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晟茂机房工程整体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08074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晟茂机房工程整体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晟茂机房工程整体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房工程整体设计 1、项目整体概况 大厦位于成都市双流县的武兴四路、武科西四路的交汇路口,为晟茂集团的总部大楼,整个大厦为现代化的办公大厦,大厦的功能区域主要分为:停车场、公共空间、会议接待、办公、食堂及休闲健身等功能。 大厦共有3个机房:消防、安防监控室98平米;信息中心238平米;8层监控中心192平米。 2、项目设计与施工规范 采用下列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标准,如有更新版本,按照新版本执行。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42-2008 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4、《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 5、《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16-88 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1版) 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版) 1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4、《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5、《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 16、《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17、《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 DBJ01-607-2001; 18、《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DBJ01-611-2002 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2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23、《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7 3、项目总体技术要点 针对机房功能及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用性,提出机房的总体技术要求: 1、机房温湿度应满足一下以下要求: 区域 温度 相对湿度(信息中心) 温度变化率 信息机房机房 23 ±1 ℃ 40%~55% <5℃/H 不凝露 消防、安防控制室 18~23 ℃ <5℃/H 不凝露 8层监控中心 18~23 ℃ <5℃/H 不凝露 2、尘埃:信息中心机房在静态条件下,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3、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噪声值应小于85dB(B)。《城市区域环境躁声标准》:1类环境昼间低于55dB,夜间低于45dB。 4、信息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5、信息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6、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7、三个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8、机房供电系统根据计算机的性能、用途与运行方式等情况,划分为A、B、C三级,如下:(本工程按B级机房考虑) A B C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3 ±3 ±5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5 ±0.5 ±0.5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5 ≤5 ≤5 瞬时断电允许时间(ms) 0~4 0~10 9、采用三相五线,接地采用TN-S方式。 