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年?企业纳税实务?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税法构成要素中,用以区分不同税种的要素是〔 〕
2、按照现行的规定,下例各项中必须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是〔 〕
A.年不含税销售额在11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B.年不含税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批发的纳税人
C.年不含税销售额为150万元以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从事货物零售的纳税人
D.年不含税销售额为90万元以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3、中国公民肖某2004年2月份取得当月工薪收入1000元与劳务报酬4600元。肖某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 〕。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 〕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5、某汽车厂自产的小汽车抵偿债务,消费税的计税销售额应选择〔 〕
A.同类的消费品中间价格 B.同类消费品最高价格
C.同类消费品加权平均价 D.组成计税价格
6、某商场为小规模纳税人,某月各种商品零售收入4000元,商场为顾客送货上门效劳收取的运费、安装费160元。其计税销售额为〔 〕
A、4160元 B、160元 C、4000元 D、240元
7、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可暂按其租金收入〔 〕征收的房产税。
A.10% B.12% C.1.2% D.4%
8、2005年1月甲公司从联营企业分回2004年的税后利润42.5万元,联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5%,甲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33%。甲公司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企业所得税〔 〕。
9、以下各项中,应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是〔 〕。
A、抵押期满权属转让给债权人的房地产产 B、个人之间互换自有居住用房地产
C、赠予社会公益事业的房地 D、兼并企业从被兼并企业得到的房地产
10、甲、乙双方发生房屋交换行为,当交换价格相等时,契税应〔 〕。
C. 甲、乙双方都不缴纳 D. 由甲、乙双方各缴一半
11、以下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印花税
12、根据我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现行土地增值税实行的税率属于( )。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13、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以〔 〕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A.自用 B.拥有 C.实际占用 D.被税务机关认定
14、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应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扣除,其比例分别是〔 〕。
A.1.5%,2%,14% B. 2%,1.5%,14% C. 14%,2%,2.5%,D. 2%,14%,2.5%
15、在国外书立、领受,但在国内使用的应税凭证,其纳税人是〔 〕。
A、使用人 B、领受人 C、立据人 D、立合同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以下税种,全部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有〔 〕。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营业税 C、车辆购置税 D、消费税
2、以下各项中,应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是〔 〕。
A、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工程 B、动力设备的安装
C、销售代销的货物 D、自产货物发给职工
3、以下各项中,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规定的有( )。
A、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B、将货物交给他人代销的,为收到代销清单的当天
C、采用赊销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D、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应其他单位的,为投资协议签订的当天
4、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应该缴纳印花税的合同有〔 〕。
A. 技术转让合同 B. 贴息贷款合同 C. 营业账簿 D. 会计咨询合同
5、以下消费品中,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有〔 〕。
A、洗发水、护发素 B、珠宝、金银首饰 C、手提 D、摩托车
6、一般纳税人可以作为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有〔 〕。
A.增值税专用发票 B.进口货物的完税凭证
C.收购免税农产品的收购凭证 D.外购货物的运输结算凭证
7、不同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的环节包括〔 〕。
A.批发 B.进口 C.零售 D.生产销售
8、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依据的标有〔 〕。
A.境内有无住所 B.境内工作时间
C.取得收人的工作地 D.境内居住时间
9、在计算个人所得时,以下所得不得扣除任何费用的有〔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D、偶然所得
10、根据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以下工程中,在计算增值额时准予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中扣除的有〔 〕。
A、拆迁补偿费 B、前期工程费 C、开发间接费用 D、公共配套设施费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 〕1、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主要表达为双方权利及义务的对等。
〔 〕2、增值税6%或4%的征收率,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不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 〕3、单位或个人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 〕4、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将其所得捐赠给教育与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受比例限制,可在税前据实扣除。
〔 〕5、新购置的车辆如果暂不使用,可以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车船使用税。
〔 〕6、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与个人。
〔 〕7、外商投资企业的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 〕8、资源税仅对在中国境内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与个人征收,对进口的矿产品与盐不征收。
〔 〕9、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由于房屋属于不动产,所以及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也应作为房屋一并征税。上述“各种附属设备〞包括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等。
〔 〕10、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工程金额 20% 的,按税法规定应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
〔 〕11、.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如果销售额与折旧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管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 〕12、在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除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之外,其他一律不得采用从价定率与从量定额相结合的混合计税方法。
〔 〕13、境内承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与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但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
〔 〕14、在我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的收入,均应缴纳营业税。
〔 〕15、联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一律先就地缴纳所得税,然后再进展分配;联营企业发生亏损,由联营企业就地依法进展弥补。
