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没有对嗜酸性和嗜碱性的要求,三张切片比较好认,两张有透明软骨,一个满满的都是肺泡~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呼吸粘膜
低倍:两侧为呼吸黏膜,中间为透明软骨(二者直接相连,没有黏膜下层等结构)
高倍:黏膜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杯状细胞,基膜明显)
固有层-浆液腺、黏液腺、混合腺,静脉丛
透明软骨
一层黏膜
气管
低倍:黏膜、黏膜下层、外膜
黏膜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有5种细胞,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明显基膜与固有层区分
固有层-结缔组织,弹性纤维,红色小点状,腺体导管,浆细胞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混合性腺(气管腺)
外膜-前为透明软骨和结缔组织;后为弹性纤维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
黏膜下层和外膜界限不明显
透明软骨
肺
大量肺泡成网络状,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导气部
小支气管
【不一定有】
细支气管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形成皱襞,不完整平滑肌,可能有软骨
纤毛,皱襞
终末细支气管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细胞、克拉拉细胞),完整的环形平滑肌
完整平滑肌
呼吸部
呼吸细支气管
2种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扁平上皮,管壁不完整,有肺泡开口,少量平滑肌和弹性纤维
管状,但管壁不完整,与肺泡管区分
肺泡管
结节状膨大
结节状膨大
肺泡囊
肺泡
肺泡细胞-1型数量少,扁平,不易分辨;2型数量多,圆形,染色浅
肺泡隔-肺泡间结缔组织,弹性纤维,连续毛细血管,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器官的特点是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梁,小叶;关键是找淋巴小结(或胸腺小体)!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淋巴结
被膜-致密结缔组织,(多个)输入淋巴管,门部有输出淋巴管和血管,被膜伸入实质,小梁
皮质-浅层皮质:淋巴小结(初级、次级,次级有生发中心)明区、暗区(B细胞多,颜色深)、小结帽;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细胞(染色浅,分不出)
副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皮质淋巴窦:被膜下淋巴窦,小梁周窦
髓质-髓索:条索状,颜色深,有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可以看见核仁)、巨噬细胞(体积大,细胞质红色)
髓窦:扁平的内皮细胞
HEV
脾
被膜-厚,有结缔组织,平滑肌,间皮,颜色为粉红色,被膜发出小梁,小梁中有小梁动、静脉
红髓-丰富的血细胞
脾血窦,不规则裂隙,不如淋巴结的髓窦明显
脾索,血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树突状细胞
白髓-散在分布,密集的淋巴细胞,颜色深
动脉周围淋巴鞘,动脉周围的一层淋巴组织(T细胞,巨噬细胞)
脾小体,与淋巴结不同,脾小体随机分布在各处,淋巴小结只分布在外周
动脉周围淋巴鞘
脾小体
胸腺
被膜-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分割成小叶。
小叶分为髓质和皮质:
皮质-外周,胸腺细胞密集,着色深;
胸腺上皮细胞核大,椭圆形,染色浅,胸腺细胞核小,染色深
髓质-细胞松散,胸腺上皮细胞,胸腺细胞,巨噬细胞
胸腺小体,数层扁平的胸腺上皮细胞成同心圆排列,中间已经退化,成均质状
胸腺小体
小叶
扁桃体
一侧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向固有层凹陷成隐窝(深部的上皮内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
周围是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描述要清楚)
被膜位于淋巴组织外侧(?)结缔组织,小梁
隐窝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没有特别明显的整体标志,所以要记住器官各自的特点和特征结构。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甲状腺
左右两叶,外有结缔组织被膜
滤泡-滤泡间:结缔组织,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滤泡腔:嗜酸性的胶质,甲状腺球蛋白
滤泡上皮:滤泡上皮细胞,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亮细胞),体积大,染色浅,单个或成群分布在滤泡上皮或滤泡间
亮细胞
滤泡腔的胶质
甲状旁腺
【有时可以看到旁边的甲状腺,重要的判断依据!!】
结缔组织被膜
实质-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大量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主细胞,体积较小,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形;嗜酸性细胞,主细胞之间,体积稍大,核小染色深,胞质为红色;少量脂肪细胞
没有什么特殊结构,如果看到甲状腺可作为判断依据,另外就是脂肪细胞~
肾上腺
被膜-结缔组织
皮质-染色较红,有三个带,无明显界限
球状带:薄,腺细胞成团状,之间有血窦,细胞体积小,核小染色深
束状带:厚,细胞排列成束,束间有血窦和少量结缔组织,细胞体积大,核大染色浅,胞质含有空泡状脂滴,染色浅
网状带:薄,细胞排列成网状(团索状),之间有血窦和少量结缔组织,细胞体积小,胞质着色深(课本)/染色较红(实验书)
髓质-嗜铬细胞,成团索状,胞质有蓝紫色嗜铬颗粒
血窦和结缔组织
交感神经节细胞,体积大,胞质蓝紫色,核大,圆形,染色浅,核仁明显,不一定能看到
中央静脉,腔大,壁厚薄不均,平滑肌
中央静脉!!
