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肿瘤的病因因素.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796391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的病因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肿瘤的病因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的病因因素 摘要: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随着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换。现代医学认为肿瘤是一种心身疾病、不良情绪、个性与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作用不可忽视。本人读了大量文献后,就生理内在因素、生理外在因素、社会心理病因以及其他四方面,对肿瘤病因介绍如下。 关键词:肿瘤 病因 1. 生理内在因素 1.1遗传因素 大量的研究证实,多数肿瘤的发生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只是在不同的个体二者所占比例不同。在接触了致癌物质的个体中只有少数人患肿瘤,这是肿瘤发生有别于各种急性化学、物理损伤及传染性疾病的最重要特点——个体的易感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如乳腺癌、胃癌等。1基因突变这易患乳腺癌;基因突变这易患肠道息肉病。相当数量的癌症有家族史,研究发现胃癌患者亲属中胃癌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四倍。鼻咽癌在我国及东南亚各国 为高发肿瘤。【1】 1.2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催乳素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结肠直癌的发展。卵巢颗粒细胞癌患者一般表现雌激素水平过高。【2】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导致自身免疫调节紊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发生躯体实质性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尿崩症患者中垂体肿瘤导致者占1/3以上。 1.3免疫因素 肿瘤发生发展的始末,一直与免疫系统存在相互关系。已知多种肿瘤与病原体感染幽观。如或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感染与宫颈癌、血吸虫感染与膀胱癌与结肠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等。这些病原体的共同特征是能引起持续面型炎症,不能彻底被清楚,提示慢性炎症可能引起相关肿瘤。实际上,没有明显的感染,慢性炎症也能激发肿瘤的形成,如溃肠性结肠炎、克隆病都是胃肠道 炎症,这些疾病提高了结肠癌的发生危险,提示免疫应答与肿瘤发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3】 2.生理外在因素 2.1化学因素 包括(1) 烷化剂 该类物质为基因毒类,其共同特点是具有烷化性能及活泼的化学反应性,直接与 相互作用。这类致癌物包括抗癌化疗药物,如马利兰、瘤可宁、米尔法兰、硫芥等(2) 多环芳烃化合物由多个苯环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生物或称稠环芳烃。来源于各种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特别是类固醇类物质燃烧更易产生化学致癌物质。不完全燃烧脂肪、煤炭、石油及直接用烟熏制鱼、肉等均能产生多环芳烃化合物。(3)芳香胺与偶氮染料类 如联苯胺等芳香胺类染料均为强致膀胱癌染料,还有4- 氨基联苯、联甲胺苯、等化合物,而芳香酰胺类化合物如 2- 乙酰胺为杀虫剂,可引起多种动物不同器官如肝、乳腺、外耳及膀胱等处癌症。(4) 亚硝基化合物 在工业上广泛用作溶剂,与橡胶、染料、润滑油、炸药、杀虫剂工业有联系,食物、烟草、饮料中也含有该类物质。亚硝胺可以引起40 多种动物肿瘤,故也作为化学致癌研究的有用工具。(5) 植物毒素植物提取物经致癌实验证明有致癌作用的常见植物有蕨菜、香菜、烟草、大麻、植物油、铁树中成分苏铁素,草药千里光、细辛、生姜及饮料类植物如红茶、咖啡等【4】 2.2物理因素 包括(1)电离辐射 电离射线是明确的致癌因素,可诱发多种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肿瘤为皮肤非黑色素肿瘤、白血病、甲状腺癌与肺癌等,大剂量放射治疗后 可导致骨肉瘤与直肠癌。(2)异物刺激 已发现多种物质如玻璃纸、涤纶、尼龙、电木、聚氯乙烯植入大鼠组织内可引起肿瘤。(3)慢性损伤 很多癌前病变,如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癌前病变可由于物理、化学或慢性炎症刺激因素不停 的作用,而最终导致病变。【5】 2.3生物因素 主要是病毒。 肿瘤病毒的致癌能力来源于 肿瘤病毒能够捕获并改变细胞内生长调控基因,而 肿瘤病毒癌基因不同,是病毒来源,并在复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目前我们已知六种肿瘤病毒(、、、1、、) 导致世界上1015%的癌症[3],死于癌症的患者每年约有130 万。【6】 3.心理社会病因 3.1负性情绪 据近年研究, 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均与负性情绪关系密切。太平洋西北基金研究会的弗农· T · 赖利博士与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动物对比试验, 即将两组小鼠都注射一种会引起乳腺癌的致癌物。13 个月后, 受到保护免于情绪极度波动的小鼠仅有7 %的致癌;而留在不断引起紧张情绪环境里的小鼠却有60 %致癌。赖利博士说:情绪紧张会使癌症容易发生,还容易造成从发病部位扩散到全身。当今有关负性情绪与恶性肿瘤的研究不少,国外有人对35 名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情绪愉快者平均生存期为22 .8 个月, 而出现负性情绪者平均生存期仅有8 .6 个月, 生存期前者为后者的2 .3 倍。负性情绪为何致癌或加速癌的恶化呢?因为出现负性情绪时, 血液里所含的激素与因焦虑分泌的其它化学物质的量比正常状态大量增加, 而抵抗疾病的白细胞数目却大大减少。另外, 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免疫器官, 如胸腺、脾与淋巴腺等免疫器官功能明显下降。这就是说, 情绪紧张会使全身的防御能力降低, 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有可能促进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当今,人们将良好情绪称为抗癌良药是有一定道理的。【7】 3.2个性 C型性格指那种情绪受压抑的抑郁性格,表现为害怕竞争,逆来顺受,有气往肚子里咽,爱生闷气的性格。C就是取(癌)的第一个字母,预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易患癌症。