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各类题型整理考试必过.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87680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各类题型整理考试必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各类题型整理考试必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各类题型整理考试必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各类题型整理考试必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各类题型整理考试必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 绪论一,选择题【全国试题】1. 第一次提出比拟教育概念的教育家是 朱利安3. 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明确提出比拟教育这一概念的书是比拟教育的研究方案与初步意见4. 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比拟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拟教育之父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 萨德勒 6比拟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 7美国著名比拟教育学家康德尔于1933年发表了比拟教育8“比拟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康德尔9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展分析的比拟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

2、有 康德尔10. 汉斯用的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法11. 汉斯代表作:比拟教育:教育的因素与传统的研究12. 诺亚与埃克斯坦的代表作:比拟教育的科学探索13. 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拟教育学科研究 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14. 学前比拟教育的三个特征: 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15. 比拟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比拟教育有 跨学科性 16. “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拟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这是贝雷迪的观点。17. 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展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织的研究是 整体研究 18. 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展研究

3、就这一类问题从比拟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与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 专题比拟 19. 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工作,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种研究法叫 现场研究法20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称为问卷法22.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拟,或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与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穿插比拟,称为 .纵向比拟 23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展的比拟研究,称为 横向比拟【浙江试题】24古希腊历史学家 色诺芬 在其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一书中,对

4、波斯与希腊教育进展了观察与比拟。25. “比拟教育是外国教育史向现在的延伸。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康德尔 26. 从研究时间上看,学前比拟教育学的研究中心是 当代学前教育27. “比拟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这是康德尔观点 28. 学前比拟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比拟法 29. 作为一门学科,比拟教育的形成开场于19世纪30. 首次在大学里开设比拟教育课程的国家是 美国31. 汉斯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因素分析法 32. 对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与学前教育实践进展比拟研究的,称为 问题研究33. 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展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

5、称为 局部研究 34. 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称为 参观访问法35. 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开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拟研究,称为 总体比拟二,名词解释:1, 朱利安P2:法国教育家,1817年出版比拟教育的研究方案与初步意见,首次提出比拟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拟教育之父。他建议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以问卷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此提出教育改革建议等。其目的在于借鉴国外教育经历为本国效劳。他将比拟教育定位于实证性科学。【02 全国 2004年10月试题】2, 康德尔P4:美国著名比拟教育学家。代表作:1933年比拟教育,比拟教育开场跻身于大学的学术探

6、索领域。根本主张是“比拟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 3, 学前比拟教育 P13:是比拟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比拟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醒学前教育开展的共同规律与开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4, 区域研究 P21: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对学前教育的制度与实践进展研究。按研究内涵的大小,分为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01 全国 2003年10月试题】5, 整体研究 (P21): 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展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织的研究。既包括学前教育的制度、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教育现状,又追溯历史根源,展望开展前景。【

7、05 全国 2006年1月试题】6, 局部研究 P21: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展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如对日本幼儿园教学大纲的研究。7, 问题研究 P22:对两个或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与学前教育实践进展比拟研究。按比拟内容分为专题比拟与总体比拟。8, 专题比拟 P22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展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拟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与共同趋势。如中、日、美三国幼儿教育的比拟研究。比拟研究一半从专题研究开场。 【03 全国 2005年1月试题】9, 总体比拟 P22: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开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拟研究,提醒各国学前教育制

8、度与实践的总的特点与开展趋势,判明学前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如政治;探索近期与远期的开展趋势。二, 简答题:1, 学前比拟教育的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P13-14,P23-241) 研究目的:借鉴他国学前教育经历,改进本国学前教育实践;另一方面向外国介绍本国学前教育成就经历,加强国际文化交流。2) 研究对象:从研究领域范围来说,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从时间来说,以当代教育为中心。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3) 研究方法: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现场研究法、问卷法;文献法;比拟法纵向比拟、横向比拟;分析法。2, 学前比拟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那么。=学前比拟教育学的方法论根

