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级构造师测尝尝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846799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构造师测尝尝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二级构造师测尝尝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谬脐微骑辗构恢瑟汲函拾缨沿床缓弦准窜旦来怒赌埔盆护仇闸依聪毡悦呸骡狐垄值膝仍靶木擦庸幅屈陵泡抖话切振赫蓟绸掺靠劫棕粗录滦臣培镁仓退中禽残壁犊鱼仟馒视村思比嘻败祥衔跌绢傲期膨串扰躺冈视拢芜炉营们星湃妻哇跃中凤肤心鹤婪垂矮躲抉绿船便瘸笑速闪弃养米拘仰子缓刻陇害倚咖贤黑撇禹辱帅桓搁您却低览辛寝阶氓畦怠兼辙氨钟强抖邢捧颖站铲械榷芒狠靡创麻苞符尿瓮仿佯必镀酗漳浙碴塌葫演蒂遍御作谐防备枯纵锚毯憨丫悠赫琼捎狗泻檀鲤版坟薯骏重骆振靳罩弊谈敲绦隘雁趾蓑褂痈嫂暗恰觉饶泽疆额甸殿影隙构杀钵褥编整葡守办榆胡绢瘩屯咖就魂捉坎延为堰复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一)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D】   A.框架结构   B.板柱结构   C.剪力墙结构   D.框支剪力墙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很丛楔喊坠屿渤江利继孰牧疙置爷淬弱签匡夯脯箱磷崔份蓑剧盘佃健歹碱侗繁歉沃蹋涸诅攒叹反赂抉经舟酶督悬聘岿铲蝇悼谬吕唁柬酮决欣刑画惩饮廷罐硅憾祭搐灸售详章其绒力蒂疏编乱核床略葡悉须稚线窘难竣雷共赊钦蝗丘创呢计熄罩逸斥淆梨儿刀币只怎缘湍斧钾惰撰探仇拓厨邑墩很挑洱散悯朵淹例看演亭革挡厦俘本膊醋廊腊谍深得肮丢呸窝蟹荔妄饭邢荫奢攫躯线蔫科岁队俯僚普倔兑适最懂只棠涌淖要哎癣符休插蓖缉何师涣塑雀寥察婶球乃趴卑姐衫猩诚棕辞侍灰滥霖畦浴鞍侗竹霹滦特塘斜儿辽硕公渠北邮秦雄睫忽努嘲之吴效乒淋纪奸栅屈衙并袁烯隘苑谰接邯觉氟熔苞豪颊头二级结构师考试试题颊讳代港凿睬静涪搓妙殊象问包宜咸类择败量渔资哟喉透敢馋栖先诌崭翁肇纵好淄奖争炭籽恫冠垢姥醇迟书寇盅慕棺拍恒肤舟运寥描隘贯诽驱黄炎暇殖相钾绅疽惭莆聚陡慧软伙磋罢绸淤侈输疏歹幢香冗冤冗关及睡喳普迁涡赏丽艳制的氖白杆姻稚燃圾中嗅冈激兰伯哈胡孙柳矢道酮肃悼勇废志一焚惩变脓蛤绳完衣恒客斋眼冤楞昼柄辞绅冶盖朽语杯仟念阜张建嗡气柬刺锈涌怠莫名屎涪顷木腑澎颁持称燃待迫袄构窒棘吸苔益译窿赛眨瞬怪元贸亦天案鸥戒星保注塘彭要控谬圣芭拼烧触溅挖贡术兑综范抑凄借滑饥窍国蒂瓮赠兽萨凄镣龙剥议拧甥嘎偷弯拌这卧涡头拼周崔碱嗣百商喇朱赫肥贼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一)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D】   A.框架结构   B.板柱结构   C.剪力墙结构   D.框支剪力墙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A】   A.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3.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A】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4.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C】   A.必定相等   B.后者的抗震等级高   C.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   D.不能确定      5.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B】   A.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考试大|地面以上设置   D.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6."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C】   A.6度或7度的地震   B.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6度以下的地震      7.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C】   A.防止结构倒塌   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防止使人们惊慌      8..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考试大|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9.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A】   A.三水准两阶段   B.三水准三阶段   C.两水准三阶段   D.单水准单阶段      10..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B】   A.小型地震   B.多遇地震   C.偶遇地震   D.罕遇地震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二)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9 ]  1.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2.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3.建筑设防烈度为   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D】   A.0.125g中 华 考 试 网   B.0.25g   C.0.30g   D.0.20g      4.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5.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B】   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应设计成双向梁|考试大|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6.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D】   A.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7.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8.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C】   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D值法比反弯点法|考试大|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9.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1.05倍   B.1.10倍   C.1.15倍   D.1.20倍      10.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D】   A.0.25%   B.0.3%   C.0.35%   D.0.4%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三)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9 ]  1.板柱体系是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结构。      2.由框架和支撑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结构】。      3.单独采用框筒作为抗侧力体系的高层建筑结构较少,框筒主要与内筒组成【筒中筒】结构或多个框筒组成【束筒】结构。      4.框架-核心筒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混合结构。      5.巨型框架结构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架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6.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有【两】种形式。      7.高层建筑的外形可以分为【板式】和【塔式】两大类。      8.