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箱养殖技术模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869533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箱养殖技术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网箱养殖技术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网箱养殖技术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网箱养殖技术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网箱养殖技术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网箱养殖技术 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 它是利用网片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体, 设置在较大的水体中, 经过网眼进行网箱内外水体交换, 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鱼类生活的活水环境, 具有高产、 高效益、 高投入的特点。网箱养鱼之因此能获得高的产量, 是因为: 水流、 风浪和箱中鱼的游动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 带走箱内旧水, 换进高容氧的新水并带进大水面中的天然饵料; 同时网箱限制鱼体的活动, 减少鱼体的能量消耗, 加速鱼体的增长; 网箱也减少敌害生物对鱼的危害, 利用网箱能够进行高密度培养鱼种或精养商品鱼。网箱养鱼方法具

2、有机动、 灵活、 简便、 高产、 水域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中国海、 淡水养殖业中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一、 网箱养鱼的特点与关键( 一) 网箱养鱼的特点1网箱养鱼可充分利用江、 河、 湖泊、 水库等天然水体及其饵料发展养鱼。既可培育鱼种, 也可养殖成鱼。特别是缺乏池塘的地区, 能够利用大水面设置网箱就地培育鱼种, 就地养殖成鱼, 对提高养鱼成活率和产量具有积极的作用。2网箱养鱼能够进行高密度精养, 单位面积产量可高出池塘几十倍、 成百倍。其原因是: 网箱养鱼实际上是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 综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的。在养殖的过程中, 网箱内、 外水体不断地进行交换, 带走网箱内鱼体排泄

3、物及投喂饵料的残渣, 带来了氧气及浮游生物, 使网箱内保持较高的溶解氧, 因而网箱内在鱼群高密度的情况下, 也不会出现缺氧及水质恶化, 并保证了网箱内养殖的鲢、 鳙鱼所需的饵料生物不断得到供应。另外, 鱼饲养在网箱内, 又避免了敌害生物的危害, 并能及时发现鱼病, 保证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绝好的回捕率。3网箱养鱼具有机动、 灵活的优点, 可分批投资, 逐步发展。由于饲养管理方便、 捕捞容易、 设置网箱的水体一旦环境不适宜时, 又可随时移动位置, 因此又称为游牧式渔业. ( 二) 网箱养鱼的关键 1选择天然饵料丰富, 避风向阳, 底部平坦, 常年水深5米以上, 水质清新, 没有污染, 承鱼面积大,

4、不妨碍交通和水利设施的水域。养殖鲢, 鳙鱼的网箱要选择水质较肥的水域。 2水面较开阔, 水位平缓, 具有一定水流, 但流速在0.2米秒以下的地点设置网箱, 最好靠近村落附近, 便于管理。 3选择适宜的网箱结构和装置方式。包括网箱形状、 大小、 排列方式和箱距等。4因水制宜确定放养鱼类、 规格、 密度和混养比例等, 以便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5切实做好投饵、 防逃、 防病、 防敌害等饲养管理工作, 特别要保持网箱壁的清洁, 防止网眼堵塞, 影响水的交换。二、 网箱的结构与装置网箱的结构与装置形式很多, 实际选用时要以不逃鱼、 经久耐用、 省工省料, 便于水体交换、 管理方便等为原则。( 一) 网

5、箱的结构1网箱构成由箱体、 框架、 浮子、 沉子及固定设施等构成。( 1) 箱体: 由网片按一定尺寸缝合拼接而成。当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聚乙烯网片, 它具有强度高、 耐腐、 耐低温、 价格便宜等优点。网片的加工工艺有四种: 聚乙烯合股线手工编结网片。优点是伸缩性好, 耐用。缺点是有结节, 易擦伤鱼体, 用材料多, 而滤水性差; 非延伸无结节网片。该工艺生产快, 省料, 便宜, 但横向拉力差, 易破损; 延伸无结节网片。其拉力强、 柔软、 重量轻, 比有结节的网箱成本低3/4; 聚乙烯经编网片。无节光滑, 不伤鱼体, 网目经定型不走样, 箱体柔软, 便于缝合, 不易开孔逃鱼, 成本较低。( 2) 框

6、架: 是悬挂箱体用的支架, 常见楠竹、 木材、 钢管、 塑料管等材料构成。把箱体固定在框架上, 可保持箱体张开、 成形。( 3) 浮子: 是使网箱浮于水上用的装置。常见泡沫塑料和硬质吹塑制成的浮子, 或用玻璃球、 铁桶系在框架上作浮子。竹、 木制成框架在支撑箱体的同时, 也起着浮子的作用。( 4) 沉子: 是使网箱箱底沉于水中的装置。一般选用瓷质沉子, 也可用石块、 水泥块等。有条件的可用直径2-2。5厘米的钢管, 既可撑开底网, 又可当沉子用。另外, 还要用铁锚固定网箱的位置, 或用水泥桩、 树桩、 竹桩等支撑固定网箱。2网箱的形状有长方形、 正方形、 圆柱形、 八角形等。当前生产上常见长方