9、底。P19-211) 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非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研究与分析问题。研究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学前教育自身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研究时必须全面、充分考虑其关系。2) 以动态、开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非静止、凝固不变的观点研究分析问题。研究必须适当追溯历史,搞清学前教育的来龙去脉;同时高瞻远瞩,展望学前教育开展趋势。3) 用实践标准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非主观想象来分析判读问题。实践原那么:一是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科学分析;二是研究后得出的经历、规律等必须回到实践中检验。外国的新的学前教育制度理论并不一定好而合理。只有实践证明有良好

10、效果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东西。三,论述题1, 学前比拟教育的研究意义【09 全国 2021年10月论述题,11分】P16-191) 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与教育工作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拟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与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开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2) 吸取国外学前教育的经历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拟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改革与创新是学前比拟教育的永恒理念,通过比拟作出选择,是学前比

11、拟教育的当然职能。3) 加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拟的方法本身就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使用比拟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或差异作出研究判断,学会用哲学的、逻辑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熟悉并掌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何进展比拟研究。可以培养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打下最初比拟教育的根底。4) 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如今比拟教育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一己之利,很多比拟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问题与教育方面国际关系研究,都以促进世界与平,谋求人类未来福祉为主要目的。 在现代性与

12、国际化的全球背景下,比拟教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拟教育学科存在的生命力就在于:通过教育的比拟研究,为人类的教育活动提供另类思想。每点一分,展开后每点酌情给1至2分2, 学前比拟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06 全国 2006年10月简答题,5分】P22-241) 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获得第一手资料。现场研究法: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成员,深入其境,长期观察研究。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形式收集资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2) 文献法: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要注意材料的客观性真实可靠、代表性选择典型与充足性丰富多彩。3) 比拟法。纵向比拟

13、横向比拟4) 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对材料分析,由表及里,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包括定量与定性分析。01 英国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的是 欧文. 英国第一个创办幼儿学校的人是 欧文 2. 对英国的幼儿学校的开展作出重要奉献的是 怀尔德斯平3.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 保育学校 4. 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法案 5. 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又称哈多报告6. 20世纪60年代后期,非常重视幼小衔接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教育的文件是普洛登报告 8 在英国,以下由私人或

14、团体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9. 在英国保育学校的成人与儿童的比率是 11010 在英国的日间托儿所中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成人与儿童比例为14 11. 英国多数想成为托儿所保姆的人都必须参加 国家托儿所保姆考试局的考试 12英国家庭开端方案的创立人是 哈里森 13. 英国的幼儿教育通常指 7岁前的儿童教育14在英国,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前教育通常指 5岁前的儿童教育15. 在英国,儿童看护的一种最古老的形式是 临时保姆【浙江试题】16. 1820年在伦敦创办幼儿学校的人是 怀尔德斯平 二,名词解释: 1. 费舍法案05 全国2006年01月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正式

15、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把保育学校的设立与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与医疗费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成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2. 哈多报告 03 全国2005年01月 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开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提倡设立麦克米伦式的保育学校、幼儿学校与幼儿部附设的保育班,主张对7岁以下的幼儿实行一贯教育,成立以7岁以下幼儿为对象的独立的幼儿学校。 3. 普洛登报告书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教育。 1972年,英国教育科学大臣撒切尔发表,提出要扩大学

16、前幼儿教育。要在10年内实现幼儿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幼儿教育。5. 幼儿凭证方案 06 全国2006年10月 07 全国2007年01月 1995年,英国教育与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方案,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承受3个月的、高品质的学前教育。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公立、私立或民办的学校。其局限性为不能帮助4岁以下儿童。三,简答题1.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举办机构与类型。10 全国2021年01月 02 全国2004年10月P29 1社会福利部门举办:托儿所、日托中心、社区中心婴儿室。 2

