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793785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水、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淀粉 2、以上这些食物哪些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哪些需要消化才能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淀粉、脂肪、蛋白质需要消化才能吸收,纤维不消化也不吸收 3、什么叫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4、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小肠腺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食物消化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变麦芽糖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 无 乳化脂肪 胰腺 胰液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彻底消化三种物质 肠腺 小肠液 同上 同上 分区 消化器官 右上腹 肝、胆囊、胃、小肠、胰腺 右下腹 大肠、小肠 左上腹 肝、胃、小肠、胰腺、大肠 左下腹 大肠、小肠 5、消化器官在体表的投射区:看右上图 6、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 7、人体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是:胃 8、消化最初的部位在:口腔 9、消化液最多的部位是:小肠 10、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1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部位 消化 吸收 口腔 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 化学性消化: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成麦芽糖 不吸收 食管 通过蠕动把食物送入胃 不吸收 胃 物理性消化:胃壁平滑肌蠕动搅磨食物与胃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小肠 物理性消化:小肠壁平滑肌蠕动使食糜与各种消化液混合;胆汁乳化脂肪成脂肪小颗粒 化学性消化:胰液、小肠液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 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 不消化食物 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12、牙齿的种类和功能: 门齿:切割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研磨食物 13、为什么咀嚼馒头时会有甜味? 唾液淀粉酶把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14、唾液淀粉酶最合适的催化条件:酸碱性中性、温度37℃,温度过高使酶变性失效 15、唾液腺有哪几种?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16、胃的形态结构功能:①外形象皮囊,②胃壁有很多皱襞,分布很多胃腺分泌胃液,;③胃壁有发达的平滑肌,搅磨食物形成食糜④胃液具有杀菌、消化、保护胃壁作用,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所以说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17、胃蛋白酶合适的催化条件:酸性、37℃ 18、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与消化功能相适应:①长:小肠长5—6米,食物在其中存留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消化 ②广:小肠壁上覆盖很多褶皱,褶皱上有很多突起(叫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 ③多:小肠前端(十二指肠) 有总胆管和胰管开口,肠壁有丰富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液、胆汁三种消化液汇入小肠对食物进行充分消化 ④动:小肠壁有平滑肌促进小肠蠕动,使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与吸收功能相适应:①长:有充足的时间吸收 ②薄:小肠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通透性好,利于吸收 ③广: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 ④丰:肠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运 19、大肠的作用: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贮存食物残渣、形成和排除粪便 20、胆汁:由肝脏分泌,暂存在胆囊中,味苦,由胆总管送入十二指肠,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21、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通过牙齿咀嚼使食物粉碎,舌头搅拌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22、患阑尾炎的原因是:大肠起端有一小段长约7-8厘米的小盲管,称为阑尾,其管腔细小,如果食物残渣或肠内寄生虫落入其中,会引起阑尾炎 第二节 人体的呼吸 1、人为什么要不停呼吸?人体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氧气 2、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肺泡+细支气管 3、哪些结构怎样保证吸入肺的空气不伤害肺? 呼吸道——每一部分都有软骨,保证呼吸道畅通 鼻腔——鼻:鼻毛阻挡灰尘;鼻粘膜:分泌粘液使吸入的空气湿润;鼻粘膜:含丰富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表面有粘膜分泌粘液,黏住灰尘和细菌形成痰;壁上有纤毛使痰摆向喉部 4、肺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经过此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氧气量增加二氧化碳量减少,并通过呼气排除体外 ①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的总表面积大 ②肺泡壁很薄——通透性好,利于气体交换 ③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并及时转运氧气④肺泡壁有弹性纤维——有弹性,利于充气排气 5、呼吸:肺内的气体与大气交换,即肺通气,依靠呼吸运动完成,分为呼吸、吸气 过程 肌肉 肋骨 膈顶 胸腔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 肋间肌、膈肌舒张 下降 上升 缩小 增大 呼出 吸气 肋间肌、膈肌收缩 上升 下降 扩大 减小 吸入 6、气体交换 部位 交换内容 结果 肺泡气体交换 肺泡内 O2:肺泡 毛细血管 CO2:毛细血管 肺泡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组织内 O2: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CO2: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动脉血 静脉血 7、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吸入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氧气的含量下降21% 