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文体专训之散文阅读讲练写景状物篇.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790381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体专训之散文阅读讲练写景状物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文体专训之散文阅读讲练写景状物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体专训之 散文阅读讲练〔写景状物篇〕 [知识聚焦] 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与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散文。 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阅读目。如果说散文是美文,那最能充分散文美质,恐怕要算这一类了。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一类。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散文名篇,大多是这类写景散文。这类散文由于表现手段不同,也可以分成很多种。比拟常见有以下几种: (1)有些散文是以风光描写主,作者花费大量笔默写景其目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特点是“借景抒情〞。如朱自清?春?、老舍先生?济南冬天?等。 (2)有些散文是状物为主,总是以相当多篇幅描述某一物〔或物件〕,同时又总是通过这一事物〔或物件〕寄寓特定思想情感。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等。 [考点预览] 纵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涉及到写景状物散文,其考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主题也是散文考点之一。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作用 写景散文中描写主要考景物描写作用,答题时我们必须明确: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或主题。 〔2〕议论作用 散文中议论,往往是提醒文章主题或与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作用 要注意作者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与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3.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顺序、层次与分寸感。因此,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考点。 这也是散文阅读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看法与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含义与作者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答复此题。 [经典例说] 镜泊湖黄昏 熊召政 ⑴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气势;譬如草原上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湖上。 ⑵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禅机。 ⑶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历史吧。 ⑷用地质学家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腹部。 ⑸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桔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⑹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生动。 ⑺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光晕。这最好生命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浮萍。 ⑻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是渐渐凝集暮色。两岸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翡翠,船尾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⑼美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东西,才是积极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⑽不知不觉,三分之二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分;投放到水中光晕,金灿灿更为明亮。船尾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⑾刹那间,夕阳完全漂浮,湖上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刚拍摄湖波,取景框中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金波中,有一尊完整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选自?新民晚报? 2007年10月30日〕 1.镜泊湖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几个词语加以概括。 ~6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短语依次概括各段内容。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答复下列问题。〔4分〕 〔1〕“这最好生命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阴阳鱼〞一句中加点“生命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2〕“剩下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分;投放到水中光晕,金灿灿更为明亮。船尾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点“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4.选出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错误一项。【 】 A.开头通过比照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美丽〞,并自然引出本文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与李商隐诗句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黄昏,跳跃文字,大胆想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慢慢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胸怀。 5.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人生态度〞理解。 〔2021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试题〕 [考点评析] 这是一篇优美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描写描写镜泊湖黄昏,跳跃文字,大胆想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优美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胸怀。 第1题是考察我们对文章内容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与正确判断文章主旨。我们既可以用形容词来说明其特点,还可以直接说出一些具体美景。 第2题意在考察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把握,理清了散文中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写作思路,了解文章写作特色。 第3题主要是考察重点词句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与把握。我们要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文章主题思想进展分析作答。 第4题是考察我们对作品整体感知能力。要做出正确选择,这就要求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提醒主旨句子,而提醒文章主旨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 第5题既考察我们对散文中作者所表达情感寓意理解,又考察我们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对“积极人生态度〞进展合理想象与生动描绘。学生写句子要与文章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畅,并有一定生动性。 [拓展训练] 阅读?镜泊湖黄昏?,答复下列问题。 1.第〔2〕段“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禅机〞一句中,“禅机〞有什么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 2.请结合文章概括第〔5〕段中“别致生动风光〞内容。 3.阮籍与李商隐诗句具有怎样特点?从原文中各选一个词语概括。作者为何要引用他们诗句? “潋滟金波中,有一尊完整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黄昏〞为载体,写出了作者游湖之感,试从多角度分析文章提到对黄昏认识,并选取一种谈谈你感想。 [新题预测] 沙田山居 文/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一弯,山是青郁郁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假设无,那便是,大陆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青山绿水,马远夏圭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陶菊已经两开,中秋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日子,透明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迷镜,照镜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渺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最是晴艳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顷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洁白。起风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百合此开彼落。 到了夜深,所有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潮声起伏,永恒鼾息,撼人节奏摇动我心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黢黑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金莲。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答复,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高僧,轻易不开口。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早晨,我攀上佛头去看日出,黄昏,从联合书院文学院一路走回来,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势,比佛肩要低,却比佛肚子要高些。 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鸟雀泄漏了他愉悦心境。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消沉下去,假设断假设续,树间歌者才歇下,草间吟哦又四起。至于山坳下面那小小幽谷,形式与地位都相当于佛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山谷是一个爱音乐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尾音。 〔本文选自?海天·岁月·人生?,原文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感情?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 文章第三段景物描写有何妙处?请作简要分析。 4. 文章最后一段变化角度写山之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5.作者对自己山居生活满意吗?谈谈你认识。 参考答案: 【拓展训练】 “禅机〞,是指镜泊湖黄昏带给作者启示:生命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历程;把握生命之内东西,才是积极人生态度——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2.答案:〔1〕枕着山脊不再炽烈夕阳像金箔打造浮萍;〔2〕船头两岸青山在水中翡翠般倒影与船尾荡漾金箔般湖水变幻无穷;〔3〕沉入山脊只剩下半弯夕阳在水中光晕更加明亮,使船尾水花更为璀璨。 3.答案:苍凉;感伤。〔1〕表达了对他们两人不能借助禅宗参透生命遗憾。〔2〕为下文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理解作铺垫。〔或“与下文写自己对人生态度理解作比照〞〕 4.答案:〔1〕含蓄地照应了文章第二段中“禅机〞;〔2〕表达了作者从镜泊湖黄昏中所获得积极人生态度喜悦;〔3〕深化了文章中心。 5.参考思路:文章对黄昏认识至少应该有三种,且为递进关系。第一层次“夕暮成丑老〞句流露出对黄昏一种排斥, 第二层次“只是近黄昏〞,成认黄昏虽美却已接近尾声,流露出是一种无奈与惋惜。第三层次,没有黄昏也无清晨,它们都只是生命历程一局部,不同只是完成历程心态。有积极心态黄昏一样可以灿烂。感想:应当把对黄昏认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论述。 【新题预测】 1. 写了山、海;文章开头借景抒情,淡淡地透露出一丝乡愁。写“山外山〞、“最远〞二词含蓄地表达了乡愁层层与绵亘之远,之久。 2. 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海与山绸缪〞在一起迷人景象跃然纸上。 3. “远远近近〞、“零零落落〞写出“千亩蓝田〞之大海浩淼与夜晚宁静。“一丛灿灿金莲〞那么写出了点点渔火在夜海上放出黄晕光亮美妙景致。 4.答案例如: 〔1〕拟人。先写入夜后山沉默不语,天籁消沉,只听到唧唧虫叫声,而后描写“山谷是一个爱音乐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鸟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也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尾音。〞拟人手法运用,将自然人化,富有艺术魅力。 〔2〕衬托。以唧唧虫声、阵阵松风、鸟鸣犬吠与山谷回音衬托“沙田山居〞宁静、幽美。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境界。 5. 作者对自己山居是非常满意,试看那对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山色描写,看那山替“我〞答、鸟代山言自然情态等等,无一不透露出作者喜爱之情。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