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法制宣传教育学生笔记.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98409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宣传教育学生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制宣传教育学生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制宣传教育学生笔记 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及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结合法制讲座,谈谈自己将如何去做?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四、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 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 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 犯罪的类型复杂 五、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 社会的因素 (2) 家庭的因素 (3) 学生的心理因素 六、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及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七、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及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八、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九、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十、为什么说青少年法制学习刻不容缓 一些学的事实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每个同学都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自觉主动接受法制教育,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十一、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1.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2.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3.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四、教育及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 十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 、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 十三、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权力欲,报复欲;在观念体系上,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五观不端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利己的价值观;过分追求金钱,享乐,名利,实惠,讲究吃喝的人生观;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倒的道德观;哥们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放荡不羁,崇尚低级感官刺激的性爱观等。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十四、法制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 十五、宣传学习法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校园法制活动也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和法律保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宣传普及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和青少年相关法律,帮助广大青少年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掀起一个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新高潮,正是这是宣传学习法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十六、青少年犯罪征兆 1、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2、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有变化,如学习兴趣下降,成绩滑坡,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养成的生活规律有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特别喜欢梳妆打扮,或开始逃学、逃夜、离家出走; 4、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从谦虚变得傲慢,从斯文变得野蛮,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5、孩子在结交朋友方面有了变化,如发现他们及不三不四、行为不规的人交往,或及校外表现不好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接触,要特别注意他们在谈什么、玩什么、干什么。 十七、青少年犯罪原因 A、是心理失衡 1、消费需求失衡。 2、交友来慎。 3、迷恋金钱、盲目寻求刺激。 B、是家庭教育失误 1、亲情过剩,放任不管。 2、管教严酷。 3、父母自身素质差。 C、是学校教育失当 1、片面追求“升学率”将差生或放任不管或推向社会。 2、素质教育不全,尤其是法制教育不力。 3、疏导教育不够,教师只管成绩不问其他。 D、是社会管理失控 1、不法分子引诱。 2、不正之风困扰。 十八、那么我们交友的标准该怎样的呢? 1. 要思想意识好,积极要求上进。 2. 乐于助人为乐。 3. 作风正派,为人诚实。 4. 经常可以提出自己的错误。 十九、学校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及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法律,深入法律,自学守法。知法、懂法,从而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守法意识,使学生知法、守法懂法,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二十、遇火灾如何处理? 打119火警电话。讲清楚自己的地点,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在什么路附近。在消防车还没有到来之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果火势蔓延了,千万不要只顾着财物,可以拿湿毛巾捂嘴巴,迅速逃离。如果火势不大,要学会一起用消防设施灭火。但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第 - 4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