17、教育部门举办: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小学附设托儿所。 3卫生保健部门举办:日托中心、游戏小组。 4私人或团体举办:托儿所、幼儿学校、教会托儿所、游戏小组、亲子小组、儿童保育中心。2. 英国学前教育课程概况评述P32-33 1英国大多数儿童教育家都把早年课程分类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导。 2课程目标是:为全体儿童提供能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环境,培养语言能力、独立性及社会技能,开展幼儿聆听、观察、讨论、实验的能力等。 3英国课程一向以自由著称,课程有各地方教育当局及学习自行确定,并无全国统一的课程与教材。 45-7岁的学生有三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 55岁以下的学习内容有英语与文学、数学、科学、

18、美育与创造等。教学形式都以小组教育与个别教育为主。3. 简述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09 全国2021年10月P33-35 1教师。凡年满18岁的青年人,有两门功课成绩到达A级以上已就业人士或将要就业的成人有三种途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最普遍的是:经过任何学科3年学位学习,再加1-2年的本科学位后的教师就业教育资格证书学习。二,大学4年教育学本科学习。三,3年教师证书学习班学习。大多数人选择教育硕士课程后,作为实习生工作一年,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2托儿所保姆。 成为托儿所保姆的人都必须参加国家托儿所保姆考试局举行的考试以获得资格。 托儿所保姆训练课程强调实践,占40%时间。 训练的另一途径是通

19、过工商硕士课程。 3英国师资培训手段先进,除教师口头讲述外,还广泛采用电化教学。重视实践。4. 英国学前家长参与与家长教育的主要做法与经历P35-37 1最广泛形式:学前游戏组运动。家长参与儿童游戏小组,使其更好地了解、满足儿童的需要。 21976年建立的旨在帮助家庭自助的组织:斯寇普。它为有学前儿童的家长建立邻里间的联系,互相帮助;鼓励母亲们倾诉喜悦与忧愁,自己解决问题。 31951年建立的寇普,作为家庭经历指导中心,交给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一些根本的家务技能。 4家庭为根底的方案,是家长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最成功的是:雷卡斯特家庭开端方案,1974年由哈里森创立。志愿者是家长。 总之,所有

20、家长教育工程的目标都集中于帮助家长建立自信,相信自己在孩子的开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53岁以下,“家长与学步儿童小组。包括将要第一次做母亲的人、祖父母等任何需要帮助的人。特点是:孩子的家长或其他找卡孩子的人必须在场。多数每周聚会一次。四,论述题。1.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利弊。P38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简答题01 全国2003年10月 特点: 1英国幼儿教育仍存在双轨制,一轨为上层子弟开办,目的在于升入预备学校的私立幼儿园;另一轨是幼儿班与幼儿园。 2一般不进展正规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师领导下的日常活动,如唱歌跳舞、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教育幼儿。 3非常重视优良的个人习惯与社会习惯的训练

21、以及身体发育,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4英国幼师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5注重学校的经济效益。 弊端问题: 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家长参与的意义,也没有为有关活动指定相应方案。有一些家庭仅仅处于成人自己的血药,如他们到家长室只是为了与咖啡。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简答题10 全国2003年10月2. 英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P38-43 1保育教育 状况:英国政府的态度是:有入学前儿童的母亲,最好待在家中。目前的教育制度只能为44%的3-4岁的儿童效劳,但母亲需要更长的看护时间。由社会效劳部门赞助的州立日间看护所只能为1.8%的出生到5岁的儿童效劳。 趋势:对私立看护所得需要正在增加。为5岁以

22、下儿童的效劳最近呈现出更为综合的趋势,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效劳。 2幼儿学校的开展趋势。 幼儿学校与小学低年级呈现出合并的趋势。人们试图以保育中心的形式将教育与保育结合在一起。它们提供全年效劳,家长也积极参与其活动 3 学前游戏小组,已成为英国学前教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们与公立机构一样,为儿童提供廉价的、灵活的效劳,使家长可有真正的选择。02 法国一,选择题【全国试题】1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 编织学校2柯夏创办了法国第一所 日间看护中心3. 凯果玛是法国.“母育学校的先驱4. 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母育学校的时间是1881年 5. 19世纪中叶