16%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0.03% 4% 第四节 人体的排泄 一、排泄的途径: 1、皮肤:通过汗液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排出少量水蒸气和全部二氧化碳 3、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 二、泌尿系统的结构: 肾脏:产生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运输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结构:皮质 髓质 肾盂 肾门 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管 三、尿的形成: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分泌 血浆 原尿 尿液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红细胞 血浆 原尿 尿液 第三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①主要由心肌构成,能自主节律性搏动, 心室壁厚心房壁薄,左心室最厚 1、心脏: ②分四个腔:上房下室、左右右左 ③八条血管与每个腔相连的血管:室动房静,动去静回 ④两种瓣膜:心房到心事为房室瓣、心事到动脉为动脉瓣 血管名称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方向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厚 小 好 主干道分支 快 静脉 薄 大 差 分支到主干 慢 毛细血管 极薄 极小 差 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2、血管 3、血液 成分 形态 数量 成分 功能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 占总血量55% 91%-92%水 7%蛋白质 1%水和无机盐 运输血细胞、养料、废物 血 细 胞 红细胞 两面凹圆饼形无细胞核 500万/毫米3 450万/毫米3 内含有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球形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5千-1万/毫米3 ------------------------------- 吞噬细菌起防御保护人体作用 血小板 不规则无细胞核体积最小 20-30万/毫米3 -------------------------------- 促进血液凝固 4、血型和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血型 红细胞中凝集原 血清中凝集素 A型 A凝集原 抗A凝集素 AB型 A、B凝集原 无凝集素 O型 无凝集原 抗A、B凝集素 二、血液循环 1、功能:为人体输送养料、废物、氧气 2、有两条循环路线,在心脏内部相连通,共同次序是:室动毛静房(如图) 3、循环结果:体循环——动脉血变静脉血 肺循环——静脉血变动脉血 4、血液成分的变化 肺 小肠 肾 组织细胞 物质变化 CO2减少O2增加 营养物质增加 除CO2外的代谢废物减少 O2减少CO2增加 肺通气原理: 过程 肌肉 肋骨 膈顶 胸腔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 肋间肌、膈肌舒张 下降 上升 缩小 增大 呼出 吸气 肋间肌、膈肌收缩 上升 下降 扩大 减小 吸入 气体交换: 部位 交换内容 结果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 O2:肺泡 毛细血管 CO2:毛细血管 肺泡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内 O2: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CO2: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动脉血 静脉血 三种血管比较: 血管名称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方向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厚 小 好 主干到分支 快 静脉 薄 大 差 分支到主干 慢 毛细血管 极薄 极小 差 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五种消化腺比较: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食物消化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变麦芽糖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 无 乳化脂肪 胰腺 胰液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彻底消化三种物质 肠腺 小肠液 同上 同上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形态结构 数量 成分 功能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 占总血量55% 91%-92%水 7%蛋白质 1%葡萄糖和无机盐 运输血细胞、养料、废物 血 细 胞 红细胞 两面凹圆饼形无细胞核 500万/毫米3 450万/毫米3 内含有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球形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5千-1万/毫米3 ------------------------------- 吞噬细菌起防御保护人体作用 血小板 不规则无细胞核体积最小 20-30万/毫米3 -------------------------------- 促进血液凝固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部位 消化 吸收 口腔 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粉碎、舌头搅拌使之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 化学性消化: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成麦芽糖 不吸收 食管 通过蠕动把食物送入胃 不吸收 胃 物理性消化:胃壁平滑肌蠕动搅磨食物与胃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小肠 物理性消化:小肠壁平滑肌蠕动使食糜与各种消化液混合;胆汁乳化脂肪成脂肪小颗粒 化学性消化:胰液、小肠液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 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 不消化食物 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肺通气原理: 过程 肌肉 肋骨 膈顶 胸腔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 吸气 气体交换: 部位 交换内容 结果 肺泡气体交换 组织气体交换 三种血管比较: 血管名称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方向特点 血流速度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形态结构 数量 成分 功能 血 细 胞 五种消化腺比较: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食物消化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部位 消化 吸收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