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统计指标解释
一、球团
1、球团矿产量(单位:吨)
定义:是指以当日出厂球团矿检斤总重量。
2、平均强度(单位:N)
定义:是指被检验球团矿强度的平均值;
公式:平均强度=被检验球团矿强度之和/全部检验球团数
3、强度合格率(单位:%)
定义:是指被检验球团矿中,强度符合标准值的球团数占全部检验球团的百分数;
公式:强度合格率=强度符合标准的球团个数/全部检验球团数*100%
4、粒度合格率(单位:%)
定义:是指被检验的成品球团中粒度符合工艺要求的那部分数量占全部检验数量的百分数:
公式:粒度合格率=粒度符合标准的数量/全部检验数量*100%
5、膨胀率(单位:%)
定义:是指球团矿在经过高温还原气体的作用后,其体积的膨胀量;
公式:膨胀率=作用后试样体积-作用前体积/作用后体积*100%
二、烧结
1、烧结矿产出量(单位:吨)
定义:指由烧结机生产的送至高炉矿槽的全部烧结矿量。
2、烧结机利用系数(单位:吨/平方米.小时)
定义:烧结机每平方米有效面积每小时产出的烧结矿量。
公式
烧结机利用系数=烧结矿产出量/(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时间)
3、烧结机日历作业率(单位:%)
定义:烧结机的实际作业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
公式:烧结机日历作业率=(日历时间-烧结机停机时间)/日历时间*100%
说明:
①.日历时间用扣除大、中修后的时间计算。
②.烧结机停机时间包括计划检修、故障停机的时间。
4、烧结矿合格率(单位:%)
定义:指被检验的烧结矿试样中,其碱度、FeO成分符合工艺规定的合格数目占检验数目的百分比。
公式:烧结矿合格率=合格的烧结矿试样个数/总试样检验个数
5、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单位:%)
定义:烧结矿检验样碱度波动范围符合工艺规定的个数占总检验样个数的百分比。
公式: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烧结矿碱度合格的检验样数目/总检验样数目*100%
说明:根据标准,一级品碱度波动范围为±0.05,二级品为±0.1,按照公司实际情况,给集团公司报表统一按±0.1,报给其他地方报表按照原来要求不变。
6、烧结矿品位稳定率(单位:%)
定义:烧结矿品位即烧结矿含铁量。品位稳定率指当日烧结矿检验样中品位波动符合工艺规定的数目占总检验样数目的百分比。
公式:烧结矿品位稳定率=当日烧结矿品位合格的检验样数目/当日烧结矿总检验样数目
说明:当日烧结矿品位波动工艺规定当日烧结矿检验样品位算术平均值±1.0
7、烧结矿FeO稳定率(单位:%)
定义:当日烧结矿检验样中FeO符合标准的数目占总检验样数目的百分比。
公式:FeO稳定率=烧结矿检验样中FeO符合标准的数目/烧结矿总检验样数目
说明:报集团公司报表统烧结矿FeO波动范围按±1.0%,报给其他地方报表按照原来要求不变。
8、转鼓指数(单位:%)
定义:反映烧结矿机械强度的物理性能指标,指检验样测检后粒度符合规定标准的重量总和占检验样重量总和的百分比。
公式:转鼓指数=测检后粒度符合工艺规定的检验样重量总和/检验样重量总和
说明:测检后粒度标准:大于或等于6.3mm部分的重量。
9、烧结矿筛分指数(单位:%)
定义:指成品烧结矿中粒度<5mm部分的重量百分比,即含粉率,是衡量比较烧结矿机械强度和整粒工作的指标。
公式:烧结矿筛分指数=试样筛分后小于5mm的重量总和/试样重量总和
说明:烧结矿筛分指数测定在各烧结系统筛分工序完成后取样进行。
10、固体燃料消耗(单位:kgce/t)
定义:指每生产一吨烧结矿所消耗的固体燃料量。
公式:固体燃料消耗=烧结矿固体燃料耗用量/烧结矿产出量
说明:固体燃料消耗量=(焦末+煤粉+兰炭)的干基折算标煤;
