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在3月12日落下帷幕。为帮助考生估分,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根据网友回忆,将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整理如下,仅供参考。特别提醒,估分仅供参考,具体分值还需以最终查询到的实际分数为准。
2021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A类〕
1.“给定资料〞列举了新形势下呈现出的一些社会现象,请归纳概括出这些社会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250字。
【作答思路】
通过审题可知,此题要求归纳概括出“给定资料〞列举的新形势下呈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属于归纳概括题,在作答时直接从资料中提炼影响要点即可。要求中提到“条理清楚〞,为此,要注意作答构造。另外,要精简语言,不超过250字。
此题没有明确给出作答范围,为此,要在通读给定资料的根底上确实作答范围。以给定资料1为例,其介绍了好媳妇小娟照顾婆婆、公公的事例以及对其的奖励,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是:吸引邻里仿效,传播德孝文化。同时,该那么资料还介绍了磨刀老人吴锦泉热心捐助的事例,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是:感动社会,指引爱心人士,传播爱心捐献的精神。再来看资料2,其介绍了“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所引发的热议,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是:儿童自小承受虚假教育,会彻底破坏诚信气氛,使得社会虚假泛滥。其他资料所含要点的提炼也是这样。在将所有要点提炼出来后,考生要对其进展合并、加工,按照一定的逻辑构造组织,以表达作答的条理性。
2.“给定资料2〞中的M妈妈及“给定资料3〞中的N教授在对世俗习惯及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请对此进展比拟分析。
要求:观点正确。250字左右。(15分)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此题要求针对“给定资料2〞中M妈妈及“给定资料3〞中N教授在对传统习惯及社会潮流时采取的不同应对方法进展比拟分析。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2~3〞。题目要求“观点正确〞,作答时要对M妈妈及N教授的做法是支持或反对给出明确的判断。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此题为比拟分析题,比拟内容是M妈妈与N教授的应对方法。阅读给定资料知,“给完资料2〞介绍的是M妈妈的做法。“给定资料3〞为N教授的做法。
“给定资料2〞第一段为事例介绍,M妈妈为了孩子上幼儿园教孩子说谎。后面为网友对此事的热议。通过网友A、C、D的观点可知,M妈妈此举为无奈之举,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与不良世风。通过网友B的观点可知,M妈妈的做法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由此可对M妈妈的做法给出观点,不正确,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负面影响较大。
“给定资料3〞第一段介绍了当前微信红包的潮流之势。第二段开场介绍了N教授的事例。先是介绍了N教授不参及抢红包的原因,不能超越师德底线。随即又谈到为了培养师生情感,适当修改了规矩。由此可以判断N教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能够在传统习惯面前及时俱进,既顺应潮流又能发挥正面作用。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理清作答思路,提炼出要点以后,对要点进展加工形成最终的答案。
【参考答案】
M妈妈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园,教孩子说谎,违背了多年来中国的传统家教,负面影响大,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N教授针对当下流行的微信抢红包,先是主张只看不抢,后为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修改规矩,认为红包可以发,但不能越过师德底线,做法顺应潮流又具有一定作用,值得肯定。
M妈妈在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时完全融入了世俗习惯,而N教授在应对社会潮流时舍弃了不良世俗。M妈妈的做法,虽然是迫于无奈,但会影响孩子价值观,助长热衷拉关系、走歧路的社会歪风邪气。而N教授在社会潮流面前,适当改变规矩,既摒弃陋习,又缩小师生间的隔膜感,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3.给定资料1中Y区第六届德孝文化节将在2021年4月举行,假设你是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拟写一份工作方案。350字左右。(25分)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这是一道应用文写作题,题干给出的作答任务是写一份工作方案,作答内容是Y区第六届德孝文化节,作答范围虽没有明确限定在给定资料1,但是快速浏览全部材料后可以看到相关内容集中在给定资料1当中。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1的前半局部是我们需要的材料。
第一段与第二段以小娟的事例引出Y区“夸媳妇比赛〞与“德孝文化节〞。