束状带也是比较明显的结构
垂体
被膜-结缔组织
远侧部-染色较深,腺细胞团索状分布,之间有血窦
嫌色细胞,数量最多,体积小
嗜酸性细胞,胞质红色
嗜碱性细胞,细胞体大,胞质为蓝紫色
中间部-大小不等的囊泡,单层立方上皮,红色胶质
神经部-染色较浅,主要有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无髓神经纤维交错排列
垂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最多的就是
赫林体,淡红色均质小体,边界清晰
窦状毛细血管,血管内有红细胞
中间部的囊泡可作为标志~
赫林体
远侧部绘过图,比较重要
泌尿系统
最重要的是肾,可以根据特征结构肾小球辨认,输尿管道有特征的变异上皮!!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肾
被膜-致密结缔组织
皮质-主要在浅部,着色较红;肾椎体之间的皮质为肾柱,髓放线之间的皮质为皮质迷路,皮质迷路里有如下结构:
肾小体/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分为两极,血管极(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前者更粗),尿极(肾小囊和近曲小管相通)
血管球:动脉间毛细血管网,有孔毛细血管,无隔膜;内皮细胞(核小,向管腔突出),足细胞(核大、圆,染色浅,不易分辨),球内系膜细胞(核染色深,常有一凹陷),三种细胞不好分辨,可不用写描述~
肾小囊:壁层,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腔;脏层,足细胞
肾小管-皮质髓质都有,在皮质的为曲小管
近曲小管:管腔小,腔面不规则;单层锥形上皮细胞,胞体大,嗜酸性,核圆,位于基底部,细胞间界限不明。 【在尿极处的不好观察到,一般看到的是横切或斜切的,来自周围肾小体的肾小管】
远曲小管: 管腔大,高柱状上皮细胞,细胞间界限不是很清楚
球旁复合体-【不一定能找到】,致密斑,血管极,远直小管,高柱状上皮;球外系膜细胞
髓质-主要在深部,着色较皮质浅;分为髓放线和肾椎体~
髓放线:近直小管,远直小管,细段,集合小管
肾椎体:细段,单层扁平上皮,核略凸向管腔【与毛细血管区分,是不是在内皮细胞数量上有不同?】;集合管,单层立方/高柱状上皮,细胞间界限清晰
血管-叶间动静脉,弓状动静脉(皮质髓质的分界),小叶间动静脉(在皮质迷路,和髓放线平行),直小动静脉
肾小球!!
几种小管的区别要注意:
1. 曲小管在皮质,根据管腔大小和规则程度区分远近~
2. 直小管、细段、集合管均在髓质。细段为单层扁平上皮,集合管上皮细胞之间的界限清晰,除此之外的是直小管,和曲小管结构相似。
【皮质还是髓质】
输尿管
黏膜-皱襞
上皮,变异上皮,有多层细胞,上皮的表面与基底面基本平行
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
肌层-内纵,外环或内纵,中环,外纵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变移上皮
膀胱
黏膜-皱襞
上皮,变异上皮,盖细胞,有时可见双核
固有层,很多弹性纤维
肌层-内纵,中环,外纵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膀胱顶为浆膜
变移上皮
皮肤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掌皮
厚皮
表皮-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由下到上分为五层:
基底层-单层矮柱状/立方,胞质强嗜碱性
棘层-4-10层,多边形细胞,胞质弱嗜碱性,细胞核大而圆,细胞分界清楚
颗粒层-3-5层,梭形,胞质内有深蓝色的透明角质颗粒(强嗜碱性),核与细胞器退化,光镜不好分
透明层-薄皮中没有,2-3层更扁的梭形细胞,嗜酸性,但在光镜下只能看见一层淡粉色的均质
角质层-很厚,十几层扁平细胞,但已角化,所以看到的是很厚的一层粉红色均质状结构,可以与透明层区分
真皮-致密结缔组织!!
