极思考问题:小壁虎舍弃尾巴有什么好处?既而推测别的动物是不是也有保护自己的高招呢?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兴趣盎然地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期望,进行积极自觉的探索。 (二)主体探究 活动:它们在哪里? 1.教师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观察。 找找看,它们在哪里? 2、认识保护色、拟态概念。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你们共找到了几种动物?容易发现他们吗?为什么? (他们经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图中的猫头鹰、梅花鹿、猫,而枯叶蝶、竹节虫尺蠖、蝗虫和甲虫等不易被发现。) 3、区分“保护色”和“拟态” ①大量典型图片演示,感受什么是“保护色”和“拟态”。 ②引导学生小结概念,注意区分两者的区别。教师准备一些动物图片,学生根据保护方式来分类,保护色、拟态。 设计思路:在观察中,学生会发现有些动物的体色和周围的环境一致或近似,而有些动物不仅是体色,而且形态也和周围环境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初步的概念。教师再多媒体展示甲虫、蝗虫、利用体色保护自己的图片,学生细致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出示保护色概念。拟态学习过程跟保护色基本一致,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流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体色和形态方面去思考。这样学生兴趣会更浓,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护色、拟态概念学生掌握之后,再回到前面那副图中区分哪些动物运用了保护色,哪些动物运用了拟态。然后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并完善表格。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参和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观察图到归纳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三)、导学明理 1.仿生技术的应用2人类怎样利用动物的防身术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是知识的拓展延伸,科学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所说的,它更要作用于生活、生产各个方面,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的重要。 (四)、应用创新 1、除了保护色和拟态外,动物还有一些防御的特殊方法,以适应环境,继续生存,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动物,分析它们是用什么特殊方法防身的。 2、生汇报交流:臭鼬放臭气;海龟利用硬壳(盔甲)保护自己;响尾蛇用声音通知其他动物危险来临并警告敌人;变色龙通过变色保护自己。 3、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请同学们利用你眼前的电脑找出一些动物防御敌害的实例,按防御敌害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防御方式 动物名称 放臭气 蜇刺 变色 喷射毒液 [设计意图: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特别是“科学在线”此网站,提供和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技术发明、生活应用、研究方法等,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现成的资源为我们的学生服务。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也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默读科学在线 不仅仅是动物具有奇妙的防身术、植物也有,请同学们细心地默读“科学在线”的“植物的武器”。 [设计意图:不仅动物有防身术,植物有,人类也有,通过此拓展,学生的知识更丰富了。课内和课外联系在一起,以达到课程的整合,知识的连贯性。] 板书设计: 奇妙的护身术 保护自己 逃避敌害 [设计意图:此设计结合了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简洁明了。] 《奇妙的护身术》的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保护色”和“拟态” ,基于这一教学重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第一,我以情境导入法,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7种小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以保护色、拟态等各种方式来隐藏着自己的,然后问学生:你发现了几种小动物?有的学生说发现3种,有的学生说发现4种,有的学生说发现5种,有的学生说发现6种,还有的说发现7种,这时,我发现学生找得那么辛苦,接着我就出示了正确答案,点击了一下鼠标,7种动物名称在那张图片由下而上地显示了出来,当时,学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各种动物名称,一方面,心急地对照一下自己到底说对了多少种,另一方面,很想知道动物对应的位置,因为这只是一个情境导入,我为了抓紧时间引出下面的内容,这时,老师把动物名称和动物所在的位置一一对应了起来,学生才恍然大悟,当时,我马上作了一个小结说:“这些动物是很容易就找到的吗?”当时学生都说:“很难!”我接着说:“对!确实很难,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么难找呢?这些动物究竟有什么奇特的方式来隐藏着自己呢?这一环节,因为在提问学生找出有几种动物时,提了起码有5个学生,因为当时我看到很多学生举手,很想给他们多点站起来说的机会,同时,我也很想对他们的已有知识多一些了解,就因为我有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我导入的时间起码用了56分钟,如果能节省2分钟出来放在下面的内容就更便于老师操作了。 第二,这一环节解决什么是“保护色” ,一开始以图片的形式出示一组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以保护色的方式出示的,在出示之前,老师说:“请同学们边观察边研究这些动物在保护自己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出示完后,老师提问这组动物在保护自己上的共同特点,有的学生说:“它们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差不多” ;我接着问:“它们怎样利用周围环境的呢”?有的说:“比如蝗虫爬到叶子上,身体颜色跟叶子颜色差不多,不易被敌害发现,”有的说:“高山野猫跑到跟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的草丛里,”有的说:“梅花鹿跑到跟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的花丛里,”还有的说:“猫头鹰趴在跟自己身体颜色差不多的石头上等等。”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身体颜色、环境、草、叶子……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可真棒!能把一个概念的意思给讲出来了,这个概念就是‘保护色’,”老师马上板书“保护色” ,老师马上又说:“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保护色’呢?因为之前老师叫学生找出动物在保护自己上的共同点,老师设计这一问题能设计到点上,这一问题一解决,“保护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概括已解决一大半了,因此,学生在概括“保护色”时一点都不觉得困难,相反,学生还争先恐后地概括,并且老师还感觉教得非常的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快乐。所以,要想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把问题设计到位,最好是设计到离目标最近的问题,另外,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把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板书,以激起学生更多的思维,最后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第三,这一环节解决什么是“拟态” ,用教“保护色”同样的方法教“拟态” ,同样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最遗憾的就是要学生举出拟态的例子时,学生举出的例子,老师都觉得很生疏,因此,老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对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才能满足于学生,另外,在解决“保护色”和“拟态”这两个环节时,时间用多了一点,如果能节省5分钟出来放在下面的内容就更能照顾更多的学生了,在第二、三个环节中,讨论的次数多了一点,如把讨论的次数减少一些,把讨论放在恰到好处的地方上进行,那如果能这样做,5分钟的时间应该可以挤出来的。 第四,这一环节是解决“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以及“保护色”和“拟态”之间的区别,这时,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已有知识,老师前面铺垫也很好,因此,这一环节学生显得特别的精彩,理解得非常透彻。 第五,这一环节是资料汇总以及汇报的一个环节,学生把课外收集到的动物的另外各种各样的方式以表格式进行汇报,有的学生可以列出78种另外特殊的保护方式以及代表动物,比如有的学生说:“还有断尾、放臭气、喷墨、逃跑、警戒色、卷缩、盔甲,长刺等等。”在这环节中,由于学生课前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在这环节中显得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同时,学生和学生之间也相互获取了不少新知识,很好地为这节课走上了高潮,这时,虽然这节课到了尾声,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非常浓厚的,如果能在第一、二、三个环节中把时间控制一下,挤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放在资料汇报这一环节,那这一环节就有11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学生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了,这样一来,学生更能得以充分的展示,更能完善整节课。 第六,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认识到人们是如何利用保护色和拟态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举的都是迷彩服的例子,如:山地型、雪地型、沙漠型、林地型等的迷彩服,由于前面第一、二、三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够科学,因此,也导致了这个环节的拓展不够充分。 通过《奇妙的护身术》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老师点拨到位、教得轻松自如,如果能科学地把握时间,把汇报环节上得更精彩一些,学生将会得到更多的课本得不到的知识,从而把别的同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将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突出重、难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