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水、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淀粉
2、以上这些食物哪些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哪些需要消化才能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淀粉、脂肪、蛋白质需要消化才能吸收,纤维不消化也不吸收
3、什么叫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4、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小肠腺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食物消化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变麦芽糖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
无
乳化脂肪
胰腺
胰液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彻底消化三种物质
肠腺
小肠液
同上
同上
分区
消化器官
右上腹
肝、胆囊、胃、小肠、胰腺
右下腹
大肠、小肠
左上腹
肝、胃、小肠、胰腺、大肠
左下腹
大肠、小肠
5、消化器官在体表的投射区:看右上图
6、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 7、人体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是:胃 8、消化最初的部位在:口腔
9、消化液最多的部位是:小肠 10、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1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部位
消化
吸收
口腔
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
化学性消化: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成麦芽糖
不吸收
食管
通过蠕动把食物送入胃
不吸收
胃
物理性消化:胃壁平滑肌蠕动搅磨食物与胃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小肠
物理性消化:小肠壁平滑肌蠕动使食糜与各种消化液混合;胆汁乳化脂肪成脂肪小颗粒
化学性消化:胰液、小肠液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
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
不消化食物
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12、牙齿的种类和功能: 门齿:切割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研磨食物
13、为什么咀嚼馒头时会有甜味? 唾液淀粉酶把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14、唾液淀粉酶最合适的催化条件:酸碱性中性、温度37℃,温度过高使酶变性失效
15、唾液腺有哪几种?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16、胃的形态结构功能:①外形象皮囊,②胃壁有很多皱襞,分布很多胃腺分泌胃液,;③胃壁有发达的平滑肌,搅磨食物形成食糜④胃液具有杀菌、消化、保护胃壁作用,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所以说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17、胃蛋白酶合适的催化条件:酸性、37℃
18、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与消化功能相适应:①长:小肠长5—6米,食物在其中存留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消化
②广:小肠壁上覆盖很多褶皱,褶皱上有很多突起(叫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
③多:小肠前端(十二指肠) 有总胆管和胰管开口,肠壁有丰富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液、胆汁三种消化液汇入小肠对食物进行充分消化 ④动:小肠壁有平滑肌促进小肠蠕动,使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与吸收功能相适应:①长:有充足的时间吸收 ②薄:小肠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通透性好,利于吸收
③广: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 ④丰:肠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运
19、大肠的作用: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贮存食物残渣、形成和排除粪便
20、胆汁:由肝脏分泌,暂存在胆囊中,味苦,由胆总管送入十二指肠,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21、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通过牙齿咀嚼使食物粉碎,舌头搅拌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22、患阑尾炎的原因是:大肠起端有一小段长约7-8厘米的小盲管,称为阑尾,其管腔细小,如果食物残渣或肠内寄生虫落入其中,会引起阑尾炎
第二节 人体的呼吸
1、人为什么要不停呼吸?人体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氧气
2、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肺泡+细支气管
3、哪些结构怎样保证吸入肺的空气不伤害肺?
