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常见的修辞手法,1,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见书,范围,:,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2,题型及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修辞考题主要是融在表达、阅读、鉴赏、写作中,具体体现为对各种修辞效果的鉴赏和对修辞方法的作用和修辞效果。,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形式看,一般不单独命题考查,而大多结合着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命题进行考查。,仿写或续写中修辞方法的运用,诗文鉴赏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作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3,1,、定义,2,、结构,3,、条件,修辞分析,之,比喻,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4,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青春是盛开的鲜花。,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喻体,暗 喻,明 喻,借 喻,喻词,本体,例 句,4,、种 类,5,5,、比喻的作用,6,、比喻要贴切,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没有相似点,喻体不当,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6,7,、准确理解比喻句,例句: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7,学以致用,“,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8,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比喻句:,比喻所谈的是,的问题。,驼子摔跤,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9,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10,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11,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12,(,2004湖北高考卷)下面是四个意思连贯的比喻句。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参考答案:,湖北是一座书库,武汉就是书库里最厚重的一本书;蛇山是一页纸,黄鹤楼就是纸上最神奇的文字。,地球好像一个部落,中国就是部落中的一个家庭;沿海诸岛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台湾就是其中最俏皮的一个。,江南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杭州就是少女的脸庞;西湖是水汪汪的眼睛,湖水就是眼中晶莹的泪。,1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和“机遇”开头,各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2004,年重庆卷),例句:,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爱心不搞商业投资,一旦付出了,切莫求回报。,机遇不办终身保险,一旦失去了,真难以补偿。,参考答案:,14,1,、定义,2,、种类,拟人,拟物,修辞分析,之,比拟,15,使形象更生动饱满,意境更灵动,富有画面感。,化平常为别致,更有情韵,有移情作用。,3,、作 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齐安郡中偶题,杜 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巩固训练,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湖北卷五、,(18,分,),土 地,韩少功,你想像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像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1,)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2,)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18,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19,题目2003年高考(北京卷),请另选一物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雨伞,你注定,一生,以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己,.,黑板,你注定,一生与粉尘为伴,时时为别人传授知识,,却磨损了自己。,蜡烛,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人们发光发热,,却耗尽了你自己,简析要正确解答此题,必须注意以下要点:1运用拟人手法。2形式上应为三句话。3大致意思应是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面。4如果不是赞扬某物,要注意是否合乎事理。,20,24,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3,分,),(,2006,年辽宁卷),以鸟为例:,(1),呵护小鸟,放飞希望。,(2),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合乎主题给,1,分,正确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给,2,分。每超过一字扣,1,分),21,修辞分析,之,借代,1,、定义,2,、种类,3,、作用,22,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3,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特征代本体),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特征代本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的洋布,。,(用旗帜的制作材料代五色旗),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用学派创始人代该学派),24,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修辞训练,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25,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修辞训练,2,、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B.,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C.,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D.,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26,修辞训练,设问,借代,拟人,借代,指出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27,中国不需要对长城的意义和作用否定的观点。,修辞训练,借代,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这句话的含义是:,28,执干戈以卫社稷。,修辞训练,改写下面这句话,要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改写,:,29,修辞分析,之,夸张,2,、种类,3,、作用,4,、原则,超前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1,、定义,30,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3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试对颈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颈联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32,修辞分析,之,对偶,1,、定义,2,、种类,正对 反对,流水,从内容上分,33,从形式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1,),严对,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用同一个字。,如:律诗中的颔联(三四两句)或颈联(五六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34,(,2,)宽对,即要求宽松的对偶,它可以冲破一些严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宽了一些,只要结构上 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即可,而且相对应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35,修辞分析,之,对偶,3,、结构,4,、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5,、题型,36,练习:拟出对联的下句或上句,1,、门前碧水环绕,,_,2,、,_,,笑看风拂红花,3,、海到无边天作岸,,_,4,、发愤识遍天下字,,_,5,、门前大路通南北,,_,屋后青山巍峨,静聆雨润绿草,江边小店卖东西。,立志读尽人间书,山登绝顶我为峰,6,、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短,长,无,有,37,修辞分析,之,排比,1,、定义,2,、种类,单句排比,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复句排比,38,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第三,排比的各项 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辟;用来,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 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39,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2006,年全国卷,2,),答案例举:,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40,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2006,年安徽卷),示例:,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符合要求,即可),41,修辞分析,之,设问,1,、定义,2,、作用,42,修辞分析,之,反问,1,、定义,2,、作用,43,1,、定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2,、种类:,修辞分析,之,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44,1,、定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2,、种类:,修辞分析,之,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45,1,连续反复,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修辞分析,之,反复,2,间隔反复,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例: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46,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3,、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3,、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47,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l,)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全国卷现代文阅读,报秋,中就考到反复辞格的作用。),48,解析:本题虽属于,“,鉴赏,”,题,但这种鉴赏的基点是狭义修辞的作用,所以答案也应从反复和排比的作用着眼,灵活处理。