心理研究表明,愤怒与长期受到压抑不能发泄出来,将导致慢性愤怒与紧张,高血糖素、胰岛素系统变化,这种面型而严重的应激状态,通过神经、体液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力,为肿瘤的发生创造条件。【8】 3.3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能够使个体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抑制人的免疫系统,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中以家庭不幸等方面的事件为多,例如丧偶、近亲死亡、离婚等。(1966)指出,肿瘤症状出现前最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对亲密人员的感情丧失。在一组接受心理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半年至 8 年期间曾遭受过亲人(配偶、父母、子女)丧亡的打击。这些都证明,负性生活事件与肿瘤的发生有联系。【9】 4.其他因素 4.1吸烟 吸烟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原因。肿瘤发生因素中,35%与长期吸烟的不良习惯有关。吸烟可破坏鼻腔、喉、支气管黏膜、黏液腺,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并失去正常分层结构,易发展为癌病变,最终致癌。【10】英国一项历时50年的追踪报告表明:吸烟的量与肺癌的发生率、死亡率都是相关联的。即使中年戒烟,也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当前很多烟民对戒烟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说吸烟以后突然戒烟不好。事实上,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只要戒烟,就会有相关的疾病患病率的降低,甚至是一些与吸烟相关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也会随之减少。 4.2饮食 肿瘤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人类的食管癌、肝癌及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且与饮食习惯及食物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例如,河南省林州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当地居民喜食盐腌酸菜,其中所含的亚硝胺及前体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仲胺均较高。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以鱼类食品为最高,其次是肉类制品与发酵食品等。动物实验证明亚硝基化合物是致癌性强的一类化合物。潮汕地区是广东食管癌高发地区,这与他们长期饮用功夫茶有一定的关系。功夫茶又热又浓,快速饮用,对食管形成物理刺激与损伤,久而久之,演变成食管癌。广东又是鼻咽癌高发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又与当地居民长期喜食腌鱼有关。【11】相反,饮食也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有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物,真菌类食物中的多糖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香菇多糖、蘑菇多糖,云芝多糖等。此外,大枣、枸杞等亦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4.3年龄 不同年龄组癌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就大多数恶性肿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也愈大。各个部位恶性肿瘤年龄发病曲线表明,均具有其各自的特征,如食管癌、胃癌、肺癌等为外界因素作用很显著的肿瘤,人的整个一生均受其作用,因而曲线随年龄持续上升。一般恶性肿瘤最高发病率见于55—70岁的人。近年来,一些肿瘤的发病年龄有下降即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胃癌、肺癌已不完全是老年人发病了,有些肿瘤病人的年龄愈显年轻,肿瘤的恶化程度愈大。【12】 4.4职业因素 职业因素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全世界公认长期接触有毒物质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国内李晓凤等人对包头等地891例恶性肿瘤患者调查研究也表明,职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有关,与对照组相比,从事矿山职业的公认肺癌发生危险度为3.12;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患有肺癌的危险度为1.63,均有显著差异。 综上,肿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证明以上因素都对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或者说是病因。也提醒我们从这些方面力所能及做好预防工作。提高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浅谈肿瘤与遗传》 李忠孝 泸州医学院学报 【2】《卵巢肿瘤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 石一复 浙江医学 【3】《肿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文亚平 高丽华 黎明 中国肿瘤 【4】、【5】、【12】《浅谈肿瘤病因及防治》 王爽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 【6】《肿瘤病毒的发现历程及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研究意义》 彭学勤 甘润良 南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 【7】《负性情绪与恶性肿瘤》 竹峰 青云 《解放军人民健康》 【8】《C型行为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卜志强 沙连生 丁守华 孔令斌 杨志 《中国实用医药》 【9】《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李高峰 【10】《中国24城市成年男性吸烟与肿瘤死亡关系研究》 韩伟 人民协与医学院 【11】《饮食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肖游章 井冈山医专学报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