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BSZ000773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总学时
36
总学分
2
大纲制定时间
2009年6月
第几次修订
4
大纲修订人
大纲审核人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数控原理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二、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艺学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随着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对设备运行完好率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该专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亦将有更高的要求。
(二) 课程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设备的装配图,正确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并能利用监测工具对安装后的设备进行精度检验,掌握通过常用零部件的失效方式判断其失效原因和维修,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用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三、 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安装和维修的知识类别和职业工种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设备安装与维修的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 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设备为中心,设备的安装和维修为主线,概括了设备前期安装和管理、使用维护、设备修理、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职业技能以及相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三)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装配基本知识,联接零部件的装配,传动零部件的装配,轴承和密封件的装配,实验(电气连接和精度检测),设备维护与维修基本知识等。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机电装配和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知识,了解如何根据设备的图纸分析安装工艺以及根据设备的故障现象或者零件的失效情况分析故障的原因和如何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熟悉常用机电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百分表、水平仪、角尺、检验棒等常用精度检测工具的工作原理;
(3)熟悉各种常用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4)了解各种常用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5)设备安装与创新创业的知识拓展
2.能力
(1)熟悉常用机电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百分表、水平仪、角尺、检验棒等常用精度检测工具的工作原理;
(3)熟悉各种常用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4)了解各种常用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5)设备安装与创新创业的知识拓展
3.素质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3)掌握将来从事设备装配、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管理等相关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创新创业意识: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意识。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单元
主要内容
学时
1
机械零部件装配基本知识
装配工艺规程
6
装配精度
装配方法
零部件的清理和清洗
旋转件的平衡
几何精度的检验
2
联接零部件的装配
螺纹联接
6
键连接
销联接
过盈联接
3
传动零部件的装配
齿轮传动
6
蜗杆涡轮传动
带传动
链传动
4
轴承和密封件的装配
滚动轴承
4
滑动轴承
密封装置
5
实验
数控车床试验台的电气连接
6
箱体几何精度的检验
6
设备维护与维修基本知识
设备的维护
4
机械零件失效形式
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7
创新创业
拓展
安装工艺创新理念
4
维修思维新理念
合计
36
(二) 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
序号
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1
模块一机械零部件装配基本知识
装配工艺规程
了解装配工艺规程的内涵和过程
6
装配精度
了解装配精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装配方法
懂得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零部件的清理和清洗
熟悉零部件的清理和清洗方法
旋转件的平衡
掌握消除回转件不平衡的方法
几何精度的检验
掌握几何精度的检验方法
2
模块二联接零部件的装配
螺纹联接
掌握螺纹联接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6
键连接
掌握键联接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销联接
掌握销联接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过盈联接
掌握过盈联接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3
模块三传动零部件的装配
齿轮传动
掌握齿轮传动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6
蜗杆涡轮传动
掌握蜗杆涡轮传动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带传动
掌握带传动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链传动
掌握链传动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
4
模块四轴承和密封件的装配
滚动轴承
熟悉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应用、装配工艺
4
滑动轴承
熟悉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应用、装配工艺
密封装置
掌握密封装置的技术特点
5
模块五实验
数控车床试验台的电气连接
熟悉数控机床的电气连接方式
6
箱体几何精度的检验
掌握几何精度的检验方法
6
模块六
设备维护与维修基本知识
设备的维护
了解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基本知识
4
机械零件失效形式
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各种失效形式
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7
模块七
创新创业拓展
安装工艺创新理念
机械装实训台部件的安装工艺创新
4
维修思维新理念
数控机床的故障维修新思路
合计
36
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项目化等教学方法。
(二) 学习方法建议
1.课上紧跟教师的教学过程:任务导入→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知识拓展。
2.团队之间必须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安装与维修工艺的确定方法。
八、教材选取的原则
(一)总体原则
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艺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二) 推荐教材
《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维修》 马光全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7
(三) 参考的教学资料
(1)《机械设备维修工艺》 贾继赏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设备安装工艺》 曹根基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参考书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刘庆山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通用机械设备》 曹根基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学习网站
自动化网
中国工控网
九、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教学地点尽量选择在维修室或车间进行,结合多媒体、图片、动画、视频、现场进行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十、 教师能力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师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能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十一、 考核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课程考核涵盖项目(学习情境)任务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结果等几个方面。每一项目的各考核点应综合反映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或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掌握情况。
本课程共45学时,2.5学分,考核方式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堂上及课后作业情况、考勤及遵守纪律情况评定;
2、期末考试占7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