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让诚信伴随着我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当前,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讲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在课程中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学情分析:诚实守信这个词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有些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循序渐进,有难到易的引导学生理解,通过与师长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体会待人诚信才能取信及人的道理。愿意做诚
2、实守信的人。3、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法通则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诚信所包含的意义,培养学生做个讲诚信的人。教学难点明白诚信在及人交往中的重要性。课前准备:悄悄话信箱(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很高兴这学期我又能与大家一起学习。从这学期开始,你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将升入中学。上学期虽然我没有与大家一起学习,但我常来班级想同学们借东西。你们愿意借东西给教师吗?说说你的理由。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教师很高兴。因为你们长大了,懂得理解体谅教师,帮助教师。而且,同学们心中有了一个衡量他人的标准,就是“信任”。(二)、小调查在我们的生活里你交往过的人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写写信任他的
3、理由。学生汇报。过渡:生活中,我们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写了这么多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同学们想想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能让我们大声地对别人说:请你相信我(板书课题)用一个词来概括。(诚实、守信、不说谎)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要取信于人,必须做到待人诚信。(板书:诚信)(三)说说悄悄话1、小实验用铅笔在白纸上轻轻划一道,然后擦掉;用铅笔在白纸的同一个地方反复划道,然后用橡皮去擦。对比两次有什么不同。你得到什么启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的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被背后又是另一番表现现在请你们
4、把遇到的具体事情写在纸上,并写出当时的感受,通过这件事你对这个人的看法也写出来。然后把写好的纸放入教师的“悄悄话信箱”。记住,不要写上名字,叙述事情就可以。请学生任意抽出一张阅读,读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都发现,别人对自己失信时,我们都很难过,并对这个人失去了信任。那么你们愿意成为诚信的人呢?还是愿意成为失信的人?(四)走进“诚信乐园”既然同学们都愿意做个讲诚信的人,那么教师给大家介绍个好地方“诚信乐园”。生活在“诚信乐园”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及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你们想去吗?(想!) 可是,进“诚信乐园”要有入园条件的!同学们先来写写看,你认为进
5、入“诚信乐园”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学生读入园条件,教师挑选板书。好,既然大家都想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给自己设计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每过一段时间,检查看看是不是认真履行了许下的诺言,并把履行情况记录在卡上。这张“诚信卡”就是你走进“诚信乐园”的入场券。原每个同学都能走进“诚信乐园”!(四) 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等.(五) 结语:通过今天与同学们的交谈,教师相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让我们一起做个诚信的人!大家互相面对自己的同学,自信的喊出:“请你相信我!”板书:请你相信我诚信诚实说
6、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信守诺言,说到做到。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江山如此多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3、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及保护母亲河的意识。4、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5、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第26条与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第1、3条以及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中国地形挂图2、查找
7、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她有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二、 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与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师
8、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请读小资料:P5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
9、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三、 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与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与其他公害。 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第一条 :为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制定本法。第三条 :一切单位与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与个人进行检举。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我们的生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目标: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与期望。2、了解中华人
10、名共与国母婴保护法与中华人名共与国宪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3、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教学重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教学难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课前准备:学生自己调查访谈:(含采访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板书课题:我们的生命。1、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在所在的小组里
11、发言,并选出代表,准备在班里汇报成果。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3、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4、集体汇报展示、交流。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二、 互动活动。(一)、乘上“生命”号列车1、活动准备:教师在教室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分别代表一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如生命的产生、来到世上、成长的各个时期(会爬行、学
12、走路、上幼儿园、上学、戴红领巾)2、提出游戏规则:、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学生担任“生命”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3、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及其他同学交流。列车行驶完全程后,学生进行讨论:考察我们的生命轨迹之后,有哪些收获。各个列车长组织列车员用图画、书写卡片、写感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根据各位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列车长与优秀列车员。(二)
13、制作成长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面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制作一本成长册,并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名字。1、把家长讲给自己听的那些感人故事简单写下来,个人或者小组、小队合作。编成一本故事集。2、根据课前调查访谈的内容,将自己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用图画表现出来,制作一本连环画。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如出生、满月、周岁、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天上学等的照片,来制作一本照片集。(三)、向学生讲述中华人名共与国母婴保护法第十四条胎儿保健: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提供咨询与医学指导;新生儿保健: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与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中华人名共
14、与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四)、关于生命的探讨1、通过阅览书籍、上网,了解人的生命过程。2、我及老人话生命。寻找身边年长的人,询问他是怎样看待人的生命的,对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对自己生命的过程有哪些感受。3、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可以通过回忆故事,谈谈你对这些故事的看法,你认为可信吗?生活中真的可能发生吗? (五)、收集资料1、查询一些资料,了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们,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公益事业的看法。2、根据学生找到的故事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召开“爱心使生命更美丽”的故事会。3、学生分组制作
