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历年题)
[2015年1月学考]36(6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草、昆虫、兔、鸟、鼠、鹰与狐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________与物质移动的通道,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昆虫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014年7月学考]36.(6分)一片水稻田可看作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稻飞虱、黑斑蛙等动物,稻飞虱以水稻幼叶为食,黑班蛙可取食稻飞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水稻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30株左右,从种群特征分析,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_______,以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2)水稻田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_______。若该农田被长期弃耕,会发生演替现象,这种演替称为_______演替。
(3)根据水稻田中生物间的取食关系,可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在此食物链中,稻飞虱处于第______营养级。
(4)若在稻田中放养浮萍等浮游植物,养殖河蟹、鱼类等动物,可增加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维持系统的_______。
[2014年1月学考]36.某陆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三叶草、蜗牛、鸫与雀鹰等生物,其中雀鹰捕食鸫,鸫吃蜗牛,蜗牛吃三叶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蜗牛属于 ;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三叶草处于第 营养级。
(2)研究雀鹰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若该生态系统被某重金属污染,该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与浓缩,并对雀鹰造成严重危害,这种现象称为 。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 ,最终都将以 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
[2013年6月会考]38.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猫头鹰
鼠
蛇
(1)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位于 ▲ 营养级。
狐狸
兔
草
(2)在食物链“草→鼠→狐狸”中,草固定的
太阳能通过鼠流入狐狸体内,不可逆转,
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 的特点。
(3)若人类大量捕杀狐狸,猫头鹰的数量将 ▲ 。
停止捕杀后,狐狸的数量将遵循 ▲ 增长方式
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平衡密度,即在 ▲ 上下
波动。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能力。
[2012年6月会考] [2013年6月学考]36.北极冻原生活着藻类、苔藓、矮柳等植物及以它们为食的驯鹿、旅鼠、雷鸟等动物,也生活着主要以旅鼠为食的北极狐。请分析回答:
(1)驯鹿属于第 ▲ 个营养级。当驯鹿数量增多时(不考虑迁入、迁出),驯鹿种群的出生率 ▲ 死亡率。
(2)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材料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 。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雷鸟同化的能量比其摄取的能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4)旅鼠与北极狐的数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当旅鼠数量增加时,北极狐的数量随之增加;北极狐的数量增多后,又会使旅鼠的数量降低。该过程属于 ▲ 调节;旅鼠与北极狐的数量随季节变化的现象,说明群落具有 ▲ 结构。
[2011年6月会考]51.2011年4月25日,有关部门从位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渔场捕捞的一批玉筋鱼中,首次检验出放射性铯,铯能在生物体内富集。该渔场中生活着玉筋鱼、卤虫、鹰爪糙对虾、黑鮶、金藻等生物,玉筋鱼捕食以金藻为食的卤虫,黑鮶捕食玉筋鱼与鹰爪糙对虾,鹰爪糙对虾捕食卤虫。请分析回答:
(1)该渔场中鹰爪糙对虾的集合体称为 。
(2)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玉筋鱼处于第 营养级。经较长时间后,体内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金藻固定的太阳能中,部分用于 ,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与分解者,还有部分未利用。
(4)请你预测含铯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入海洋后,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海洋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列举一项)。
[2010年6月会考]51.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有关的问题:
(1) 我国政府倡导“低碳”生活,开发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切实减少 ▲ 的排放量,从而减弱 ▲ 对地球热平衡的影响。
(2) 据测定,某种化学杀虫剂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对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造成危害。这种现象属于 ▲ 。
(3) 植食动物数量增多,会导致绿色植物数量减少;绿色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与降低植食动物的数量,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 反馈调节。若某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该池塘稳态就会被破坏,此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 ▲ 是有限的。
[2009年6月会考]51.某兴趣小组到一片弃耕还林的农田进行调查,发现田埂淹没在杂草之中。杂草中有稗草、狗尾草等植物,还观察到食草昆虫、青蛙蜘蛛、褐家鼠与蛇等动物。请分析回答:
(1)该农田中,稗草的集合体称为 ▲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调查该农田中褐家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3)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农田中将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 ▲
(4)若该农田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 DDT 。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 DDT 浓度最高的是
(5)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是以 ▲ 形式循环的。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 10 % ,这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 ▲ 的特点。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