7、形和正方形, 因其操作方便、 过水面积大, 制作方便。3网箱的大小最小的网箱面积1平方米左右, 一般1-15平方米的网箱属小型网箱, 网箱面积在15-60平方米的为中型网箱, 大型网箱面积在60-100平方米, 更大的有500-600平方米。一般说, 网箱的面积不宜过大, 过大操作不便, 抗风力差。但过小的网箱产量虽高, 但造价高。当前大多使用20-40平方米大小的网箱, 即54米, 55米, 6 6米, 65米等规格。4网箱高度网箱的高度依据水体的深度及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来决定。当前多用高2.5-3米之间。水体深亦可用高2-4米左右的网箱。但网箱底与水底的距离最少要在0.5米以上, 以便底部

8、废物排出网箱。5网目大小箱体网目的大小, 应根据养殖对象来决定, 以尽量节省材料, 又达到网箱水体最高交换率为原则。网目过小, 不但使网箱成本增加, 而且影响水流交换更新; 网目过大, 又出现逃鱼现象。一般放养4厘米夏花鱼种, 用网目1.0厘米的网箱; 放养11-13厘米的一龄鱼种, 用网目2-3厘米的网箱; 养成鱼的网箱, 用3-5厘米网目的网箱。为了使水体交换通畅, 减少网箱冲刷次数, 最好随鱼种的长大, 转换较大网目的网箱。 ( 二) 网箱的装置1网箱装置的型式 按网箱装置的形式, 可分为固定式网箱、 浮动式网箱, 下沉式网箱。我县大部分采用封闭浮动式投饵网箱5米5 米3 米, 上面织网

9、盖封闭, 网盖上有一个50厘米60厘米的活口, 平时封闭, 捕捞时解开活口。 ( 1) 浮动式网箱 箱体的网片上纲四周绑结在用竹杆或钢管等扎成的框架上, 网片下纲四周系上沉子, 框架两端用绳子与锚系在一起, 上口用网片封住, 框架缚上浮子, 飘浮于水面。网箱结构简单, 用料较省, 抗风力较强, 能随水位、 风向、 水流而自由浮动。一般设置在水面开阔, 水位不稳定, 船只来往较少的水面。浮动式网箱又有单箱浮动式和多箱浮动式。单箱浮动式是单个箱体设置一个地点, 用单锚或双锚固定。其水交换良好, 便于转箱和清洗网箱, 但抗风力较差。多箱浮动式是将4、 8、 12、 16、 20、 24个箱体串联成一

10、列, 两端用锚固定, 排与排之间用框架材料牢固链接, 每列网箱间距离应大于10米。此法占用水面少, 管理相对集中, 适用于大面积发展, 但生产效果不如单箱浮动式。(2) 固定式网箱一般为敞口式网箱, 由桩和横杆联结成框架, 网箱悬挂在框架上, 上纲不装浮子, 网箱的上下四角联结在桩的上下铁环或滑轮上, 便于调节网箱升降和洗箱、 捕鱼等。网身露出水面0.7-1米, 网身水下2-2.5米。一般箱体不能随水位升降而升降, 此法只适用于水位变动小的浅水湖泊和平原型水库。优点是成本低, 操作方便, 易于管理, 抗风力强, 缺点是不能迁移, 难于在深水区设置, 而且网箱内鱼群栖息环境随水位变化而经常变动,

11、 如不注意及时调节会影响饲养效果。( 3) 沉下式网箱整个网箱沉没在水下预定的深度。网身不受水位变化影响, 网片附着物少, 受风浪、 水流影响小, 适用于海水网箱养鱼以及风浪大的地点使用。缺点是操作不便, 鱼群生长速度和生产水平低。2网箱排列的方式和密度网箱排列的方式应考虑保证每个网箱都能进行良好的水体交换, 管理又方便为原则, 网箱间应尽可能稀疏错开呈”一”或”品”字形排列。网箱的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和管理条件而确定。以养殖鲢、 鳙鱼的等为主的不投饵网箱, 在饵料丰富的肥水水域, 网箱可占大水面的1%, 水质较瘦的为0.5%。养殖吃食性的鱼类为主的投饵网箱不超过大水面3, 要根据水域本身的水流