10、信息中心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11、照明:机房>500LX,应急照明>30LX。 12、接地电阻<1Ω,零地压降<2V。 13、按照国家标准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程控机房、网络机房等楼板荷载应大于800kg/m2;电池间应大于1600kg/m2,或按选定设备重量确定。 14、机房要求防火、防水、防尘、防害、防入侵、防雷、防静电、防磁、隔热、保温。 4、技术要求 4.1、设计要求 1、三个机房工程由装修工程、配电工程、防雷接地、通风系统及机房监控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2、机房工程包括位于B1消防、安防控制室机房、B1信息中心机房、8层监控中心机房内的电话程控机房及网络机房、设备间、值班室、备品备件室等。 4.1.1、装修系统 为保证机房环境,要求机房的装修材料必须选择非燃材料(A级)与不吸尘、不起尘材料,建议采用进口产品或同等级高品质的国内产品。 (1)天花、吊顶 天棚底面、墙沿上部进行防尘处理,信息中心的精密空调制冷区域的天棚底面、墙沿上部做保温层。吊顶必须保持坚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覆。金属连接件、锚固件除锈后涂两遍防锈漆。天花面板规格为600mm×600mm,选择机械强度高,不受潮,不变形,不起尘,容易清洁,且有吸音效果,色调柔与、不产生弦光的材料。 机房、辅助用房、走廊采用铝合金窄条板吊顶。 机房专用空调区吊顶内刷防尘乳胶漆。 (2)地面、地板 网络及电话工作区、电话交换设备(内网网络)、缓冲区、外网网络设备、设备间机房内铺设复合抗静电活动地板,地面进行防尘处理,用0.7mm镀锌钢板粘贴20mm橡塑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地板尺寸为600mm×600mm,安装高度为450MM。墙面、柱面下部做高度为60mm的金属不锈钢踢脚线,信息中心机房入口做设备斜坡及收边处理。 信息中心机房专用空调区地板下采用橡塑板保温,刷防尘乳胶漆。B1消防、安防控制室与8层监控中心采用VRV空调。 (3)墙面 墙面要求无论是基层还是面层均应采用防火材料,墙面要求板材强度高,防火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污染,易清洗,色调柔与无眩光。 三个机房的墙面采用复合彩钢板饰面。 (4)柱面 柱面要求无论是基层还是面层均应采用防火材料,墙面要求板材强度高,防火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污染,易清洗,色调柔与无眩光。 信息中心机房的柱面粘贴复合彩钢板饰面,接口做密封处理,可靠接地。踢脚线采用金属1.0拉丝不锈钢,高度为6Omm。 (5)玻璃隔断 信息中心的控制室及主机之间、8层UPS设备间及机房间采用防火玻璃隔断,防火玻璃耐火等级为90分钟以上,隔断的框架采用50*100*3方钢框架,饰机采用金属1.2拉丝不锈钢饰面。 各项指标均满足《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与《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 (6)门窗 B1、消防、安防控制室、B1的信息中心机房及8层监控中心机房的内部隔断门采用防火钢化玻璃门,外部采用钢制防火门,门净高2.4米,方便设备运输。 玻璃防火门要求厚度不小于12MM。彩钢板门其外观品貌及内墙体装饰协调一致。 (7)照明 机房内的照明分工作照明与应急照明两类,照明系统接入配电柜,应急照明在发生断电时自动切换到UPS。主机房与监控室照明采用无眩光多隔栅灯盆,工作照明的照度不小于500LUX,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小于30LUX。 4.1.2、配电系统 (1)供配电 动力配电系统:机房内主要用电设备包括安防消防中心,信息化中心及监控中心。按一级负荷考虑,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 设备及支路:动力,自大楼变配电室由强电房引出四条电缆, 其中二条市电电缆供给机房配电柜。二条市电电缆供给机房配电柜D1,配电设置一套400A互投设备箱(ATS),从D1馈电箱引出二组,供给机房的60KVA,30KVA的UPS,从UPS出线端引出二组分别供给U1、配电柜,然后从U1配电柜直接供给U2、U3、U4;另外二条市电供配电柜D2、D3、D4,电缆敷设采用线槽敷设。线槽连接处采用不小于6平方导线作电气连续性跨接。 总进线电源均取自大楼总配电室,进线电缆由本大楼总包方负责敷设到位。机房配电柜上口电缆由大楼总包方负责、下口电缆由机房工程实施。 (2)UPS配电 UPS配电系统的供电范围是:防消防中心,信息化中心及监控中心等关键设备。