乳头层-紧贴基底层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许多乳头,触觉小体,毛细血管~
网织层-致密结缔组织;血管;汗腺导管,双层立方上皮,染色较深;分泌部,由内到外,单层立方/矮柱状上皮,染色较浅,肌上皮细胞,核狭长,基膜;环层小体
两层没有明显界限
皮下组织-浅筋膜,疏松结缔组织,大量脂肪细胞,也有部分血管、神经束、汗腺、环层小体
特征性的
复层扁平
上皮~
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片子褪色,嗜碱性的也有可能看不出来,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啊!
掌皮与指尖的区别在哪里~
头皮
薄皮
表皮-复层扁平上皮,很薄
真皮-毛根,毛发的皮内部分,角化的细胞
毛囊,包绕毛根的上皮和结缔组织,横切面由内到外为上皮根鞘(内根鞘、外根鞘),玻璃膜,结缔组织鞘
毛球,毛根和毛囊合在一起,末端膨大形成毛球,毛球基部突入结缔组织形成毛乳头,周围深蓝色的是毛母质细胞
立毛肌,毛囊和表皮钝角一侧的平滑肌
皮脂腺,毛囊和立毛肌之间,导管短,开口于毛囊上段,复层扁平上皮;分泌部外部是扁平细胞,中央的细胞含有大量脂滴,被溶解成空泡
汗腺导管和分泌部
基本上所有的都是特征!!
切面各异,注意区分
与体皮区分
体皮
结构与头皮大致相同,毛发细少,不易切到完整的毛囊,皮脂腺,汗腺的数量少~
男性生殖系统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睾丸
被膜-外层为鞘膜,单层扁平上皮+薄层结缔组织;中层为白膜,致密结缔组织,后缘形成睾丸纵隔;最内层为血管膜,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
睾丸纵隔深入睾丸,以睾丸小隔将实质分为小叶
实质-大量的生精小管,基膜+生精上皮(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疏松结缔组织间质,有间质细胞,毛细血管等
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基底部,一层,体积小,染色较深;初级精母细胞,2-3层,体积大,常见分裂相;次级精母细胞,一般很难找到;精细胞,管腔面成群分布,体积小;精子,头部嵌入支持细胞,为深蓝色的小点状,尾部在管腔中,常被切断
支持细胞-生精细胞之间,形状不规则,轮廓不清,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染色浅,核仁明显
肌样细胞-生精上皮基膜外,平滑肌样,核扁平
间质细胞-体积大,胞质嗜酸性强,核仁明显
直精小管,睾丸网,可能在睾丸纵隔中发现
被膜比较有特点
附睾
被膜-结缔组织被膜
实质-两种管道
输出小管-上皮为高柱状细胞+矮柱状细胞;管腔小,不规则;游离面有大量纤毛/外层有薄层平滑肌
附睾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细胞和基细胞;管腔大,规则,腔内有精子及分泌物,静纤毛;薄层平滑肌;管外部有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输精管
黏膜-皱襞;假复层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富含弹性纤维
肌层-内纵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
外膜
输精管两三层平滑肌,输尿管两层平滑肌
前列腺
被膜/支架-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
实质-黏膜腺,黏膜下腺,主腺
分泌部-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假复层柱状上皮,管腔不规则,内涵前列腺凝结体
【前列腺尿道】-位于中央,半月形,假复层柱状上皮
1.写结构时先想一想是实质性器官还是空腔式!!