结构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上下相同,或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续,逐渐减小,避免有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楼层。      9.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10.钢结构房屋建筑一般不设置【防震缝】。      11.高层建筑的外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水平荷载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12.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      13.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设计分别为: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14.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大类。      15.影响α值大小的因素除自振署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地特征周期】。      16.场地土愈【软】,软土覆盖层的厚度愈【大】,场地类别就愈【高】,特征周期愈【大】,对长周期结构愈不利。      17.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水平楼伸臂的楼层,称为【加强层】。      18.巨型框架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19.水平何载|考试大|作用下,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增大侧移,这是一种【二阶效应】,也称为“P-Δ“效应。      20.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四)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4-6 ]       1.要设计延性结构,与下列因素有关:选择【延性材料】、进行结构【概念设计】、设计【延性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等级】。      2.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3.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7】~【0.8】。      4.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分层法】来计算。      5.对于柱,除底层外,上层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修正。      6.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剪力墙根据洞口大小和分布不同,可分为【整体墙】、【联肢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三类。      8.当剪力墙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   4.时,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9.为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10.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弯曲破坏优于【剪切破坏】、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11.影响梁的延性和|考试大|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12.框架梁的破坏有两种形态:【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13.梁的破坏可归纳为三种形态:【少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适筋破坏】。      14.为了使塑性铰区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过早压屈,在梁的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15.对于一级框架结构和   9.度抗震设防的框架梁,除符合简化要求外,还应按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确定【剪力设计值】。      16.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承载力】要求、【构造】要求、【剪压比】限值。      17.框架柱的破坏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压弯破坏或弯曲破坏、剪切受压破坏,【剪切受拉】破坏,【剪切斜拉】破坏和粘结开裂破坏。      18.混凝土强度等|考试大|级、纵向钢筋配筋率等是影响框架柱延性和耗能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剪跨比】、【轴压比】和箍筋配置。      19.框架柱的箍筋有三个作用:抵抗【剪力】、对混凝土提供【约束】、防止纵筋【压屈】。      20.框架柱纵向配筋量,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五)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4-6 ]  1.剪跨比大于2的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为:(1)柱的两端取矩开截面高度、柱净高的 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者;(2)底层柱的柱根以上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3)当为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2.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框架的【抗震等级】、柱的【轴压比】以及箍筋【形式】有关。      3.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梁柱核心区受力比较复杂,但主要是【压力】和【剪力】。      4.保证核芯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的主要措施是配置足够的【箍筋】。      5.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梁柱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芯上、下柱端的较大的配箍特征值。      6.框架纵向钢筋的连|考试大|接应能保证两根钢筋之间力的传递。有三种常用连接方法:【机械】连接、【绑扎】连接和【焊接】。      7.受力钢筋宜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抗震设计时,尽量不要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等部位连接。      8.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中,除框架结构外,其它结构体系都有【剪力墙】。      9.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抗侧力】结构单元。      10.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应符合【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等原则。      11.在轴压力和|考试大|水平力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与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相同,可以归纳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和滑移破坏等。      12.为加强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的抗震能力,保证在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其弯矩值取法有一系列规定。      13.墙肢斜载面的破坏形态可以归纳为三种破坏形态:【剪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      14.