,“,便,”,字和,“,领取,”,的分别连用,从修辞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便,”,字连用,造成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以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像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即可。,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49,“,领取,”,一词的连用,从句子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排比,它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即可。,参考答案:,(,l,)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50,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分析最后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何作用?,答:运用了反复修辞,突出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51,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问: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答:三个“一”连用形成反复修辞,极言诗人饮酒之多。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痛饮狂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无限的豪情快意。,52,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例句:看着你离开,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阵高兴,高兴。,53,4,、,反复的作用,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54,二、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2,、借代和借喻,3,、比喻和比拟,4,、衬托与对比,5,、排比和对偶,6,、设问和反问,55,区辨,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单纯的想象。,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表示猜度的句子。,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56,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为何还要让我难过,这次例句的提供,有很多同学都很尽心,,像,班主任,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似乎,看到了胜利女神那迷人的微笑。,(同类相比),(表示举例),(疑断猜测),(表示想象),57,2,、借喻和借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那边来了个红领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借喻,借代,借代,借喻是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借代是用甲事物来代替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某些相关之处。“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象红领巾。,“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常用的方法:,还原法,58,3,、比喻和比拟,分清两者的关键:明确概念。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分清两者的关键:明确概念。,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鸟”和“花”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和“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59,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二,),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的本体喻体一定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60,例句:,(1),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2),他确乎有点像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比喻,比喻,61,例句:,(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比拟,比拟,62,比拟与比喻的区别,P193,比喻,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比拟,汹涌的海水响雷般的咆哮着、怒吼着,扑向每一块礁石,然后化为无数的碎琼散玉。,比拟与比喻的兼格,63,4,、衬托与对比,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例: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64,设问与反问的区别,:,共同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同点:,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65,辞格的综合运用,:,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比喻、引用兼用),66,2,、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67,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68,有人说,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使文句整齐;,使文章流动;,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奏;,,文章自有活泼之趣,,,文章会有古雅之风。,(,1991,年高考题),下列各项中填入上文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巧用口语 排比,多用些文言成分 散句,偶句 反复,A.B.,C.D.,69,三、考 题 印 证,明确怎样考,学会怎样答,70,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枣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2002,年 高考全国春招卷,),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从意思上看,后一个“巴金”当指巴金本人,而前一个“巴金”才是“巴金作品的风格特点”,做定语。,71,(,2004,年,辽宁,24,)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解析,】,横线前面的句子中“水塘”“海洋”形成对比。前者极小,后者极大。但“一汪水塘”却能发现“海洋的气息”,也就是能够以小见大。,仿写的句式必须采用“每一,里,都有,”,的格式。,仿写句与前面所给句式一致,构成排比。三个分句与结句构成总分关系,先分后总。,72,(,2005,重庆,23,),以下面的句子为本体,写出一句与之句形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2,分),P190,所有的努力并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73,四、考点探究,方法探究,答题技巧,误答原因,74,误答原因,找不到做题的切入点,抓不住主要矛盾。,不能准确地把握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规则。,不能正确及时地进入角色。,词汇贫乏,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不能正确的审题,片面地理解试题。,75,方法探求,1,、认真读题,吃透题目要求;,2,、发掘思维潜力,找准做题角度;,3,、从不同角度做出合适的答案,76,答题技巧,理解题,(,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对于理解语意,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语言运用题(仿写题)。,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77,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很鲜艳,很夺目,。,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法,给新的花蕾,自己,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的年代。,(,1,)用两个比喻句改写画横线的句子,做到既贴切又生动形象。,(,2,)在处分别填上三个能使太阳花人格化的动词。(不能重复用词),腾,让,闪(或躲),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78,读元曲,回答问题,中秋 张养浩,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下露冷冷,洗秋空银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发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1,)“嫦娥”句用了典故,诗中指中秋之月,这样写的好处是:,(,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你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运用了比喻修辞,以一轮飞镜喻指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运用侧面烘托手法,以银河无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侧写月光清朗之态,效果鲜明。,拟人化,与嫦娥问答更为生动形象;,79,坐在地球上,要食人间烟火。说到生活生计,也许是,“,热胀冷缩,”,之故罢,物价上涨得猛了些。当然腰包也在胀,,但总是乌龟跑不过兔爷,。,赶上电视中,“,关公战乾隆,”,。那关公本不用刀,但举刀杀人差可相信,而乾隆用一把扇子作万人敌则滑稽荒谬。试想:天下没有不散的戏,任何,“,剧,”,只要,“,续,”,得太长,,都难逃,“,狗尾续貂,”,或,“,鼠尾续狗,”,的路数,。,解释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所隐含的意思。,(1)句隐含的意思是:(不超过20字),(2)句隐含的意思是:(不超过25字),工资虽然增加了,但还是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快。,电视剧拍多长要适度,否则落得个越拍越差的结局。,80,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望庐山瀑布,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 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夸张,突出了瀑布磅礴的气势。,8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82,六、解题方法感悟,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重在正确运用,大多放在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题中来考查,题型以主观题为主。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具体的表叙述对象,领会修辞的表达作用。,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修辞手法。,3,、整体把握内容,挖掘蕴涵的信息。,4,、追求形似和神似。,5,、善于想象和联想。,8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