15、一期“献爱心、延续生命”的宣传栏。通过绘画、诗歌、倡议书、剪报、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血液库、骨髓库、器官捐献的情况,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以及自己的感想与体会。三、知识巩固练习:讨论: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动?2、在抗非典中,我国的白衣天使是怎样发扬舍己救人的英勇无私精神战斗在第一战线?四、课后延伸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生命的感悟,把它写出来赠给同学与朋友及他们分享。板书:我们的生命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献出爱心延续生命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及社会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内容: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第
16、2课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减少资源浪费.3,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及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4、 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第11条森林防火条例第50条,水法第9条水污染防治法第10、57、58条。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同学们,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好坏.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二,教
17、学活动活动一:我们的生活及资源环境1、课前,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调查的资源类型计量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而定.2、课上,先让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然后让各组组长把本小组的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把全班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让学生思考,: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以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来统计,我全校学生的家中一个月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年呢3、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某种常用的消费品为例,思考资源消耗会对资源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以纸张为例,可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哪些废弃物4、教师参考资料库中的诗歌离去镇的故事,选择
18、部分内容朗读给学生听.引导学生思考:离去镇的废水只是简单地消失了吗废水究竟会导致什么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每天的资源消耗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资源经利用后最终到哪里去了它们又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什么影响5、进行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能源法第1、4、8、9条,中华人民共与国能源法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与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及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促进
19、节能技术创新及进步。国家开展节能宣传与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与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第九条任何单位与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与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6、.教师加以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影响与破坏资源环境.活动二:留住大自然的绿色1,教师可准备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的相关照片,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前面所学内容,让其产生要留住大自然绿色的强烈愿望.2,组织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1)你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与荒
20、漠化吗如何减少与避免这些行为(2)作为消费者的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地球的绿色(3)除此之外,你还能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为绿化祖国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介绍一下我国的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三个项目:保护母亲河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保护母亲河基金.4,把学生想出的措施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措施按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分类:随时可以做到的,近期可以做到的,以后努力可以做到的以及难以做到的,并给自己定一个计划.5、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第11条森林防火条例第50条,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第十一条植树造林、
21、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活动三:打造节水型社会1,课前,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测试题与生活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问一问他们身边的人大致发球下列中的哪一类型.(1)我用多少水就交多少水费,这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2)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洗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价格相对贵一些的水龙头.(3)最
22、不能容忍停水,但觉得节水主要是节约公共场所用水.(4)不知道水费多少钱一吨,反正付得起.(5)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2,也可以指导学生就浪费(或节约)水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1)家里洗米的时候一般淘几遍每淘一遍要多少水淘米水最后去哪儿了淘米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2)家里或学校的水龙头有没有漏水的现象如果漏,用杯子量一下,一个小时会漏多少水一天呢推测一个月,一年会漏多少水.当在公共场所,发现水管漏水或水龙头滴水,你会怎么做(3)你们家是否安装了节水龙头或其他节水装置3,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加以总结,并出示有关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资料,让学生产生要节约
23、利用水资源的意识.4,让学生以演示图片,介绍,演讲等不同形式介绍各种节水措施,特别是自己家节水的做法.还可让学生讨论一些地区提高自来水价格的做法,如洗车等行业水价的大幅度提高.5、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第9条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0、57、58条。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第九条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与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第五十七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第五十八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及
24、供水设施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及供水设施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活动四为减少垃圾污染献计献策1、让学生说一说垃圾的危害,教师参考资料库,介绍世界重大垃圾污染事件.2、让每个小组准备几张卡片,把自己所扔掉的生活垃圾写在卡片上,并在全班展示.3、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抽签回答问题,其它组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充,抽签内容分别如下.a,生活垃圾中有哪些是可以再利用的举例说说如何再利用.b,生活垃圾中有哪些是对环境与人体有害的举例说明.c,这些东西(成为垃圾之前)确实是真正需要的吗真的需要这么多吗d,如何减少垃圾处理污染你为减少垃圾污染做了些什么你今后打算怎样做你可为家人的做法提出哪些建议或意见4,最后,让学生大胆地畅想一下无垃圾污染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景.三,作业设计1,谈一谈你想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哪些努力2,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并谈谈自己对保护家乡河流的一些初浅计划.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