实质性器官:被膜,(小叶),实质;空腔管道: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腺体:被膜,实质(分泌部导管)
2. 男性生殖系统的管道上皮有一定的规律: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 睾丸网输出小管附睾管 输精管 前列腺尿道
多层 单层变矮 假复层倾向 假复层柱状上皮
眼与耳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注意事项
眼球
角膜-角膜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基部平整
前界层,基质分化而来,无细胞的均质层
角膜基质,厚,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胶原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角膜细胞)
后界层,相比前界层薄
角膜内皮,单层扁平上皮~
巩膜-致密结缔组织,前有球结膜覆盖
角巩膜缘-内侧有巩膜静脉窦,腔面衬有内皮;巩膜距,窦旁巩膜向前突起;小梁网,角膜向后扩展形成,网间为小梁间隙
虹膜-前缘层,与角膜的内皮相延续,单层扁平上皮
基质,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色素细胞,色素颗粒(与眼球颜色有关),血管
虹膜上皮,视网膜盲部的组成之一,前层为肌上皮细胞(单层扁平上皮的特化结构,汗腺分泌部的外层也有),瞳孔括约肌,在瞳孔周围,瞳孔开大肌,靠外侧一些;后部为立方形的色素上皮细胞
睫状体-血管膜增厚的部分,三角形,前段肥厚成睫状突,后段终于锯齿缘,与晶状体之间有睫状小带
睫状肌,平滑肌,三种排列方式不好分辨
睫状基质,切片中可以不写
睫状体上皮,视网膜盲部,外层为立方形的色素细胞;内层为非色素细胞,立方形/矮柱形,可分泌房水
脉络膜-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色素细胞
视网膜-盲部和视部,锯齿缘,由外到内为:
色素上皮层,单层扁平上皮,贴脉络膜,含色素
视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二者的细胞核构成外核层,树突构成视杆视锥层
双极细胞,细胞核构成内核层(+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树突向外构成外网层,轴突向内构成内网层
节细胞,细胞较少,细胞核构成节细胞层,树突向外加入内网层,轴突向内构成神经纤维层
巩膜-脉络膜-色素上皮层-外核层-视杆视锥层-外网层-双极细胞层-内网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
外界膜与内界膜为细线,不好辨认
视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视神经乳头
晶状体-晶状体囊,红色均质;晶状体上皮,单层立方上皮;晶状体纤维,同心状排列,晶状体核
玻璃体-制片时脱落
眼房-虹膜与角膜间的腔隙为前房;巩膜与玻璃体之间为后房
眼睑
皮肤-表皮和真皮,表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可不详说,真皮的腺体多加描述。睑缘有睫毛,睫毛毛囊粗大,无立毛肌,睫毛根部的皮脂腺较小,为睑缘腺;真皮深部有较大的汗腺,睫腺,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分泌部中间是很大的空腔,染色较红
皮下组织-薄层的疏松结缔组织
肌层-骨骼肌,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平滑肌,睑肌
睑板-致密结缔组织,内含很多有分支的皮脂腺,睑板腺,这一层都是密密麻麻的睑板腺,可作为标志
睑结膜-上皮为复层柱状细胞,含有杯状细胞,上皮下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部分切片可见副泪腺
眼皮的形状,明显的分层特征
内耳
主要观察耳蜗
蜗轴-骨松质,含螺旋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构成蜗神经,突入耳蜗管构成骨螺旋板
骨蜗管-外侧壁为螺旋韧带,向内形成膜螺旋板;骨螺旋板向斜上方形成前庭膜,中间为薄层结缔组织,两边为单层扁平上皮;分成三部分,前庭阶,膜蜗管,鼓室阶
膜蜗管-上壁为前庭膜;外侧壁为血管纹,在螺旋韧带的内侧,复层柱状上皮,富含血管;下壁为螺旋板,靠近蜗轴处的骨螺旋板增厚,突入膜蜗管,形成螺旋缘,其上皮的分泌物为红色均质,称盖膜,覆盖在螺旋器上方
螺旋器-膜螺旋板的上皮,膜螺旋板的中间为固有层,下层为单层扁平上皮
支持细胞:主要是柱细胞和指细胞。柱细胞,排列在基膜上,内外两行,分别为内柱细胞和外柱细胞,底部相接,中部分离,顶部相互嵌合,中间为内隧道;指细胞,长柱状,内指细胞和外指细胞,分别在内柱细胞和外柱细胞的内部和外部,前者1列,后者3-5列
毛细胞:内、外毛细胞分别在内、外指细胞的上部,顶部有静纤毛
乍看全是一个一个的洞
消化管
食管及以下的消化管的结构:黏膜(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舌体