12、情况、 水质肥度、 溶氧量高低而定。若水流动好, 肥度适中, 溶氧高则能够多设置网箱, 反之则少。3网箱设置的水层网箱设置的深度, 一般不超过3米, 因浮游生物的分布, 在2米以内的水层中占58.7%, 而2-4.2米占41.3%, 特别是透明度小的水体, 浮游植物最丰富, 而浮游动物数量水深1米以内的水层小于1-2米的水层, 特别以2-3米处密度最大。因此, 凡水质肥、 浮游植物丰富的水域, 网箱应设置在较浅水层, 但网箱底离水底应在0.5米以上。在水质较瘦的水域, 或养鳙鱼为主的网箱, 可酌情设置在较深一点的水层内, 但不宜过深。三、 网箱位置的选择网箱养鱼依靠箱内外水体交换, 保持网箱内

13、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因此, 网箱设置地点环境条件好坏, 与网箱养鱼成败攸关。设置网箱的地点应具备如下条件: 水面宽阔, 水位稳定, 背风向阳, 水温高, 水深4米以上, 环境安静, 水质清新, 无污染, 酸碱值为中性偏碱的水域为好; 选择自流水或有潮汐的水体。水流速度一般最好是0.05-0.2米/秒, 以保证氧气的供应。水流过急, 常使箱内鱼类顶流游动, 消耗体力, 影响生长; 以养鲢、 鳙为主的网箱, 应选择水质肥沃、 浮游生物丰富( 一般以每升水含浮游植物量200万个以上, 含浮游动物3000个以上为肥水) 、 透明度30-50厘米、 水中含泥沙杂质较少的水域。水质浑浊, 不利于浮游生

14、物的生长。四、 鱼种放养 网箱养殖的鱼类必须具备: (1)生长快, 养殖周期短; (2)饵料要求不严格, 容易解决; (3)肉味鲜, 深受市场欢迎, 经济价值高; (4)鱼种来源容易解决; (5)适应性广, 抗病力强, 易养殖等特点。常见于网箱养殖的品种罗非鱼类有: 单性罗非鱼、 吴郭鱼、 新吉富等; 鲤鱼类有: 建鲤、 丰鲤等; 其它有斑点叉尾鮰, 团头鲂、 南方大口鲶、 淡水白鲳、 野鲮及花、 白鲢等品种。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 苗种来源等因素灵活选择养殖适宜品种。水质较肥、 天然饵料较丰富的水体, 应以养殖鲢、 鳙鱼为主。水质较瘦、 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 水色清淡的水体, 以养殖投喂

15、饲料的鱼类, 如草鱼、 鲤、 罗非鱼、 斑点叉尾鮰, 团头鲂、 南方大口鲶、 淡水白鲳等吃食性鱼类为好。 宁洱县主要以养殖奥尼罗非鱼、 建鲤、 草鱼为主, 搭配鲢、 鳙鱼。( 一) 鱼种入箱前的准备工作网箱下水前应仔细检查破洞、 开缝。鱼种入箱前3-5天要提前将网箱安装好, 放入养殖水域, 网衣经浸泡和附生藻后, 可使网箱充分展开, 并可避免擦伤鱼体。夏花入箱前10天, 开始在原来池塘内拉网锻炼, 不少于3次, 锻炼时密集的时间要遂次加长, 这是保证入箱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鱼苗需远途运输时, 经过3次锻炼后, 将待运的鱼苗放入另一口水质清新池塘设置的布池中, 经过一个晚上的吊水, 第二天早晨

16、起运, 提高鱼的成活率。( 二) 鱼种放养1鲢、 鳙鱼种的放养( 1) 放养的品种和搭配比例在湖泊、 河沟、 水库等进行网箱养鲢鳙鱼种时, 由于水域的天然饵料组成不同, 其放养比例也不同。在水质较肥、 透明度较小、 浮游植物较多的水体, 应以鲢为主, 鳙鱼为辅。浮游动物较多的水体透明度较大, 应以鳙为主、 鲢为辅。另外, 要适当搭配5%左右的罗非鱼、 鲫、 鲤、 鲴或团头鲂等杂食性、 刮食性鱼类清除网壁上的附着藻类等。( 2) 放养规格一般鱼种网箱, 夏花放养规格要求3厘米以上, 宜大不宜小。要求规格整齐, 体色光亮, 体质健壮, 体表无损伤。( 3) 放养密度网箱培育鱼种是高密度的养殖, 其