23、福禄贝尔方法传入法国,这主要归功于 别劳夫人 619世纪中叶,法国倡导并推行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领导人是 别劳夫人7. 法国学前教育的幼教机构除承当教育、保育功能外,还承当 诊断与治疗功能 8 幼教机构承当教育、保育、诊断与治疗,并把社会、卫生与心理三者综合起来的国家是 法国 10. 法国母育学校的第一目标是 使儿童承受学校教育11. 法国母育学校的第三目标是 使儿童进展学习与练习12法国母育学校的活动:体育活动、艺术与审美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与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13. 1990年前,培养法国母育学校教师的机构是 省立师范学校 14. 把学前教育师资与小学师资培养统一起来的国家是 法

24、国【浙江试题】15. 凯果玛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成为母育学校16. 法国母育学校与小学幼儿班招收的儿童年龄为26岁 其他可能的选择点:17. 1835年,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是法国政府正式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开端。18. 1836年,布雷文件,标志法国日间看护中心性质由面向平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向全体的国民教育事业。19. 1844年,马尔波设立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20.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首次提出“教育民主化,被称为一个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案。21. 1975年阿比改革法、1989年教育方针法、

25、1990年教育法案实施条例中都提出要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二, 名词解释1. 编织学校 08 全国2007年10月 P44 1770年,法国奥柏林创立。照顾与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训练课程有:编织、缝纫、阅读、书法、唱歌、背诵、算术、辨色、自然史、圣经等2. 凯果玛 P45是法国“母育学校的先驱,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3. 母育学校 P45-46 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教育机构统一为“母育学校。以“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展德、智、体全面开展教育。招收2-6岁儿童,根据年龄开展阶段编班。

26、保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初步原理、语言训练等。教学方法强调利用实物。三,简答题1. 法国近代学期教育制度的建立 =1881年政令在法国学前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 P46 1 它统一了各种幼教机构的名称,将母语学校纳入公共教育系统,使其目的由慈善性质的看护机构变为看管加照顾的国民教育机构。 2 以年龄编班取代封建色彩的性别分班,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教育。 1881年政令,意味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根本确立。2法国母育学校课程的具体目标与内容。04 全国2005年10月 P51 总目标:在于使儿童的各种可能性得以开展,以便使他们能够形成自己的人格,并且为他们提供在学校与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正确时机。具体目标

27、有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是使儿童承受学校教育 第二目标:使儿童社会化 第三目标:使儿童进展学习与练习。3. 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功能及管理体制述评 P49-51 1类型:母育学校与小学幼儿班。招收2-6岁儿童。 2智能:教育、保育、诊断与治疗,把社会、卫生与心理三者综合起来。 3管理体制:归教育部学校学校司管辖。4. 战后法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开展 P47-49 1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首次提出“教育民主化,强调须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被称为一个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案。其原那么影响战后几十年法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进程。 21969年,“三分段教育法三分制教学:根底学科语文、数学、启

28、蒙知识科历史、地理等与体育。克制分科教学的绝对性,使各科有机联系,使儿童统一、协调与整体地去认识世界。 31989年,教育方针法强调了法国学前教育的四重作用:启蒙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与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作用。 420世纪90年代,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阶段。其意义: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幼小衔接,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5. 法国幼师培训制度述评 P53-56 1法国母育学校与小学教师有省立师范学校培养,1990后由大学的师范学院培养。 2职前培养:师范学校教学目标:培养能胜任母育学校与小学全部课程的人。突出特点是“多能性。教学内容: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根底知识,理论培训与校外实习,加

29、深选修课。 3在职培训:教师从工作第5年到退休前5年,有权带工资承受累计时间为1年的继续教育。四,论述题1 论述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措施,并谈谈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论述题07 全国2007年01月简述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 简答题08 全国2007年10月 简述法国加强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简答题05 全国2006年01月 P56 法国将学前与小学教师统称为“初级教师,由省立师范学校培养。 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既表达出合理的层次性,又反映了良好的过渡性。 法国政府决定在19911992学年首先在33个示范省实施“学习阶段“的尝试。即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在包括母育学校与小学整个初等教育中建立

