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考题解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868135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考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考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考题解析 资料仅供参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考题解析 国考言语考情深度分析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已经结束。就今年的言语理解与表示真题来看,总体题量与去年持平,都是40道题,可是在题目的形式方面,却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华图教育公考研究专家经过分析真题及汇总广大考生的反馈,现将本次考试考情总结如下: (1)整体题量不变,题型保持稳定  总体题量延续国考一贯的40道题,主要题型还是集中在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示这三方面。具体题量如图: 类型 题型 逻辑填空 片段阅读 语句表示 省部级题量 20 14 6 地市级题量 20 14 6 选词填空部分,考查的重点依然是常见常见的实词和成语,实词如刺激、遗憾、束缚、呈现、平衡、退化等,成语如当务之急、未雨绸缪、差强人意、空穴来风、真知灼见、杀鸡取卵等。相较 国考成语的下降,今年对成语的考查又开始回升,选词填空的整体难度不高。 片段阅读部分,概括类试题依然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知识点没有变化,可是提问方式更加灵活,比如有道题的提问是“根据文段,作者希望科幻作品:”,还有一道题“文段接下来不可能论述的是”。 语句表示部分,题目由往年一般4道增加为6道,其中语句排序题由往年稳定的2道题增加为3道题,下文推断题延续近三年持续出现升级为必考题型。 (2) 题目“瘦身”,材料艰涩,难度不高 首先,今年言语题给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题目的成功“瘦身”——阅读量相对减少了,特别长的文段几乎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整体难度。 其次,文段材料来源涉及科技、学术类居多,有的文段晦涩难懂,这说明国考言语更多地考查快速阅读这种能力,并不只是文科生的福利。 再次,从题目难度来看, 国考言语和 、 难度基本持平,80%都是中等难度题目,只有个别题目相对易错。 如试卷中一道片段阅读题:在讨论科学与宗教的差异和优劣时,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就是明显在故意混淆不同认知方式。这显然是具有误导性的。(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华图教育搜集整理) 文段想说的是: A.认知方式的讨论不该偏离议题 B.科学和宗教没有优劣之分 C.生搬硬套“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是混淆视听 D.任何认知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答案】C 【解析】这道题可能会有考生把重点锁定在科学和宗教两种认知上面,但其实文段重点放在“科学也会出错”这个观点上。第一句说在有些情况下,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转折之后说其实它是极具误导性的,因此只有C项符合文意。 综合来看,延续 和 , 国考言语也并不难,知识点也比较固定,这说明国考这个公考形式基本已经定型,为广大考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国考言语理解考题难度分析 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于今日落下帷幕,想必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各位小伙伴与其忐忑的等待分数还不如花点时间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华图教育对题目的看法是否与您心有灵犀?那么小编认为,就今年言语的考题来看,题源依然出自网易、光明日报和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总体难度较去年来讲差异不大,而且命题规律、命题趋势以及所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与我们之前在授课过程中所预测的也基本一致,下面我就详细说说咱们言语今年的考题。 一、逻辑填空 如果您参加过华图的面授课程,我相信您在考试当中一定遇到很多学过的成语和实词吧,比如:未雨绸缪、当务之急、一丝不苟、销声匿迹、杀鸡取卵••••••这部分对于备考的小伙伴来说可能是有难度的。不过也并非无从下手,如果你把近5年的国联考题都认真复习过,相信还是有90%的实词是在以往的真题中出现过的。 二、片段阅读 从阅读量来说,今年片段阅读的阅读量是略低于去年;从考题量来说,概括类题目今年考了10题,去年12题,难度大致相同,细节类题目今年考了2题,去年3题,变化不大。其它小题型,今年标题类题目和指代类题目各出1题。去年标题类题目出了1题,也都比较容易做对。综上,小编认为片段阅读部分难度实际上是略低于去年的。 三、语句表示 语句表示部分难度是有所增加的,首先表现在题量上,该部份由 的3道题目增至6道题目。其次表现在出题形式上,排序题史无前例的考了3道题目,且其中的2道题目的选项设置为:首句均不相同形式。这就意味着,命题人已然加大了语句表示题型的难度。 总结来说,小编认为今年的言语考题从难度上讲就是:逻辑填空平稳,片段阅读难度略低,语句表示题目难度略有增加。 国考言语热点题型的变化 国考行测部分于今天上午结束。