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877286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理论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行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进行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中,积极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实践意义: 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调研,发现:学生不是缺少学习的资源,而是缺少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是在老师们的反复组织教学和奖品激励下被动地去学。那么,如何才干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认为,只有创设极富童趣和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充足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爱好和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在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下,在老师逐个递进的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的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由于,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是实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不断优化教学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也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有效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实现预期目的的教学情形。 2.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通过创设大量现实、有趣且具有生活化的情境,由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并且锻炼和发展了数学综合能力。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故意设立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期,这表白:“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此外,国外很多学派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创设的具体方法都有阐述,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还认为体验数学活动比课堂听教师讲授更故意义,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借鉴这些观点,掌握创设的原则、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在国内,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不少学校课改初期就开始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没能很好的贯彻,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情境创设结识的不全面。很多教师认为创设情境就是课前导入,事实上创设情境应贯穿于课堂始终。 2.只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忽视数学的本质。低效的情境经常使学生的注意力被热闹的生活场景所吸引,而缺失了数学思维的含量。 3.教师习惯性“越俎代庖”。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创设情境的依据,没有充足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比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而学生一脸茫然,由于学生缺少有关平均速度的生活经验,就像一个小朋友没有吃过冰激凌,却让他形容冰激凌的味道。 四、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广大教师提高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意义的结识,避免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等误区,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通过研究与实践,依据小学生年龄跨度大的特点,找到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 (3)通过研究与实践,继续探索和完善有效教学情境的模式,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最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 研究内容:   把创设和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情境作为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认真研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问题二:教材中有哪些不合适的情境,如何改善?  问题三:低年级和高年级有效教学情境有什么区别?  问题四:如何发挥有效教学情境的价值最大化? 3.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观测、问卷、谈话、类比的方法进行调查。 (2)实践法:针对课题不断在课堂实践基础上验证,并修正教学行为和策略,以提高研究的高度。 (3)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辅以课堂观测法,学生访谈法,作业测量法等实验研究方法,以期取得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搜索的材料进行记录、交流、总结、提炼,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 (5)名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法。 4. 研究的创新点: (1)加强专业学习,探讨“有效情境创设”的多种策略。 实验研究中,一方面注重教师的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不仅要学习“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方面的理论专著、案例,探讨与之相关的多种策略,还要学习中外教育篇章,拓宽专业视野,让自己拥有最新理念。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为“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研究搭建平台。 数学素养提高了,对“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的研究才干进一步,才干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①开展“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教学研讨会,为教师搭建展示、研究的平台。 ②开展中心教研组“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研究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 ③开展“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赛课活动,感受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的多样化。 (3)注重教师体验,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 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建立“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工作室,成立“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协作组,把平时教学中与该课题相关的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及时上传,实现思想共享,共同成长。 五、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 该项课题研究的重要负责人是@@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安淑娟,她是省级骨干教师、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市发明学会成员、区“名师”、区“新课程课堂改革讲师团”成员,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先后于2023年、2023年、2023年参与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实验与研究》、《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方法研究》等课题的实验研究,并于2023年、2023年、2023年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实验成果得到上级及兄弟学校的赞同与一致好评。 参与该项实验的@老师是@@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事业心强,喜欢钻研,2023年所做省课题《抓住数学本质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研究》已顺利结项,2023年所做区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策略的研究》已申请结项,2023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执教的《因数与倍数》获省二等奖,在2023年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两位老师均是市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职称,多次参与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在@@市历届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老师锐意进取、见解独到,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多次在区、乡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奖。 2.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主持课题全面工作)   副组长:@@(收集资料,剖析现状,设计各教研组课题活动方案)   成员:@@(进行实践研究,撰写案例分析并作好课后反思)   六、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 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均为市、区级名校,硬件设施齐全、资源设备先进,并具有完善的科研制度,详实的实验方案,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1、资源优势:学校具有较充足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的课程理论及实践的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拥有相称成熟的校园网络平台。 2、经费保证:学校具有满足课题实行的经济条件,并将不断增长对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真正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 七、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 1.研究安排: 第一阶段(2023年6月-7月)为前期调研、搜集资料准备阶段。调研对象重要是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调研方式可以是随机访谈,可以问卷调查,也可以是教学观摩。调研结束后,进入相关资料的搜集阶段,有甄别的为实际研究操作过程搜集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权威性的资料、文献,为后期课题实行和结题工作提供广阔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月)为分段实验,逐个实行阶段。此阶段为课题组工作的重要阶段。我们课题组将小学一至六年级按学段分为低中高三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心智能力,逐步开展研究工作,并对研究过程中教学案例和活动细节及研究心得感悟具体记录,为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23年2月—2023年5月)为阶段小结阶段。此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由于后期结题有没有理论高度和教学实践指导意义,有没有推广价值,就取决于此阶段。我们课题组将认真全面整理前阶段的资料,归纳总结研究经验,并再次对照相关资料和文献,旁征博引,查漏斧正,然后再社会调研,实践论证,并请教相关教研专家指导,书写阶段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2023年6月—8月)为整理、上报阶段。前三个阶段工作都已顺利完毕,课题组就要全面细致的对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资料,笔记加以归类整理,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袋,按相关规定整理成册,对研究过程中的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要结合阶段小结报告,补充和完善,并请教相关专家指导修正,最终撰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报告,报送上级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研究举措: (1)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教师有效情境的创设,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积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学经验和数学基本思想。 (2)通过研究与实践,使教师们能重视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和运用,努力探求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并能结合实际教学反复实践与验证,最终形成个人教学能力和特色,从而达成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 3.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努力探索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情境方法和策略,收集一整套有效教学情境的教学案例,归纳整理出系统规范的操作指南,再推广到全区各个班级的数学课堂之中,提高全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将在老师有效教学情境的引导和启发下,学习数学的爱好越来越浓厚,参与限度越来越深广,数学综合能力也越来越强。 呈现方式:主件:三份报告 附件:教学设计,反思,调查表、教学案例、论文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