本工程选用2台60kVA-UPS, 1台30kVA-UPS主机,系统运行1小时的蓄电池组. (4)照明 一般照明:机房区设计照度不低于500lux,其他区照度不低于300lux。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设计照度不低于30lux。 机房采用3*40W无眩光高效节能型嵌入式格栅荧光灯盘与电子镇流器,防止高次谐波污染机房供电系统,配置高效节能三基色灯管,灯具的选用与安装应及金属吊顶风格相匹配。其它区域可按该区域的功能需要进行灯具选型。照明支路均采用ZR-BV-2.5铜芯电线,金属线槽及金属电线管敷设。 数据中心机房内必须具备独立的应急照明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与消防疏散指示灯。 应急照明的照度应不低于30lux,市电停后自动投入。应急照明灯应均匀布置。走廊及疏散通道设置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同时在楼道的出口处设置应急出口标志灯。机房疏散指示灯、应急出口标志灯照度应大于5lux,自带蓄电池,支持15分钟以上备电。 (5)动力配线 机房强电线槽采用金属镀锌线槽、镀锌线管的方式,在地板下敷设,线槽铺设于机柜热通道区域的地板下方,监控室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所有金属线槽、金属线管必须全部可靠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 电源相线、零线、保护接地线、直流工作接地线等各种不同类电缆、电线采用不同颜色与标签做标志识别。室内导线全部采用新型阻燃导线。机柜电源全部采用阻燃屏蔽电缆。 电源线路在吊顶内、墙内敷设均穿金属管保护,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的线缆不能穿在同一管内,管内无接头。 主机房及其它有架空防静电地板的房间内的电力电缆桥架(或线槽)在地板下敷设,电力电缆桥架(或线槽)应留有不少于30%的可用预留扩容空间。 电气装置的安装应做到整齐、牢固、正确、标志明确、外观良好、内外清洁,台座必须安装牢固。电气接线盒(箱)内无残留物,盖板整齐,同类设备安装高度一致。 照明支路均采用ZR-BV-2.5铜芯电线金属电线管敷设。 机房内的所有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 4.1.3、防雷接地系统 (1)接地 三个机房接地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即:交流接地与安全工作接地合二为一,及直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1根接地引线引至大楼的地面,再将它们及避雷地桩接成综合接地网。 地面接地网:机房区静电地板下采用16mm2的铜编织带做成的网格地,采用30mm*3mm 铜排做环形等电位均压带,铜排及铜排连接形成等电位体,由干线引入接地体。设备金属外壳与金属支架及PE线连接。线槽连接处采用不小于6平方导线作电气连续性跨接。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金属管槽均应进行防火封堵。 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模式,金属墙壁饰面板龙骨、金属吊顶龙骨、防静电地板龙骨均汇接到等电位均压带,形成一个六面屏蔽的法拉第笼式接地结构。 设备金属壳体必须及保护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接地装置焊接必须牢固。采用交流220V供电的设备,其金属外壳与金属支架及PE线连接。 ①弱电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②安装箱、机柜金属外壳及金属管槽均应可靠接地。 ③由室外引入室内的所有线缆均应进行防雷保护处理。 (2)防雷 机房电源系统采取三级防雷措施: 第一级保护:在机房市电输入(三相五线)总配电柜进线安装高速、大容量避雷装置,作为电源第一级保护; 第二级保护:服务器、交换机柜加装防雷插排,达到第二级防护。以吸收电源线路感应雷或市电接地系统高压电位反击,保护机房内空调、UPS等使用市电的设备以及机柜网络服务器等设备。 4.1.4、通风系统 (1)新风 新风系统安装在信息中心机房内。机房内洁净度标准为A级。为保证机房的新风要求,机房设独立的一套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新风量根据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要求选择,新风需经预处理及亚高效过滤后送至机房内,风管及机房墙体的交接处设置防火阀。 新风处理设备选型及技术性能要求: Ø 能够长时间运行、具有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Ø 对新风实行主动温度预处理,最大限度保证室内温度在通风状态下基本恒定; Ø 过滤器失效自动报警,保障设备正常工作; (2)防排烟 机房气体防护区设置独立的事故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实现对消防排放烟雾的及时排除。