呼吸道——每一部分都有软骨,保证呼吸道畅通
鼻腔——鼻:鼻毛阻挡灰尘;鼻粘膜:分泌粘液使吸入的空气湿润;鼻粘膜:含丰富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表面有粘膜分泌粘液,黏住灰尘和细菌形成痰;壁上有纤毛使痰摆向喉部
4、肺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经过此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氧气量增加二氧化碳量减少,并通过呼气排除体外
①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的总表面积大 ②肺泡壁很薄——通透性好,利于气体交换
③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并及时转运氧气④肺泡壁有弹性纤维——有弹性,利于充气排气
5、呼吸:肺内的气体与大气交换,即肺通气,依靠呼吸运动完成,分为呼吸、吸气
过程
肌肉
肋骨
膈顶
胸腔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
肋间肌、膈肌舒张
下降
上升
缩小
增大
呼出
吸气
肋间肌、膈肌收缩
上升
下降
扩大
减小
吸入
6、气体交换
部位
交换内容
结果
肺泡气体交换
肺泡内
O2:肺泡 毛细血管
CO2:毛细血管 肺泡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组织内
O2: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CO2: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动脉血 静脉血
7、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吸入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氧气的含量下降21% 16%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0.03% 4%
第四节 人体的排泄
一、排泄的途径:
1、皮肤:通过汗液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排出少量水蒸气和全部二氧化碳
3、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
二、泌尿系统的结构:
肾脏:产生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运输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结构:皮质 髓质 肾盂 肾门
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管
三、尿的形成: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分泌
血浆 原尿 尿液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红细胞
血浆
原尿
尿液
第三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①主要由心肌构成,能自主节律性搏动,
心室壁厚心房壁薄,左心室最厚
1、心脏: ②分四个腔:上房下室、左右右左
③八条血管与每个腔相连的血管:室动房静,动去静回
④两种瓣膜:心房到心事为房室瓣、心事到动脉为动脉瓣
血管名称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方向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厚
小
好
主干道分支
快
静脉
薄
大
差
分支到主干
慢
毛细血管
极薄
极小
差
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2、血管
3、血液
成分
形态
数量
成分
功能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
占总血量55%
91%-92%水 7%蛋白质 1%水和无机盐
运输血细胞、养料、废物
血
细
胞
红细胞
两面凹圆饼形无细胞核
500万/毫米3
450万/毫米3
内含有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球形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5千-1万/毫米3
-------------------------------
吞噬细菌起防御保护人体作用
血小板
不规则无细胞核体积最小
20-30万/毫米3
--------------------------------
促进血液凝固
4、血型和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血型
红细胞中凝集原
血清中凝集素
A型
A凝集原
抗A凝集素
AB型
A、B凝集原
无凝集素
O型
无凝集原
抗A、B凝集素
二、血液循环
1、功能:为人体输送养料、废物、氧气
2、有两条循环路线,在心脏内部相连通,共同次序是:室动毛静房(如图)
3、循环结果:体循环——动脉血变静脉血 肺循环——静脉血变动脉血
4、血液成分的变化
肺
小肠
肾
组织细胞
物质变化
CO2减少O2增加
营养物质增加
除CO2外的代谢废物减少
O2减少CO2增加
肺通气原理:
过程
肌肉
肋骨
膈顶
胸腔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
肋间肌、膈肌舒张
下降
上升
缩小
增大
呼出
吸气
肋间肌、膈肌收缩
上升
下降
扩大
减小
吸入
气体交换:
部位
交换内容
结果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
O2:肺泡 毛细血管
CO2:毛细血管 肺泡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内
O2: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CO2: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动脉血 静脉血
三种血管比较:
血管名称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方向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厚
小
好
主干到分支
快
静脉
薄
大
差
分支到主干
慢
毛细血管
极薄
极小
差
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五种消化腺比较: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食物消化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变麦芽糖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
无
乳化脂肪
胰腺
胰液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彻底消化三种物质
肠腺
小肠液
同上
同上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形态结构
数量
成分
功能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
占总血量55%
91%-92%水 7%蛋白质 1%葡萄糖和无机盐
运输血细胞、养料、废物
血
细
胞
红细胞
两面凹圆饼形无细胞核
500万/毫米3
450万/毫米3
内含有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球形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5千-1万/毫米3
-------------------------------
吞噬细菌起防御保护人体作用
血小板
不规则无细胞核体积最小
20-30万/毫米3
--------------------------------
促进血液凝固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部位
消化
吸收
口腔
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粉碎、舌头搅拌使之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
化学性消化: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成麦芽糖
不吸收
食管
通过蠕动把食物送入胃
不吸收
胃
物理性消化:胃壁平滑肌蠕动搅磨食物与胃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小肠
物理性消化:小肠壁平滑肌蠕动使食糜与各种消化液混合;胆汁乳化脂肪成脂肪小颗粒
化学性消化:胰液、小肠液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
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
不消化食物
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肺通气原理:
过程
肌肉
肋骨
膈顶
胸腔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
吸气
气体交换:
部位
交换内容
结果
肺泡气体交换
组织气体交换
三种血管比较:
血管名称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方向特点
血流速度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形态结构
数量
成分
功能
血
细
胞
五种消化腺比较: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食物消化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部位
消化
吸收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