固体燃料消耗按(定期测定的)燃料实际发热值折算,或者焦末按0.9进行折算,煤粉按0.8进行折算,灰分超过15%按0.7进行折算,兰炭按0.75进行折算。
三、炼铁
1、生铁产量(单位:吨)
定义: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生铁量。
2、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单位:吨/立方米•日)
定义:高炉每立方米有效容积平均每天生产生铁产量。
公式=(报告期内生铁折算产量)/(有效炉容×规定工作日数)
说明:
⑴有效炉容以高炉设计容积为准,高炉扩容改造后以改造设计炉容为准。
⑵规定工作日数不包括大中修天数。
3、生铁合格率(单位:%)
定义:检验合格生铁量占全部检验生铁量的百分比。
公式=报告期内生铁检验合格量(吨)×100/报告期内生铁检验总量(吨)
4、生铁平均硅(单位:%)
定义:指生铁成分中含硅量平均值,是衡量高炉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公式=每炉次生铁含硅量总和/总炉次
5、综合入炉品位(单位:%)
定义:入炉铁矿(包括人造块矿和天然铁矿石)的平均含铁率
公式=报告期内入炉铁矿含铁总量(吨)×100/报告期内入炉铁矿实物总量(吨)
说明:
⑴入炉铁矿含铁总量=∑入炉各种铁矿量×该矿含铁率
⑵入炉铁矿实物总量为入炉各种人造块矿和天然铁矿石之和
6、吨铁矿石消耗(单位:千克/吨)
定义:生产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矿石量。
公式=所有原料矿石耗用量(千克)/生铁产出量(吨)
说明:
吨铁矿石消耗量包含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不包含回炉重炼的出格铁和其他杂铁。
7、炼铁金属收得率(单位:%)
定义 :指高炉产出的生铁总量(包含合格铁与出格铁)占当期高炉实际消耗铁矿(含人造矿及天然矿)中所含的铁量的百分比。
公式=[生铁产出总量(吨)×生铁含铁率(%)×100]/[消耗矿总量(吨)×综合入炉品位(%)]
说明:
母项实际耗矿量除包括入炉矿量外,还包括炼铁厂内贮矿槽的库耗和厂内运输(上料)途耗等。
8、入炉焦比(单位:千克/吨)
定义:高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
公式=干焦炭耗用量(千克)/生铁产出量(吨)
说明:
⑴干焦炭耗用量是指扣除水分后的入炉焦炭量(包含焦丁),不包括入炉前加工及运输等的损耗。
⑵湿焦含水率以检验水分为依据计算。
9、入炉焦丁比(单位:千克/吨):
定义:入炉焦丁比是指高炉冶炼每1吨生铁所消耗的干焦丁量。
公式=干焦丁耗用量(千克)/生铁产出量(吨)
说明:焦丁的粒度按焦丁筛筛孔实际尺寸。
10、综合焦比(单位:千克/吨)
定义:高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综合干焦量。
公式=[干焦炭量+干焦丁量*折算系数+喷煤量*折算系数(千克)]/[生铁产出量(吨)]
说明:
⑴焦丁的折算系数为0.9;喷吹煤粉的折算系数为0.8,如果灰分大于15%时,按照70%进行折算。
⑵干焦炭耗用量不包含焦丁,干焦炭耗用量和干焦丁耗用量是指扣除水分后的入炉量,不包括入炉前加工及运输等的损耗,但包括开炉、闷炉等所消耗的数量。
⑶湿焦含水率、湿焦丁含水率均以检验水分为依据计算。
11、喷煤比(单位:千克/吨)
定义:高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煤量。
公式=煤耗用量(千克)/生铁产出量(吨)
说明:煤粉按80%折算,如果灰分大于15%时,按照70%进行折算。
12、高炉休风率(单位:%)
公式=休风时间(小时)×100/规定作业时间(小时)
说明:
⑴休风是指风压、风量降到零,高炉停止送风
⑵休风时间不包括大、中修停炉的休风时间
⑶规定工作时间=日历时间 - 大中修停炉休风的时间