第三段“区里每年会综合各乡镇社区‘夸媳妇比赛’的结果与一年来的实际情况,评选出区‘十大孝顺媳妇’,并在春天的‘德孝文化节’上进展表彰〞,这里可以看出“夸媳妇比赛〞是“德孝文化节〞的一局部,可以作为活动内容之一。由“区人大常委会去年讨论通过了相关奖励……可以在区辖旅游景点免费参观等〞这句可以得出“德孝文化节〞的活动奖励。“还有一个‘德孝文化墙’……在该区每个村都有一个〞,这里可以看出“德孝文化墙〞也是“德孝文化节〞的一局部,可以作为另一个活动内容。从第三段“村党支部书记说:‘这是为了鼓励更多人争当德孝模范,早日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上墙。’〞中可以提取出活动的主题:宣传德孝文化,争当德孝模范。
“德孝文化节〞活动的工作方案还需确定活动时间,题干中给出了信息:2021年4月。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内容进展梳理加工,调整逻辑顺序,精炼词句,即可形成此题答案。注意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第六届“德孝文化节〞工作方案
为弘扬孝文化,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家庭的方方面面,根据区党委统一安排,举办“德孝文化节〞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活动主题:宣传德孝文化,争当德孝模范
活动时间:2021年4月
活动内容:
1.举办“夸媳妇比赛〞,结合实际情况,评选出区“十大孝顺媳妇〞,在“德孝文化节〞上进展表彰。
2.更新“德孝文化墙〞,将区辖村庄、社区中涌现的优秀村干部、孝顺媳妇与德孝模范的事迹、姓名更新上墙。
活动奖励:被评选为孝顺媳妇的居民本人可享受公费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医保提高10个百分点报销;持本人有效证件,可以在区辖旅游景点免费参观。
4.“给定资料8〞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请根据你对这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与自己的感受,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符合议论文写作要求。800字左右。
【写作思路】
此题为给定主题的文章论述题。题干中引用了?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就为考生的作文立意做出了明确提示。文章写作应以此作为切入点阐释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段为过渡段,通过引用?林家祖训?与学者观点进一步指出家风对于国风的重要意义,段尾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家风决定了国风,甚至决定了一国的前途。第三段是分论点一: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关键。第四段是分论点二:公民品格决定了国家的前途。两个局部互相支撑,接力论证了家风对于国风的决定作用。文章尾段阐述了“领导干部〞在家风及国风中的特殊地位,紧扣文章主题。
【参考例文】
家风决定国家前途
?大学·礼记?中对“齐家〞也有这样的表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简单理解为家风里充满了“仁〞与“让〞,国风中必定也会遍布“仁〞及“让〞。家风是家庭教育的精华与积淀,家风既是家庭的灵魂,也塑造着国家的灵魂。
?林家祖训?有言: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思四维,气必正,心必厚,行必公。试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这种家风的熏陶,那么他在生活上、处世上那么必定会有“章〞可寻,有“法〞可依。记得有位学者说过,你是怎样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怎样的。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我们都是身在其中的一员。“我们〞二字就是靠着一个个小人物的印记勾勒而成的,小人物们的情绪相互堆积交叠,便是一个时代下的民族表情。可以说,家风决定了国风,甚至决定了一国的前途。
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代中国,家庭始终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所,而重视家庭与家庭建立那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管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立,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彰显了家庭建立任务之重要,提醒了家庭建立在公民思想道德建立与社会与谐开展中的突出地位。
公民品格决定了国家的前途。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城堡之巩固、公共设施之华美,而在于公民品格之高低。一个国家拥有的前途,同时也塑造了它的整体风格。从价值取向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根本价值准那么内蕴藏着公民品格。这种公民品格在利益冲突不可防止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自觉地协调好个人及国家、及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发生冲突时,就会少一些戾气,多一分礼让,而这对于成就富强、民主、文明、与谐的国家梦想至关重要。
整理思绪,我们不难发现,家风之于国家的前途命运意味着什么。而在所有的个体品格中,“居官〞者的个体品格尤为特殊。?中共中央廉洁自律准那么?也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认识到自己的家风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一人贪戾〞那么“一国作乱〞的大事。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