气体灭火的区域设置消防排气系统,在气体灭火后,用于排除室内灭火废气。(详见消防专业图纸) Ø 排风量按换气次数5次/h计。 (3)精密空调 信息中心机房设置精密空调3台,其中3台放置在网络机房2用1备,保证机房内恒温恒湿空调制冷量不低于33.1KW。空调加湿用水及排水引自卫生间,自B2楼顶板引至B1层精密空调下方。精密空调底部做拦水坝,防止漏水外溢。机房环境按照A级进行设置。机房精密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室外机安装在下沉采光井处。 (4)VRV空调 在B1消防、安防控制室与8层监控中心分别配置VRV空调1套1托4多联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制冷量不小于40kw,制热量不小于35kw;B1控制室还需要兼顾B1进线间的制冷。B1的空调的室外机就近安装在大楼的下沉采光井处,8层监控中心的室外机安装在大楼屋面处。室内空调冷凝水管排至就近排水接口。大楼空调同时接入。 4.1.5、机房监控系统 本系统只负责B1信息中心机房与8层监控中心机房。 严格按照“严格、合理、可靠、经济、完善”与“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原则如下: 系统高可靠性: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均在10万小时以上。要求系统提供一个完备的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嵌入各种windows控件,可以用标准的脚本语言对功能进行任意扩充。所有报警以电子地图形式弹出、必须有明显提示。 报警可以根据重要级别将同时发生的报警排序处理,并可以将不同的报警内容选择设定为短信报警或电脑语音报警等。要求对机房各系统提供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报警、保存与事后分析。要求系统提供完整的WEB功能,授权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IE)访问监控系统,内容包括实时状态、历史曲线、历史事件、实时视频等功能,其界面应及监控服务器一致。系统需具备权限管理功能,在IE界面上,不同的权限所看到的系统界面与操作权限均不相同。 前端监控设备应选用高可靠的嵌入式监控设备,保障系统365×24小时不间断运行。采用的嵌入式服务器具有本地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视频监视系统要求对机房出入口、机房所有设备、机房各主要通道进行实时监视,摄像机采用高清晰度摄像机,监视系统要做到“看得清、记得住”,即监控及录像回放要求图像清晰,所有部位要求24小时录像。录像保留时间为30天。 管理中心必须具备双机冗余功能,主机及备机要求保持数据实时同步,在主机出现故障时,备机自动接替主要职能。系统报警需具备分组设置、按权限设置以及分组与权限管理多种组合设置的功能。系统具备按照实际需求定制各种不同报表模板,并按照模板自动生产各种报表,可结合E-mail报警,定时发送报表到制定管理人员邮箱。 在B1消防、安防控制室内设置监控主机1台,B1信息中心控制室内作为分控,负责对机房内所有被监控设备环境的集中管理。机房门禁系统纳入大楼门禁系统,及大楼门禁系统合用,机房主入口实现双向读卡,内部各通道入口均设置单向读卡。 监控内容如下: 监控系统对发生的各种事件可结合数据中心机房的具体情况给出处理信息,提示管理人员进行操作。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应包括内容:UPS监测、配电柜监测、开关量监测、风机监控、精密空调监控、温湿度监测、定位漏水检测、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 (1)动力监控 u 供配电系统 三相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频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及电量累计; 实时监测ATS运行情况与参数; 重要回路断路器开关的通断。 u UPS系统 UPS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机箱温度、电池电压、电池充电程度(后备时间)等。 UPS工作状态:旁路工作状态、在线状态、电池供电状态、电池充电状态等。 UPS报警信息:输入越限报警、输出过载报警、电池异常报警、整流器故障报警、逆变器故障报警等。 u 防雷系统 数据处理中心全部浪涌抑制器的运行情况,对失效的浪涌抑制器进行报警。 (2)环境监控 u 精密空调系统 依空调自定的协议,空调回风温度、湿度,设置工作点,各模块压缩机、风机、加湿器,与所有的故障报警信息等。 