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程标准:,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1,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历史的,伟大转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56,1966,1976,1978,1982,1997,1999,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文革”,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依法治国,发展完善,【,探索开端,】,2,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是我国惟一连任,一至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人称她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有人称她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3,1954,年,申纪兰以一个农民,代表,的身份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年她,25,岁。在这次会议上,她感到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因为他是大救星。为了表达这一神圣的愿望,每天晚上她都要认真练习画圈圈,她决心一定要在毛泽东的名字下,把圈画得大大的,圆圆的。,申纪兰至今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讨论了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等许多国家大事,,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人,。我投了毛主席一票!人代会一结束,中国就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足迹一,请思考:当时人民代表通过什么机构行使国家权力?这体现了什么原则?,答:人民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的权力。,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4,1956,年,的秋天,申纪兰和村里的妇女同胞们放下农活,集聚在社里的礼堂里听着广播,因为这几天,中共,“八大”,正在召开,当时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作政府工作报告,毛泽东和董必武也都在会上做了发言,足迹二,5,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的开幕词,中共八大召开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在此时召开八大,而不是其他时间?,(八大背景),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6,(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2.,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2,)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团结,多党合作,健全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3.,意义:,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矛盾,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7,练一练:,1,、,“,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是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A,、,50,年代前期,B,、,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C,、,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D,、,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C,8,1968,年,又是一个秋天,一天申纪兰在看报时看到一条,极不正常,的消息:中共第八届扩大十二中全会,批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作出了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定。,这一决定让申纪兰百思不得其解,,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撤职罢免,了?,足迹三,请思考:为什么申纪兰对“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撤职罢免”百思不得其解?,9,中国走向疯狂,1,、“,疯狂”指的是什么?,2,、“,疯狂”给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带来哪些危害?,3,、,人们为什么会“疯狂”起来?,4,、,“疯狂”过后的启示?,10,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两段材料表达的错误认识是什么?,这种错误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阶级斗争扩大化,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文化大革命,11,(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毛泽东,会,见红卫兵,1.,原因,(,1,)毛泽东 错误估计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2,),“,左,”,倾错误发展,阶级斗争扩大化。,(,根因),(,3,)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动。,2.,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的发表,3.,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2,4.,过程,(,1,)中央文革小组,领导机构,(,2,)红卫兵运动,发展,(,3,)造反夺权,高潮,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江青,13,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重大挫折,(文革十年,1966,1976,),1968,年刘少奇被林彪、江青一伙定为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并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永远开除出党。,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保障普通公民的时候,最终也保不住一个共和国的主席,”,苏晓康,河殇,“,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之一:,肆意践踏法律,14,“,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之二:,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15,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1965,),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1964,1965,),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1978,1983,),“,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之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16,武斗中被打死的人暴尸街头,“,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之四:,肆意践踏基本人权,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1966.5.17,服毒致死;,老舍:,1966.8.24,不堪凌辱 跳北京太平湖自杀,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翦伯赞:历史学家,,1968.12.18,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17,“,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之五:,疯狂的,个人崇拜,严重冲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共发行,10,亿 册,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18,文革期间,共发行毛主席像章,22,亿个,国人平均每人,4,个。,19,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20,“,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1.,红卫兵运动中,疯狂的个人崇拜,严重冲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3.,公民的,基本人权,被,肆意践踏,,宪法遭到破坏;,2.,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使国家陷于混乱当中;,思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21,(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内乱。,5.,性质:,1,)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家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阶级矛盾。,3,)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6.,教训:,22,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召开的各届人代会,申纪兰更是神采飞扬。她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体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思想,”,足迹四,23,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有了怎样的转变?,人治 法治,24,(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78.12,北京),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组织,路线,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伟大决策,思想路线,政治,路线,1,、背 景,(,1,),“,文革,”,结束后,,,未清理,“,左,”,的错误,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2,)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2,、内容(拨乱反正),25,1,)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4,)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78.12,北京),3.,意 义,26,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三次,乡村 城市,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城市 农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内 容,背 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27,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申纪兰最能体会到其中的变化。她说,当了大半辈子人大代表,觉得人大变化真大,发展很快。,“,1954,年只有一部宪法,你看后来立了多少法?,”,至,2009,年,我国生效的法律共,231,部,其中,223,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足迹五,28,时间,会议,治国方略,意义,1980,领导制度改革,政治局扩大会议,1982,五届五次,1997,中共十五大,1999,九届二次,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八二宪法,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总章程,初步构想,(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29,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发展状况,民主政治建设,1949,1956,1978,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宪法制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文革”时期,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年代,总结提升,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