17、放养密度应根据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多少, 网箱中水的交换量以及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水域培育鱼种每立方米放养夏花50-200尾, 较肥水质可放200-400尾, 特别肥沃的水质可放500-600尾, 出箱规格13厘米左右。培育二龄鱼种时, 一般每立方米放养10-13厘米鱼种20-60尾。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 放养密度增加能够提高鱼种群体生产量, 但出箱鱼种个体规格较小, 而适当降低密度, 可相应提高鱼种出箱规格。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鱼种的成活率。当前, 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 而多数单位在60%左右。生产中, 网箱鱼种的死亡主要出现在进箱初期,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在锻炼

18、和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 使鱼受伤而引起的。故鱼种进箱时要进行严格的体表消毒, 进箱后一周左右检查一次, 并进行补充。最好是一次放足鱼种。根据我们对生产潜力的判定, 以及我们所要求达到的出箱规格, 参考存活率指标, 可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鱼种数=每平方米生产能力每公斤鱼种尾数鱼种成活率2网箱放养投饲鱼类网箱放养鲤鱼、 罗非鱼等投饲鱼类, 要求水质清新, 肥度较低, 溶解氧充分( 5毫克氧/升) , 水流动速度在0.2米/秒左右的水域。一般鱼种网箱, 放养规格在5厘米以上, 宜大不宜小。成鱼网箱, 一般放养建鲤鱼尾重要求60克以上, 100克左右更好, 奥尼罗非鱼50-80克, 鲢

19、 鳙尾重在50克以上, 鱼种规格要求尽量整齐。投饲鱼类鱼种放养密度可比鲢鳙鱼种的放养密度高得多, 这主要取决于水的交换量、 溶解氧量的高低和饲料的供应和养殖的品种。水流动较大, 流速在0.2米/秒左右, 水质优良, 溶氧高, 饲料充分, 如果放养50-80克的奥尼罗非鱼, 每平方米适宜密度为200-400尾, 放养70-100克的建鲤鱼, 每平方米适宜密度为150-200尾, 其放种重量一般按1: 8的增肉率计算, 即要求产800公斤成鱼的网箱一定要放足100公斤鱼种, 并要求一次放足。再搭配10左右的鲢、 鳙鱼。水交换量小、 水质较肥的水域,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网箱培育鱼种时, 最好随着鱼

20、的生长而及时更换不同规格的网箱养殖。一般从鱼种到养成鱼采用三个规格的网箱。如夏花以上鱼种用网目为1.1厘米的网箱培育; 8厘米鱼种用网目为2厘米的网箱; 11-13厘米的一龄鱼种, 用网目为2.5-3厘米的网箱; 20厘米以上的鱼种, 用网目为5-6厘米的网箱。这样, 不但能够改进网箱中水的交换, 而且能够节约网箱的成本。3投放时间4月底5月初水温18-20左右时投放苗种, 以延长生长期, 投放最好选择晴天。4、 鱼种的起捕、 运输、 进箱注意事项( 1) 提前停食: 鱼种起捕前应停食1-2天, 并拉网锻炼。( 2) 吊箱: 鱼种运输前应”吊箱”3-5小时, 促其将排泄物充分排出。( 3) 快

21、速计量计数和装车, 让鱼种离水时间尽可能短。( 4) 合理控制运输密度: 应根据天气、 水温、 距离灵活掌握运输密度, 确保运输过程中不缺氧。( 5) 注意水温情况: 罗非鱼在起捕、 运输过程中, 易造成机械损伤、 水温20左右易感染水霉病造成大量死亡。因此, 应选择晴天水温25以上时捕捞和运输较为合适。同时应注意调节水温温差, 装鱼前池塘水温与活鱼箱水温, 下鱼前活鱼箱水温与网箱养殖水体的水温均不得超过2, 方可进行操作, 温差超过2以上, 应先行调温, 调温时间也应在20分钟以上。( 6) 用活动网箱运输。鱼种到达码头后, 调整好温差, 即可下鱼, 湖面运输最好选用活动网箱, 将鱼直接下到

22、活动网箱里, 再缓慢移至养殖区, 这样可避免运输过程中罗非鱼缺氧, 但要注意运输速度不能太快, 防止挂破网箱逃鱼。( 7) 用食盐消毒。有条件的地方, 可用2-3%的食盐在活鱼箱中消毒, 防止霉病的感染。五、 网箱养鱼的饲养管理网箱养鱼是高密度的养鱼方式, 严格的饲养管理是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一) 日常管理网箱养鱼日常管理工作应围绕防病、 防逃、 防敌害工作而进行, 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坏, 不但影响产量, 而且直接关系到网箱养鱼成败。为此, 应有专人负责经常巡视, 观察鱼的吃食及活动情况, 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鱼病流行季节, 要着重做好预防工作。1定期检查网箱。网箱养鱼最怕网破逃鱼, 一般每周