u 新风系统 新风机的运行状态,风机前后的风压,过滤网堵塞状态。 u 漏水检测系统 设置定位式漏水检测系统,对机房空调及有漏水隐患的部位进行漏水检测,一旦漏水能确认何处漏水并告警。 u 温湿度检测系统 实时监测机房的温度与湿度参数,在监控界面上以电子地图的方式直观地显示现场的温湿度,当发生越限报警时能联动空调进行温湿度的调整,并可对温湿度进行实时与历史曲线显示及查询。 u 消防报警系统 可以通过集成1台消防报警主机,实时监测各个防区的报警情况与设备运行情况,由消防报警系统实施。 (2)安全防范监控系统 机房安防系统包括:机房内的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 u 门禁系统 机房区域入口、各机房功能区入口与辅助区入口设置门禁点位,安装门禁系统。磁力锁按照单门或双门进行配置,每门配置一个磁力锁;读卡器应采用可靠性高、外观大方的产品。 机房主入口实现双向读卡,内部各通道入口均设置单向读卡。 门禁系统纳入大楼门禁系统,不在本工程实施范围内,由安全防范系统承包商负责实施,机房工程承包商负责协助。 u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应实现无死角的电视监控,主要监控机房内的重要设备、人员进出情况、外围通道、电源设备间、空调设备间、电池间等,防止灾害与事故的发生,采用彩色快球摄像机、彩色半球摄像机或彩色枪式摄像机。办公区域监控不列入本项目实施范围。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在监控室管控。 视频监控设备便于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及定制化软件开发需求。监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H.264图像压缩格式;VGA画质、全帧速格式显示,摄像机最大码流率应满足2Mbps。传输帧率要求25帧/秒;图像质量损伤要求不低于四级。 视频监控系统纳入大楼视频监控系统,不在本工程实施范围内,由安全防范系统承包商负责实施,机房工程承包商负责协助。 u 极早期烟雾探测系统 极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只用在信息机房内,吸气式感烟气体探测系统主要保护区域:信息中心的吊顶内、地板下及工作层。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应具备自清洁功能,以便保证长效的高灵敏度。安装在保护区现场的吸气式感烟探测报警主机均自带四级报警、报警时间、故障显示等功能。根据情况可以采取直接开孔采样、手杖采样、毛细采样等方式对现场环境进行保护。需要隐蔽安装或有吊顶的宜采用毛细采样,保护区内无吊顶但梁高大于600mm的应采用手杖采样,梁下可采用直接开孔采样。 本项目中设计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警器应符合GB15631-2008中规定的高灵敏度探测器要求。 4.1.6、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本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布线的线缆及敷设工作采用上走线进入机柜的方式,由大楼弱电布线统一完成。 4.1.7、消防系统 本工程消防系统不包含在本工程中,由消防专业负责完成。 4.2、关键设备材料技术要求 4.2.1、装修工程材料 1、天花与龙骨材质:天花板要求选用中、上等铝合金微孔板材料(板厚:0.8mm),龙骨坚固可靠,采用抗腐蚀不变形的阻燃材料。且满足防水、防火、防静电、防尘等要求。 技术参数如下: u 规格:600*600mm,厚度0.8mm u 基层:国产优质铝板,镀锌层约80~100g/㎡ u 面层:粉末喷涂,涂层厚度〉60μm u 背材:贴吸音纤维薄膜,吸音性能符合ISO354-1985 的规定 u 抗压强度:250-360N/m㎡ u 漆面光泽度15-20% u 平整度:<2mm/㎡ u 防火等级:不燃A级 u 隔音性能:≥CAC36 2、复合抗静电地板性能及指标: 采用进口复合抗静电活动地板,技术参数如下: u 面板: Ø 尺寸:600*600*32 Ø 面板表面:高效防静电贴面 Ø 面板材料:经防火处理的高密复合板心 Ø 面板下层:0.5mm镀锌板 u 负载数据: Ø 集中负荷:不小于2950N Ø 集中负荷之变形:≤2.0mm Ø 极限负荷:>8850N u 防火性能: Ø 一级阻燃(自熄) 3、复合彩钢板应选用符合A类机房的产品。 4、机房装修材料必须选择非燃材料(A级)与不吸尘、不起尘材料,具有相关的检测报告。 4.2.2、配电工程 1、配电柜要求: (1)面板上有电压表、电流表、智能电量监控仪与工作指示灯。柜体为玻璃门或机柜式柜体。 (2)各输出回路分别设置供电开关,方便设备的维护。 (3)配电柜的外壳采用不小于1.5mm的磷化镀锌钢板,外形、尺寸、颜色要及机房协调。 (4)机柜内装置的元器件、零配件应选用可靠性高、容量富裕的构件。