就言语理解与表示真题来看,总体题量与去年持平,都是40道题,可是在题目的形式方面,却出现了三大变化: 1、材料“瘦身”,且更具专业性。今年言语题给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题目的成功“瘦身”——阅读量相对减少了,特别长的文段几乎没有。其次,文段材料来源涉及科技、学术类居多,有的文段晦涩难懂,这说明国考言语更多地考查快速阅读这种能力,并不只是文科生的福利。 2、片段阅读部分提问方式更加灵活。比如有道题的提问是“根据文段,作者希望科幻作品:”,还有一道题“文段接下来不可能论述的是”。 3、语句表示部分题量持续增加。题目由往年一般4道增加为6道,其中语句排序题由往年稳定的2道题增加为3道题,下文推断题延续近三年持续出现升级为必考题型。 国考言语理解考查四大新趋势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已经结束。华图教育公考研究专家经过总结今年言语部分的新题型,并结合 、 以及 这四年的题目,发现国考言语有几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以供广大考生参考。 趋势一:题目材料更学术化 文段材料来源涉及科技、学术类居多,比如今年国考题涉及到科技类的题目多达十几道,学术类的文段也有十来道,甚至有的文段晦涩难懂,这说明国考言语更多地考查快速阅读这种能力,并不只是凭借所谓的语感。 趋势二:提问方式更加灵活 众所周知,片段阅读题目一般是经过提问方式来判断题型的,每种题型的提问方式一般都比较典型,而 国考言语提问方式则更加灵活,比如有些提问方式是“根据文段,作者希望科幻作品:”“文段接下来不可能论述的是”“文中的心理学发现能够解释以下哪一行为”……让广大考生一时难以辨别题型,必须经过阅读文段才能够界定,这也说明了国考命题人反培训训化的趋势。 趋势三:语句表示比重加大 今年语句表示部分一共6道,其中语句排序题由往年稳定的2道题增加为3道题,语句填空题还是2道,下文推断题1道。其实,从 出现3道语句排序3道语句填空开始,近四年语句表示所占比重明显加大。 趋势四:下文推断成必考题 在 之前,下文推断题不但在国考还是联考中都只是一种选考题型,偶然才考一道题。可是自从 以后,近四年下文推断题持续出现,俨然升级为必考题型。可是考虑到下文推断题一般比较容易,因此命题人经常会变化形式来考查,比如以往都是“接下来可能论述的是”,而今年出现的则是“接下来不可能论述的是”, 联考曾经也出现过“这段文字上一段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希望考生注意。 以上就是言语部分结合近四年题目总结出来的一些命题趋势,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复习能够起到梳理和指导的作用。 国考言语理解考题中的“一增”与“二平” 就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示部分的考题来看,总体的命题趋势与考题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可是在题目的具体考查形式方面还是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理解和掌握这些变化,无论对于我们针对明年国考的教学筹备,还是指导考生做好下一次的备考工作,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些变化从具体的题型上来说,主要表现为:一增、二平。 一、“一增”指的是语句表示部分的题量增多。 该部份由 的3道题目增至6道题目,其中,排序题史无前例的考了3道题目,且其中的2道题目首句均不相同,难度有所增加,这就意味着,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人对于语言表示连贯性的能力更加重视,考生在这方面应该多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同时,对于下文推断题的提问方式也由以往一成不变的“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变成了“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虽一字之差,却能够看出,命题人对于语句表示题型的重视与创新。 二、“二平”指的是逻辑填空部分和片段阅读部分。 首先,在逻辑填空部分,今年考查的题量与去年持平,命题趋势与侧重点也相对稳定。从题目数量来看,今年逻辑填空的考题量依旧是20个题目,其中单独考查成语的有4题,单独考查实词的有7题,混合考查的有9题。从词语数目来看,逻辑填空选项中共考查成语60个,实词116个。值得一提的是,在 的逻辑填空考题中,考查实词的数量同为116个,而成语数目为36个。这就说明,命题人对于实词的考查没有放松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成语的考查,因此对于能够准确遣词用字的能力是广大考生一直需要培养的。 其次,在片段阅读部分,今年的考题量较去年少1题,变化微小。具体来说,概括类题目今年考了10题,去年12题,考查的重点与要点大致相同;细节类题目今年考了2题,去年3题,变化不大。其它小题型,今年标题类题目和指代类题目各出1题。去年标题类题目出了1题。综上,片段阅读部分的出题规律还是比较稳定的,广大考生应该把这部分题型作为学习言语科目的基础。 从总体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大多数题目还是中规中矩,纵观近3年的国考试题来看,对实词和成语的考查量一直居高不下,同时片段阅读部分的命题难度和趋势也已基本稳定。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以往的教学是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长语句表示部分的授课时间,加大该部分的练习。同样的,我们的考生,也应掌握命题趋势,遵循命题规律,方能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公务员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