23、检查1次, 一般在风浪小的天气, 上午或下午进行检查, 要特别注意水面下30-40厘米的网衣, 该处因常受漂浮物的撞击, 以及水老鼠等敌害侵袭, 很容易破损逃鱼。检查网身后, 再检查底网及网衣与网框连结的各点, 这些地方的网衣容易磨损或撕裂而形成漏洞, 凡缝合接线处都要仔细检查, 防止发生松结。遇洪水冲击, 障碍物牵挂或发现网箱中鱼群失常, 要及时检查网箱, 发现漏洞, 及时补好。 2防风防浪。在暴风雨汛期洪水来临之前, 要检查框架是否牢固, 加固锚绳、 木桩, 防止网箱沉没和被洪水冲走, 防止被漂浮物撞击。 3适时移箱。干旱时, 水位下降, 网衣有搁浅的危险, 要把网箱往深水位移动; 洪峰到

24、来之前, 要把网箱往缓流处移动, 避开洪水冲击, 如遇到污染水质入箱, 应及时将网箱移至安全适宜场所。 4坚持勤洗箱。网箱下水后, 易着生青泥苔等藻类粘附堵塞网目, 影响水体交换, 增加网箱体重, 腐蚀网片材料, 潜伏鱼类病原体, 严重影响养殖效果, 因此, 必须及时捞出网箱中的残渣剩饵和死鱼, 坚持定期清洗网箱。5要防止有毒污水流入网箱区, 还要防止偷窃、 人为破坏等。平时做好生产记录, 详细记载每箱鱼种投放时间、 数量、 重量、 规格、 饲料用量、 水温、 气温及天气情况、 鱼病用药种类及用量、 产量、 出箱规格等原始资料, 便于生产总结, 进行成本核算。( 二) 合理投喂饲料当前网箱养鱼

25、已由养殖利用天然饵料的鲢鳙鱼为主, 转变为以发展罗非鱼、 鲤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养殖方式, 这就需要投喂天然饵料或人工饵料。投饵是集约化养鱼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 饲料的质量和投饲技术是影响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必须科学投喂, 做到”四定”投饵。4月下旬至5月中旬, 水温18-23, 投饵率掌握在2-3%, 6月至9月底, 是鱼类的生长旺季, 日投饵率掌握在3-7%, 10月至11月底, 随着水温下降, 日投饵率掌握在3-1%, 具体投饵量还要视天气和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饲养50克左右的鱼种, 采用粒径为2-3毫米、 粗蛋白含量为30-32%的全价饲料, 饲养100克的鱼种, 可投喂粒

26、经为3-7毫米、 粗蛋白含量为28%-30%的全价饲料。 ( 1) 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 适口无毒, 一般腐烂变质的饲料不要喂鱼, 有些饲料可药物浸泡后再喂, 以防鱼病发生。 ( 2) 定量。定量是根据鱼体大小, 在不同季节、 时间有节制的合理投饲。7-9月是鱼类的摄食高峰, 一定要使鱼类吃好吃饱。至于每日的投饲量, 要根据鱼类的摄食、 天气、 活动等情况灵活掌握。每次以30分种吃完为宜, 投饲后很快吃完, 要适当增加投饲量, 如投饲后长时间吃不完, 则应减少投饲量; 天气晴朗应多投, 闷热、 下雨时少投; 鱼体健壮, 活动正常时多投, 发病期少投或不投。 ( 3) 定时。一般每天投喂3

27、4次, 上午8-9时, 下午14-15时, 傍晚18-19时; 7-9月鱼类的生长旺季, 每天可投喂4-5次, 早上6-7时, 上午9-10时, 中午12-13时,下午15-16时, 傍晚18-19。 ( 4) 定位。投喂饲料一定要在网箱内设置饵料台, 防止浪费, 也便于检查摄食情况, 可用筛子垫纱布或用光滑的竹篾制成, 悬吊在40厘米的水中。 ( 三) 清洗网箱网箱下水后, 3-5天后就会附着大量污秽, 以后被一些藻类或其它生物所附着称青泥苔。严重时堵塞网眼, 影响网箱内外水体交换。水质越肥, 附着物越多; 网目越小, 着生程度越严重。一般在1米水层内最多, 若不及时清洗容易造成箱内水质恶

