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方法
下面分别讨论经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技术, 导出”变换型”和”事务型”初始结构图的技术。
1.变换分析
根据系统说明书, 能够决定数据流程图中, 哪些是系统的主处理。主处理一般是几股数据流汇合处的处理, 也就是系统的变换中心, 即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处理。
确定逻辑输入——离物理输入端最远的, 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入的那个数据流即为逻辑输入。确定方法是从物理输入端开始, 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移动, 直至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流: 它已不能再被看作为系统的输入, 则其前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入。确定逻辑输出——离物理输出端最远的, 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出的那个数据流即为逻辑输出。方法是从物理输出端开始, 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反方向移动, 直至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流: 它已不能再被看作为系统的输出, 则其后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出。对系统的每一股输入和输出, 都用上面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逻辑输入、 输出。
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加工, 就是系统的主加工。如图4-24所示。
图4-24(a)初始DFD图
图4-24(b)找系统的主加工
2) 设计模块的顶层和第一层
”顶层模块”也叫主控模块, 其功能是完成整个程序要做的工作。在与主加工对应的位置上画出主模块。系统结构的”顶层”设计后, 下层的结构就按输入、 变换、 输出等分支来分解。
设计模块结构的第一层: 为逻辑输入设计一个输入模块, 它的功能是向主模块提供数据; 为逻辑输出设计一个输出模块, 它的功能是输出主模块提供的数据; 为主加工设计一个变换模块, 它的功能是将逻辑输入变换成逻辑输出。
第一层模块同顶层主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应与数据流程图相对应。这里主模块控制并协调第一层的输入、 变换、 输出模块的工作。
( 3) 设计中、 下层模块
由自顶向下、 逐步细化的过程, 为每一个上层模块设计下属模块。
输入模块的功能是向它的调用模块提供数据, 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接受输入数据; 另一部分是将这些数据变换成其调用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在有多个输入模块的情况下, 我们可为每一个输入模块设计两个下层模块, 其中一个是输入, 另一个是变换。
输出模块的功能是将其调用模块提供的数据变换成输出的形式。也就是说, 要为每一个输出模块设计两个下层模块, 其中一个是变换, 另一个是输出。
该过程自顶向下递归进行, 直到系统的物理输入端或物理输出端为止, 如图4-25所示。
图4-25由变换型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
变换模块设计下层模块则没有通用的规则能够遵循, 能够根据数据流程图中主处理的复杂与否来决定是否分为子处理。每设计出一个新模块, 应同时给它起一个能反映模块功能的名字。运用上述方法, 就可获得与数据流程图相对应的初始结构图。
2.事务分析
当数据流程图呈现”束状”结构时, 应采用事务分析的设计方法。就步骤而言该方法与变换分析方法大部分类似, 主要差别在于由数据流图到模块结构的影射方式不同。
进行事务分析时, 一般采用以下四步:
( 1) 确定以事务为中心的结构, 包括找出事务中心和事务来源。以图4-26的典型事务型数据流结构为例, A是事务中心, X则为事务来源。
( 2) 按功能划分事务, 将具备相同功能的事务分为同一类, 建立事务模块。
( 3) 为每个事务处理模块建立全部的操作层模块。其建立方法与变换分析方法类似, 但事务处理模块能够共享某些操作模块。
( 4) 若有必要, 则为操作层模块定义相应的细节模块, 并尽可能使细节模块被多个操作模块共享。
图4-26事务型中心数据流程图实例
例如, 图4-26是一个以事务为中心的数据流程图。显然, 加工”确定事务类型”是它的事务中心, 由该数据流程图经事务分析所得到的模块结构图如图4-27所示。
图4-27事务型模块结构图实例
当然, 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能不完全属于变换型或事务型的, 很可能是两者的结合, 因此常常需要变换分析技术和事务分析技术联合使用, 从而导出符合系统逻辑模型的系统初始结构图。
模块结构图
模块结构图是用一组特殊的图形符号按一定的规则描述系统整体结构的图形, 它是系统设计中反映系统功能模块层次分解关系、 调用关系、 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传递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模块结构图由模块、 调用、 数据、 控制信息4种基本符号组成。如图4-16所示。
图4-16结构图基本符号
模块化结构图的设计过程, 能够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从数据流图出发导出初始结构图, 即先把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模块, 然后对其逐层分解。分解时, 要遵守划分模块的基本原则和完成数据流程图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及其处理顺序。第二阶段是对结构图进行改进。即从提高系统的可变性目标出发, 检查每一个模块, 是否还能够降低耦合, 提高聚合, 直至不可能再改进为止。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
在系统分析阶段, 我们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得到了由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等组成的系统的逻辑模型。现在, 可根据一些规则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系统初始的模块结构图。
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一般也可分为两种典型的结构, 即变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变换型结构的数据流程图呈一种线性状态, 见图4-22所示。它所描述的工作可表示为: 输入、 主处理、 输出。事务型结构的数据流程图呈束状形, 见图4-23所示, 即一束数据流平行流入或流出, 可能同时有几个事务要求处理。
图4-22变换型结构的数据流程图
4-23事务型结构的数据流程图
这两种典型的结构分别可经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技术, 导出”变换型”和”事务型”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这两种方法的思想是首先设计顶层模块, 然后自顶向下, 逐步细化, 最后得到一个满足数据流程图所表示的用户要求的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