优先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厂配套的附件与选件。 (5)配电柜的容量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6)绝缘电阻不低于GB50303-2002标准。 2、UPS电源要求 本工程在B1层信息机房配置2台60KVA-UPS为机房与大楼安防设备供电,8层监控中心配置1台30KVA-UUPS专门用于远程会议与远程监控使用。UPS主机要求为纯在线式UPS,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u 输入: Ø 电压:380VAC,三相三线 Ø 额定工作频率:50/60 HZ Ø 频率范围:45 HZ~65 HZ Ø 输入电压范围:±20%(25%可调) Ø 输入功率因数:0.99 Ø 输入电流谐波:<4.5% u 输出: Ø 电压:380VAC,三相四线 Ø 输出功率因数:0.9 Ø 稳态响应时间:<5ms Ø 电压稳定性:稳态<±0.5% ,瞬态<±3% (典型值) Ø 逆变器过载能力: ² 负载 110% 时,1小时 ² 负载 125% 时,10分钟 ² 负载 150% 时,60秒 Ø 相移特性:带100%均衡负载与100%不均衡负载时,均<1 Ø 总谐波含量: ² 100%线性负载:<1% ² 100%非线性负载:<3% u 旁路: Ø 旁路输入电压:380/400/415 VAC,三相四线 Ø 旁路电压范围:-20%~15%范围内的其他值可通过软件设置 u 整流器输出特性: Ø 充电器输出稳压精度:1% Ø 直流纹波电压:≤1% u 系统: Ø 市电同步跟踪范围:± 5% Ø 系统效率:不小于94% u 工作环境: Ø 运行温度范围:0~40℃ Ø 相对湿度:0~95%不凝露 Ø 噪音:58~68 dB Ø 保护等级:IP20 Ø 符合标准: ² 安规:IEC60950-1;IEC62040-1-1,UL1778; ² 电磁兼容:IEC62040-2 CLASS A;EN50091-2 CLASS A; ² 设计及测试:IEC62040-3 u 后备蓄电池组: Ø 电池后备时间:1小时,额定电压12V Ø 转换时间:零转换 u UPS应提供通讯接口、开放通信协议,使机房监控系统实现对UPS监控。 3、照明要求 (1)灯具应选用三管格栅灯组并带电容补偿,电子镇流器,由于电子镇流器输出端为高频电压,避免一般单相荧光管产生的交流频闪效应,也可避免普通镇流器起动时跳闪的现象。 (2)工作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给,由动力配电柜中的断路器、房间区域安装于墙面上的跷板开关,进行分区控制。 (3)应急照明,应急状态下采用UPS电源供电,选部分40W×3灯盘中由UPS供电,作为应急照明光源。 (4)整个区域出入口处设置疏散照明与安全出口标志灯。 4、布线及插座要求 机房区域内所有线缆均应选用阻燃屏蔽电缆。满足机房防火需求。应急照明回路则应选择耐火性线缆。 4.2.3、防雷接地 防雷装置要求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产品(应经过有关国家职能部门验收,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防雷装置在接地、连接等方面须满足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4.2.4、空调系统 1、精密空调 精密空调设备应采用前倾高效能风机,单制冷系统,下送式送风模式,Copeland柔性涡旋式压缩机,V型蒸发器,并可实现全正面维护,有效节省机房内使用面积。中文液晶控制面板。应能提供制冷,加热,加湿功能。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序号 功能、性能、指标 说明要求 1 精密专用空调机要求制冷量不低于33.1KW型号的空调。 单系统机组。 满足机房内上下极限温度要求 2 精密专用空调机要求显冷量不低于29.4KW型号的空调。 专用空调的送风量应不低于8190立方米/小时 3 精密专用空调机有自动恒温恒湿(自动加湿、除湿)功能 机房内能同时调温、调湿 4 精密专用空调机能夏季快速除湿 夏季霉雨季节,机房内湿度极大情况 5 精密专用空调机能冬季快速加湿 冬季干冷季节,机房内湿度极小情况 6 机房空调加湿用水,需要进行软化处理。 防止加湿罐损坏 7 精密专用空调机能冬季能有效制冷 室外冬季零下30度,机房内温度偏高情况 8 精密专用空调机加湿采用红外软化水装置 北方碱性水,水质硬;最好不用软化药水,减少换药;减少操作,降低维护成本。 9 精密专用空调机有强大的联控及通讯功能 可以进行机房环境空调运行监控 10 机房温度控制在20℃至25℃ 机房内温度连续可调 11 机房相对湿度控制在40%至55% 机房内湿度连续可调,不得结露 12 机房地板下送风、自然正回风循环方式 机房内均匀送风 13 场地条件限制,只能采取风冷调速冷凝器 要求室内机、室外机噪声低,室内机噪声应小于65dB,室外机噪声应小于75dB。 14 室内机体积小,节省机房占地面积 室外机体积小,占地少。 