四、综合计算题〔第1题各10分,第2、3、4题15分,共55分〕
1、某化装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坐落在县城,2005年04月购销业务情况如下:
〔1〕5日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500万元、85万元,另支付运费30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2〕10日购进用于食堂扩建工程钢材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款分别为20万元、3.4万元;
〔3〕20日销售甲化装品1,000件,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未到,向买方开具的增值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800万元;
〔4〕23日赠送甲化装品50件给某电视台,甲产品每件本钱5000元。
〔提示:增值税的税率为17%;化装品的消费税税率30%〕
要求:〔1〕计算该企业4月应纳的增值税额与消费税
〔2〕计算该企业4月应纳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分〕
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粮食白酒,2004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企业2004年拥有土地80,000平方米,其中职工子弟学校占地15,0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3000平方米、企业内部绿化占地5000平方米。
(2)2004年的上半年企业共有房产原值6000万元,7月1日起企业将原值500万元、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一栋仓库出租给某商场存放货物,签订租赁合同,租期一年,年租金30万元,并收取半年租金15万元。
〔3〕年初及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8份,记载金额2500万元。年终实际取得酒产品销售收入总额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产品销售本钱9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费用180万元〔其中含白酒广告费用50万元〕、管理费用200万元〔已包含上述费用税金〕、财务费用50万元〔其中含逾期归还银行贷款的罚息5万元〕;应缴纳的增值税160万元、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260万元;营业外支出14万元〔其中直接捐给山区某小学10万元、缴纳税收滞纳金4万元〕;
〔4〕全年发放计入本钱、费用的工资总额100万元,已按发放工资总额与规定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该企业年平均在册职工100人,该企业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
〔提示:城镇土地使用税4元/平方米;房产税计算余值的扣除比例2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15分〕
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4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2〕计算该企业2004年应缴纳的房产税
〔3〕计算该企业2004年应缴纳的印花税
〔4〕计算该企业2004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3、某中国公民周某系某企业工程师,2006年收入情况如下:
〔1〕月工资收入2,800元 〔2〕国债利息收入5,200元。
〔3〕购置福利彩票中奖50,000元。〔4〕著有著作一本并出版,取得稿酬3,800元。〔5〕为外单位设计图纸取得设计费收入40,000元。
要求:计算周某2004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0分〕
4. 某煤矿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4月发生以下业务:
〔1〕开采原煤40000吨;
〔2〕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原煤480吨,每吨不含税售价为150元,货物已发出,托收手续已办妥,货款尚未收到;
〔3〕销售洗煤60吨,每吨不含税售价为303元,款项已收到;把自产同种洗煤56吨用于职工宿舍取暖,该煤矿原煤及洗煤的选矿比为1:0.8;
〔4〕销售开采原煤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45000立方米,取得不含税销售额67490元,并收取优质费1017元;
〔5〕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某供热公司销售优质原煤2400吨,每吨不含税单价155元,价款372000元,购销合同规定,本月收取三分之一的价款,实际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
〔6〕支付水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为15200元,其中的25%用于职工浴池;
〔7〕购进煤炭开采机械2台,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13600元,运费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用为800元;
〔8〕把精选煤14吨〔选矿比为1:0.35〕赠送给关系单位,该煤矿没有同种选煤的销售价格,但每吨本钱为450元,本钱利润率为10%;
〔9〕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进劳保用品,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7208元;
〔10〕从某企业〔一般纳税人〕购进生产用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6870元;
〔该煤矿原煤资源税额为2.5元/吨,附近石油管理局天然气资源税额为3元/千立方米〕。
根据上述资料答复以下问题:
〔1〕当期销项税额为多少。 〔2〕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多少。
〔3〕本月应纳增值税为多少。〔4〕本月应纳资源税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C 4.B 5.B 6.C 7.D 8.A 9.A. 10.C
11. B 12. D 13.C 14. D 15 .A
二、多项选择
1.CD 2.ACD 3.BC 4.AC 5.ABD 6.ABCD 7.BCD 8.AD
9.CD 10.ABC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
1.进项税额 = 85+30×7% = 87.1(万元)
销售额 = 800 + 50×800÷1000 = 840万元
应纳增值税 = 840 × 17% — 87.1 = 55.7(万元)
应纳消费税 = 840 × 30% = 252 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立税 =〔55.7+252〕× 5% = 15.385(万元)
应纳教育费附加 = 〔55.7+252〕× 3% = 9.231(万元)
2、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80000 — 15000 — 3000〕× 4 = 24.8(万元)
应缴纳的房产税 = 6000 ×〔1 — 20%〕×1.2%×0.5+〔6000 — 500〕×〔1 — 20%〕×1.2%×0.5+15×12% = 57(万元)
应缴纳的印花税 = 30×1‰+2500×0.3‰=0.78(万元)
会计利润 =15 + 2000 — 900 — 180 — 200 — 50 — 260 — 14 = 411(万元)
税收调整工程:
白酒广告费用不得扣除,50万元调增
银行贷款的罚息不得扣除,5万元调增
直接捐赠不得扣除,10万元调增
缴纳税收滞纳金不得扣除,4万元调增
允许扣除的扣除工资=100×800×12=96(万元)
多扣除的工资=100 — 96 = 4万元调增
应纳税所得额=411+50+5+10+4+4+0.7=484.7(万元)
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484.7×33%=159.951(万元)
3、⑴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2800-1600〕×10%-25] ×12=1140(元)
⑵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⑶福利彩票中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50000×20%=10000(元)
⑷稿酬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3800—800〕×20%×〔1-30%〕=420(元)
⑸劳务报酬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 40000×〔1-20%〕×20% = 6400(元)
加成征收:
=[40000×〔1-20%〕— 20000] ×20%×50% = 1200(元)
周某2004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140+10000+420+6400+1200=19160(元)
4、〔1〕.销售额=150×480+303×〔60+56〕+〔67490+1017〕÷〔l+13%〕+372000÷3+450×〔l+10%〕×14=39840.84〔元〕
当期销项税额=306468×13%=39840.84〔元〕
〔2〕.准予抵扣进项税额=15200×〔l-25%〕+6870=18270〔元〕
〔3〕.应纳增值税额=39840.84-18270=21570.84〔元〕
〔4〕.计税数量=480+〔60+56〕÷0.8+2400÷3+14÷0.35=1465〔吨〕
应纳资源税=1465×2.5=3662.5〔元〕
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