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
黏膜向表面突起形成乳头,丝状乳头,细长锥形,数量多,上皮角化、脱落;菌状乳头,蘑菇形,上皮薄,轻度角化
肌层-骨骼肌
咽
黏膜-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小血管;黏液性腺泡(透亮)和导管,腺泡可能伸进肌层;淋巴组织,细胞较小,颜色深
肌层-不规则的骨骼肌纤维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脂肪细胞
【有近似消化管的分层,但又不同于消化管】
【有骨骼肌和粘液性腺泡】
食管
黏膜-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厚,基部不平整
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血管,少量黏液腺
黏膜肌层:纵行平滑肌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黏膜下神经丛
食管腺,粘液性、混合型腺泡,周围可能有淋巴组织
肌层-上为骨骼肌,下为平滑肌,内环外纵两层
肌间神经丛,可见神经元胞体,胞质蓝紫色,细胞大而圆,核仁明显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较大的血管和神经丛
食管腺
黏膜下层
胃底
黏膜-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向下凹陷成胃小凹
固有层:胃底腺,开口于胃小凹;主细胞,胃底腺底部,核位于基部,胞质嗜碱性;壁细胞,腺体的上部,细胞较大,胞质嗜酸性
黏膜肌层:内纵外环两层平滑肌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肌层-三层平滑肌:内斜中环外纵,肌间神经丛(描述见上)
外膜-浆膜,结缔组织+间皮
胃底腺
肌层有三层平滑肌
胃幽门部
大部分同上
固有层为幽门腺,黏液腺,黏液性腺泡的特点,不像胃底腺那样整齐,是歪的
三层平滑肌还是在的…
十二指肠
【黏膜和黏膜下层组成皱襞,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微绒毛】
黏膜-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纹状缘;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肠腺(微绒毛之间的下部,应该是可以看到的),肠腺上皮有杯状细胞
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丰富的毛细血管,中央乳糜管,单层扁平上皮,腔内有透亮脂滴,不一定可以找到
黏膜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以皱襞为轮廓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十二指肠腺,黏液腺
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肌间神经丛
外膜-纤维膜/浆膜
皱襞
微绒毛
十二指肠腺
空肠
与十二指肠相似
上皮的杯状细胞较多,固有层有孤立淋巴小结,有肠腺
黏膜下层没有腺体;外膜为浆膜
皱襞微绒毛
淋巴小结
回肠
【皱襞和微绒毛很少很少了,像短碎头发一样】
【基本的结构框架还是和空肠相近的,东西不够就想想空肠】
上皮、肠腺的杯状细胞增多
固有层、黏膜下层有集合淋巴小结
黏膜肌层不完整,基层平整;外膜为浆膜
集合淋巴小结
结肠
【只有皱襞,没有微绒毛,不能在微绒毛间找肠腺】
【乍一看像玉米棒子的纵切面!】
黏膜-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散在的杯状细胞
固有层:管状肠腺,有淋巴组织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较多脂肪细胞和大血管
肌层-内环外纵两层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细胞
管状肠腺
阑尾
与结肠基本相似
没有绒毛,肠腺少,肠腺有点像胞吞进来的
固有层、黏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组织
黏膜肌层不完整,肌层还是那两层
外膜为浆膜
直肠肛门交界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肠腺-汗腺、毛囊、皮脂腺
肌层:两层平滑肌-骨骼肌
1. 固有层都可以有小消化腺,但只有食管和十二指肠在黏膜下层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2. 小凹是粘膜上皮向下凹陷,皱襞是黏膜和黏膜下层形成的褶皱,微绒毛是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3. 如果皱襞很大,一定在小肠,十二指肠或空肠,空肠的皱襞更整齐一些
4. 粘膜上皮:食管//胃 直肠//肛门
肌层: 食管 直肠//肛门
骨骼肌-平滑肌