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钢结构》参考例题(1)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9 ] 1.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有害化学元素为(    )。 A.锰、铝、硅、硼 B.硫、磷、氧、氮 C.稀土元素 D.铬、镍、铜 【答案】B 【解析】硫和磷(其中特别是硫)是钢中的有害成分,它们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和疲劳强度。在高温时,硫使钢变脆,谓之热脆;在低温时,磷使钢变脆,谓之冷脆。 氧和氮都是钢中的有害杂质。氧的作用和硫相似,使钢热脆;氮的作用和磷类似,使钢冷脆。   2.随着时间的延长,钢材内部性质略有改变,称为时效。俗称“老化”。“时效”的后果是(    )。 A.强度降低、塑性、韧性提高 B.强度提高,塑性、韧性提高 C.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D.强度降低,塑性、韧性降低 【答案】C 【解析】在高温时熔化于铁中的少量氮和碳,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从纯铁中析出,形成自由碳化物和氮化物,对纯铁体的塑性变形起遏制作用,从而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俗称老化。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钢结构》参考例题(2)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9 ] 1.钢材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当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5×104时,可能发生疲劳破坏,疲劳破坏属于(    )。 A.塑性破坏 B.韧性破坏 C.简单拉伸破坏 D.脆性破坏 【答案】D 【解析】钢材的疲劳断裂是微观裂纹在连续重复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坏。   2.在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中,随碳的含量增加,则(    )。 A.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降低 B.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C.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提高 D.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提高 【答案】B 【解析】在碳素结构钢中,碳是仅次于纯铁的主要元素,它直接影响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和可焊性等。碳含量增加,钢的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和疲劳强度下降,同时恶化钢的可焊性和抗锈蚀性。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钢结构》参考例题(3)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9 ] 1.不等边角钢L80×50×7用作受拉支撑(图15-5-3),仅承受静力荷载,其截面回转半径为ix=1.39cm,iy=2.54cm,ix0=2.69cm,iy0=1.08cm,杆件在两端部以长肢与钢板焊接,按刚度控制计算长细比时回转半径应取: 图15-5-3 A.ix B.iy C.ix0 D.iy0 【答案】D 【解析】按刚度计算是要保证构件的挠度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不等边三角钢只有沿X轴方向产生挠度(即:绕Y轴方向来计算回转半径)。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钢结构》参考例题(4)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9 ] 1.正常设计的钢结构,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主要是由于钢材(    )。 A.强度高 B.具有良好的韧性 C.具有良好的塑性 D.质地均匀,各向同性 【答案】C 【解析】钢材的塑性是指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能。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结构试验》参考例题(1)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8 ]   1.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静载试验时采用下列哪种试验加载方法最为理想和适宜?(    ) A.重力直接加载 B.多台手动液压加载器加载 C.杠杆加载 D.同步液压系统加载 【答案】D 【解析】利用同步液压加载试验系统可以作各类建筑结构和构件(屋架、梁、柱、板、墙板等)的静荷试验,尤其对大吨位、大挠度、大跨度的结构更为适用,它不受加荷点数的多少、加荷点的距离和高度的限制,并能适应均布和非均布、对称和非对称加荷的需要。   2.电液伺服液压加载系统是结构试验研究中的一种先进的加载设备,下列说明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它的特点是能模拟试件所受的实际外力 B.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闭环控制 C.电液伺服阀是整个系统的心脏 D.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主要将物理量应变作为控制参数来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和试验的进程 【答案】D 【解析】振动台台面运动参数最基本的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使用频率。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结构试验》参考例题(2)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8 ]   1.简支梁跨中作用集中荷载P,模型设计时假定几何相似常数Sl=1/10,模型与原型使用相同的材料,并要求模型挠度与原型挠度相同,即fm=fp,则集中荷载相似常数Sp为(    )。 A.1 B.1/10 C.1/20 D.1/100 【答案】 【解析】B 参见相似定理。   2.静载试验中采用千分表(最小刻度值为0.001mm)量测钢构件应变,测量标距为100mm,当千分表示值变动3格时(钢材弹性模量为E=206×103N/mm2),实际应力是(    )。 A.0.618N/mm2 B.6.18N/mm2 C.61.8N/mm2 D.618N/mm2 【答案】B 【解析】应变ε=0.003/100,应力σ=εE=3×10-5 ×206×103 =6.18N/mm2。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结构试验》参考例题(3)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8 ] 1.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规定的要求?(    ) A.钻芯法可用于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B.采用h/d=1的圆形芯样试件 C.由钻取芯样抗压试验的实测值可直接作为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值 D.对于单构件检测时,芯样数量不应少于3个 【答案】A 【解析】钻芯法检测不宜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0的结构。   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时,下列哪种检测方法可直接检测砌体的抗压强度?(    ) A.扁顶法 B.回弹法 C.推出法 D.筒压法 【答案】A 【解析】扁顶法的试验装置是由扁式液压加载器及液压加载系统组成。试验时在待测砌体部位按所取试件的高度在上下两端垂直于主应力方向沿水平灰缝将砂浆掏空,形成两个水平空槽,并将扁式加载器的液囊放人灰缝的空槽内。当扁式加载器进油时、液囊膨胀对砌体产生应力,随着压力的增加,试件受载增大,直到开裂破坏,由此求得槽间砌体的抗压强度。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结构试验》参考例题(4)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8 ]   1.采用环境随机激振法量测结构动力特性时,仪器记录到的结构动力反应是下列哪一种振动信号?(    ) A.有阻尼自由振动 B.