28、化, 缺氧, 缺饵, 影响鱼类生长, 因此, 清洗网箱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清洗网箱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人工清洗零星分布的网箱, 常见人工清洗, 每隔5天左右将网衣提起, 用扫把、 树枝、 毛刷等洗刷和拍打。2机械清洗大面积作业时, 把网箱一边吊起, 用高压水枪冲洗, 把网箱上污物落掉。3生物清除箱内混养吃附着藻类的鱼类, 如鳊鱼、 罗非鱼、 鲴类等。此法不单省工、 省钱, 还增加单位面积的鱼产量。4阳光曝晒将网体一半露出水面, 让烈日曝晒, 在气温37-38时, 晒网约55分钟, 气温30-31时, 曝晒85分钟就可把网箱上附着的丝状藻类等生物晒死。然后转换晒另一半箱体。或将附着物较多

29、的网箱换下后, 放在阳光下曝晒, 晒死附着生物, 然后拍打清除。聚乙烯经常曝晒易老化, 不宜常晒。5沉箱法将封闭式的网箱沉入水下3-5米深处, 使藻类在弱光环境中, 光合作用不足而死亡脱落。6药物清除法将网箱各部分的网片轮流露出水面, 洒上石灰水或草木灰, 使附着生物得不到阳光而死亡。用0.7-1.0pp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洒在网片上, 对杀灭丝状藻类有一定效果。( 四) 网箱越冬为了提高大水面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 减少越冬鱼池的负担, 可利用网箱进行越冬。凡水质良好, 水深超过3米以上, 冬季水位相对稳定的水域, 都能够进行网箱越冬。越冬用的网箱采用封闭式, 网箱的框架要牢固耐用, 而且保持

30、相当的浮力。用木框作框架, 要附一定的塑料浮子, 以免木框长期浸泡吸水而下沉。沉子可用铸铁、 陶瓷、 石块等。无论用哪种材料做框架、 浮子、 沉子, 都必须以保证网箱在水下网形正确、 浮力足够而且水层适当。入箱前鱼种要经过锻炼。网箱培育的鱼种转入越冬箱时, 稍加密集即可锻炼; 池塘培育的鱼种应经过两次以上的拉网锻炼。入箱鱼种应在2.5寸以上, 才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入箱鱼种擦伤后, 易感染水霉病而死亡, 这是越冬鱼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避免伤害鱼种, 操作中动作应细心, 应在10左右的低温下进行操作。越冬鱼种放养密度与水的溶氧和越冬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越冬水层最低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31、 则在这种水层设置的网箱中, 投放鱼种可按8-20公斤/立方米的密度安排。如进行二龄鱼种培育或以成鱼养殖为目的, 密度应小些。以秋冬入箱一次放足为妥。 越冬网箱不得沉底, 至少应保持距水底0.5米以上距离。五、 病害防治网箱中的鱼群比较密集, 一旦发病就容易传播蔓延。因此, 除在饲养管理方面科学投喂、 细心操作、 加强观察、 防止鱼体受伤、 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搞好日常管理等措施外, 还要切实抓好药物的预防, 以防为主, 治疗为辅。鱼种入箱前, 用3%4%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 或用1: 1的小苏打和食盐溶液浸泡510分钟。鱼种入箱后用漂白粉或硫酸铜挂篓, 在发病季节来到以前用磺胺类药物、 大蒜

32、等制成药饵投喂, 结合拉网检查, 用药物浸洗鱼体。发现鱼病要对症下药, 及时进行治疗。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龄草、 青鱼。主要症状鳃盖、 鳍条充血鲜红, 剥开鱼皮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出血, 解剖鱼肠。可见肠壁呈环状充血, 鲜红色。此病在水温25C最流行, 超过30即减弱, 急性型能够在短期内使鱼死I: 9()以上。 防治方法: ( 1) 人工注射草鱼出血病免疫疫苗, 可产生较强特异性保护力, 对出血病的抗病力至少可维持14个月。 ( 2) 三黄粉(大黄、 黄苓、 黄柏各三分之一)1斤拌饲510斤投喂100斤鱼, 57天为一疗程。 ( 3) 板兰根70, 苦木301斤药饵拌饲投喂100斤鱼。连用6

33、天。 ( 4) 三黄粉, 苦木各半斤, 食盐半斤, 拌饲投喂100斤鱼。连用6天。 ( 5) 出血霸, 每100斤鱼用1两(50g)拌饲投喂, 连续35天。 2: 烂鳃病 主要症状病鱼主要表现为”开天窗”, 即鳃盖骨中间部分表皮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 伴有鳃丝腐烂、 发白、 带有淤泥。此病常年可见, 尤以水温2030(2最盛。 治疗方法: ( 1) 漂白粉, 按每立方米水用1克全池泼洒。 ( 2) 五倍子, 按每立方米水用2-4克全池泼洒。 ( 3) 强氯精, 按每立方米水用1克全池泼洒; 鱼康, 按每立方米水用05克全池泼洒。 ( 4) 投喂健鱼灵药饵, 按每100斤鱼用药饵半斤,