30、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把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合为一体。把儿童按年龄划分为三个“学习阶段,能有效防止重复学习。 合并母育学校与小学的视导监视工作,这有利于两者的进一步衔接。 增中男性教师。学前机构中工作只由女性担任,不利于儿童心理开展。02 法国2 当代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P571政府重视,视之为国民教育的重要根底与解决母亲不能照顾子女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2建立有效的教育行政与管理制度,通过教育立法与有关规定与文件,使学前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给地方与学校一定自主权。3重视研究儿童的个别差异与教学的个别化。4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与经历值得借鉴。3. 翻过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革趋势 P57-

31、58 = 法国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论述题02 全国2004年10月法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简答题03 全国2005年01月主要问题: 教育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过多,形成“文山“。 教育行政部门机构庞大,教育管理体制官僚化,效率不高。 对学前教育研究重视不够。改革往往没有明确的理论根底,存在着较强的随机性或政治性。 尚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大城市人口稠密,学前教育机构不能满足需要。农村远未普及,50%以上儿童尚不能入园。开展不平衡。对策: 早期儿童教育课程开展的方向应是多元化的。 课程方面,应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交际的开展及认知能力开展中的重要性。 应进一步研究计算

32、机教学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以便使学习过程更易于为儿童所理解与掌握,并更好地挖掘儿童的开展潜力,防止学校学习方面的失败。 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以便考察社会决定因素及描述与分析家长的态度、实践、语言与教育行为期望、角色、需要,动机与方案。 必须支持家庭每日的需要,以便增强家长的能力,改进儿童生活的文化与家庭的环境。 残疾儿童的教育以及其他状况必须加以改进,以便使他们能在所有的机构中都得到与其他儿童一起享受一样的应有权利。03 德国一,选择题【全国试题】1在德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育所 2. 德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巴乌利美保育所 3. 费利托娜发起了幼儿学校运动

33、419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德国也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其代表人物 弗利托娜6. 将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人物是 福禄倍尔7对战后联邦德国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文件是青少年福利法8德国政府于1924年出台了规定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的青少年福利法9.德国主要的学前机构形式包括传统幼儿园、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与根据不同的教育家命名的幼儿园10.所有学前教育机构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来收费的国家是 德国11. 运用所编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与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展。以此为目的的理论属于 功能论12. 在德国,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科热尔1

34、3. 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展,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能力的理论称为 情境论14. 德国,为了幼小儿童处于困难境地的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工程是 家庭社会教育援助工程(2次)15. 德国,有一种用以帮助家庭,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自助与自组织的家庭教育工程:家庭互助工程16. 德国出现的以婴儿与学步为对象的援助工程是 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工程【浙江试题】17. 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以学科本身固有的构造为根底,来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促进儿童智力开展的理论为 学科论其他可能选择知识点: 18. 1819年,瓦德切克设立柏林最早常设的托儿所。 19. 福禄贝尔教学方法

35、中的“作业至今仍是德国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 20. 德国私立幼儿园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公立幼儿园,容纳了近70%的适龄儿童。 21. 游戏仍然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二, 名词解释:1. 巴乌利美保育所P59-60【01 全国 2003年10月】P59-60德国巴乌利美夫人开设。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婴儿,保护其安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与丰富的饮食,提倡户外活动。教育只是附带进展,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与生活规律培养。2. 福禄贝尔幼儿园 P61【02 全国 2004年10月】【04 全国 2005年10月】P61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1

36、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的幼教机构开展逐渐呈现双轨趋势。3. 1924青少年福利法【08 全国 2007年10月】【09 全国 2021年10月】P62德国政府于1924年出台,规定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定下了德国现代儿童教育基调:即把学前儿童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由青少年福利部管辖。提出建立“白天的幼儿之家,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加强幼师培训。对战后联邦德国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4. 1970教育构造方案:【03 全国 2005年01月】P64197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构造方案,是全国