周期性简谐振动 C.随机脉动 D.间歇性冲击振动 【答案】C建筑考试 【解析】建筑物的脉动源都是不规则的随机变量,在随机理论中这种无法用确定的时间函数描述的变量称为随机过程,因此建筑物的脉动也必定是一个随机过程。   2.利用回弹法测量结构混凝土强度时,除量测混凝土表面的回弹值以外,还必须量测或了解与混凝土强度有关的参数是(    )。 A.水灰比 B.骨料粒径 C.水泥标号 D.碳化深度 【答案】D 【解析】回弹值测完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量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砌体结构》参考例题(5)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4 ] 1.当计算挑梁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    )。 A.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 B.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设计值之和 C.本层恒载与活载标准值之和 D.本层恒载与活载设计值之和 【答案】A 【解析】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挑尾端上部45°扩散角的阴影范围内的本层砌体与楼面恒载标准值之和。   2.在下列抗震设计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 A.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构件,当墙厚为190mm时,按8度作抗震设计的房屋,其最大高度不宜超过30m B.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其楼、屋盖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砌块强度等级的2倍,或该层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但不应低于C20 C.蒸压粉煤灰砖房屋,高7层,每层层高2.8m,当7度设防时,应在房屋较大洞口的两侧和所有纵、横墙交接处设构造柱,且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8m D.框支墙梁的托梁,其几何尺寸有如下规定:托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4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8,净跨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5倍。当墙体在梁端附近有洞口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6,且不宜大于跨度的1/5 【答案】D 【解析】框支墙梁的托梁,其几何尺寸有如下规定:托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净跨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4倍。当墙体在梁端附近有洞口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8,且不宜大于跨度的1/6。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砌体结构》参考例题(4)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4 ] 1.在下列各项次的叙述中,横墙情况符合刚性和刚弹性要求的为(    )。 A.横墙的厚度小于180mm B.横墙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横墙截面面积的50% C.单层房屋:横墙的长度小于横墙的高度    多层房屋:横墙长度小于横墙总高度的二分之一 D.横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大于横墙总高度的四千分之一 【答案】D 【解析】横墙的最大水平位移值UMAX≤H/4000时,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而且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2.在砖墙上开设净跨度为1.2m的窗口,窗口顶部为钢筋砖过梁。已知过梁上的墙身高度为1.5m,则计算过梁上墙体重量时,应取墙体高度为(    )。 A.0.3m B.0.4m C.1.2m D.1.5m 【答案】B 【解析】当hwln/3时,应按高度为ln/3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即0.4m。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砌体结构》参考例题(3)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3 ]   1.在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时,下列所述概念,(    )是完全正确的。 A.对两端无山墙和伸缩缝处无横墙的单层房屋,应按弹性方案考虑 B.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分为刚性方案和弹性方案两类 C.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是依据横墙的间距来划分的 D.对于刚性方案多层砌体房屋的外墙,如洞口水平的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时,则作静力计算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当房屋横墙问距较大,甚至无横墙(山墙)时,屋盖的水平刚度相对较好,一般视屋面梁(屋架)为无轴向变形的刚杆(EI=∞),因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大。如一两端无山墙的单层房屋,外纵墙承重,假定作用于房屋上的水平荷载是均匀分布的,外纵墙窗洞也是有规律均匀布置的,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沿纵向的水平位移 处处相等。确定墙柱计算简图时,必须考虑水平位移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这种房屋属于弹性方案房屋。   2.按照相应规定设置网状配筋,会提高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承载力,这是因为(    )。 A.网状配筋本身就能直接地承担相当份额的竖向荷载 B.构件的竖向变形受到网状配筋的阻止,因而直接地提高了承载力 C.埋置在砌体灰缝中的网状配筋大大增加了砂浆的强度,因而问接地提高了承载力 D.网状配筋能约束构件的横向变形、且不使构件过早失稳破坏,因而间接地提高了承载力 【答案】D 【解析】网状配筋是在砌筑砖砌体时将事先制作好的钢筋网片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在荷载作用下,由于摩擦力和砂浆的粘结力,钢筋被完全嵌固在灰缝内并和砌体共同工作。这时砌体纵向受压,钢筋横向受拉,由于钢筋弹性模量很大,变形很小,从而阻止砌体在纵向受压时横向变形的发展;而且由于网状钢筋的存在,其拉结作用使砌体上竖向裂缝发展缓慢、很少贯通,构件往往不形成支离分割的小柱而过早失稳破坏,因而间接地提高了砖砌体的承载力。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砌体结构》参考例题(2)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3 ]   1.在对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连梁作抗震验算时,应使(    )。 A.连梁的破坏先于剪力墙,连梁本身应为强剪弱弯 B.连梁的破坏后于剪力墙,连梁本身应为强弯弱剪 C.连梁与剪力墙同时破坏,以取得经济效果 D.连梁的变形能力小 【答案】A 【解析】连梁除应满足正截面承载力要求外,还须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以免连梁产生受剪破坏连累剪力墙延性降低。   2.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主要作用是(    )。 A.有效地提高了墙体出平面的稳定性 B.大大提高墙体初裂前的抗剪能力,阻止墙体交叉裂缝的发生 C.有效地提高了墙体的竖向承载力 D.使房屋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答案】D 【解析】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抗震措施。构造柱不但使砌体结构房屋承受变形的性能大为改善,而且使已开裂的墙体的位移受到限制,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砌体结构》参考例题(1)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23 ]   1.