女性生殖系统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卵巢
被膜-单层扁平/立方上皮+致密结缔组织
皮质-不同时期的卵泡
原始卵泡:浅层,数量多,体积小;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初级卵泡:增大的初级卵母细胞,一层或多层立方形的卵泡细胞,晚期可观察到二者之间有很明显的嗜酸性、均质状的透明带,最外层卵泡膜,梭形细胞构成,以基膜与卵泡细胞相隔
次级卵泡:卵泡腔,内含卵泡液,由卵泡细胞的腔隙扩展而来;卵丘,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颗粒细胞推至一侧;放射冠,紧贴透明带的一层颗粒细胞;卵泡壁,颗粒细胞构成;卵泡膜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疏松,有小血管,外层有平滑肌纤维
成熟卵泡:不一定有,卵泡凸向卵巢表面,腔大,颗粒层极薄
闭锁卵泡:若发生在早期,卵母细胞消失,中间可见皱缩的透明带,卵泡壁塌陷,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若发生在晚期,卵泡膜内层增生,实心细胞团索,间质腺
髓质-疏松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神经
【卵巢门部】
卵泡
输卵管
黏膜-形成皱襞,高,多分支;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固有层,细密结缔组织
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外膜-浆膜,间皮+结缔组织
高耸皱襞+完整的环状结构
子宫
增生期
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固有层,管状的子宫腺,腺上皮单层柱状,腺体间有血管,梭形、星形基质细胞
肌层-切不全,富含血管
外膜-切不到应该
子宫腺
阴道
黏膜-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弹性纤维,深层有静脉丛
肌层-螺旋形平滑肌,薄,弹性纤维
外膜-富含弹性纤维的纤维膜,不一定切到
弹性纤维多与功能适应
静止期乳腺
富含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腺泡少,上皮团索状,与小导管不好分
导管复层上皮,管腔大
脂肪组织
活动期乳腺
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减少,腺体发达,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将其分成小叶
腺泡单层柱状/立方上皮,肌上皮细胞,二者以基膜相隔
导管,小导管与腺泡不可分,小叶间导管腔大,复层上皮
消化腺
器官
文字描述
切片观察
特征结构
注意事项
下颌下腺
被膜-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分成小叶,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导管,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上皮(从上皮到皮肤过度)
实质-小叶,混合性腺,腺泡+导管
浆液性腺泡:细胞锥体形,核圆,位于基底部,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嗜酸性,有红色的酶原颗粒
肌上皮细胞: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核扁平
粘液性腺泡:细胞锥体形,胞质着色浅,核扁平,位于基底部(很像脂肪细胞,但胞质中有丝状物)
混合型腺泡:浆半月,粘液性+半月形的浆液性
闰管:管腔很小,上皮为单层扁平/柱状上皮,细胞染色浅,下颌下腺闰管短,不好找到
纹状管:管腔大,单层高柱状上皮,胞质红色,核圆,近腔面,细胞基部有纵行细纹
腺泡与导管的区别:腺泡接近实心的,中间几乎没有腔;导管是空心的,有管腔,很明显
肝
被膜-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分割成小叶,肝小叶分界不清
实质-肝小叶
中央静脉:肝小叶中央,腔大壁薄,不规则腔隙,静脉特征都写上去
肝索: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索状放射排列;肝细胞,细胞大,形状多边形,颜色红,核圆居中
肝血窦:位于肝索之间;内皮细胞,细胞小,核扁平;肝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细胞大,胞质嗜酸性
门管区-位于肝小叶之间结缔组织
小叶间静脉:腔大壁薄,不规则;小叶间动脉,小,内皮凸向管腔,平滑肌;小叶间胆管,小,单层立方上皮
肝小叶
中央静脉
胰腺
被膜-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分割成小叶
实质-大量浆液性腺泡,浆液性腺泡描述,无肌上皮细胞;泡心细胞,闰管上皮向腺泡腔延伸,细胞染色浅;闰管,闰管描述,腔内有时有红色分泌物
胰岛:腺泡间的染色浅,大小不一的细胞团,丰富的毛细血管,细胞不可认
展开阅读全文