13、高炉慢风率(单位:%)
公式=慢风时间(小时)×100/规定作业时间(小时)
说明:
⑴慢风是指风量小于正常风量的80%
⑵规定工作时间=日历时间-大中修停炉休风的时间
14、富氧率(单位:%)
定义:指富氧后鼓风中氧气含量增加的百分数。
公式=[(冷风流量-富氧量)*(0.21+0.29f)+富氧量*b-0.21*冷风流量]/[冷风流量(立方米/分)]
说明:
⑴b——工业氧浓度(%)
⑵f——鼓风湿度(%)
15、平均热风温度(单位:℃)
定义:指高炉实际使用的热风的平均温度。它反映了热风能力和高炉对热风的利用情况。
公式=∑[高炉平均风温(℃)×高炉有效容积(m3)] /∑高炉有效容积(m3)
说明:
⑴若各高炉有效容积差别较大,按下式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⑵某高炉平均热风温度(℃)=[逐日(月)平均风温之和(℃)]/实际生产日(月)数(日或月)
⑶热风温度可从仪表中查得,每小时一次记录在高炉日报上。
⑷日平均风温(℃)=日内记录的风温合计量(℃)/记录次数(次)
四、炼钢
1、钢坯产量(单位:吨)
定义:指由连铸机生产的各钢种合格钢坯的重量总和。
公式=期末库存+钢坯直供量+内转入库量+差异-期初库存
说明:
⑴、差异=实际计量出库吨位-理论入库吨位;
⑵、库存、内转入库均以理论重量计算;
⑶、以产品管理中心月末统计数据为准。
2、钢铁料消耗(单位:公斤/吨)
定义:每生产一吨合格连铸坯所消耗的钢铁料量。
公式=
说明:
⑴、入炉钢铁料耗用量=铁水+废钢
⑵、废钢包括:外购废钢+生铁块+轧线回收废钢+公司回收废钢。外购废钢要求压块处理按65%折算,公司回收废钢是指公司废旧设备回收的废钢。
3、钢水合格率(单位:%)
定义:是指钢水合格产出量占转炉产出钢水总量的百分比。
公式=
说明:合格钢水产出量=转炉产出钢水总重量-钢水成分废品量
4、钢坯合格率(单位:%)
定义:是指钢坯合格产出量占连铸产出钢坯总量的百分比。
公式=
说明:合格连铸坯产出量=连铸坯总重量-连铸废品量
5、转炉吹损率(单位:%)
定义:是指转炉在炼钢过程中喷溅掉和烧熔损掉的金属量占入炉金属料量的百分比,它也反映了炼钢操作人员技术操作水平。
公式=
说明:
⑴、减少金属料量=入炉钢铁料量-钢水产出量
⑵、入炉钢铁耗用量=铁水+废钢
⑶、其中废钢包括:外购废钢+生铁块+轧线回收废钢+公司回收废钢。外购废钢要求压块处理按65%折算,公司回收废钢是指公司废旧设备回收的废钢。
⑷、含铁原料包括:污泥球
6、平均连浇炉次(单位:炉/次)
定义:是指连铸机采用多炉连浇工艺时平均每次的连浇炉数。
公式=
7、连铸机台时产量(单位:吨/台)
定义:是指连铸机在每小时作业时间内产出的连铸坯重量。
公式=
8、转炉日历作业率(单位:%)
定义:是指转炉炼钢作业时间占日历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它反映转炉设备利用的状况。
公式=
说明:
⑴、各转炉实际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停工时间;停工时间还应包括影响时间如检修时间、转炉维修时间。
⑵、转炉座数应以车间内实际安置的转炉座数计算,而不能计算经常吹炼的转炉座数。
9、炉衬寿命(单位:炉/次)
定义:是指从转炉炉衬投入使用起到更换新炉衬止一个炉役期间所炼钢的炉数,有时也称转炉炉龄。
公式=
说明:
⑴、计算转炉炉衬寿命时,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进行更换就计算一次更换次数。
⑵、凡是经过简单的热补,喷补等补炉措施后,又能继续冶炼时,则炉龄可以连续计算;但采用冷炉后部分更换炉衬时,应视为新的炉役期,炉龄不能连续计算。
⑶、无论冶炼什么钢种,其炉数都不允许用折算或换算的方法来计算炉龄。
⑷、出钢炉数是指更换炉衬所对应得出钢总炉数,包括全炉废品、全炉损失、全炉钢水回炉重练、事故回炉及洗炉等的炉数。
10、连铸坯收得率(单位:%)