34、 3天为一疗程; 或每100斤鱼用25克鱼康拌饲投喂。连投3天。 3肠炎病 主要症状病鱼体表特别是头部乌黑, 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突红肿; 剖开腹部有很多腹腔液, 肠内无食物, 充满黄色臭粘液。56月和910月为流行盛期。 治疗方法: , ( 1) 外用漂白粉, 强氯精等药物泼洒, 用量同前。 ( 2) 每100斤鱼用大蒜1斤, 盐3两, 拌饲投喂, 56天为一疗程。 ( 3) 每100斤鱼用肠炎灵5克或大蒜素50克(1两), 拌饲投喂, 3天为一疗程。 ( 4) 每100斤鱼用健鱼灵半斤(250克)投喂, 3天为一疗程。 4赤皮病主要症状病鱼腹部或两侧鳞片脱落, 皮肤肌肉发炎充血呈红色,

35、鳍条末端腐烂。 预防方法: ( 1) 运输、 放养过程中, 操作要小心, 勿使鱼体受伤。 ( 2) 鱼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 治疗方法: ( 1) 外用强氯精或鱼康、 漂白粉泼洒, 用量同烂鳃病。 ( 2) 内服健鱼灵或鱼康、 强氯精。用量为: 每100斤鱼用健鱼灵半斤(250克), 或用鱼康25克, 强氯精60克(1两), 拌饲投喂。3天1疗程。 。 5水霉病主要症状病鱼体表表现长”白毛”, 呈棉絮状, 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尤以早春, 晚冬最为流行。 预防方法: 在捕捞、 运输过程中和放养操作时要仔细, 勿使鱼体受伤。 治疗方法: ( 1) 全池泼洒漂白粉( 有效氯28-30

36、) , 立方米水体用量为1克, 连续3天。 ( 2) 4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0分钟, 连续3天。 6白头白嘴病 主要症状病鱼头部或嘴的周围色素消失, 呈白色。严重的病鱼, 病灶部位发生腐烂, 行动缓慢, 离群独游, 如不及时治疗可相互感染造成大批死亡。它是夏花阶段常见的一种暴发性鱼病, 特别对夏花草鱼危害最为严重。此病一般在57月流行。 治疗方法: 同烂鳃病。 7暴发性鱼病 主要症状病鱼头部、 眼眶、 鳃盖表皮, 体表及鳍条充血, 部分鱼肌肉充血, 肛门发红。此病一般在311月发生, 高峰期为68月, 死亡率高达5090。危及鲢、 鳙、 鲤、 鲫等。 治疗方法: ( 1) 生石灰泼洒, 网箱区

37、每亩水深1米用3040斤。 ( 2) 每100斤鱼用100125克(225两)鱼服康, 拌饲投喂, 每天一次, 连服3天。 ( 3) 每100斤鱼用50克(1两)鱼复宁(原名鱼血散)拌饲投喂, 每日一次, 连服3天。 8、 小瓜虫病原体是小瓜虫的幼体或成本。发病鱼体体表有白点, 口内也有白点, 病鱼不吃食, 可大面积流行和爆发。治疗先用3%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 再用25ppm-50ppm的福尔马林浸洗, 每天1次, 2-3次为一个疗程。9、 出血病由于鱼体受伤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 病鱼表现为离群独游体表多处充血, 粘液增多, 尾鳍缺损。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挂袋或泼洒, 连用2-3天, 或用大

38、黄等中药制成药饵, 按0.3%添加量投喂3-5天。 10、 竖鳞病由细菌引起, 病鱼鳞片竖立, 并有烂鳍现象, 鳍条基部充血, 腹部膨大。防治方法: 拉网、 运输、 分箱等操作时, 避免鱼体受伤, 发病时, 用2%食盐加3%小苏打混合溶液浸洗病鱼10分钟。11、 链球菌病( 1) 病原。无乳链球菌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 可引起罗非鱼的大量死亡。( 2) 临床特征正常行为: 由于链球菌能够侵害病鱼的中枢神经系统, 故临床表现为病鱼游泳异常, 昏沉, 常在水面无方向性缓慢游动, 有时身体屈曲。眼部损伤: 病鱼常呈现眼部症状如眼巩膜白浊, 眼球突出以及出血等, 但不是所有病鱼都出现眼部症状。干酪样