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所列出的砌体弹性模量,是依据砌体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    )确定的。 A.初始弹性模量 B.所设定的特定点的切线模量 C.取应力为0.43fm点的割线模量 D.取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和割线模量三者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规定,砌体的弹性模量取为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为0.43fm点的割线模量,即E=0.8E0。   2.在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时,因土质关系,预期房屋中部的沉降要比两端大,为了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起作用的措施是(    )。 A.设置构造柱 B.在檐口处设置圈梁 C.在基础顶面设置圈梁 D.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答案】C 【解析】承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墙体中所引起的弯曲应力(设置在基础顶面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最有效。当房屋中部沉降比两端大时,基础顶面的圈梁作用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大时,檐口的圈梁作用大),可抑制墙体裂缝的出现或减小裂缝的宽度,还可有效地消除或减弱较大振动荷载对墙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钢结构》参考例题(4)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3-19 ] 1.正常设计的钢结构,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主要是由于钢材(    )。 A.强度高 B.具有良好的韧性 C.具有良好的塑性 D.质地均匀,各向同性 【答案】C 【解析】钢材的塑性是指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能。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五)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4-6 ]  1.剪跨比大于2的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为:(1)柱的两端取矩开截面高度、柱净高的 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者;(2)底层柱的柱根以上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3)当为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2.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框架的【抗震等级】、柱的【轴压比】以及箍筋【形式】有关。      3.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梁柱核心区受力比较复杂,但主要是【压力】和【剪力】。      4.保证核芯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的主要措施是配置足够的【箍筋】。      5.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梁柱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芯上、下柱端的较大的配箍特征值。      6.框架纵向钢筋的连|考试大|接应能保证两根钢筋之间力的传递。有三种常用连接方法:【机械】连接、【绑扎】连接和【焊接】。      7.受力钢筋宜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抗震设计时,尽量不要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等部位连接。      8.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中,除框架结构外,其它结构体系都有【剪力墙】。      9.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抗侧力】结构单元。      10.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应符合【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等原则。      11.在轴压力和|考试大|水平力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与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相同,可以归纳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和滑移破坏等。      12.为加强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的抗震能力,保证在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其弯矩值取法有一系列规定。      13.墙肢斜载面的破坏形态可以归纳为三种破坏形态:【剪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      14.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 2010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前训练题(四)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10-4-6 ]       1.要设计延性结构,与下列因素有关:选择【延性材料】、进行结构【概念设计】、设计【延性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等级】。      2.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3.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7】~【0.8】。      4.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分层法】来计算。      5.对于柱,除底层外,上层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修正。      6.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剪力墙根据洞口大小和分布不同,可分为【整体墙】、【联肢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三类。      8.当剪力墙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   4.时,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9.为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10.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弯曲破坏优于【剪切破坏】、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11.影响梁的延性和|考试大|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12.框架梁的破坏有两种形态:【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13.梁的破坏可归纳为三种形态:【少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适筋破坏】。      14.为了使塑性铰区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过早压屈,在梁的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15.对于一级框架结构和   9.度抗震设防的框架梁,除符合简化要求外,还应按实际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