定义:是指连铸坯合格产出量占连铸坯钢水量的百分比。
公式=
11、转炉日历利用系数(吨/吨.日)
定义:是指转炉在日历工作时间内每公称吨容积每日所生产的转炉钢合格产出量。
公式=
说明:
⑴、转炉公称吨是指转炉容积的设计总吨位即设计说明书所标明转炉能力的吨位。
⑵、日历日数是指报告期实际日历日数,不扣除转炉大、中、小修的停工日数。
12、转炉钢某种非金属料消耗(单位:公斤/吨)
定义:每生产一吨连铸坯所消耗的某种非金属料量。
公式=
说明:
⑴、非金属料包括,石灰、萤石、白云石、耐材、氧气等。
⑵、耐材制品包括炼钢和浇注过程中消耗的一切耐火材料制品,回收利用的耐火材料制品不参与计算。
13、冶炼周期:(单位:分钟/炉)
定义:是指转炉平均每炼一炉钢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公式:冶炼周期=
五、轧钢
1、钢材产量(单位:吨)
定义:是指完成全部钢加工生产过程、并达到规定的钢材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
说明:主要以检尺重量为准(棒材含合格非定尺检斤重量,线材以检斤为准)。
2、理论成材率(单位:%)
定义:是指理论产量与钢坯重量的百分比。
公式:理论成材率=*100%
说明:理论重量为了接近实际情况,应包含合格非定尺检斤重量。
3、定尺率(单位:%)
定义:是指定尺材的重量占合格钢材产量的百分比。
公式:定尺率=*100%
说明:合格钢材产量包括定尺材和不定尺钢材。
4、负差稳定率(单位:%)
定义:是指负偏差率合格的钢材捆数占总捆数的百分比。
公式:
负差稳定率=*100%
指标变化效益计算规范
指标
单位
基准期
基准值a
目标值b
主要措施
效益m计算(元/吨)
产量 (万吨)
总效益(万元)
备注
成材率
%
m=(b-a)/100×(3350-2400)/1.17
钢材价格3350元/吨,废钢价格2400元/吨
定尺率
%
m=(b-a)/100×(3350-3050)/1.17
钢材价格3350元/吨,非定尺价格3050元/吨
钢铁料消耗
kg/t
m=(b-a)/1000×(2200-300)-△球块矿/1000×1000/1.17
钢铁料平均成本2200元/吨,钢渣等平均净价值300元/吨,球、块矿价格1000元/吨
产量
万吨
1、增产降低固定费用效益
m=固定费用总额/a-固定费用总额/b
固定成本:折旧、维修费用、工资、劳保等费用
2、增加利润(有利润时)
m=增产产量×产品利润/t
3、对下道工序消耗节约
质量改善对下道工序消耗节约(比如铁水Si、S、P等消耗使炼钢消耗降低)
小计
综合焦比
kg/t
1、提高风温△T
m=1600/1.17×1.05×△T×0.15/1000
按提高100℃风温降低15kg/t焦比计算,焦炭价格1600元/吨,焦比变化后焦粉变化折合焦炭价格升降5%
2、提高品位△C(%)
m=(12/1000×1600/1.17×1.05)-11)×△C
按品位提高1%,焦比下降12kg/t,原料价格升高30元/吨,原料成本升高11元/吨铁
3、提高喷煤比△C(kg/t)
m=(0.8/1000×1600/1.17×1.05-1.0/1000×900÷1.17)×△C
喷煤比提高1kg/t,入炉焦比下降0.8kg/t,喷吹煤900元/吨计算
4、铁水降硅节焦
m=4/1000×1600/1.17×1.05×△Si
铁水含Si量下降0.1%,焦比降低4kg/t。其它效益计算类似
小计
烧结矿返矿率降低
%
返矿减少入炉量增加
m=1/(1-a)×(a-b)×烧结加工费用
入炉量烧结矿加工成本100元/吨计算
生石灰Cao
%
节约冶金石灰费用
m=(b-a)×外购石灰价格
生石灰Cao点提高,减少用量
备注:1、综合焦比基准值a填写综合焦比、目标值b填写各个措施降低的综合较比。2、为了计算方便,表中一些价格、费用等取季度平均值(或上个季度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