39、脓肿坏死灶: 有时在病鱼的两侧前颊上出现2-3毫米的干酪样坏死灶病变, 随后坏死灶破裂形成溃疡, 在尾鳍基部可能出现更大(10-20毫米)的坏死灶。坏死灶内是奶酪样的脓质, 如果病鱼康复, 这种病灶也会长期保留。皮肤出血: 链球菌常引起罗非鱼身体表面出血, 表现在口周围, 鳍条基部的点状出血, 有时在肛门或生殖孔周围呈现出血斑点。腹水: 罗非鱼的急性链球菌病常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 由于腹水增多, 引起肛门突出。( 3) 解剖病变胃肠道病变, 胆囊明显肿大, 有的比正常体积大数倍。败血症, 在急性感染时, 出现内脏的广泛出血和肝、 脾、 肾、 心、 脑、 眼和肠道的大面积出血, 脾和肾脏肿大。腹

40、膜炎, 在严重感染时, 病鱼表现严重的腹膜炎症状, 所有内脏器官与周围组织粘连, 腹腔中有大量纤维性渗出。( 4) 诊断方法现场诊断: 按照以上阐述的临床症状, 对5-10条病鱼进行仔细的现场检查, 将内脏器官进行涂片, 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在显微镜下检查革兰氏阳性球菌将能够确诊该病。实验室诊断: 在实验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细菌学鉴定能够确定链球菌种类。( 5) 防治减少投喂: 当链球菌病爆发时, 减少饵料的投喂, 能够降低病鱼的死亡率。原因是减少鱼体的进食量能够减少健康鱼的感染机会。降低饲养密度: 当疾病发生, 刚出现死亡时, 应该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疾病传播机会, 有助于降低鱼群的

41、死亡、 减少损失。 冶疗: 药物治疗只有在莲球菌暴发的早期应用才能有效, 因为受感染的鱼几乎不会吃料, 达不到治疗效果, 只有那些未被感染, 还能正常吃食的鱼, 才能起到预防作用。全池泼洒漂白粉( 有效氯28-30%) , 用量1克/米3 水体, 同时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土霉素2-8克, 或磺胺甲基嘧啶拌饵投喂, 连喂5-7天。附: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禁用渔药。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增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及病害控制过程中的渔药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42、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渔用药物 fishery drugs 用以预防、 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 虫、 害, 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进养殖水体质量的一切物质, 简称”渔药”。 3.2 生物源渔药 biogenic fishery medicines 直接

43、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的渔药。 3.3 渔用生物制品 fishery biopreparate 应用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 寄生虫、 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其代谢产物为原材料, 采用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相关技术制成的、 用于预防、 诊断和治疗水产动物传染病和其它有关疾病的生物制剂。它的效价或安全性应采用生物学方法检定并有严格的可靠性。 3.4 休药期 withdrawal time 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4 渔用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4.1 渔用药物的使用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

44、环境为基本原则。 4.2 水生动植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4.3 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 严禁生产、 销售和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 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执行标准的渔药。 4.4 积极鼓励研制、 生产和使用”三效”(高效、 速效、 长效)、 ”三小”(毒性小、 副作用小、 用量小)的渔药, 提倡使用水产专用渔药、 生物源渔药和渔用生物制品。 4.5 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 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 延长用药时间。 4.6 食用鱼上市前, 应有相应的休药期。休药期的长短, 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限量符合NY50

45、70要求。 4.7水产饲料中药物的添加应符合NY5072要求, 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5 渔用药物使用方法 各类渔用药使用方法见表1。表1 渔用药物使用方法渔药名称用途用法与用量休药期/d注意事项 氧化钙(生石灰)calcii oxydum用于改进池塘环境, 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带水清塘: 200mg/L250mg/L(虾类: 350m/L400mg/L)全池泼洒: 20mg/L(虾类: 15mg/L30mg/L) 不能与漂白粉、 有机氯、 重金属盐、 有机络合物混用。 漂白粉bleaching powder用于清塘、 改进池塘环

46、境及防治细菌性皮肤病、 烂鳃病出血病带水清塘: 20mg/L全池泼洒: 1.0mg/L1.5mg/L5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勿与酸、 铵盐、 生石灰混用。 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用于清塘及防治细菌性皮肤溃疡病、 烂鳃病、 出血病全池泼洒: 0.3mg/L0.6mg/L10勿用金属容器盛装。 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sisocyanuric acid用于清塘及防治细菌性皮肤溃疡病、 烂鳃病、 出血病全池泼洒: 0.2mg/L0.5mg/L101. 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针对不同的鱼类和水体的pH,使用量应适当增减。 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用于防治细菌性皮肤病、 烂鳃病、 出血病浸浴: 20mg/L40mg/L,5min10min全池泼洒: 0.1mg/L0.2mg/L,严重时0.3mg/L0.6mg/L101. 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勿与其它消毒剂混用。 二溴海因用于防治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全池泼洒: 0.2mg/L0.3mg/L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