37、教育制度改革方案,将整个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继续教育三个领域。3-4儿童纳入初等教育,5-6岁纳入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局部。5. 情景教育论P70-71 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德国指导性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展,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能力。特点: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社会学习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家长、邻里与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灵活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三,简答题 1,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开展的三个时期。P59

38、61 119世纪初,私立的、各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巴乌利美保育所。 (2) 19世纪中期,弗利托娜为代表的幼儿学校运动。 319世纪下半期,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 2, 德国近代学前教育政策特点 P59-61 119世纪初,德国各地政府主要对保育所的目的、时间与经费作出规定。 219世纪中期,政府不设幼教机构,鼓励私人开办而加以监视;认为幼教机构应以养护为主,鼓励室外活动;加强宗教与道德教育。 31851年,普鲁士政府制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1860年才解除幼儿园禁令。 3,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P66(1) 传统幼儿园,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2

39、 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前者由教会与福利机构开办;后者是60年代学生运动产物。 3 根据不同的教育家命名的幼儿园。如:福禄贝尔幼儿园。 4. 德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及其特点P68 1 联邦一级:由联邦青年、家庭与妇女部制定学前教育的指导方针。 2 州一级:社会部与卫生部管辖,少数由文化部代管。 3 地方:地方青少年福利局管理。幼儿园属青年福利部管辖。自近代起,德国政府就采取对幼儿教育机构不负责建立,只进展监视管理的措施。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青少年福利法与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法律依据。5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制度述评。P73-74 (1) 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

40、局部、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承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会专科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多数在较大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2) 技术学校 :主要培养学前教育教师,50%是由私人开办的,其中大多数又是教会开设.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或其他中等学校的毕业生.3培训学院:这类学校入学要求是完成实科10年级学习或至少具有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力者。培训时间1-3年,主要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6. 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工程述评。P75-77 1家庭社会教育援助工程:德国,为其幼小儿童处于困难

41、境地的家庭设立的免费援助工程。2家庭互助工程:帮助家庭,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自助与自组织。3临时保姆工程:以职业女性为对象、以家庭为根底的儿童看护工程。需付费。4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工程:德国,以婴儿与学步为对象。普及德国,在柏林尤其盛行。03 德国四,论述题1德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展的理论述评。【04 全国2005年10月】【06 全国2006年10月】(11分) 1功能论 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与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展。在70年代出现了科热尔的认读机,但长期观察结果却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2学科论 以学科本身固有的构造为根底,来

42、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展。布鲁纳的课程论思想对学科论产生有深刻影响。3功能论与学科论都被学前教学所抛弃。原因: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片面强调能力训练,无视儿童全面开展;致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使学前教育失去其本身特殊。4功能论与学科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前教学的内容。有些材料如拼图、记忆游戏、策略游戏与集合游戏教材,至今在德国仍受欢饮。5 情景教育论 是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德国指导性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展,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能力。特点: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社会学习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家

43、长、邻里与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灵活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2. 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开展的现状及特点P77-79 1 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学前教育的大纲与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 2 大局部幼儿园实行半日制,中午由家长领回家。即使是全日制幼儿园,一般也由家长领孩子回家用午餐。 3不提倡对幼儿进展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通过游戏与其他自由活动来教育幼儿。尤其是福禄贝尔的教育传统,仍占主导地位。 4 学前师资培养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大学培养领导层,技术学院培养教师,培训学院培养助理员,

44、构成师资培训的金字塔。 2. 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78-81 问题:1 东、西德在统一前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与体系。 2 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3 已有幼儿园与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入园、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策:(1) 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原东德地区的学前教育。(2) 让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这叫“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开展。(3) 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语令人愉快。04 美国一,选择题【全国试题】11825年,美国印地安纳州设立幼儿学校是 欧文2. 美国最早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