15 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寿命高、维护成本低 较高的性价比,故障率低。 16 制冷效率高 要求采用R407C绿色环保制冷剂。 17 维护便利,中文图形操作 应进行培训后,非专业人员可以操作使用。 18 为便于维护维修方便 要求精密空调采用统一品牌的同一型号。 19 为了做好空调系统监控 要求精密空调提供通讯接口、开放通信协议,使机房监控系统实现对精密空调的监控。 2、VRV空调 B1消防、安防控制室及8层监控中心采用VRV商用中央空调系统,共配置2套1托4多联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制冷量不小于22.4kw,制热量不小于25kw。 1托4多联空调设备选型及技术要求: u 安装方便 节省建筑空间。 u 室内外机之间要求允许较长距离。配管的实际使用长度最长应达120米,并且允许系统内室内、外机有较大的高度差,落差小于50米。 u 系统应有扩展性。 u 操作简单 噪音低 适用范围广。 u 室内机形式多样,装饰效果强。 u 高效节能采用变频控制。 u 符合环保要求。 u 维护简单,具有集中控制功能。 u 室外机的安装、接风管等应综合考虑减震、方便检修等因素。 4.2.5、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主要设备要求如下: 1、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备: (1)嵌入式服务器 技术要求如下: u 需具有数据通信接入端口,可实现设备监控及安全管理的无缝整合,设备监控可及视频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实现智能化联动扩展; u 内嵌WEB服务器,支持通过WEB浏览器直接访问(B/S)实现监控; u 采用分布式的结构设计,不依赖集中监控服务器与网络,不因网络中断或集中监控服务器软硬件故障造成监控中断; u 具有强大的数据及多媒体处理能力; u 低功率,且使用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不会受到网络与病毒攻击; u 可远程维护、管理,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参数配置、系统扩容、升级等; u 可多台设备并联,通过集中管理软件实现更高层次管理; u 具备16个RS-485接口与1个RS-232接口; u 内置看门狗功能:系统无响应时,硬件会自动重启,无需人为干预与维护; u 环境参数:工作温度:0~40℃;工作湿度:5%~90%RH不凝结。 (2)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技术要求如下: u 属精密网络型温湿度传感器,可以设定通讯地址与波特率 u 经可溯源标准检验,精度高并具备程序校准精度功能,低功耗、高稳定性 u 提供RS485输出,供主机采集,通讯协议采用标准MODBUS协议 u 供电电源:12VDC/24VDC u 电流:< 30mA u 显示:数码显示测量值 u 测湿范围:0~100%RH 精度:±3%RH u 测温范围:-10~50℃ 精度:±0.5℃(25℃) (3)定位式漏水控制器 技术要求如下: u 准确定位漏水位置 u 接入感应线最大长度150m u 一个RS-485串行接口 u 电源:220VAC,50Hz u 环境工作温度:0℃~50℃;环境工作湿度:5%~95% u 功率:3W (4)GSM短信模块 技术要求如下: u 双频GSM外置调制解调器 u EGSM900/1800MHz或EGSM900/1900MHz u 体积小及耐震铝外壳 u 通过GSM Phase2+技术标准的所有认证 (5)话音,短信息,传真及数据传输 技术要求如下: u 产品性能:双频GSM调制解调器(EGSM900/1800MHz或EGSM900/1900MHz),适用于数据,短信息等。其设计及开发符合ETSI,GSM等。 u 输出功率: Class4(2W@900MHz) Class1(1W@1800/1900MHz) u 输入电压:5V~32V u 输入电流:5mA待机状态,140mA在GSM900MHz @12V 工作状态 u 5mA待机状态,100mA在GSM1800/1900MHz @12V 工作状态 u 温度范围:-20℃~+55℃工作状态 -25℃~+70℃保存状态 4.3、关于线缆、线管、线槽及辅助设备 1、在投标中应包括本系统相关的线缆、线管、线槽及其它辅助设备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相关规范。 2、强电线槽为封闭式,隐蔽安装;弱电线槽采用开放式,明装;线槽符合CECS31-2006标准。 3、机房中的机柜、操作台由各相关系统负责,最终品牌、型号、颜色由用户确定。 4、机房内的主要设备如配电柜、机柜、UPS主机、电池柜、空调等不能够直接安装在静电地板上而要安装在承重架上。 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